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型城镇化环境研究论文

新型城镇化环境研究论文

一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环境分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认为支撑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样存在一个支撑环境问题。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保障,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真正转变,最终达到“人的无差别发展”。基于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撑环境主要体现为制度、经济、人才、社会支撑环境,四者通过互动共同作用于新型城镇化。制度支撑环境和经济支撑环境形成具有产业支撑、财力支撑的城市群,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就业救助等实现人的城镇化,通过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社会保障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社会服务保障。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关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和谐、城市的竞争力等问题,加快支撑环境的建设。

二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支撑环境建设策略

1完善城镇化规划体系

调整城市结构,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制度支撑和空间保障根据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和城镇化发展实际,西部地区应完善城镇化规划体系,调整城市结构,以城市群为主态,走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路径,实现“点—线—面”结合。

1.1在强化以成都、重庆和西安为中心的西三角经济区枢纽基础上,推进泛西三角经济区建设打破重庆、成都、西安的行政区划编制,建立西三角经济区,以其为枢纽,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群网络。同时,加快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经济区、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呼—包—鄂经济区、以昌吉和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为基础的泛西三角经济区建设步伐,将其变成西部地区城市网络的二级枢纽中心。

1.2依托交通线,发展轨道式和发散式城市群依托兰新线,东西走向的河西走廊式发展;依托包兰线,以兰州、白银、乌海为中心的兰乌走廊式发展。在交通线的基础上,以城市为中心发展发散式城市群,依托贵昆线、成昆线、南昆线,以昆明、贵阳、南宁为中心的西南部城市群,依托兰新线、北疆线、南疆线以吉昌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的发散式城市群,依托兰青线,以兰州、白银、西宁为中心的兰白西的发散式城市群。

1.3走不均衡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型小城镇费孝通认为,小城镇是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等因素看,它们都既具有与农村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西部地区缺少与大城市相匹配的有特色的小城市,大城市难以充分发挥扩散效应,形不成对其腹地尤其是农村的强有力经济辐射。因此,西部地区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环节,依据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等,走不均衡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生态型小城镇强调发展的地方化、生态化和多元化,在城镇化中起到承上启下,服务农村的功能。建设中,以信息和空间的通达性为基础,以绿色农业为导向,建立城乡之间的经济连接网络、社区间的社会连接网络。

1.4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西部地区应根据城镇化路径,规划人口布局,通过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吸引人口向相应的城市、小镇流动。加快宁夏、西藏、青海、新疆这些一枝独秀省区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建设步伐,填补这些省区大城市空缺。在西藏、青海依托青藏线及延伸线,扩大格尔木、那曲、日喀则、林芝等城市的规模,依托那曲物流中心使其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新疆,依托兰新线,发展吐鲁番、阿克苏、哈密等城市;在宁夏,进一步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的中卫、吴忠等城市。

2加快区域价值创造和转移活动,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

2.1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一是,基于西部地区丰富和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旅游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城镇、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城镇化发展;二是,针对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将绿色农业作为主导模式,进一步推进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发展;三是,推进以金融、物流、咨询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四是,依据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规划,发挥其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等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使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匹配。

2.2加大区域营销力度,形成新型城镇化的区域价值支撑区域营销需综合考虑区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西部地区一方面应依托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流域文化、民族风情文化有针对性地对区域进行科学定位,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突出区域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如云南映象、甘肃的丝路花雨等;另一方面,依托丝绸之路,挖掘新丝绸之路交通大通道、绿色能源大通道、物流大通道的潜能,扩大对外开放度,从外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实现区域资源与能力的互补。

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才支撑

我国资源丰裕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慢于资源贫瘠的地区,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9]。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要跳出强资源、弱发展的怪圈,打破“资源诅咒”效应,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引进和培育人才。

3.1以资源和能力互补为导向,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高层次人才是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导因素,是提升地区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引擎。一是,进一步优化针对西部地区的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援藏计划、援疆计划、援青计划的管理体制,拓展源头,强化激励;二是,依据区域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在引进人才时,注重创新型人才、技术型实用人才,优化引进人才的住房、科研、落户等政策环境。使用高层次人才时,应实现人尽其职,职尽其能,使人才自身成长、价值实现和城市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三是,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技术、管理入股,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让城市尤其是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培训和交流中心。

3.2以就业力为导向,加大农民工的培训救助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实现由地域转移的粗放式城镇化向身份转移、职业转移的内涵式城镇化的转变,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农民工就业力的提升。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仅占32.7%,西部地区56.4%农民工局限在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就业。我们必须以就业力为导向,构建农民工就业力模型,实施分类、分层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就业力。对于文化程度比较低、成就动机低的培训对象,重点对其进行免费的生存能力培训,可以在各街道办事处、社区、乡镇设立就业服务中心,免费开展培训和就业咨询服务;对于文化程度比较高、成就动机强的农民工,可以对其进行发展能力的培训。

3.3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社会+企业”多元化筹资模式,加大教育、科技、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美国西部大开发成功的经验之一是政府主导的科技、教育、人才西部特惠政策,催生了斯坦福大学、硅谷等世界知名大学、顶尖创新创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存在总量偏少、分布不合理、流失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一是,发展多元化教育模式,形成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教育投资的格局。在保证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等并进发展。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并鼓励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加大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二是,通过税收、金融政策倾斜和引导,鼓励各类组织、个人投入研发,尤其是西部地区急需的节能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环保技术;三是,加大医疗卫生等健康投资,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4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管理效率,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服务支撑

4.1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提升管理效率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依据城镇化规划建立西三角、泛西三角大经济区指挥和协调中心,建立功能齐全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西部地区综合信息的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增强政府的回应性,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建立“国家+社会+个人”的资金筹集渠道,加大财政倾斜力度,以道路面积和长度、绿地面积、公共交通、水、气、暖、电、交通、通信、教育等承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4.2完善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为城镇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2013年全国农民工达到26894万人,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达到5250万,其中跨省流出2840万人,82.7%流向东部地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工总人数还以每年8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宜城亦乡”状况不同,第二代农民工日益成为“非城非乡”的“边缘人”,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边缘化、短工化、低待遇、低保障等现象。农民工能力的缺失导致就业排斥,而就业排斥进一步导致权力排斥(如社会保障权力)、社会空间排斥,并最终遭受社会关系排斥,从而在喧闹的城市中成为“孤岛”。政府应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纳入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对最低工资制度、就业保护、劳动工资协商、社会对话、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不断改革,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缴纳、接续,心理救助、住房保障等问题。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城市本身的建设、又涉及到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保障。西部地区必须从全局出发、统一规划,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从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现。

作者:付春香单位:甘肃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