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谈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模式

谈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模式

高等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进行需要对其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调动,使它们在统一目标的指引下共同发挥作用,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3]。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各个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些要素处于支配地位,有些则受到其他要素的支配,但无论是哪一个要素,都在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个要素之间彼此支撑,相互制约,共同构建起高等教育的管理体系。从这个角度讲,高等教育的实行者应该注意到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复杂性,认识到各个要素或者资源相互之间的关联,通过对高校这一组织的所有要素的全面调动,实现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共同作用,管理与发展同时进行,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协调性原则毋庸置疑,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从系统论的角度讲,这一体系(系统)要持续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获得必要的能量,在开放的状态下,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综合考量和协调运用。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高等教育体系本身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以此来获取相对积极的效果。因此,高等学校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本校实际进行准确定位,努力做到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行为与现行的情境保持一致,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4]。

全面质量管理框架下高等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解析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严格的管理模式,它要求被管理的事物尽可能是“零缺陷”的。但是,在高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考虑太多的“人的因素”,会出现管理理念的出位、管理目标的缺位、管理主体的让位和管理标准的错位。

(一)管理理念的出位对高等教育管理而言,质量与卓越和优秀等同,它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的结果,或者教育的接受者意愿被满足的程度[5]。但是,对这一管理理念,不同的高校、同一高校的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在理解上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高校之间、高校的不同部门之间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资源共享的缺失,必将使得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知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上,各高校和高校的不同部门之间往往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这种概念上的混乱和管理理念上的出位,使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

(二)管理目标的缺位由于教育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高级别的高等教育,也应该是动态的和复杂多变的。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任何微观要素或者宏观要素的变更或者失效都将使高等教育本身面临一定的“质量风险”,这种风险不是通过对指标和标准的强调就能够完全避免的[6]。实际上,这一情况正在高等教育中发生着:社会的大环境促使高等教育走下神坛,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也就此失去了目标,这种管理目标的缺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大学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为了争夺各类办学资源,高等教育逐渐偏离了原来既定的方向,这进一步使高等教育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初衷,其质量管理工作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栏”中移除。长此以往,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必将支离破碎。

(三)管理主体的让位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不是“独角戏”,而应是高校做主体、政府做中介、社会做评委。这样一来,高校能够通过政府获取一定的教学、教育资源,在对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社会要对其进行监督,同时要对资源使用的效果,即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检验———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现实情况似乎并不如此,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给政府“让位”已经成了一种惯性,高校在“官办、官管和官评”模式的作用下,逐渐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7]。即便高校在自身层面上通过相应的措施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但是这一“提升”的结果如何并没有通过社会的评判进行最终确定,而是在政府的各项评估中获得了对自身努力结果的评价。在这一过程里,高校的处境往往是较为尴尬和无奈的。

(四)管理标准的错位对高等教育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大量的事实表明,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较为单一,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8]。原因在于,现有的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指标,即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往往以物质条件方面———学校的占地面积、楼房的建筑面积、实验室的资金投入等———的评价为主,而对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评估却未能得到同等的重视。这样做的原因是非常明显的———物质条件因其外显性和可测量性,使质量评估更加直接和便捷;但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人忧虑的———这种管理标准的错位,将对高等教育释放一个偏离主题的信号,高校对这一信号接收的时间越长、接收的效果越好,就越有可能使高等教育逐渐失去其必要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载体的缺失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它将强化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趋向。

高等教育管理质量提升的创新模式选择

(一)知识管理在知识的作用逐渐凸显的今天,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实施知识管理显得十分必要,创新知识、应用知识是其最主要的目标之一。通过知识管理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推动知识不断增加并获得进一步的创新,高等教育的优势和办学效益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正面的强化。其实施过程一般为: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进行系统学习,掌握和理解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原则,通过相应的激励手段,促使教职员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分享与应用,以此来构建一个良好的、开放的、积极的高等教育的精神文化氛围,在这一氛围中,知识的转移、共享和创造变得顺其自然,这明显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二)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最初是企业管理学上的概念,实施柔性管理的组织,往往具有相对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组织的层级较少,管理幅度较大。在这种组织中,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会得到加强,组织的“柔性”也因此而显现。因此,高等教育中实施柔性管理将对管理质量的提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对行政权力进行“淡化处理”,降低行政管理幅度,另一方面需要对学术权力进行强化,突出管理对象的主体地位[9]。与此相对应,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效果评估也应采取柔性化的模式,通过与管理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双向选取适合的柔性评估机制,最大限度激发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人性管理对人的发展和需求的承认,是高等教育管理的至高境界[10]。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管理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师生的根本利益,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要重视对“人”及其需求的关注。在文化传播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各种崭新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社会。从传统的角度讲,这些理念和行为多与“时尚”有关,并且这种“时尚”的力量非常强大,且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思想的冲击持续不断。当然,可以想见的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出现的“时尚感”与对“效率”的追求有关。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有必要及时地更新高等教育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通过非制度化的创新实现对管理效能的追求。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框架下的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涉及到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甚至重置),为了实现管理的高质量,需要全面认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根据高等教育的实际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模式得到较好的应用,收获良好的效果。

作者:梁旭峰单位:南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