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本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利用

本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利用

一、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和形式

“造型•表现”。组织学生以生态游、写生等方式,开展本土美术教育活动。把美术课堂移到室外,进行写生。通过实地搜集多种美术资料,学生可以用铅笔画、水粉、水彩来表现,也可以用雕塑(橡皮泥、泥塑)、剪贴画等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设计•应用”。组织生态游,让他们观察野外的各种花卉,设计创作花卉图案,设计字体等,并运用在黑板报、板报设计、各种装饰等生活领域的各方面。“欣赏•评述”。教师可以拍摄录像、照片搜集和整理人文景观中的本土美术资料,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文字资料介绍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当地的本土文化资源,感受本土文化的浓浓气息。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活动中所看到的美术作品、信息、事件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来自他们身边的“美术现象”进行评论的热情。“综合•探究”。开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探究活动,用各种材料、多种形式创作和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开展以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为目的的综合探究活动,调查美术在人类生存环境的运用及其关系,用图文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二、本土资源实施课堂教学方法

1.导入法

在学习民间美术进课堂《剪纸》中,出示图片春节“贴挂千、贴窗花”,巧设悬念式问题情境导入。让学生研究如何制作,贴近学生生活,自然导入新课。在《泥塑》教学时,如:我们从哪个方向欣赏黑板报、可以从哪些方位欣赏泥塑人物,引出三维空间概念,立体造型的理解。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导入。在《美化环境》中,利用学生调查问卷《衣食住行用》的生活方式变化,反映共同心声,导入本地资源。《写生课》所学的画物体的印象,可以对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产生美的向住,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

2.示范法

示范引路要事半功倍。播放视频片段,多适应于某年级某些技法难以掌握的色彩等,教师可边讲解、边做技法动作示范,同时让学生在自备画纸上学着画。

3.探究法

如:《衣食住行用》生活方式变化,从发问卷——调查——写问卷——课堂汇报谈如何调查、取得知识、反映问题、调查体会——开展活动过程中的困惑与启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部由学生去解决,设计既重视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又充分照顾活动前后学生的感受、困惑以及启迪。

4.多媒体语言运用法

媒体语言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

5.评价俗话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一岁寒”评价不能语句过激,。要让鼓励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如:在学习《走进星甸、了解星甸》时,让学生事先考察,老师利用相机拍照图片制成课件,让学生欣赏、图片,对星甸的热点问题进行辩论,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鼓励积极参与的意识。

6.创新实践,继承拓展

(1)临摹、复制民间美术、剪纸、年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上色等,从实践中体味民间美术构思的大胆想象,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

(2)在《泥塑》一课中,让学生创作动物、人物的基础上,除保留原来的生活中所见特点外,更多地体现儿童那质朴、夸张、大胆的造型特点;《科幻画》要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移情、变化、重组等手法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变废为宝》则要在在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上,尽量降低难度。《表现大自然》要学生学习在色彩搭配上,采用鲜艳强烈、本土气息浓厚的色彩进行表现的技法;在内容选择上,更多的是表现孩子们熟悉的儿童生活题材。

7.综合实践,在特色活动中传承文化

(1)上《民间美术进课堂》一课时,让学生看问卷后,开展质疑,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保护政策,民间美术到底包括什么内容,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做介绍准备。

(2)去大自然中观察。课前让学生分小组对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用相机收集、记录蕴藏在美术中的艺术:石狮子、石刻砖雕、镂雕、华严寺宝塔、市民广场雕塑、石刻书法……让他们在旅游中去用笔记录或描绘,探访本土文化资源,把生活变成我们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汇集资料,交流课外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成果,再进行创作表现。学生在大自然中上课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3)利用节日去体验。

(4)走近艺人去学习。

(5)走进网络去拓展。

(6)走进地方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美术教育的意义

本土文化资源增强了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强化了对学生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农村中学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培养综合素质,多留心观察多积累应用,美术课也会被学生越来越喜欢。

作者:赵声霞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星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