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浅谈民间美术与教学的结合

浅谈民间美术与教学的结合

一、四步推进,让学生积极参与

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动态开放的“四步”教学模式。所谓“四步”,即:“感受美—掌握美—创造美—评价美”这四个层层推进的教学环节。四个环节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向学生开放,让学生的全面参与贯穿教学始终。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十二册“三百六十行”教学中,有一节泥塑课,研读教材后,笔者感到教材上的泥塑样例还不够丰富、精彩,于是就准备了凤翔彩绘泥塑。笔者到一个爱好民间艺术收藏的朋友那里,借来了凤翔彩绘的彩照和一套泥塑作品。当笔者将它们展示在学生眼前时,那些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的人物和动物形象一下子感染了学生,得到了他们的喜爱。看到学生的兴致很浓,笔者让他们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和喜欢哪些民间泥塑。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山东潍县泥塑、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等。学生每说出一种泥塑样式,笔者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样品走下讲台,让学生就近观赏那些生动传神的泥塑人物、动物或物品形象。色彩鲜艳、生动鲜明、各具风格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强烈地感染了学生,课堂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在快乐的气氛中,学生通过讨论、互动交流,基本上掌握了民间泥塑的艺术特色。此刻,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彩绘泥人的火候已经成熟,于是我就让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学生拿出材料后立刻动手,不久就创作出不同风格、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作品。学生的“处女作”虽然十分稚嫩、粗糙,但是充满了童真与童趣,可供学生间轮流欣赏品评。

二、鼓励自由创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于十来岁的小学生来说,美术课堂上重要的是参与活动与动手实践,至于做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都是次要的。当遇到学生的想法或作品不太好时,教师绝不能简单粗暴地予以否定和训斥,而要在肯定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面时,委婉地给予引导和纠正,以免挫伤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笔者曾经安排了一节突破教材内容、具有拓展性质的泥塑课,让学生以教师提供的泥塑作品“踢球的小伙伴”为范例,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共同设计,做出另一活动内容的泥塑作品。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想法还脱离了实际。例如,一同学提议做一个“森林运动会”的泥塑群像,其他同学纷纷表示不赞成,但这个学生出于对动物的喜爱,大声嚷嚷着要同学们接受这个方案。笔者微笑着对大家说:“这个提议本身是很不错的,但从我们目前的彩绘基础和技能来看,超前了一点,做起来难度太大。你们认为呢?”大多数同学赞同笔者的看法。这时,很多同学提出要笔者明确规定做一样什么东西。笔者本想同意,但转念一想:如果由笔者来规定做什么,可能会影响一些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创造能力的发挥。于是笔者让学生商议决定。最终,学生设计创作了名为“打陀螺的小伙伴”的泥塑作品。该作品虽然有些粗糙,但是充满了动感,取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

三、巧用媒体展现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多媒体具有囊括天地万物、长于形象表达、利于扩张想象的特点,与美术是吻合相通的。有些民间艺术散乱、不易收集,有些可能已经失传,有些可能具有立体形象但制作过程抽象,这些都不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往往能够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例如,在一节剪纸课中,很多的剪纸图案虽然栩栩如生,但是,倘若教师示范讲解剪纸的制作过程,则枯燥、抽象,学生也难以模仿。笔者就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与生动性,展示了在网上精选的大量各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剪纸作品。在让孩子们大量观赏的基础上,笔者又挑选出几幅既有特色又相对容易制作的团花剪纸,和学生细细地揣摩,让他们具体掌握剪纸的结构特征。当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演示,并且每演示完一个步骤就点击暂停,然后从中指导他们剪纸。最后,学生看着自己创作出来的剪纸作品,都非常得意。

四、总结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民间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只有全面遵循、落实美术课程标准,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的创新之路,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作者:徐玲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