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游戏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游戏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要】将满族传统游戏融入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满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古诗词教学导入、练习环节,可以采用课堂游戏竞赛策略,通过抓嘎拉哈等满族传统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情境教学中,可采用课堂情境游戏教学策略,通过清代人物扮演与心理咨询的沙盘游戏相结合等方式,将满族传统游戏过家家融入到古诗词教学中;在课外活动中,可通过跑马城等满族传统游戏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

【关键词】满族传统游戏小学古诗词教学应用策略

在目前普及的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中,编选的古诗词篇目大幅度增加,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平均每个年级二十篇左右,约占课文总数的30%。探寻新的教学改革创新点,进一步有效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中之重。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满族的传统游戏融入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曾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游戏,在与各民族的交流中又融入了其它民族的许多游戏形式。丰富的游戏资源形成了满族民间传统游戏群,是当地儿童了解地域文化、体悟满族风情的生动样本。将满族传统游戏融入到小学统编本的古诗词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满族传统文化、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在教学中可应用如下教学策略:

一、课堂游戏竞赛策略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导入与练习部分,可以通过满族传统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课堂游戏竞赛策略。以抓嘎拉哈为例,这是一项著名的满族传统游戏。嘎拉哈是满语的音译,是用羊、猪等动物的膝盖骨作成的游戏道具。在游戏过程中,可二至五人为一组,每人依次采用“弹”或“抓”的形式展开游戏。采用“弹”的形式,指先将嘎拉哈掷散,将其中一个弹向形状相同的另一个,弹中者可归为己有,弹不中者失败,最后以弹中的数目多少定输赢。“抓”的形式也是先要将嘎拉哈掷散,但随后取其一抛起,并迅速用同一只手抓起形态相同的约定数目的其它嘎拉哈,并将最先抛起的接在手中,这一过程中若有失手则失败。在游戏过程中,游戏者还常常唱《抓嘎拉哈歌》:“嘎拉哈,带油珠,我全赢来你全输。七个坑,八个肚儿,谁要输了得算数”。这项具有竞技性质的游戏可通过适当的变形引入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从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角度出发,可以只采用弹嘎拉哈的形式,并将嘎拉哈置换为不易滚动的塑料小方块,由于这种小方块在数学课上会广泛使用,学生准备起来也并不吃力。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需凸显与古诗词教学的融合,可以灵活应用于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在游戏过程中将《抓嘎拉哈歌》改换为学生需要复习的古诗词,使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背诵;二是在游戏结束后,输者背诵老师或同学指定的古诗词篇目。该项游戏可以由单组示范展开,也可以由各游戏小组自主进行。在游戏中尤其要注意以古诗词背诵为主,以游戏竞技为辅,而不应使游戏喧宾夺主。其他如羯鼓传花令、拇战、拍七令游戏也同样适用于此类教学环节。这三个游戏的共性特点是皆属于酒令,虽非满族本有游戏,但在满族文化中也流传至广,故也将其归入满族传统游戏中。羯鼓传花令即今天的击鼓传花游戏,拇战游戏即今人所熟知的划拳。拍七令兴起于清代,指在酒席上游戏者按顺序从一开始数数,遇到与带七字和七的倍数的数字则不能说,并在桌面上轻拍一下。这些游戏同样可以应用于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使小学生通过击鼓传花、划拳、数数字等不同形式定输赢,并由输者朗诵或背诵古诗词,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将古诗词背诵融入集体游戏过程中,如以拍七令游戏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背诵古诗词,一人说古诗词中的一个字,遇到标点符号的学生则不准再说,而是在课桌上轻拍一下。这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古诗词的停顿处也会有较为深刻的印象。通过以上游戏,学生在具有娱乐性质的学习活动中更易于背诵、巩固学习过的古诗词,游戏的竞技性也更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二、课堂情境游戏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是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多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营造古诗词教学情境。将满族传统游戏融入到古诗词情境教学中,如果应用得当,同样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满族传统游戏过家家为例,过家家是儿童模仿大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做的一种游戏,这一游戏是世界性的,满族儿童同样对其深爱不已,故将其纳入到满族传统游戏范畴之中。在古诗词情境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这一游戏形式。首先,本质上来看,这一游戏的最大特色是基于模仿的角色扮演,所以,可以采用清代人物扮演的形式,将其应用于清代古诗词的学习中。在统编本教材中,共有如下清代诗词:1.高鼎《村居》(第四册第1课课文《古诗二首》)2.查慎行《舟夜书所见》(第四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3.袁枚《所见》(第五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4.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第九册第12课课文《古诗三首》)5.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第九册第21课课文《古诗词三首》)6.郑燮《竹石》(第十二册第10课课文《古诗三首》)这六首清代诗词分别编选于小学二、三、五、六年级,《村居》《所见》和《长相思》皆有人物形象和简单的情节,《舟夜书所见》全诗写景但隐含了作者的观察视角,《已亥杂诗》和《竹石》重在议论,但也隐含了诗人慷慨激昂的形象,故在教学中皆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学生穿戴清代服饰扮演诗中人物,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诗作产生年代和满族服饰的认识,从而凸显情境教学的优势。也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过家家游戏创造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应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学段应指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并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指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并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从以上教学要求可知,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展开想象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将满族的传统游戏过家家与心理咨询的沙盘游戏相结合,有利于古诗词情境教学的实现。沙盘游戏是心理咨询的辅助性技术,指进行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在沙游师的指导下,在沙游室的沙箱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摆放沙具,创设属于自己的沙世界,从中呈现其心灵世界,以达到心理治疗或精神境界提升之目的。在沙盘游戏中,来访者创设沙世界所使用的沙具,有人物类、动物类、工具类、景观类等不同的类型,即类似于儿童过家家所使用的玩具。从沙具与儿童过家家玩具的相通性来看,过家家游戏与心理咨询的沙盘游戏相结合是可以实现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将想象中的古诗词情境通过沙具的摆放呈现出来,沙世界的创建可以由个人完成,也可以由小组完成。以《村居》为例,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乡村的美丽图景,诗中既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的风景描绘,也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的人物刻画。在该诗的教学中,教师曾以沈阳市某小学的五名四年级小学生为对象组织了团体沙盘游戏,学生在沙盘上摆放了儿童、草屋、小桥、河流、树木、小鸟、公鸡等多个沙具,营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乡村世界,体现了对《村居》诗作情境的想象,这一活动本身即有过家家游戏的特点。在将过家家游戏与沙盘游戏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不遵循沙盘游戏的若干规则。如在心理咨询的团体沙世界创建中,来访者之间是不能进行沟通的。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过家家游戏中,小学生之间则是可以就古诗词内容进行沟通交流的,这本身也与过家家游戏的特点相符。

三、课外游戏拓展策略

还有大量的满族传统游戏适合于在户外进行,如老鹰捉小鸡、跳百索、猫拿耗子、跑马城、狩猎比赛等,这类游戏同样可以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使小学生既巩固学习的古诗词,又锻炼了身体,甚至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以跑马城游戏为例,这是满族儿童玩的一种集体游戏,在清代曾十分流行。该游戏的规则是把十个以上的儿童平均分成两队,每队儿童要互相牵手站成一排,双方相距约十米左右。首先,一方要向另一方挑战并歌唱童谣,唱词如“急急令,跑马城。马城开,打发妞妞送马来!要哪个,要红缨;红缨不在家,要你青格萨!青格萨不会喝酒,要你大青狗……”,唱毕,由挑战方向对方点将,被点中者要奋力冲向对方队伍,冲破者可以俘虏对方一人归队,失败者则被对方扣留。双方交替重复进行上述活动,游戏结束时以人多的一方为胜。该游戏可应用于小学的体活课,在保持原有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可以将挑战方的童谣变成学生需要背诵的古诗词,也可以让冲阵胜利者再背诵一首古诗词,背诵准确者可以领走对方一人归队,背诵失误者则不能领走对方成员,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光靠蛮力不能取得胜利,还要有学识的积淀。将满族传统游戏应用于小学古诗词教学,是在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小学古诗词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古诗词教学方式进行的创新性探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三个教学要点:一是教师在引入满族传统游戏之前,应加大对满族游戏特色的介绍,或突出游戏与满族儿童的密切联系,使儿童认识到游戏的民族性特色;二是在组织教学中应突出古诗词教学内容,不能使游戏喧宾夺主;三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满族传统游戏加以灵活地调整,而不应僵硬地恪守原有的游戏形式。

参考文献

汪萍2004《满族民间游戏》,沈阳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虹2014《满族文化特点初探》,《艺术评论》第8期。

李桂清2017《微课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第1期。

温儒敏2019《小学语文中的“诗教”》,《课程•教材•教法》第6期。

温儒敏2019《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语文建设》第8期。

作者:杨正浩   单位:沈阳大学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