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儿童名著论文:少儿名著中的社会压迫透析

儿童名著论文:少儿名著中的社会压迫透析

本文作者:朱晓静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清教徒是北美殖民地的最早开发者,经发展形成占据美国社会主流地位的WASP(笃信新教,具有英格兰血统的白人)。劳拉一家正属于这一群体。他们以清教主义作为开发新世界的理论武器和思想动力,其主张的个人主义、天职思想曾对美国国家的建设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但辩证地看,清教也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体现在《草原上的小木屋》中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清教主义笼罩下的种族压迫

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一件被上帝安排、赐予每个人的天职,完成了这个天职,教徒就能成为上帝的选民,获得拯救。现在,上帝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要求他们在新大陆上建立新的伊甸园作为世界各国的榜样,以在全世界传播基督教文明,消除贫困、愚昧、落后……[8]这种主张固然使清教徒在开发新土地的过程中显示出排除万难、信心十足、勇于开拓的优点(也是劳拉一家人最值得赞扬的地方),但也使他们将对新土地的攫取视为理所当然,上帝的安排,从而完全无视原主人,即印第安人的权利和利益,给其带来深重的苦难。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劳拉一家幸福的象征,对印第安人来说却是白人殖民者圈地的地标,意味着他们不得不远离故土,迁向更荒凉的西部。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贯穿小说的始终:小说开头就点明:劳拉一家要到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去。其历史背景是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案》,规定拓荒者可以申请获得公有土地(放领地),即印第安人被迫让出的西部大片土地,从而开启了所谓的西部大开拓。劳拉的父亲知道早去的人可以挑选最好的地方,才率领全家匆匆上路。讽刺的是,他选定的房址位于一条废弃的印第安人小路旁,正好证明了土地的所有权。一年的草原生活中,劳拉的父母和其他拓荒者坚持认为土地应该属于愿意开垦的人“,这是常识,是正义。“”印第安人只有进了坟墓才能变成好人。”[9]这样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言论在书中虽然不占主要篇幅,却也时时显露,反映了作者作为白人清教徒的局限性,也给这部优美的儿童文学名著打上了并不纯洁的底色。据小说所述,印第安人一度打算杀掉所有侵占自己土地的白人拓荒者,可见种族矛盾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作者用同情的语气描述小劳拉的恐惧,却用“野蛮”、“咆哮”、“豺狼”等贬义词来反映印第安人的悲愤,毫不掩饰其种族歧视的观点。结果,印第安人大撤退了,白人赢得了土地。虽然事情最终又产生了变化,但印第安人扶老携幼,沿着古老的小路迁往更西方的场景不啻为西方殖民者打着宗教的大旗横行霸道、掠夺财富的又一证据。

清教主义对人性的压迫

清教徒主张克制禁欲,始终过一种圣洁、理性的生活,奉行严厉的道德教条,谴责对尘世乐趣的追求,这正是其名称的由来,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必然会对人产生种种压制。劳拉一家对物质的要求极低,极为注意言行举止的得体,都符合清教徒的特点。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张草垫床竟使母亲舒服得产生了罪恶感。[9]

综上所述,《草原上的小木屋》绝不是一部单纯的儿童文学作品,其童话般优美纯真的表层下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实,赋予了作品多层的解读方式和长远的意义。本文所论述的几类社会压迫现象在小说中所占的比重不一定很大,也不一定是作者有意为之,但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不能忽视的,证明了这部小说本质上还是西方白人主流价值观的产物,必须加以辩证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