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办校内图书馆人文环境创建

民办校内图书馆人文环境创建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现状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特点

民办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主要是本校大学生。总的来讲,民办高校大学生同样具有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由于民办高校有着与公办高校不同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收费标准,其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

1•教育成本意识相对较高。民办高校的收费一般高于同层次的公办院校,因此,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成本意识,存在较为明显的追求较高教育回报的心理。表现在硬件上,就是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不但要求有较好的教室、宿舍,也要求图书馆有较好的阅览环境、较多的藏书,能够满足其信息需求。

2•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应该说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智力相差无几,但由于政策因素,招生到民办高校学习的学生均比同层次公办院校低1-2个批次,这在客观上造成民办高校学生的总体素质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素质上的差异,如: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信息素质等等,尤其是信息素质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其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能力。

3•自信心相对不足。从客观上看,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公办高校一统天下的局面,民办高校发展不足20年的历史,加上民办高校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致使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水平、政策环境等各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就容易造成民办高校学生在进入校园后感觉“低人一等”、“脸上无光”。从主观上看,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着各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无奈、失意、混文凭、向父母交差等等,这些心态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自信心。表现他们到在图书馆要么不认真读书要么是在图书馆消磨时光。

(二)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特点

1•人员配备缺乏科学依据。“民办学校的机制决定其机构精,人员少,讲究人员使用的效率。由于经费自筹,资金压力大,减少人员就意味着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从这一意义讲,应该可以理解。”[2]但是,就图书馆的性质来讲,它的工作很具体,采购、编目、上架、借阅等等,都需要人手到场。而且,民办高校图书馆在设计上很难达到现代图书馆高效率管理的要求,所以,一般而言,很多图书馆的人员配置连正常的分工都做不到,其他深层次和开发性的工作就更难开展了。

2•人员的年龄结构两极分化。“我国民办高校大多利用社会知名人士办学,教职工以聘用为主,为降低费用,学校往往聘用公办高校已有稳定劳保待遇的退休人员。这部分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初期运作有利,但其年龄偏大,体质较弱,难以承受繁重的工作量。另外,部分人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老化的问题,这不利于电子图书的管理。”[3]招聘新员工是近年来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员配置的主要渠道,这部分人年纪轻,缺乏工作经验,尤其是专业知识匮乏,一段时间还难以适应工作环境。

3•人员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导致民办高校图书馆队伍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有的图书馆甚至没有一个图书情报或者相关专业的人员。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多元服务的开展,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其基础业务与纵深业务难以形成气候。

4•人员的信息素质单一化。信息素质包括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知识等,由于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员工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信息教育,导致信息素质的低下或者是单一化。所以,图书馆的工作就停留在借借还还的层面上,很难使其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以人为本建设民办高校图书馆和谐的人文环境

民办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和馆员队伍的上述特点,乍看似乎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毫无关系,其实,正是藏书的匮乏与这些特点的复合,使得目前民办高校图书馆利用效率低下,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难以发挥,从而严重影响图书馆乃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的建设

1•强化服务理念,建立开放和谐的读书空间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解决民办高校图书馆“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的问题。一定要有“一切为了读者”这一服务理念与意识。服务的立足点要落在如何方便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最终目标要落在如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益上,要摒弃图书馆范围内的“小成本”意识,建立全校范围内的“大效益”观。其次,我们的空间设计与布局要从读者的方便与利用出发,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民办高校图书馆的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所有的资源都应该围绕如何服务好这一目标开放,而不是为藏书而藏书。

2•强调读者权益,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制度环境。读者权益的保护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在我国图书馆立法没有建立的前提下,强调读者权益是民办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的一件大事。它的内涵包括: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信息素质培训的机会、文献资源保障的权利、参与图书馆组织的各项活动的权利、对图书馆提出批评、建议和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权利等等。所以应该建立以读者权益为导向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尤其是在读者服务制度的建设上,应该将制度的最终目标放在“服务”这一主题。制度的建设是维护大部分读者的权益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才方便图书馆的管理,实现管理的最高效率。在制度上,应尽量避免约束读者自由的条款,避免使用“违者”、“罚款”、“务必”、“禁止”等词语,以体现人性化管理。

3•优化服务手段,建立多维互动的读者服务平台。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借借还还上,应该建立在提高读者素质的基础上,要建立一个多维互动的机制,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并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在服务手段的建设上,要通过读者调查、分析与研究,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如开展读者征文、读书竞赛、报告会活动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民办高校图书馆资源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发挥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中心作用,有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

1•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建立人事相宜的岗位选择机制。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员具有年龄结构两极分化、知识结构多元化等特点,如果我们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可以使其成为民办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返聘的高级人才具有经验丰富的特点,新聘的年轻人知识新、有冲劲。所以,应该分析学校的发展战略,构建图书馆自己的文献发展规划与人员发展规划,通过对图书馆发展规划的分析,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通过对岗位与人员存量的分析,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进而建立人事相宜的岗位选择机制。

2•加大培训和绩效管理,建立共同发展的培训与考核机制。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应该与绩效挂钩,这是由民办学校的企业性质所决定的。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机构,它的效益很难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但是,作为绩效,衡量的不是图书馆为学校创造了多少利润,或者节约了多少开支,而是应该看它在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素质上所起到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看学生对图书馆满不满意,图书馆能不能成为吸引学生报考学校的关键。可以从员工的态度、能力、图书馆的利用效果、读者满意度等方面出发对图书馆进行绩效管理。

3•要考虑员工的发展,建立图书馆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留人、用人机制。在进行绩效改进的同时,要考虑员工的培训,加大培训的力度,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让员工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且,给员工提供横向发展的空间与纵向发展的机会。

4•以人为本,以章为据,建立规范可行的岗位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图书馆要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机制上的灵活性,关键是落实。为此,应把建立以人为本的岗位管理制度作为建立民办高校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重点,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并且,建立配套的培训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