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技术和专业化学实验探究

信息技术和专业化学实验探究

一、信息技术与专业化学实验整合的优势

1.模拟危险实验的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专业基础实验中经常会遇到酸、碱、有毒有害物质。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过程,使学生在实验前就了解实验中的潜在危险性,避免在实验中出现意外,受到伤害。如硝酸根检验的方法中要用到马钱子碱,它是一种有毒的生物碱,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引起飞溅,避免与人体接触。

2.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过程,放大实验效果。专业化学实验中经常会遇到微量检验的实验过程,因样品量少,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反应速度快而看不到中间的实验现象,这时采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过程,放慢实验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事物变化的全过程。

3.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专业化学实验在实验内容上更注重创新性实验,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设计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设计爆炸现场硝酸铵类炸药残留物中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检验。学生需要上网查找铵离子、硝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生要对这些检验方法进行综述比较,选择最佳的实验路线,设计出合理的检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得出准确的结论。

二、信息技术与专业化学实验整合中出现的问题

1.素材不足,影响整合效果。实验素材是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基础,因此素材的丰富与否,决定信息技术与专业实验整合的质量。素材的来源很广泛,如图片素材可来自实验照片,视频素材可来自现场实验摄像,背景材料可来自网络视频等。但公安专业实验课程的素材却较少,有些实验内容都是案件发生后需要检验的残留物,含量极低,实验模拟困难,常出现内容演示不全的困境。如射击残留物检验中底火成份的检验,实验素材非常少,想要演示其在射击过程中的形成变化过程非常困难。

2.模拟实验不能代替实验过程。信息技术与专业实验的整合是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丰富和发展,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但是它不能代替学生的操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是第一因素,如果课件唱主角,老师就成为课程教学中的“放映员”,学生成为不会动手的“观众”。虽然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实验过程,既方便又省事,还能避免实验中有毒有害物质可能造成的伤害,但是学生不动手不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就无法感知实验过程的真实性,遇到实际案件就会不知道从何下手,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连最基本的提取过滤操作都不会。

三、改善信息技术与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整合的效果

1.丰富实验素材,提高专业化学实验模拟的真实性。专业实验教学应与专业实验紧密结合,这样就会丰富实验的素材,各种案件中遇到的检材就会丰富多彩,建立专业实验的图片素材库、视频素材库。学习和掌握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Photoshop等应用技巧,提高实验过程模拟的真实感。

2.发挥信息技术与专业实验课程整合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不能用模拟演示代替实验过程。为了提高专业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先在感官上了解实验过程,尽可能的在实验过程中避免出错,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只有自己动手做实验才能提高动手能力。例如,薄层色谱法中点样技术就是必须反复练习才能使点的斑点即圆又不刺破硅胶层,只依靠多媒体演示,学生永远也掌握不了点样的技巧,因此必须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灵活控制课件的使用节奏,提高课件的互动性。信息技术引入实验教学过程绝不是教师机械的按动鼠标,而是与教师的讲解有机的结合,灵活的控制课件的使用节奏,发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位置,提高课件的互动性,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例如,薄层色谱法检验TNT(三硝基甲苯)的薄层板上会出现主斑点和副斑点,解释副斑点的来源为一是TNT的降解产生二硝基甲苯,另一个可能的来源是二硝基甲苯是合成三硝基甲苯的原料而引入的杂质,这样解释清楚,学生就不会产生疑问,提高了教学效果。总之,信息技术在专业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促进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为解决案件中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同时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作者:李继民单位:中国刑警学院法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