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域化工装备产业科技现状及策略

省域化工装备产业科技现状及策略

山西省化工装备产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1)山西省化工装备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和促进山西化学工业的发展。“十一五”前期,山西省主要化工项目总投资大约100多亿元,其中用于化工装备投资额大约占65%,将近70亿元。在这些化工装备供应的份额中,山西本土化工装备单位所占比例不大,山西省化工装备生产单位的市场份额偏低,为我省化工企业提供化工装备的大部分还是外省企业。(2)科技开发的能力和水平不高。我国大型化工装备制造基本靠成套引进国外技术,虽然也经历了多年的国产化工作,但是由于投入化工装备制造的科研费用匮乏,新技术储备研发动力不足,再加上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的渠道不畅、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迟缓,阻碍了化工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除了一些像重机集团、阳煤化工等知名企业,很大一部分化工装备制造企业根本不具备创新条件和能力。(3)人才结构存在问题。经验型的年长技术人员不能适应当前的信息化的发展,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青年人才还不能充分发现和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另外,山西化工企业在化工装备的运行、维护、故障排除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极大地依赖于省外和国外的技术力量,而不重视本企业的化工装备技术人才团队的培养,这也反映出我省企业依仗资源而忽略技术人才的现实状况。(4)山西化工装备生产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由于集成了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现代管理、先进制造等多项高新技术,能够同时调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产品设计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目前,我省很多企业利用计算机只是摆脱了手工画图的方式,现代化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分析、管理等先进模式还没有使用于化工装备的制造过程中,导致先进昂贵的化工装备仅仅起到改善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作用,没有达到优化工艺、降低成本的目的。

山西省化工装备产业科技发展对策

(1)合理调整产业及产品结构。山西化工装备产业要在客观分析我省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将山西装备制造业的现有优势产品主动与山西化工生产的实际相结合,开发建立在通用机械优势产品基础上的服务于山西化工产业的成套终端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探索适合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全行业管理模式,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地安排全行业的发展。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出台政策,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行业管理规定,引导和规范全省化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使行业管理逐步走上法制的轨道。(2)加大企业技术革新力度。我省化工装备制造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提高大型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橡胶加工机械等成套化工设备的国产化率。山西省化工装备企业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改造传统技术工艺,积极采用计算机在化工装备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技术,改变传统的化工产品设计思想;要把消化引进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结合起来,由行业巨头或政府主管部门积极组织重大技术装备的攻关克难,最终提高全省化工装备的国产化水平。(3)校企联合,增强自身研发能力。加强化工装备产业内部的产学研合作,把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最有效地利用起来,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对引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真正解决制约山西化工装备产业发展的实质性问题。(4)培养引进创新型高级科技人才。一是各类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审批、评奖方面给予倾斜政策,鼓励和调动全省化工装备制造业专家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的人才结构,培养和引入高科技研发人员,在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三是拓宽人才流动渠道,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特殊津贴等灵活的激励措施,帮助企业引进国内外尖端化工装备研发人才。四是发挥大中专院校和相关技工学校的作用,发掘其中的创新人才,完善我省化工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作者:王永胜刘翠玲石斌作者单位:山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