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分析(3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分析(3篇)

第一篇:社会实践和大学生职业规划探讨

摘要:社会实践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无论是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还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增加大学生社会使命感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很多学生了解了个人的长处和各职业的特点,建立了全面准确的职业规划,为今后就业做好了充分准备。因而,从现在大学生进行的社会实践目的入手,分析高校学生所进行社会实践的现状,指出高校社会实践所带给学生的影响及辅导员工作的作用,给予社会实践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课和社会科学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合理职业规划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实践;辅导员职责;大学生合理职业规划

一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所谓社会实践通常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学校的假期参加单位的实习,借此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将所学知识极大的应用到社会中,通过此举可以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可以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优势。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内学生会或后勤处兼职,到非相关专业短期的零工,相关专业的专业锻炼和学习,义工、支教、支农、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须之路,同时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有效的将党的方针政策深化理解,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可以增加学生的独立性,使得学生与社会不至于太脱节。尤其是被称为“90后”的当代在校大学生,大部分人从一出生就生活的比较安逸,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个人思想上都不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欠缺。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其坚毅的性格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同时还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参加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更加珍惜大学生活,也更加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作为辅导员,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及精神情况,若学生生活上有困难应尽可能的帮助其解决问题,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思想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得学生们精神健康,进一步帮助他们建立建全较为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既懂得学习专业知识又懂得如何将平日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工作中,将回报祖国更加细小化,具体化,成为适应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一)加强宣传引导,增强校园文化的示范辐射作用

辅导员在社会实践中作用巨大,学生就像一张白纸,辅导员要负责引导和教育,首先教育学生先做人后做事,根本是如何做人,怎么样做一个好人,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让学生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又要增加社会实践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开展多项主题活动,以文艺文化活动等轻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和工作内容;关注社会实时动态和就业状况;定期定量开展职业规划指导,使每个学生了解自身特点。

(2)表彰社会实践中的表现突出者并大面积开展宣讲活动,讲授实践经验和个人收获。

(3)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素养高的、品质高尚的成功人士及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人来学校兼职,教授专业课或者开报告会、指导学生论文等。这样既可以增加学校的师资力量,扩展学生的视野,因为这些老师都是在校外实践的,实践的经验很丰富,其讲课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为实施社会实践提供政策保障

大规模的社会实践,通常都涉及人员特别多,面积大,范围广,因此在实践前需要统筹全局,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在学校的角度来说,也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将社会实践列为学校必修课,每个大学生要想从学校毕业就必须进行为期三个月或者半年的社会实践等。将各系部,班级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考核量化,并将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做好记录;建立表彰激励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三)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实践契机,深化实施素质教育

唯物主义范畴的社会实践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利用世界的综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三者是对立统一的,而且社会实践是人类进行验证和运用真理的基础,因此高校中学生必须进行社会实践。在当前,人们更多讨论的是大学生的就业的专业化和具体化的途径,作为辅导员应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投入工作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学生根据实践进行自我总结,根据实践和总结建立合理的职业规划。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份社会实践不单单是一份假期的打工经历以及挣回来的零花钱而已,而是要从根本上让学生体会到社会实践带给我们的社会意义,人生意义是非同一般的,这段经历不仅会为我们的大学生活添上一道绚丽的色彩,更是为我们以后人生的道路垫定了一定的基石。此外也让我们的学生更加认识到自己与社会与国家那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对这个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在实践中对这个社会有一定的发现,才能运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去改变他的样貌,更加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总之,就是要让大学生把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联系起来,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学习本领。

三大学生合理的职业规划

(一)职业规划

所谓职业规划指个人在挑选组织的过程中,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工作能力、生活经历及兴趣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当代经济形势,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制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同时为此目标的实现制定客观合理的步骤。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规划并不是一个很单纯的概念,它是与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组织和家庭的生活教育情况息息相关。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会根据家庭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价值观的不同而改变,也就是说职业规划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其职业规划的好坏会影响他的一生。平时我们评价某件事是否成功还是失败均是以小目标来衡量的,每个人的目标有很多种,包括职业发展目标、达到某种生活的目标、经济目标等等,这些小目标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发展目标,其在职业规划中处于核心位置,因为只有职业发展好了才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经济目标和生活质量目标。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工作时对学生的职业就业规划进行引导教育,通过对一些三本院校拟毕业学生进行的求职情况调查研究可知,学生在求职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如眼高手低,只想找高薪和轻松的工作;定位不清晰,盲目求职,抱着先找到工作再说,后期不合适再换的想法,没有职业规划或者职业规划模糊。

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时存在的普遍问题,每个人对成功都是苛求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一个人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按照目标坚持不懈的能力下去,就有可能获得成功,任何不劳而获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这些都是辅导员们应该加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来完成的事情。为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让他们为自己打造一个自己喜爱并且适合他们发展的规划方案,并为之而去努力。以上这些问题出现在毕业生入职的初级阶段,无疑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热情,使我们的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如果能早一步体验社会,具备独立生活和面对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三)结合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1)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对所学知识中未掌握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在社会实践后应根据工作需要及自身能力的具体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和思路,以此确定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至关重要。

(2)在社会实践中应注重对学生角色的转换,增强学生的抗击打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这种角色的转换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3)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强,大学生在就业中得尴尬看我们意识到,优化大学生培养结构,把一部分大学生先送上工作岗位,让学生毕业前找好工作,也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我们要有意识的通过社会实践架起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校不再是原来的封闭式教育,改善教育模式,促使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制。

(4)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一方面可以使所学知识加以合理应用,并使其融入社会,对身心都加以锻炼;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紧完成。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收获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知社会,又要不断让学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使其成为对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四结语

社会实践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素养和未来生活、工作规划,只有成功的社会实践才可以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知,是学校中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首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目的、必要性及意义进行分析;其次希望辅导员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定位;最后对职业规划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职业规划教育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希望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刘锴栋,袁长春,魏伍川,郑侯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对策探讨——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1:104-107.

[2]余佳能.“实践银行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初探[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22-24.

[3]杨国辉,李田.困境与超越: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方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6:128-131.

作者:李贝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第二篇: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化分析

摘要: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形成和未来社会适应发挥着重要功能。社会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树立通过社会实践促动大学生社会化的路径,对于大学教育本身及大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实践;社会化;大学生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我们在各行各业不仅需要具有知识的专业性人才,更需要了解时展,能紧跟时代和市场发展趋势,能把握住市场和时代脉搏的人才。针对此,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社会化无疑成为知识转化的第一个现实性窗口。

一、实践与社会融入: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必要性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和市场转型都要求在更加细致的领域、部门、行业通过方向性精准的具体操作来实现。这样不仅要求未来各个行业的精英——现在的大学生——要具备精深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把自己的所学进行实践性转化。这就在两方面对现在的大学生提出了要求:第一,出了书本的学习之外,大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生活与其中的社会、文化、制度和生活在他们之下的人民,了解社会、文化和制度的运作逻辑,了解人们的需求和心理以及他们交往得以展开文化和制度条件。第二,现在的社会、文化、制度和市场在全球化浪潮下出现了一体化趋势。我们的市场运作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生产决定消费,而是反过来成了消费决定生产的模式。这需要大学生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和大众心理。这两点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尽快融入社会,完成自己社会成员角色的转变提出了必要性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化的观念与组织制度障碍

(一)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身处其中的大学生面临着观念上两种张力的撕扯——来自传统父母甚至再上一代的观念认为“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成为领导别人的人,过早的进入社会进行实践是一种被社会排斥的表现;另一方面则认为大学就是一个进入社会的跳板,大学中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在市场竞争中成功赚钱,业有所成。实际上,大学生有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大学学习和社会实践以及未来的社会化都是承担自己社会责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认清这一点过分强调社会实践和社会化可能会进入误区。

(二)从整体的社会结构安排来看,大学这一教育系统与企业市场这些组织和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大学只负责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企业市场这些组织和制度却要求大学生要能够娴熟地根据需求进行实践性操作。这无疑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要求,理论知识向实践性知识的转化必须通过实践性环节。但大学生实践课程在很多高校要么没有课时设置,要么因为缺乏整体性制度性保证,尽管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在大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的作用不大。有的高校通过制度性支持,暑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大学生深入社区、企业、基层法院和政府部门进行实践,了解社会的同时考虑自己的角色转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培养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前步入社会,更多地了解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怎样的总用,与自己期望值有哪些差距,有哪些不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还需要做哪些努力,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尽早得找准方向,确定社会角色的期望值。恰当的角色期待对大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自身感受可以更加明确自己将在社会上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需要什么样的指示。总之,从工具理性角度讲,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世界、自我与国家的关系。从价值理性讲,社会实践通过使得大学生有效定位自我,与他人、世界和国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洪峰.大学生社会培养与社会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07(52).

[2]马艳萍.论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3]孙平.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简论[J].江苏高教.2005(5).

[4]余楠.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0(11).

[5]林双玲.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与对策[J].教育评论.2003(11).

作者:王泽琳 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1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思想重视不够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没有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方面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大多数学生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参加社会实践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原本有意义的活动也做得不够细致和用心;同时,接收实习生的单位也没有意识到未来主力军的重要性,并未发挥好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他们只是考虑自身单位的利益,并不希望这些未毕业学生在自己的单位参加实践。还有,大学生自己的家庭和学生本身也并不是很积极地去参加社会实践。

1.2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缺乏

科学的评价标准目前,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标准还欠完善,没有对带队的老师做出正确和合理的评价,对学生的实践表现更是缺乏细致的标准和统一的评估成绩。在传统观念的约束下,老师没有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严格的考核,没有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成长,这就会让学生认为有没有社会实践都无所谓,反正实践的成绩都是一样的。这也就从另一个层次反映了文化课学习不扎实。但是对于那些真正想从实践中获得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就失去了积极的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最终失去对社会实践的热情。

1.3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一项并未形成明文规定,这种机制尚不完善,所以教师也就不愿意增加自己的负担去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而学生在社会实践期间很难找到指导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有些教师主要看学生上交的实践心得而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实践中取得的效果。

1.4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一些高校并未和实践基地达成一致,这样就造成了社会实践基地的不稳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社会实践场地不固定,一年换一个地方,或者是学校并未全力去为大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基地,仅凭学生自己的能力,社会实践的结果显而易见。正因为没有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这就为大学生寻找社会实践基地带来了困难,甚至有的大学生就是到熟悉的单位去打发时光,随便开一张证明就完成了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就不能体现出社会实践的严谨性。

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建议

2.1深化认识,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度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作为检验大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社会实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去,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检验自身学习的不足,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应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使更多的学生了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掌握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应扩大社会实践覆盖面,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促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

2.2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激励机制

(1)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实行目标、质量、全员安全和信息化等全面管理。高校可以在学生、指导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与他们签定项目合同书和实践责任书,为其购买保险,明确权利和义务,解除后顾之忧。

(2)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网络反馈、电话督查、有关领导检查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反馈问题,迅速整改。

(3)要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动机和效果相结合,实事求是评价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设立社会实践创新奖,通过报告会、研讨会等方式,对优秀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

2.3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注意与专业特长的有机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加强专业教师对活动的指导力度,建立专业教师与辅导员老师共同指导的活动模式。同时,完善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工作的教师的奖励机制,促进教师、学生积极主动投身都社会实践的工作中。高校还可以建立社会实践导师小组,小组可以由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组成,帮助学生指导、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组建专业的社会实践评比小组,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全面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

2.4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建立长效的、固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学校、社会应发挥自身作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稳定的、功能完善、类型齐全的社会实践基地。政府应重视社会实践在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方面的作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平台。除此之外,高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高校应主动与社区、农村、社会组织建立联系,争取各方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工作的支持。同时,高校应发挥自身的科技、人才优势为实践基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为高校实践教学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顺强,王涛.梦想青春,实践成真——以“彩石旅游网”实践为例浅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7).

[2]黄东喜.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3(11).

作者:司福利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