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影海报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的认识论文

电影海报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的认识论文

【摘要】设计符号的选择和重构,使得电影海报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民间美术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积淀之一,它所拥有的传统符号元素为当代设计的艺术语言注入了新的生机,将其与现代电影海报设计语言合理结合,使作品更具本土文化性,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今天的中国电影海报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

【关键词】设计符号电影海报民族文化现代设计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兄弟在巴黎的一间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电影由此诞生。据说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宣传画,这恐怕就是最早的电影海报。电影海报即电影广告,属于平面广告设计类,其作用在于推销电影内容。通常,创作者需要在一张约27×40英寸的纸上完成传达影片信息的艰巨任务——它能简明扼要地总结电影,它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电影海报因设计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艺术风格多变,因而也成为时代的忠实记录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首先出现造型大胆夸张,色彩艳丽鲜明,主要描绘影片内容的手绘海报,直到九十年代,大型摄影加工器材的应用以及电脑合成技术的广泛普及,电影海报设计才开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设计门类。步入电脑设计时代,设计师需要在国际性图像语汇中找到自身的民族性文化内涵,突破传统的写实性描绘,丰富电影海报的象征性寓意以及文化的多义性表达。其中,成功的作品不胜枚举,例如,斯皮尔博格《外星人E·T》的海报,以一轮明月为背景,一个穿雨衣的小男孩正骑着单车向月亮奔去,在奇幻性的视觉语言中向受众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孩童之梦,温情的友谊成为这部科幻片电影海报的感情基调《星银岛》电影海报,以寻宝少年手抚桅杆凝视充满梦幻色彩的星际太空为主题……这些设计弥漫着勇敢与冒险、乐观与进取的精神:《51号星球》、《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的海报则展示出张扬个性和夸张童心,洋溢着欢乐气氛:《街舞少年》海报以不同肤色的几个少年头像为主题,充满开放的状态和创新的活力,反映出剔除掉文化冲突、种族歧视和主流文化优越感因素之外“美国式的自由、平等和竞争”:特别是《女招待》的海报,画面以淡粉绿灰美式格子为底,衬托着甜蜜微笑的女招待,娇美可爱的表象下却是女性主义眼中堪忧的地位和命运……这些电影海报以“美国梦”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出资本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普遍富裕的图景,这种非剧情式的海报设计展示出承载美利坚民族精神与性格的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体现出美国文化的独创性,文化的多元化和现代性,而这种非剧情式的海报设计使电影海报在色彩、光影、造型上极具特色同时又与其电影风格保持一致,成为了当今海报设计的主流。

非剧情式的海报设计,图形语言的国际性趋势并没有消解民族性内涵,在多元化的沟通与理解中,国际性基于民族性得以产生、发展,拥有国际背景的民族性设计成为电影海报的发展趋势。顾长卫2005年的《孔雀》,海报以麦地为背景,左上方是一个白色的降落伞,右下方的女主角推着自行车,望着远方天空。画面选取纯度较低的灰绿色为基调,天空下女主角的沉默神态以及象征着个人梦想的白色降落伞,呈现出感伤的怀旧情绪……这些设计元素与影片的主题意义相得益彰。斯皮尔博格执导《艺妓回忆录》的海报设计将目光聚焦在一张苍白的脸上,设计元素如同剧情一般,在中西文化间游走:鲜艳的红唇、翠绿的眼珠、平静的表情与舞动的头发,等等。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当今非剧情式海报设计的元素,任何一种物质都可以成为非剧情式海报设计图形变异的工具。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呼唤着设计师只有立足本民族文化传统,方能在设计中显示出超越文化形态的独创性。电影海报也因设计者符号选择的民族性,无形之中成为时代风貌的见证者。

符号学(Semiotics)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ierce)提出。所谓符号就是负载、传播信息的基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在有限的时间、篇幅内,以简洁明了的视觉图形,快速、准确的传达宣传目的和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设计中的构成要素就是代表信息的符号。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文化生活都是符号形式——一切文化形式即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设计作为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因此,设计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设计中选用的符号是用来传达创意讯息的,设计师在运用符号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符号情境要素,必须对其进行编码,将传达的讯息转换成易于理解、耐人寻味的创意,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符号生成了不同的意义,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就在作品中得到无限延伸——受众也乐意去“破译”、去“解码”讯息。只有双方在文化、知识背景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标准一致,才能保证讯息意义被畅通无阻的传达。受众对于消费需求的标准,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设计的创意就是要针对受众的精神层面,通过符号消费来使受众得到满足。

设计时对美术符号进行重构,要选取最具特征的部分符号对象,打破原有的图形组织结构形式,才能按照符合现代受众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取向,最终产生新的符号形体,使其既具有民族民间美术的形神韵,又有现代设计的意味。如以木刻版画为表现形式的电影海报《红色娘子军》、《早春二月》和《祝福》,根据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风格等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对主题进行诠释和渲染,令人印象深刻。在设计上运用一些具有民族艺术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借用年画形式的《朝阳沟》、国画形式的《林则徐》等,将民族民间美术符号的造型法则渗透于设计的图形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电影《白蛇传》的海报采用民间剪纸设计元素,这种以民间美术符号为基本元素的设计,民间美术符号意义的沿用与发展,使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传统语境产生约定的意义,而设计符号的创新意指则传达出作品主题的寓意,受众在解读符号意味的同时获得文化认同的愉悦——在跨文化的交流传播中,能够简洁有效的表达设计创意,最易达到“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一文化传播的最高境界。超级秘书网

民族民间美术也是这样——民族民间美术符号本身是一种存在,它的载体形式十分丰富,它是民间艺人创造的具有审美因素、情感因素和表现因素的特殊符号,具有民族民间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尺度,独特的造型系统和色彩系统,更具有完整的表征和意指方式,在传承远古文化符号的基础上,积累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丰富多彩的视觉符号系统。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元素融入设计,凸显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和人文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现代海报设计带来了新风格。《那山那人那狗》、《我的父亲母亲》、《卧虎藏龙》、《白银帝国》等海报的成功说明,运用于平面设计特别是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民族民间美术符号,是对受众符号消费需求的满足,也会对受众的消费心理和精神产生影响,它应当是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独特的中国元素到底应该怎么用从来也没有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它需要设计者、受众,对相应文化的理解延伸。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设计的竞争,而设计的竞争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秉承和发展一切优秀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03.

[2]李苍彦,中国民间工艺史话[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7.

[3]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