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教育论文(3篇)

幼儿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幼儿国学教育研究

1幼儿国学教育的主要特点

1.1幼儿国学教育的起点要突出亲情性

从孩子诞生在这个世界上起,父母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在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任教师。众所周知,在这一阶段中,孩子对于任何外界的事物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他们会被某项特别的事物所吸引,也会对一些事情产生疑惑的情感,喜欢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家长或是成人就应该对这一时期的孩子予以重视,遇到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说明道理,帮助孩子积累知识,如果一旦发现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陷,就要及时地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不但能够学得到知识,而且还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双亲或祖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国学水准。构建旨在提高成人国学文化素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国学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使得全社会形成学习国学的氛围,以促进开发幼儿国学教育工作更好地发展。当然,幼儿的双亲及祖辈对孩子的亲情是其他教育部门代替不了的。

1.2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的起点要突出多样性和趣味性

孩子幼儿时期的记忆力通常都很强,在学习国学知识,背诵经典韵文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锻炼记忆力。而在国学课堂上,带领着孩子只进行国学精读和背诵往往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要针对孩子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互动式的教学,以指读为基础,充分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孩子的识字量从而也进一步加强,理解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以及教师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给孩子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加深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些故事可以让孩子参与讲,在互动教学中,使孩子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孩子的参与意识。

1.3国学教育影响的产生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当我们学习每一门学科的时候都要活学活用,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幼儿国学经典可谓是语句精炼,意存高远。孩子在指读、精读、再到背诵的学习过程中,要把经文中所阐释出来的道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给孩子讲一些中国古代经典故事,或是当前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小事件。例如,《弟子规》一开始就提到“首孝悌”。也就是说我们做人要学会尽孝道,百事孝为先。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如果自己有好吃的并不会去主动谦让长辈或是身边的小朋友,这个时候正是孩子的父母给孩子灌输传统美德的好时机,可以先给孩子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从前有一个4岁懂礼节的小孩儿叫孔融,有一天,父亲让孔融连同他的几个兄弟一起过来挑梨吃,最小的小弟挑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我年纪还小,大的就让我的那些哥哥们吃吧。”父亲又问:“那你的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年纪小,理应吃大的。”讲完了这个故事后,我们又可以接着问孩子:“我们是否也该学习孔融,做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呢?”孩子这时也许会把手里的东西主动让给长辈吃,但要想让孩子能真正领略类似的故事以及深刻的含义,我们就应该经常讲给孩子听,帮助他们记得牢固,并学以致用。

2根据幼儿阶段选择适合孩子学习的国学书籍

幼儿国学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学前的孩子,所以在选编教材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图文并茂的教材,要结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进行创编与增减。例如在孩子初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文章放在前面来教授,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配以一些赏读诗歌,唐诗和宋词加以背诵。每篇经文要以原文为重心,辅以个别字或词的注释,但不要把整篇经文都译成白话文,那样会不准确。整本书中精确到每个汉字的上面要有注音;采用图画式记忆,让孩子在无意识过程中就能识字,认字;穿插一些小漫画和寓言故事,让孩子在课堂上根据已学到的文意来选择对错,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

3让家长更多、更准确地认识国学的价值

要想让孩子取得良好的国学学习效果,学校、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在国学课程招生期间就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向家长首先宣传国学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形式,让家长了解什么是国学?幼儿学习国学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学国学等等。提升家长对这门学科的认可度,让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还要深刻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中,行为规范与道德水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当孩子懂得了这些礼貌,孝道是能够受益终生的。

4结语

总之,加强幼儿学习国学的教育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不但能够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受到国学的熏陶,同时也能够继承中国古典文化的智慧与精髓,而且还能够从小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一个今后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李丽 单位:黑龙江省儿童中心

第二篇:当今社会固执幼儿教育浅析

.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再用具体的事例讲故事,把道理融入到故事中,让幼儿明白。允许幼儿接受道理要有一个过程,即使指出幼儿做的不对的地方,也不能当众批评,要尊重幼儿的自尊心。

2.多给幼儿正面表扬、肯定和鼓励

当幼儿有了一点点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只要幼儿的固执是合理的要求,就应尽量的满足。例如,我班有个幼儿总也不愿意换位,无论教师怎样换,她就是不愿意离开她的位置,当我了解了她的性格后,我就经常有意地多和她交谈,发现她的闪光点就加以表扬,了解幼儿的愿望和兴趣,教幼儿学会自我放松,当她做事不成功或者做错了事而不指责她,教她重做,引导她与小伙伴多交流,并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她做值日生,体验每一个位置的好处,慢慢地,她对小朋友们产生了感情,对于换座位也不再排斥了。

3.多和幼儿做朋友

很多时候,幼儿都有自己的心里话,因此,倾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对于有主见的幼儿来说,在某些事情上,多听听他的意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们需要掌握一个原则,千万不要试图与他硬碰硬,不然肯定是一个难以收场的结果。例如,幼儿在站队时,别人不小心碰到他时,他马上就大呼小叫地表示不满,而且还是不依不饶的,非常固执。每当这样,我都悄悄地走到他跟前,蹲下来和他谈判,给他讲更多的道理。同时我还把它设计成了活动课,对他进行了教育,幼儿固执的表现大大减少了。

4.教幼儿取舍和谦让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潜移默化地告诉幼儿,真正聪明的人常常以退为进。例如,我们在游戏时,幼儿都想玩好玩的游戏,在那你争我抢的,可是到了最后时间谁也没有玩上,回去后我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进行了一次讨论,为什么没有玩上游戏,让幼儿分析原因,找出自己固执的后果。最后总结出,我们要学会谦让不争抢,这样大家才能轮流玩,玩的更多,而且大家还可以商量出更有趣的玩法。

5.我们要以身作则

幼儿固执的性格多半来自父母的性格基因,当遇到父母说自己家的孩子特别固执时,我们都要和家长们好好沟通,在说孩子时,先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在平时的时候我们都是不是随时给幼儿做着榜样,不争不吵。

6.经常从一些小事给他们启发和教育

幼儿的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园里度过的,因此,教师的引导事关重要,每次我在幼儿上下楼的时候都要提醒幼儿不要打闹,并且还会举出发生危险的例子,同时还让幼儿模拟因为固执楼梯摔倒的情景,并从活动中受到教育。教师的忠告天天不断,幼儿一天天地长大,懂事了,也就稍稍改变了点那样的性格了。幼儿的固执并不是缺点,我们应该看成是幼儿的执著和专注,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幼儿,而是塑造。所以应多培养他的兴趣,如果他对某事感兴趣,肯定会学得很好。这种固执性格还有其积极的方面,例如,这种个性的幼儿通常比较有主见,他们不会随波逐流,无论身边的人有多强大、多成熟,都不能对他们产生威胁;个性固执的幼儿往往比较专注,这对于他以后的学业很有益处,他们会在更短的时间里掌握一门技术工种;这种性格如果能与耐力配合的话,通常做事情成功的机率会比较高。然而,要达到美妙前景的路程并不平坦,需要我们持有更多的耐心和适宜的方法去引导。这让我体会到了,幼儿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就应该多鼓励他,相信他,正确对待他,他就会更有信心,也会正确面对挫折。社会在发展,人们接受的知识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当我们培养幼儿的时候多借鉴一下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总能找到一点儿你需要的东西。对于幼儿也要因人而施教,不同性格的人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与各位家长一起努力,成为合作伙伴,把幼儿教育得更活泼、更聪明、更可爱。

作者:满爱杰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育花路小学

第三篇:幼儿社会性教育浅析

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指南》明确指出: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社会环境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在家里往往以自己为中心,表现得唯我独尊、自私固执,只为自己的愉悦体验,很少想到别人的不同感受。所以,教师往往会把“行为习惯和规则”作为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第一堂课。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师可通过言语指导和动作示范,教给幼儿简单的一些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并且要讲给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让幼儿明白,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应该怎样做等。教师要让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实践运用,在社会环境中获得各种感受,并把由此产生的观念、认识、情感转变为行动。

二、让幼儿适应集体性生活

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而是生活在集体关系中。幼儿社会交际圈狭小,经常独自玩耍,特别是初入园的幼儿,没有集体观念和集体生活的能力。他们往往表现得孤单、害怕、不合群,教师可以找来熟悉的小朋友,或者让大班的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让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园里各种活动的乐趣。玩具、图书是幼儿的好伙伴,也是用于交往的一种工具。《指南》建议,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我们可以让幼儿从自家带来最喜欢的玩具,互相交换、互相学习,交流合作中共同游戏。《指南》还建议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幼儿喜欢拼贴画这一特点,设计了“建设我们的家园”这一活动。我首先在黑板上贴好一幅大背景图,然后发给小朋友纸片、剪刀、胶水等工具,让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器材画在纸上,也可以帖上绿树红花装扮乐园,剪出来贴在黑板上,如果画不出来,同桌、教师可以帮忙。幼儿接到任务,立刻跃跃欲试,兴奋异常。有的贴上了滑梯、小船、飞机、健身摇等;有的贴上了结满果实的苹果树,正在盛开的鲜花。通过大家的拼贴,乐园变得丰富多彩,非常漂亮。最后,我做了肯定和表扬后,明确指出,正是小朋友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扬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协作、遵守纪律,才建设起了这样美丽的乐园。而对于胆子小,不习惯集体生活的小朋友,要多鼓励,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比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在上课时,教师有意指名他发言,并让全班小朋友鼓掌,给他勇气;可以设置情境,让他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等。这一教育活动,看似是针对幼儿个体教育,但对其他幼儿定会形成积极影响。

三、教师认真处理幼儿矛盾

《指南》指出,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幼儿最喜欢的就是游戏,游戏能使他们保持心情愉快,思维活跃,能够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而幼儿在游戏活动时,难免和小伙伴们会发生矛盾,也会把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出来。教师正是要利用这些生活事件、矛盾纠纷来进行社会性教育。我们在教学中,最常碰到的就是一位小朋友抢了另一位小朋友的玩具,被抢的小朋友会哭着向教师告状。在处理这样的事时,一般教师都是采用常规教育方法,把抢了玩具的小朋友叫到跟前,对他严肃批评说讲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要他把玩具还给小朋友,并向他道歉;对于“受害者”则采取安慰的办法,如给他一个玩具,以平息眼前的冲突。结果抢了玩具的小朋友只得照办,但没过多久,同样的事情又会重复发生。分析原因,是因为我们用简单的批评和教育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用“是非对错”来衡量和判断幼儿。我们应先该问清楚幼儿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既然自己特别需要和得到,那别的小朋友呢?是不是和你有一样的感受呢?别的小朋友应不应该得到呢?然后让他思考,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才能使别的小朋友接受你的得到呢?”这咱循循善诱,由里向外的教育方法,会使幼儿从“利己”行为的基础上,形成更好的“利他”行为。

四、教师给幼儿做好表率

教师道德职业的核心之一就是以身作则,尤其对于刚进入社会环境中正在成长的幼儿更是如此。幼儿刚进入学习阶段,面对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老师就是唯一的标准,我们常常听到幼儿用老师的讲过话要求家长,用老师的行为去衡量周围的人,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当好幼儿心中的标尺。其次,幼儿模仿力强,最喜欢模仿老师讲课、教育小朋友,有时会把这些言行带到家庭中、社会中去。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所以《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他们的可塑料性和模仿力最好,教师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同时建议,教师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如:答应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等。因此,教师的自身的行为,就对幼儿最好的社会性教育。

作者:李娟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