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聋校教学德育渗入问题

聋校教学德育渗入问题

本文作者:贾文蓉作者单位:邯郸学院

1.问题的提出

聋校是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实施教育的学校。《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

根据《方案》精神,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聋校的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还应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科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聋校各学科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2.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2.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德育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其中聋哑儿童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成为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聋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聋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够将丰富的德育内容渗透在各科教学中,是对聋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最佳途径,具有其他教育途径无法替代的优势。

2.2推动聋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聋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实施教育,为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继续接受教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保证聋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育和引导聋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2.3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聋生虽然存在听力障碍,但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听力障碍往往会使聋生出现自卑、自私、多疑、分辨是非能力差等性格特征,这无疑会加重他们在日常活动中遭遇困难和挫折的程度,影响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阶段是聋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提高聋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

3.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障碍性因素

3.1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思想。

听力缺陷影响了聋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正常发展,聋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少年。聋生家庭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提升聋生的智力水平,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种导向使聋校课程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缺陷补偿,出现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倾向。

3.2任课教师对自身的德育角色认识不足,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

忽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就是忽视基本的育人功能。[1]很多教师认为德育是品德课教师的任务,缺乏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对自身德育角色认识不足。另外,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没有关于德育方法和规律的系统学习,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不具备德育工作的敏感性和技巧性,不能将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3.3课程教学中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

聋校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求,没有把握聋生的思想脉搏,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德育失去生命的活力,不利于聋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3.4教师自身道德水平滑坡。

教师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将直接影响到聋生道德标准的确立和世界观的形成。当前开放的社会状态下,多元的价值观念对聋校教师产生了很大冲击,在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聋校教师的道德状况出现滑坡现象,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标准对聋生产生不良影响。

4.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首要原则是立足于学生的特殊生理特征,以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聋生的听力障碍往往会造成其思维发展迟缓,智力水平大多低于同龄的儿童少年,思维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导致分辨是非能力差,道德判断水平较低。要使道德规范内化为聋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就要在课程教学中,从聋生的年龄和特殊生理特征出发,立足于聋生的实际生活,挖掘适合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易于聋生理解和接受德育内容。

4.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教育聋生树立远大理想。

爱国主义是和谐社会下公民的道德基础和思想基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各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通过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渗透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饶的物产,激发聋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渗透科技发展史上著名科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聋生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同时通过了解我国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激发聋生克服生理缺陷,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艺术类科目展示中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4.3以本学科内容为载体,实现教书与育人的良性互动。

聋校各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宽容感恩、正义、严谨、责任、义务等道德元素,见下表。聋校课程教学仍然以传授本学科知识为主,但教师要以本学科内容为载体,通过挖掘提炼其中隐含的德育内容,将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有机整合,实现德育渗透,为聋生的成长提供综合营养。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寻找最佳切入点,在润物无声的境界中使聋生既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教书与育人的良性互动,不露痕迹地在教学中实现德育目标。

4.4以教师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在价值标准和信息传递多元化的时代,聋生知识的获得、观念的确立并非只有学校教育这一单独渠道,对于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聋生来说,缺乏正确引导,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教师要自觉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技巧性地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4.5以聋生为主体,围绕聋生的实际生活寻找德育素材。

德育的土壤来自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德育是空洞的,也失去了其可接受性,回归生活是当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命题。道德教育离开了儿童成长的当下环境,依照成人的意愿设计的教育活动,不但事半功倍,而且还可能会适得其反。[3]学生的道德情感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相对于正常学生,聋生的生活范围比较封闭,接触社会较少,教师要以聋生为主体,从聋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尽量选择生活中可接触到的德育素材为内容,选择可产生情感共鸣的德育方式,增强德育实效。

4.6以道德内化为目标,注重长期的道德培养。

德育渗透的最终目标是让道德规范内化为聋生自觉的行为准则,在踏入社会后也能自觉遵守,因此必须注重长期的道德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循序渐进,设计符合聋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德育目标,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情入理,使学生产生道德认同,由道德感悟到道德意识,最终自觉进行道德实践。

4.7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丰富课堂表现形式。

聋生的听力障碍使其语言和思维发展迟缓,但其拥有超常的视觉记忆功能。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丰富的图片、形象的动画调动聋生视觉功能,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道理寓于其中,避免单调的说教,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5.结语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聋校的各项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课堂教学是对聋生进行道德培养的主阵地,这就要求各科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充分发挥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自觉将德育内容渗透学科教学,使聋生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