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少数民族本地导游的培育方法和内容

少数民族本地导游的培育方法和内容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和色彩缤纷的民族风情。这些独特性和多样性对于旅游者极具吸引力和神秘感。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日益重视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业作为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民族地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快速成长的一个区域。然而,在民族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因成长速度过快出现了旅游硬件和软件的脱节。具体表现在交通、住宿和景点建设短期内的现代化,乃至国际化,对应于旅游服务水平的发展滞后。由于人员管理水平和素质等因素的提升周期长于基础设施建设,两者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明显,甚至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这一矛盾在旅游一线工作领域———导游行业中尤为突出。随着交通便利度的提高,旅游景区住宿条件的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体验异乡风俗文化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多,但真正能够保证游客满意度的合格导游并不多。由于外来导游的不稳定性等因素,这个缺口还在增大。持续培养“短期内可以上岗,长期安心工作的少数民族本土导游”可望解决这个问题。

一、培养少数民族本土导游人才的优势

目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外来导游人数多于本土少数民族导游。这种状况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民族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发达,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信息比较闭塞,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落后于经济水平较高、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的发达地区。[1]加上教育水平落后,师资有限,语言障碍等因素,少数民族旅游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还未充分认识到培养少数民族导游的优势和重要性,为应对大量涌入的游客对景区介绍服务的需要,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在依靠外来导游援助的同时,不是还未及时开展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培养工作,就是培养的力度还不够,致使其队伍成长缓慢,未能充分展现原生态的民族导游服务特色。外来导游人才的引进可以解决旅游服务供不应求的短期矛盾,而在本地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导游可以帮助实现这些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长期优势。

(一)少数民族本土导游对所在旅游区的归属感更强近年来,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导游人员紧缺的问题,国家旅游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例如:国家旅游局从2003年开始组织全国导游力量开展援藏工作,截止2011年,共有约6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导游入藏支援,预计这种支援将会持续10年左右。[2]此外,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旅游人才管理政策越来越宽松,自愿前往民族地区从事导游工作的自由工作者也日益增多,这些官方和民间的导游人才极大缓解了民族地区导游人员不足的窘境。然而,选派导游和短聘导游毕竟不能留下来长期工作,比如每批援藏导游在西藏工作的时间为6个月左右,而自由式工作的短聘者也会因为气候、饮食、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适应而随时可能离开。相比之下,民族地区就地选拔培训出来的本土导游因为是在自己的家乡工作,不存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水土不服”,也没有远离家人的牵挂,对工作地的归属感和亲近感更高,可以工作得更安心、更尽力。

(二)少数民族本土导游对所在旅游区的责任感更强民族地区的原住民是本地区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是本民族文化习俗的传承者,更是民族形象的代言人。因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他们对故乡的情感是外来人员无法企及的。正因为如此,在看见这些旅游景区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时,没有人比本土人士更心痛;在目睹该地区悠久的传统、独特的民俗被外来文化侵染同化时,没有人比原住民更忧虑;在淳朴的民风,淡泊的生活方式被经济利益所扭曲时,没有人比亲历这些变化的当地人更苦闷。相比于外来导游,对故乡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会让本土导游更尽职尽责地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维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珍惜本民族在国内外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如果能让他们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有效遏制对旅游景点的“涸泽而渔”,避免民俗文化的过度开发,甚至对游客的任意宰割欺骗。

(三)少数民族本土导游对所在旅游区的文化认知度更高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在利用文化创造和延续对自然的特定适应方式时所产生的智慧,体现在民族物质文化、民族精神文化、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民族地域的环境特色等方面。[3]这些都是民族地区旅游与其他旅游地区不同的方面。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虽然传统的观光旅游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带有主题色彩的旅游方式(如访问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挑战生命极限的野外探险和以培养团队精神为目的的户外生存活动等)以及以收获知识、拓展视野为目的的知识性旅游(比如去敦煌欣赏壁画、回顾历史,去自贡探寻井盐的开采与加工,去吐鲁番了解坎儿井的工作原理等)为国内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多元的生态环境和古老的风俗传统。因为少数民族导游自幼在这种环境里长大,所以积累了丰富的民间知识,在给游客介绍时更加得心应手。而外来导游虽然在接受培训后也能记住讲解材料,但当地的历史、传统和自然特点等常识对于这些“他者”而言,却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掌握的。

(四)游客对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认可度较高国家大力提倡全国服务行业本地化,导游行业也在此范畴内。导游服务的本土特性深刻地影响着旅游体验与消费行为。[4]从游客的角度而言,赴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多数是为了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与外界不同的独特风情,比如:生活方式、服装首饰、民族小吃、居住环境、节日庆典和歌舞绘画等。而如果游客可以亲自观察(如采茶、织布过程)、参与(如唱歌跳舞)和访问(如毡房、吊脚楼)等方式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可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探秘猎奇心理,丰富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中由民族文化所直接带来的审美、欣赏、认识以及娱乐的吸引力因素。[3]与非本土导游相比,少数民族导游本身就是当地文化的展示者,与周围景观的融合度更高,民族服饰和装扮所传递的独特韵味在他们身上浑然天成,民族歌舞可以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民族体育活动如叼羊、姑娘追对他们而言可谓是信手拈来,有他们陪同前往当地人的住所品尝地方小吃在沟通上更加便利,也可以消除误会、避免游客因不了解当地禁忌而冒犯主人的情况。所以在游客眼中,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服务更加原生态,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五)少数民族本土导游可为探险或野外拓展式旅游提供服务探险旅游(AdventureTravel)是旅游者在人迹罕至或险状环生的特殊环境进行的充满神秘性、危险性和刺激性的旅行考察活动。很多国家都开辟有此类特色旅游,比如泰国的骑象游、丹麦的狗拉雪橇探险游等。[5]近年来我国国内也兴起了野外探险热,还形成了一些颇具吸引力的线路,如徒步三峡、茶马古道探险游、塔克拉玛干沙漠穿越探险、泸沽湖女儿国探险等等。据统计,不论是由正规旅行社设计还是探险爱好者自发组织前往的探险线路,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就是最理想的向导。最近国内出现的几起游客自主探险出现的意外,基本都是不熟悉未开发景区的地形、气候,而且缺乏突发状况应对经验的情况下发生的。少数民族导游本来就熟知当地状况,如果再通过培训掌握现代的呼救和急救措施,游客在探险或野外拓展过程中遭遇风险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据中国新闻网2011年11月14日报道,有专家认为未来的15年是中国探险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高峰期。[6]如此看来,在高峰期来临之前提前培训好能担当探险向导的少数民族导游的确有必要性。

二、少数民族本土导游人才的培养方式

少数民族本土导游人才培养一般可分为高校旅游专业培养和短期培训两种方式。

(一)高校旅游专业培养近年来,与我国旅游事业同步蓬勃发展的是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科建设。作为少数民族人才重要培养基地的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以及全国民族大学也非常重视该专业。据统计,全国现有的12所民族院校以及5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如云南、贵州)的省部级本科院校大多设有旅游专业。这当中有与其他专业并列从属于某个学院(如西南民族大学的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宁夏大学人文学院的旅游管理系、广西民族学院管理系下属的旅游管理系、西藏大学的旅游与外语学院等),也有独立的旅游管理学院(如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民族地区的地方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设置旅游专业的现象更加普遍。这些院系开设的专业也很全面,一般都会涉及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饭店管理和导游业务等科目。但这些课程所传授的内容侧重理论研究和旅游管理方法,与民族地区景点的具体导游实践有较大差距,所以高校旅游专业输出的人才更适合担任旅游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工作。

(二)短期导游培训经过专门短期导游培训的少数民族本土导游更适合从事景区的一线服务工作。大专院校的学制多为2年以上,相比之下,短期培训能更快地解决景区导游不足的燃眉之急。短期培训的内容更实用,培训周期更短,并且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势。随着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尤其是女青年都愿意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服务行业中为家乡和个人谋福利。民族地区景区导游以女性居多,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对个人发展和独立事业的追求。但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早婚的习俗,对女子结婚的年龄要求尤其低,所以少数民族妇女若要晚婚,她们所承受的压力比男性要大得多。有些受过高中教育的女孩子在家人眼中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若再继续接受大学教育,毕业后在寻觅本民族适龄男青年时就会面临更多尴尬。但是,针对本土民族人士的短期导游培训就同时可以满足她们事业发展与恋爱婚姻的双重需求,也可以化解她们与家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和矛盾。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短期培训可采取两种方式:“请进来”和“派出去”。所谓“请进来”,就是将内地高校旅游专业的教授专家或旅游行业中的资深专业人士请到本地进行短期授课,其益处在于周期短、耗资少,因请来的老师各有所长,学员收益面较广。所谓“派出去”,就是选拔本土文化基础较好、有导游潜质的“好苗子”派往附近高校接受短期培养,该方式有助于开拓被培训人员的视野,学到更系统化的专业知识。

三、少数民族本土导游人才的培训内容

(一)语言培训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基础。选拔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就是其是否有一定汉语基础。普遍而言,拥有初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少数民族基本都能用汉语进行简单交流。在此基础上,地方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机构可以选择适合他们汉语基础和导游培训目标的汉语教材,在语音、语调、句法和词汇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可以在短期内见到明显的效果,帮助他们尽快上岗。另外,还可以重点培养外语水平较好者,让他们担负起接待外国游客和团队的任务。

(二)文化培训少数民族导游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也是现代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时还是未来文化的策划者和开发者。在游客眼中,他们的服饰、妆扮、歌舞表演、行为举止本身就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而民族导游对本族民俗、礼仪、宗教信仰和禁忌的介绍是游客认识“异域文化”的最佳途径。然而,临时招募的导游在景点讲解和民俗介绍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文化现象的阐释带有浓重的个人理解色彩,这会给游客留下不专业、不正规的印象。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还要强化民族文化的输出方式,将被当地人普遍接受的文化现象,比如景点名称的由来、传统建筑的特殊含义等介绍规范化。

(三)技巧培训导游技巧与方法是该领域从业人员需要长期积累和学习的内容。它包含的范畴很广,小到讲解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与游客眼神的交流、对景点介绍详略的把握和时间掌控,大到对现场气氛的调节、取得游客的信任和尊重、对突发情况的应对和矛盾的化解都是导游应该掌握并不断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可以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导游在课上或现场为培养对象介绍并展示应对各种状况(如游客内部意见不统一)或各种游客(如不遵守景点规定)的方式方法,培养对象将各种方法融会贯通后,可以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提升服务品质。

(四)接待政策培训导游政策法规是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科目,目的是帮助有志投身旅游事业的准从业人员熟知该行业的政策与规定,更好地保护国家、景区、游客、旅游经营团体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利益,借此规范行业服务,保证我国旅游行业健康运行。少数民族本土导游若要取得行业资格证书,也要接受相关的政策培训,为弘扬民族文化、维护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做好准备。本土少数民族涉外导游尤其要接受外事培训,在接待服务中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

结语

具有一定语言基础和良好沟通能力的少数民族中青年在接受语言、文化、职业技能和相关政策培训之后,可以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旅游的服务水平,提升游客对民族文化体验的满意度,满足他们对民族知识的探索欲,同时有效扩大当地就业机会,增强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培养他们投身于家乡建设的参与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宣传本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地区导游本土化是对国家“全国服务行业本地化”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是民族地区旅游行业实现“突出地域优势、打造民族特色”目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