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在尚未走出校园时,就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的就业心理问题。如今,随着“90后”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就业大军的主体,针对这一群体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90后”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1.自我认知方面

自卑心理。尽管许多高校目前已经注重对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但由于体制原因,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较多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社会期待的是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技能的实战型学生。能否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是许多大学生心中的困惑。因此在择业时许多毕业生显得底气不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卑心理。这种不良的就业心理会造成毕业生在择业时难以展现自己的优点,错失就业机会,导致就业率低下。

2.群体对照方面

从众心理。是指“90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根据自身特长和所学专业进行择业,存在着随大流、人云亦云的现象。如在就业过程中往往看到哪些岗位应聘的人数多,甚至在对这些岗位的要求还不太悉知的情况下,自己也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不管自己能力是否匹配“,公考热”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集中反映。

3.就业观念方面

功利心理。伴随着市场经济长大的“90后”,在择业时往往把自己的实际利益摆在首位,把职业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过多追求自己物质利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较少考虑社会价值,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应有的担当和奉献精神。

二、“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造成“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校方角度,探索性地提出一些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1.专业设置。

主要体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在于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需要经过层层的行政审批手续,时间上的滞后性使得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另一方面,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一些不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没有适时的调整,而一些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又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

2.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第一,指导认识不到位。许多高校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基本上把这门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由于就业指导包含了诸如心理学、教育学等一系列知识,目前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还不够,这样在对毕业生进行指导时就会缺乏规范性、针对性以及系统性。第二,指导机构不健全。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现有的就业指导部门大多挂靠在学工部名下,在开展具体工作时,不但要完成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教育部门的任务,还要严格服从学校的大局管理。基于这种考核体系与管理,就业指导部门往往会把就业率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就业率指标只能简单的反映就业的数量却不能反映就业的质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视。第三,就业知识内容单一。由于高校对就业指导的认识不够,所以在传授就业知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往往会把就业率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所以就业的指导内容主要是向学生就业信息、提供咨询和组织供需见面会等。就业指导内容也比较陈旧,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缺乏和现实的有效对接,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

3.高校就业心理辅导。

第一,学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还不够。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部门,但由于缺乏有效宣传,使许多学生对这个部门的作用还不太了解。同时,心理咨询机构的指导老师基本上是由思政老师或辅导员兼任,由于这些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心理学专业的系统学习,所以指导效果不是很显著,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二,就业心理辅导针对性不强。现有许多高校的就业心理辅导内容偏重于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对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养成方面的教育还有待提高。有关就业心理课程的教学也多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针对学生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大学生课堂参与和互动的兴趣不高。第三,缺乏专门的就业心理危机应对预案和危机干预体系。虽然高校为避免大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形势面前产生不良的心理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但尚未形成有效的应对预案和干预体系。

三、提高高校对“90后”大学生健康就业心理教育引导的途径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首先,管理上高度重视。学校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高校要有意识地把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来,通过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和心理咨询部门来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要发动全校教职工来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营造以学生为本、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次,调整专业设置。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相应地变化。因此,高校应完善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使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一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通过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式,实现传统学科专业的新发展;二是联系实际,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三是调整或停办社会需求小、就业率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四是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

2.建立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系统。

首先,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增强就业指导能力。一要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拓宽就业市场。通过多渠道加强与各地人才服务中心的合作,在拓展新就业市场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就业指导能力。二要加强就业信息指导平台建设,完善信息跟踪反馈体系。高校可以通过对本校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跟踪反馈制度,结合他们的工作实践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教育教学提出指导性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三是深入推进就业信息网建设,实现招聘活动联合联动、招聘信息有效共享。通过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更新有关信息,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其次,设立专门就业机构,推进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高校要加大对就业机构硬件建设的投入,加快如心理咨询室、信息查询室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为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工作场所。同时,高校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就业指导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指导教师队伍。另外,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较高指导水平和实践技能的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职业规划设计管理专家等,通过讲座和定期会谈的方式进行指导,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再次,丰富就业指导内容。一是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去,加强对其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避免他们出现盲目自信和过度自卑的心理。二是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协调机制,推进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的协同育人机制,同时推动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利用教师和校友资源等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三是响应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积极鼓励“90后”大学生参与组织形式多样的创业体验活动如创业论坛、建立创业实践孵化基地等,为顺利实现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3.构建高效的就业心理教育引导和预警系统。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宣传教育。高校要邀请专家、往届优秀校友及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为大学生举办心理咨询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90后”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协助学生调适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第二,开展大学生团体和个体职业生涯辅导。高校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系统、全面、有计划地开展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作为贯穿大学四年的一项全面教育工作。同时,职业生涯规划应依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在不同的学期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就业方案,帮助“90”后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可行的职业选择,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从而缓解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第三,构建毕业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系统。除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高校还要建立高校、院系、班级三级联动的预警和干预系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解决这些“90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危机,把可能出现的伤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做到一旦遇到突发性事件时,学校有能力提供紧急的、有质量的服务。

作者:刘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