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因材施教

一、重要的第一节课

每一年的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节课,我都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始的,为的是能了解到高一新生原有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态度和看法。问卷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例如:什么是信息技术,你了解信息技术吗,你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有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具体都学过哪些知识,你喜欢信息技术这门科吗等。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几个学生能够非常正确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电脑课;而电脑课与信息技术课的最大区别就是:电脑课是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信息技术课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技能,一种工作、学习、生活的手段来学习的,并且能用此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更有少数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更别说信息技术课了,即便是学过信息技术的学生也只会进行画画、打字等简单的操作和软件应用等,缺乏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对于信息技术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非常喜欢,然而大多数学生喜欢这门课的原因是:认为信息技术课很轻松,可以玩游戏、上网。问卷调查之后,经过总结分析,我从讲解信息技术的正确含义入手,让学生正确地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并通过讲述一些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讲人类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古代战争时人们用狼烟来相互传递信息;马拉松比赛的由来;今天我们收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计算机计算出来的;家里用的自动洗衣机、微波炉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等等。学生都感到非常的好奇,也因此对信息技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热情,为以后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做好了铺垫。

二、因材施教,分组、分层教学,个别辅导

由于地域和学科自身特点等原因,学生之间的信息意识、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明显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实施差异教学、因材施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分组、分层、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就是将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8人,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进行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还要根据分组恰当地安排学生的上机座位,比如尽量同组坐一起,或者相对集中起来;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理论水平较高、操作能力较强并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起到联络、监督、指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因为组长承担了部分工作,所以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直接面对个别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而这部分学生也会在教师的个别辅导和全组的带动下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组长也会通过组织、指导组员使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煅炼。此外,分组教学还可以在各组之间展开竞赛活动,教师在竞争活动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工作,更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因材施教,分组、分层、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能够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举多得”。

三、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我演示你观看、我操作你模仿,然而这些教学模式早已落后,现如今的学生早已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而且信息技术课堂真正重视的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创设一些现实的、贴近我们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决,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全过程中,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课堂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能对事物作出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来共同提高评价能力,增强自我约束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集知识与技术于一体的课程,其具有工具性、综合实践性等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按照大纲或者前人的经验和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我们要根据学校现有的硬件设备情况、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源于教材,又要突破教材,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杨建云单位:江苏省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