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研究

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

(一)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

大学语文课程性质有学者提出,除了基础性以外还要强调其工具性。笔者认为这与基础性一样,根本不属于大学语文的性质范畴。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说和写两个方面,一个学生身体健康但不能正常的说话和写作一般不会进入高校学习,因为高考具有一定的考查意义。当然不排除有表达和写作障碍的学生,但这只是极少部分,至于表达不好和写作不好的学生不能统统交给大学语文解决,也很难解决。笔者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应在中学时期完成,在中学进入大学的选拔性考试中,应着力考查学生其语文工具性的掌握情况。到了大学,如果开设一门课程教学生如何写请假条、如何正常说话,这样的大学课堂简直难以想象。

(二)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

大学语文课程应具有人文性。这是学者普遍认可的观点。人文可以看作是人类文化的简称,而人类文化恰是具有普遍意义和普世价值的。所以大学语文课程发挥其人文功能是再合适不过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人格的完善。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在于人有人性,兽有兽性。人性的完整即是人格的完善,从古代先哲到现今才子,无数英雄、诗人和学者等为后人的人格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活生生的原材料。关注人,关注人格,这是人文性的首要体现。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洗礼。作为中国人,必须对中国文化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不仅可以通过大学语文学习,还可以从历史等学科的角度进行探索,但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大学语文重在洗礼。从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诗句中沐浴民族精神,从字字珠玑的散文中重温古典文明,这是一种体悟,更多的是让学生依靠文字进行充分的想象,语言之美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三)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生活性

大学语文课程应具有生活性,这是笔者的观点。生活的定义在各时期有所差异,《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这是将生活定义为生存;杨万里《春晓》诗:“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尽十分。”这是指美好的时光;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我想下去再多经验些群众斗争,来补我生活和小说中的不够。”这是指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经验。笔者认为生活应该定义为美好的时光,大学语文课程必须要有促使学生追求、喜爱生活的属性。首先,大学语文不是教学生不食人间烟火,不尝世间百味,而是真正在生活中感受美,真正享受美好的生活,即使是苦难,也许也是另一种美好。其次,人文性的最好载体就是生活,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空谈,要在生活中实际联系,没有了生活,不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生活性,就很难将人文性的功能发挥出来。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忧国忧民的思想,如果不在生活中体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见到课文才想起其人、才想起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效果违背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初衷。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

1978年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二位教授的极力推动下,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大学悄然兴起。二位教授在谈到大学语文的功能时,提出了四点要求:(1)提升大学生汉语水平和应用能力;(2)传承传统文化精髓;(3)提升精神文明;(4)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今天我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再来关注这四点要求,有些当然要继续坚持,而有些不得不说真的需要进一步与时俱进

(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常言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细细想来,何谓中华文化?贾莹在硕士论文《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和目标研究》中也谈到大学语文课程要起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但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有值得流传千古的真理,也有荼毒生灵的毒药。如果一味传承中华文化,试问,毒药也要传吗?所以首先要对中华文化有所警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释、道三家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三根擎天柱。儒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浩然正气,安邦定国,民族精神,中国优秀文化。佛家,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红尘看破,万元放下,成佛作祖,中国优秀文化。道家,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和而不同,中庸为道,辩证统一,中国优秀文化。笔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万变不离其三宗。一方面,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如大学生必须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中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影响下,学习这三家的优秀文化对当今社会和现代人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功利风气在大学也十分盛行,学生学学语文课程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可以起到排毒驱风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能力美,存在于任何时间和空间内;美,任何人都可以简单说上几句。但事实上美是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有专门的美学课程,有专门的美学教育,简称美育。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中的美有很多,如语言的美,思想的美,精神的美等。但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领悟到这些美,文学史没有了解,情感上的不认同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美的欣赏。刘汉波主编的大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片段,湘西唯美的自然景色和安静恬淡的人文情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认为,这些美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但欣赏美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表面,上世纪30年代已经距离白话文运动十几年时间,十几年间,用白话文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多,白话文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沈从文的《边城》可以看作是白话文写作的一个高峰。如果通过大学语文培养学生对白话文美的欣赏,也许我们大学生在平时的日常交流中就不会出现骂人、说脏字的情况,因为白话文很美。白话文美的理解难度相较于文言文来说,可能稍微简单一点,但要有这种意识。文言文之美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苏轼、李清照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但语言上的美只是大学语文想让大家欣赏的较低层次的美;较高层次的美莫过于思想之美、精神之美。无论是精忠报国的豪情,还是你侬我侬的柔情,都是思想之美,懂了其美,再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追求其美,不能不说是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国仇家恨,山河破碎,表面上看,应该无美了,但实际上美在其中,无数仁人志士屹立在凋零的山河岁月中,壮士满腔热血,拯救家国,不愿做亡国奴,不美吗?如果大家都能追求这种美,若十年后,百年后,此种场景亲临,我们也像先辈一样,吃胡肉,饮匈血,美在自己。

(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生活的态度

笔者之前提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有生活性,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上,依然强调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更好生活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无论是哪种观点和看法,都不能阻碍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世界上热爱生活、更好生活的自由。生活,一般意义上指生物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大学语文中的人物热爱生活、懂得生活,也许会对大学生或者对大学生群体中的某一个人都影响,促使他积极面对生活;大学语文中的人物在生活中以苦作乐,这更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激励和暗示。榜样的力量往往是强大的,且不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就是司马迁遭受奇耻大辱后毅然完成巨制《史记》难道不值得大学生反思吗?热爱生活、更好生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学校也在强调以学生为本,笔者认为,学生掌握未来生存发展的技能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热爱生活、积极生活。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偏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审美和生活,这是未来大学语文课程功能发展的方向,没有赘述其功能的工具性是笔者认为这种功能应在中学阶段就该完成,不应在大学课程进行补充。

作者:孔苏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