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实践的方式达到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是联结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地方院校应根据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适度倚靠地方资源特色,借助社会实践这一活动形式,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现状

1.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相对单一

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高校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经过30年的发展,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得到改进,但运行模式和活动类型基本固化为“主题式”和“模块式”实践为主。无论是“主题式”还是“模块式”,大多数高校主要采取的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组织方式,将大部分资源投在少数队伍中,这种“精英实践”的做法导致学生参与面不广,实践内容局限。

2.社会实践的延续性和整体性较差

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寒暑假由团委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绝大部分院校都缺乏合理安排和组织实施,整体流于形式。寒暑假集中的团委社会实践,则往往局限于“全面动员———计划组织———具体开展———总结表彰”的固定流程,实践活动阶段性特征明显,社会实践缺少整体性和和延续性。历年的实践活动大同小异,各实践团队和具体项目都相对独立,缺少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

3.社会实践的教育资源和保障不足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较广的复杂教育工作,主要由各高校的团委负责具体落实,在指导师资、经费保障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整合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在实践内容设计、实践地点选择和实践行程安排上受到一定限制。实践活动的协调管理和资源整合局限,可持续性发展空间不足。因此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真正参与其中,制定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协调管理和整合资源。

二、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

1.课程化建设是实践活动到实践教学的过渡,体现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在实践活动到实践教学的转型道路上不断探索,并不断丰富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社会实践课程化发展,有益于实践教学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拓展和延伸,同时有益于以课程的形式整合和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应,体现了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和必然趋势。

2.课程化建设是实践教学到实践教育的提升,促进实践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出要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从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实施载体,只有推进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建设,以课程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系统化,才能提升实践教学真正的育人功能,达到实践教育科学、有序的最终效果。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1.建立全程化课程内容和目标体系,实现全员化育人

课程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实践活动主体的差异性,构建分层推进的课程目标体系。具体来说,一年级以思想教育为主,实践课程目标是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完成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适应和过渡;二年级以专业养成为主,实践课程目标是指导大学生提高技能熟悉度和专业认可度,同时加深社会活动的参与度,以更深入地看待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三年级以社会服务为主,实践课程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专业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四年级以就业服务为主,实践课程目标是通过专业实习见习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思想,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社会实践课程目标体现的全程化特点也要求在实施对象上做到全员化,即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均可以加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2.创新“三三三”课程组织,实现形式立体化、全覆盖

社会实践课程的全程化目标要求在课程组织上,既要做到综合训练和专业训练相结合,又要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和提升,具体实现形式上可依托“三个课堂”、抓好“三个时段”、搭建“三级网络”。“三个课堂”主要是指课程形式上,通过第一课堂的集中授课,完成社会实践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理论、实践活动基本方法和原理、实践项目构成和管理、调研报告撰写等内容的理论教学。第二课堂主要是结合日常专业课程,完成课外实践、见习实习,强化专业知识掌握和技能操作。第三课堂主要指新媒体时期的网络课堂,即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拓展实践场地及宣传空间,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式实践,创新实践形式。“三个时段”主要是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上,要综合立体利用时间,具体抓好寒暑假、双休日以及特殊活动日这三个时段。寒暑假时间较长,适合开展大规模、大面积的研究型、考察型集中社会实践活动;双休日适合开展社会实践前期课堂教学,或者开展调研类、服务类的分散实践活动;特殊活动日指公众节假日或纪念日如志愿者服务日、学雷锋纪念日等,开展切合日期主题的校内外宣讲型、服务型实践活动,可在校内外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达到思想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效果。针对高校学生数多,指导教师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社会实践课程化在具体组织实施上要做好“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网络的搭建工作。学校层面由学校团委和教务处主要牵头,负责实践主题确定以及整体规划协调;学院层面由分团委负责,主要承担宣传发动、团队组建协调以及考核表彰等工作;而班团支部层面则由班主任和团支书主要负责,开展具体实践活动,同时承担材料收集、成绩核定等工作。校———院———班三级网络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能有效确保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对象全覆盖,同时实施过程有序规范,效果有保障。

3.优化“三位一体”师资队伍,整合教学资源

社会实践课程化要求构建“三位一体”的全员化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广义上“三位一体”指“高校———社会———家庭”,高校是主体,开展具体和专业化指导;社会是依托,包含实践单位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的文化宣传导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协助作用;家庭是支撑,主要在家庭实践的生活保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狭义的社会实践课程教师,指构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实践单位”三位一体的师资,取长补短,协同指导。学校思政教师,作为各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和直接负责人,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权威,在实践活动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及总结表彰等环节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专业教师因具备扎实的理论背景和知识技能,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绝对的专业威信,在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申报、调研报告撰写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单位和基地,则在场地保障、岗位提供以及服务对象联系等环节中发挥作用,共同纳入师资队伍,可以更好地协调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落实,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渡。

4.完善过程性和多样性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

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就必须以高等教育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首先要体现过程性原则,即在评定成绩时,既兼顾学生在社会实践课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实践强度和服务时间等现实表现,也考察学生实践结束后上交的宣传报道、活动总结、调查报告等相关材料和成果。还可配合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络平台”或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记载本》等,由学生自行记载参与社会课程和相关活动情况,并在毕业前予以学分认定,真正将社会实践课程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其次,在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上体现多样性。综合采用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校内专职教师和学生三方评价机制。采用自评、互评、兼职教师评定、实践活动对象评定等途径,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交叉结合,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兼顾,科学合理地体现多种评价的综合运用,并定期对课程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不断完善课程的具体组织和考核,加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5.确保课程化建设的教学管理与制度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必须确保教学与管理保障,首先要加强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监控。综合学校、学生和社会三方意见完成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同时通过制定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考核评优及学分认定办法等,加强课程制度保障,落实学生学习质量监控。此外,通过召开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经验交流分享会及教学工作量核定等形式,加强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政策制定、师资队伍激励和稳定实践教学经费保障、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等几个方面来确保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各项运行保障。

作者:赵欣 单位:南通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