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外城市景观管理

国外城市景观管理

论文关键词城市景观多样性

论文摘要:日本现代景观的展示模式有古典景观控制下的现代呈现一说,其发展路程既传统又现代,在世界上独具特色。本文从其城市景观设计手法的多样性角度切入,从社会人群的行为、心理与环境空间的关系考察景观设计的多维动态,根据日本景观设计的人文、地域特征,结合景观设计面临的发展态势,分析其城市景观道路发展的特色与优势。为我国当下面临的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与前景,整理出相应的设计经验并拓展新的思路。

一直以来,日本城市景观建设中对城市文化传统内涵的保留,及至今日的传承与延续,都有其独到之处。在都市名城保护,都市圈产业计划,交通规划等方面,其本土设计师的景观方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了对单纯抄袭西方模式的超越,形成了地域风格鲜明的发展模式。而现今国内的城市景观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与多维模式发展激烈碰撞的境况,我们也许能从日本城市景观设计手法的多样性作为切入点,在追求具有都市情趣的环境景观之余,与当地的特殊地理风貌加以联系,创造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环境景观。

在日本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地下、地面、空中三个空间层次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景观的纵深感日益加强。为塑造形式更加立体,内容更加饱满的景观空间,立意和手法都备受考量。具体深入到其景观案例的设计理念,我们能根据其多样性的设计手法,得到不少经验与启示:

一.突破传统的材质搭配与空间互动

从日本传统景观设计中强调受众的感受入手,通过平面、立面景观互动概念的提炼并与之相结合,并在现代景观设计融合人与空间的交互性,相信会有不俗的景观设计效果。

例如日本出云地区交易中心及站前广场就将这些元素很好的串联起来。此现场景观的主体由数学计算得出的多边形组成,每个模块切割成了3x4m的三角形,基地上有两组主要装置:绿草坡,黑钢表面和不锈钢镜面组成的的焦点“单元”以及12根白色“声柱”杆件。

首先,草坪模块形体塑造打破了传统的平面布局,上升到空间的三维视角。三组不同材质的“混搭”尤其突出了视觉效果,草坡的自然亲和力,黑钢的冷峻时尚感,不锈钢镜面对环境和人群的反射效果,轻易的抓住了眼球效应,使行走成为一种视觉享受。其次,12根白色“声柱”杆件能制造出微妙的流水声,替代了实体的存在,充分挖掘出材质多样性的搭配与感官互动效果。材质的巧妙搭配不仅提供了有趣的人、景互动的空间范例,也形成了极富创造性美的视觉享受。设计者将景观的感受主体,表达主体等综合信息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作为设计的表达核心,这种有效的设计手段将大大提升景观的艺术魅力与互动作用。

二.感官与环境的相互促进

在当今综合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单一景观空间关系的设计已不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包括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地探求新的研究领域,挖掘地域特色,提升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充分展示、组合物体与环境特征,从而控制人对景观环境的感知与想象。以满足绝大多数人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变化着的意识形态与行为要求。从社会心理、行为投射的角度看来,城市景观正面临着越来越综合的考量与考验。

府中市美术馆前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通过感官体验并进一步延展到精神层面享受的景观设计案例。此案例通过不同材料的延伸效应来重点突出感官效果,首先在材质上采用经过筛选的铺地纹理和颜色,用凹槽的模式来反映光影的变化,深色的石块与安息香等植物的花朵取得材质上的视觉对比。其次,排水设施则被设计成了乐器般的效果,三口水井在雨天能奏出美妙的雨水滴落般的音乐。作为景观设施中重要的互动部分,游人能够停留在每株安息香的周围,或遵从自身的感官体验,或陷入自我冥想,很好的拓展了景观环境的感官效果与联想空间;突破了景观本身的独立性、局限性,使环境主体回到参与和体验这一关系,并深化二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出更紧密,更有影响力的纽带。这就更好的解答了从物质的创新组合,到环境氛围的创造,进而影响精神层面的一种有联系、有变化、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三.设计结合自然

麦克哈格在其代表作《设计结合自然》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割裂的依赖关系,对气候、植被、城市、乡村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合理的利用途径。因此在每一处地理环境中,设计者都可以通过该地区固定而特殊的气候条件联系到景观设计的核心。如日本琦玉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因此琦玉新都心榉树广场就以“空中之林”为主题,日本园林设计师佐佐木叶二结合自然植株的四季变化创造出“变幻的自然与人的相会,新都市广场”。设计者力求为钢筋水泥丛林城市中生活的都市人创造出能够亲身体验大自然变化的场所。这个设计从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出发,用原本我们习以为常的季节变化作为激发点,引导人们回到生活的细节,体味四季交替的自然之美,体味晨露,朝夕,花开,叶落。这就是设计结合自然带来的人与环境的巨大共鸣。而作为城市环境的规划者、创造者,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宜人过渡,设计核心的准确把握,设计带来的综合信息将直接建构出人与环境的直系平台,并对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炼古绎新——提炼古风,演绎今景

日本景观的发展受其传统造园的影响深刻,他们既善于挖掘自然的精髓,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呼应与紧密关系。作为强调本土特征的景观设计方案,设计师将考虑更多层面的干扰因素。而只有当城市景观设计与社会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结合时,当人们表象的与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得到积极呼应时,城市景观设计才能得到人群的认可与积极的反馈。

例如今治国际饭店中庭“瀑松庭”,就是一个以濑户内海为主题的庭院,提炼传统造园手法,并对材质挑选形象化,用黑松和流水构建“动”与“静”的空间主题,既还原了日本传统造园的冥想空间,释放身心,又配以流动的跌水,融入对生活哲理的领悟。吸取传统手法的精髓并进一步演炼,从演绎手法到表达深度,这是景观设计师对继承传统表达敬意的方式之一。正是通过这种对传统精神内核进行新的手法演绎与信息还原,地域设计的传统才能得到传承,发展路程才会不断收集、过滤、提升新信息带来的优化与进步。

综上所述,除了继承传统景观设计手法外,现代的景观设计师不仅仅从视觉效果,还常常以听觉,触觉,知觉等多种感官互动的手法来演绎城市景观。通过这种手法创造城市景观的美和情趣往往带给人们更加愉悦的环境氛围;而情景交融的景观手法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立体化的城市景观设计思路。这就为我国现代城市景观及其未来发展模式提供了客观的借鉴与思考,从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层面人群、不同气候特征强调设计的合理性,做出景观设计的韵律美,做好城市景观设计的加减法。从而促进我国城市景观在继承与创新过程中的多维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造园书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日本最新景观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3](美)约翰.O.西蒙兹著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沙永杰著“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李芸著都市计划与都市发展——中外都市计划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

[6]谭建华贺冰/译场所与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7]景观设计杂志

[8]吴家骅著景观形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刘庭风著日本园林教程天津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