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意识培养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意识培养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一、阅读意识

每节新课之前,安排学生借用资料和工具书完成对新课的预习,同时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自觉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如学《蜡烛》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红军”、“南斯拉夫”、“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等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借着对新课的兴趣完成一次课前阅读。并且通过前提检测,强调课前阅读的意义。下一课的阅读预习也自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文本意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例子”,每一篇课文都是语文学习的言语材料,包括学习目标提示、学习程序提示、学习方法提示、思考练习提示、题解、注解等,同时提供相应的操作示范。课前阅读,只是为文本学习做准备,因此,语文教育要重视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以本为本有效地辅导、指导、引导,适时适当的“点拨”,创设问题情境,“扶翼”学生完成文本学习,使学生自觉养成文本意识,认真学好每一课。

三、角色意识

新课程的实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学生的思想、情感获得了自由。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阅读时容易产生一些奇异多彩的、甚至出人意料的想法或情感体验。其实,这也是非常宝贵的语文课程资源。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反应性的、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凡是符合并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就需要教师具备灵活驾驭语文课堂的能力,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挖掘学生的个性体验,将文本知识、语文能力的传授与培养及时渗透到学生的个性生活感受中去,肯定学生的角色意识,合理开发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角色体验,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保护学生的语文兴趣。如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就让学生回味生活中能够表现父爱的细节,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进入角色,带着个性感悟阅读文本。阅读时就觉得“我”是作者,在享受父亲沉重的爱的同时,感受父爱的艰辛;“我”就是“父亲”,老态龙钟,在“祸不单行”的境遇中,竭尽自己所能去关爱上大学的儿子;“我”是车站的一位工作人员,“我”是车上与作者同行的旅客,“我”是站台上卖橘子的小贩……看到站台上的这一幕,会有何感受,又会有何举动;现实中的“我”又该如何对待父母、师长的关爱。培养角色意识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读进”文本,找准自己在作品中的位置,站在独特的角度去品味文本的内涵,读出“自我”,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与同学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提升语文素养。

四、问题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利用。”就是要求我们打破过去只教教材,把教材当圣旨,按教材顺序、内容,按葫芦抠籽的教学方式,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借教材这个例子进行二次开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在课内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习惯于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到课后,深入社会生活,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后阅读探究中得到锻炼与提升。如学《斑羚飞度》,在完成文本学习之后,我就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该怎样和谐相处?让学生明白所有的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物生存的权利。与其说老年斑羚的牺牲,是为了避免种群的灭绝,不如说是人类的残酷捕杀将斑羚家族逼上绝境。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在课后查阅资料,走近藏羚羊,了解藏羚羊的生存现状。然后给课文中的那个“狩猎队”写一封信。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五、生活意识

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在学科教育中占有独特优势,我们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让学生知道语文就是生活,语文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便可得到提升。比如我经常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或是郊游中用文学的眼光品味生活中的和风、细雨、花香、鸟鸣。感悟“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的迷人春意;体验“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的自然情怀;领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的凝重秋寒;欣赏“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的冬天里的春天。让他们在游戏中感悟和谐,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沟通,与同学朋友交流中练习表达,看电视、听音乐记下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农村孩子离开学校就生活在方言中,我们就组织学生从方言中学习语文。培养用普通话词汇替代方言的语文习惯。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兴趣。有了兴趣,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成问题吗?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优势所在。

六、语文意识

作为基础学科,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也必然会成为语文学习渗透的沃土。数学家丘成桐谈到数学中的语文美;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请水墨画家画一些质子、粒子的结构;音乐、美术教师让学生交流欣赏、品味;理科实验报告的写作。学科相通,语文与其他学科更是亲如一家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就是要抓住机会,正确引导,适时渗透。只有关注各门学科,关注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有效实现新课程要求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作者:李呈霞单位:泰州市海陵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