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摘 要: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程,是构建大思政格局、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必要路径。本文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作出分析与论述,并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以及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其能够有效提升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成效。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改革路径

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程,能够促使思政育人工作渗透到西方经济学课程当中。这不仅有利于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而且也能够在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过程中避免产生“孤岛效应”,从而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提供助力。由此可见,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作出探索,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引进,能够促使师生在对西方经济学所承载的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挖掘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借鉴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如果仅重视借鉴而忽略批判,则容易导致教学过程产生价值偏差,并对学生所具有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学科性质作出正确的认知,并通过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贯彻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有效避免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容易产生的价值偏差现象。具体而言,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促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学科本质作出全面认知。西方经济学具有为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辩护与服务的属性,虽然这一学科中所承载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在对这一学科及其内容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具有的理论以及方法论的开展辩证分析,这既是促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作出深入认知的重要基础,也是避免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产生价值偏差的重要保障。其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有效拓展西方经济学课程所具有的育人功能。通过推进西方经济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深度结合,能够促使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提升学生思政素养方面呈现出更高的价值,同时对于高校推进“三全育人”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西方经济学课程所具有的内容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所具有的育人价值也能够得到更为深入的挖掘,而这一课程与思政教育体系之间的配合,则能够促使思政教育工作呈现出更大的力度,从而促使思政教育工作成效得以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在西方经济学教育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利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使西方经济学课程更好地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对高校育人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推动西方经济学课程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

2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2.1 完善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

推进思政教育内容向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渗透,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促使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能够体现出较高思政教育价值的关键。从宏观角度看,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完善工作的开展需要基于学生所具有的学习需求以及时展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其中,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开展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完善工作,是确保学生对西方经济学中思政教育元素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为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中,需要重视对学生所具有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所具有的期待等作出调查与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推进西方经济学中出现的思政教育元素呈现出贴近性的特征,从而确保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展现出更强的吸引力并充分展现出应有的思政教育价值;基于时展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来开展教学内容完善工作,能够促使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思政教育元素能够承载最新的思政教育理论,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紧随社会发展,这对于提升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以及育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角度看,要重视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西方经济学课程各个知识点当中。如在供需理论以及均衡价格理论教学中,将西方经济学与我国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市场经济遵循的以人为本原则,促使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为社会民生所带来的改变,从而树立制度自信;在消费者行为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避免在日常生活与消费中产生盲目消费与盲目攀比倾向,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生产者行为理论教学中,以此为契机开展诚信教育,生态教育等,重点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促使学生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变量教学中,利用名义GDP与实际GDP知识点,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中,在LM模型中融入大国崛起与金融的关系:“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宏观经济运行教学中,在通货膨胀、马克思货币需求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等知识中融入国家保障物价平稳运行的措施;在宏观经济调控教学中,讲解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融入我国宏观调控的六大新思路,谱写宏观调控“三重奏”;在经济增长理论教学中,通过介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把握经济新常态“大逻辑”,对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进行呈现;在开放经济模型教学中,讲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巨大成就厚植四个自信。总之,教学工作者需要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在日常细微之处渗透思政教育,从而有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2.2 创新西方经济学教学形式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于提升教学成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需夯实理论教学与课堂教学在“课程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并依托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网络平台等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使“课程思政”覆盖范围得以有效延伸。从依托理论教学与课堂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践来看,需重视依托现代化的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如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政教育元素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实现紧密融合,要依托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式教学法等方式引导学生更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西方经济学思政教育元素挖掘与理解过程当中。与此同时,不仅需要重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引入多媒体、微课、慕课等教育工具与教育手段,而且需要在使用这些教育工具与教育手段的基础上,推进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创新。如通过发挥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所具有的优势,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使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与现代化的教育理论、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实现有效结合,进而提升其建设成效。从依托社会实践活动推荐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策略来看,重视开发实践课程以及重视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平台,有效促使学生对自身所掌握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以及思政教育内容等进行深化,同时也有利于教学工作者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逐渐构建起由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以及通识课程共同构成的课程体系,从而全方位地推进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以及思政教学内容深入掌握。由此可见,教学工作者有必要重视组织形式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效的提升。如在学生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自身工作岗位中践行自身所掌握的思政教育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展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从而彰显出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提升学生择业能力、就业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向网络平台的拓展来看,依托网络平台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常态化的网络教学以及建立在师生沟通基础之上的隐性教育。其中,常态化的网络教学要求学校能够为线上教学工作提供平台保障与基础设施保障,同时引导教学工作者重视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紧密结合,从而促使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所带来的限制,进而谋求更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建立在师生沟通基础上的隐性教育,则要依托微博、微信等即时交互平台与学生开展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挖掘专业课程中所隐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对学生进行熏陶与感染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对这些思政教育元素产生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

2.3 提升教学工作者育人能力

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主体,因此,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只有如此,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才能够得以有序有效的开展。在此过程中,学校所构建的培训体系以及教师所开展的自主提升同等重要。从学校培训体系的构建来看,以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为出发点,对培训体系进行优化,是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师资保障的重要路径。在此方面,学校需要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强化宣传,以知识讲座等方式深化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所具有的认知,促使其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提升育人水平以及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成效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课程思政建设意识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学校需要对培训形式以及培训内容进行完善,在提升培训工作吸引力的基础上,确保教学工作者能够掌握最新的课程思政教育理论。当然,学校还需要对行为约束机制进行完善,如通过构建考核机制来了解培训工作成效,确保教学工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培训工作,进而促使培训体系彰显出应有价值。从教师自主提升体系的构建来看,一方面,学校有必要围绕西方经济学课程,引导教学工作者针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校内外经验交流,并通过引导构建精品课程,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范本,同时也促使其积极投入课程思政理论学习以及相应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另一方面,学校有必要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共建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明确专业发展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愿景,为专业发展共同体提供自主提升平台等方式,促使其能够在明确个人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找准自身专业发展方向,提升自身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保障。

3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保障机制

首先,在推进西方经济学思政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动力机制进行完善。确保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意识,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重视构建动力机制,有效激发教学工作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践的积极性。事实上,教育改革本身就能够发挥出一定的动力牵引作用,为此,学校需要重视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明确教学改革要求,引导其深度参与到教学改革过程当中。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还需要重视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元化的手段,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促使其能够在教学改革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从而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意识保障。其次,在推进西方经济学思政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进行有效监督,是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得以有效落地以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为此,在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重视充分发挥党委在宏观领导、责任落实以及过程监督中所具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务部门需要围绕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探索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路径,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得以规范化的开展。另外,学校需要重视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监督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如在听课、听汇报等常规监督手段开展监督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在课程思政建设监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监督机制得以与时俱进的发展。最后,在推进西方经济学思政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反馈机制进行完善。重视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进行评估,不仅能够了解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发展状况,而且能够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认识到自身在思政建设教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优化方向、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由此可见,在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重视使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开展评价工作。与此同时,学校需要重视对评价结果进行充分利用,展现出评价工作以及反馈机制对于提升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西方经济学思政建设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学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所具有的必要性,学校则需要重视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推进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内容实现深度结合、创新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教学形式、不断提升教学工作者所具有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并通过完善动力机制、监督机制以及反馈机制,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成效的提升构建保障。

参考文献

[1]毕晶.构建“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以《经济学》课程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57-60+71.

[2]靳卫萍.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Z1):54-59.

[3]刘吉双.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5):89-94.

[4]张纯记.论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J].高教学刊,2020,(02):106-107+110.

作者:马超平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