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同性恋认识探析论文

大学生同性恋认识探析论文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及态度,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3所高校的540名文、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能够从主观动机、负面经历和环境影响等7个方面对同性恋进行归因;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态度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主要受情感和认知的影响,对同性恋的认识越全面,态度就越宽容,反之就越反感。

一、问题提出

“同性恋”(homosexuality)一词最初由匈牙利人Benkert(1869)提出,后来由性学家Ellis(1890)等人引入英语词汇。20世纪80年代,Marmor对同性恋做出了一个“双维度”的定义:“凡是和相同性别的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属于同性恋;同性恋者是那些感到同性别成员对自己有强烈性欲吸引倾向的人”[1]。尽管一些国家的学术组织或机构已经将同性恋排除在疾病和心理异常之外,例如,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从疾病分类系统去除。《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001,第三版)也认为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一定是心理异常,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也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但是,在社会上,一些群体和个人仍然对同性恋抱有偏见,甚至持有歧视态度。以往的研究发现,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心理紧张和精神错乱的危险[2]。同性恋者经常患有焦虑和抑郁障碍,在他们中间,实施过自杀行为的有13.7%[3],而自杀未遂率可以达到33%[4]。长期以来,处于被冷落或歧视地位的同性恋者,大多生活在恐惧和愧疚之中。国外有研究表明,与男同性恋者很少接触或没有接触的人,以及对同性恋有恐惧心理的人,对建立保护男同性恋的法规更愿意持反对意见。反之,有过与同性恋者接触经历的人,以及对同性恋持有积极态度的人可能更愿意接纳同性恋[5]。国内也做过类似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医务人员对于同性恋的态度问题上。一项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了解程度(很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不了解)为一般了解;认为同性恋是性变态、精神病、人格障碍的人数比例在50%以下[6]。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师范院校的学生中有80%的人认为同性恋属于变态行为[7]。

综合上述,已往的调查研究还停留在认知层面上,缺乏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上全面考察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更缺乏对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分析。另外,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内部归因模式的个体可能会产生消极态度。因此,在对同性恋的态度上也可能受归因倾向的影响,对此也需要做出进一步的验证。尽管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编制过一套同性恋态度量表,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东西方对同性恋的态度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有必要根据国情和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编制新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群体是知识性和前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性的社会群体,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和归因倾向不仅可以反映社会对同性恋态度的一个重要侧面,而且可以为大学生科学的性教育提供参考。为此,我们从对同性恋的情感态度、认知态度和行为态度这三个维度编制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的问卷,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另外编制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问卷,从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方面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并分析归因倾向对同性恋态度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在文献分析和大学生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问卷》(以下简称为:归因问卷)和《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问卷》(以下简称为:态度问卷)。经主成分因子分析(KMO值为0.886,巴特莱特球型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即p<0.001),归因问卷提取7个因子,即主观动机、负面经历、现代环境影响、性别环境影响、与异性交往的人为限制、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815,重测信度为r=0.802,p<0.001。态度问卷经主成分因子分析(KMO值为0.915,巴特莱特球型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p<0.001)提取12个因子,分别为对同性恋主观行为的认知态度、对艺术作品中同性恋的情感态度、“排斥-接纳性”情感态度、情绪性情感态度、行为态度、对无影响不认识的同性恋的情感态度、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无影响认识的同性恋的情感态度、对同性恋与精神病关系的认知态度、对同性恋自身价值的认知态度、感知性情感态度、对同性恋与艾滋病关系的认知态度和对同性恋对其他人影响的认知态度;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9453,重测信度为r=0.908,p<0.001。调查对象为大连市3所大学的文、理、工科二、三年级本科生,有效被试共540人,其中男生255人,女生285人;文科生183名,理科生178名,工科生179名。

三、结果分析

大学生在同性恋的归因倾向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在“现代环境影响”和“性别环境影响”这两个因素上,男生得分(11.518±3.771;9.196±3.105)显著高于女生得分(1本0.677±3.626;8.646±3.068),两者差异显著(t=2.639,p<0.01;t=2.070,p<0.05)。这说明,较女大学生而言,男大学生更愿意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现代环境的影响和性别环境的影响作为导致同性恋形成的原因。在“与异性交往的人为限制”这个因素上文科学生的得分(6.8±2.464)显著低于工科学生的得分(7.468±2.382),两者差异显著(F=5.158,df=2,p<0.01);在“心理特征”这个因素上,工科学生的得分(5.898±2.036)显著高于文科学生(5.405±2.06),两者差异显著(F=3.607,df=2,p<0.05)。分析结果表明,与文科大学生相比,工科大学生更愿意承认对异性交往的人为限制和心理特征这两个因素能够促使同性恋的形成。大学生在对同性恋的态度上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女大学生在情感态度(76.102±15.413)、行为态度(23.898±4.766)和态度总分(151.635±28.089)上均显著的高于男生(72.235±15.953;22.851±4.79;144.816±28.385),性别差异显著(t=2.862,p<0.01;t=2.543,p<0.05;t=2.802,p<0.01)。这说明女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情感和行为态度比男大学生更积极。在情感态度上,工科大学生的得分(72.472±15.118)显著低于文科学生的得分(76.791±15.873),两者差异显著(F=4.803,df=2,p<0.01);在态度总分上工科大学生的得分(144.959±27.132)显著低于文科大学生的得分(152.973±29.062),两者差异显著(F=4.949,df=2,p<0.01)。这说明与工科大学生相比,文科大学生在情感态度和总的态度上对同性恋更加积极。调查结果的回归分析表明,情感态度、认知态度与行为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因果关系,得出的回归方程为:行为态度=0.204情感态度+0.155认知态度(调整的R2=0.967)。这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恋的行为态度既受情感态度的影响,又受认知态度的影响,但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比认知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行为态度在情感态度和认知态度的不同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情感态度和认知态度的水平越高,行为态度就越积极。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在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不同水平上差异显著;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越全面,态度就越宽容,反之就越反感。

四、讨论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比较全面,能够从主观动机、负面经历、现代环境影响、性别环境影响、与异性交往的人为限制、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等7个方面分析同性恋的成因。但在同性恋成因的认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将现代环境的影响和性别环境的影响作为导致同性恋的成因;工科大学生比文、理科大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对异性交往的人为限制和心理特征这两个因素是促使同性恋的成因。这种差异的原因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2)从总的态度倾向上来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是比较理性和积极的。而且在对待同性恋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态度上,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积极;在对待同性恋的情感态度和总的态度倾向上,文、理科大学生比工科大学生更积极。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要取决于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和情感态度。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情感态度越高,行为态度就越积极;对同性恋的认识越全面,对同性恋的态度就越宽容,反之就越反感。超级秘书网

研究发现,一些男大学生和工科大学生对同性恋有片面认识和消极态度,主要表现在同性恋的归因上男大学生更倾向于外部归因,工科大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对异性交往的人为限制是同性恋的重要成因。因此,男大学生在对同性恋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态度上不如女大学生积极,工科大学生在情感态度和总的态度上不如文、理科大学生积极。该结果对大学生的性教育有重要启示,在高等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尤其是对男大学生和工科大学生的性教育,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性知识认识和对待同性恋,消除对同性恋的错误认识、偏见乃至歧视。另外,在女大学生较少的工科院校,要适当开展男女大学生的联谊活动,减少与异性交往的人为限制,促进男、女大学生的正常交往,维护大学生性心理和性行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建新,温江红.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2:23(4):1.

[2]VickieMMays,SusandCochran.Mentalhealthcorrelatesofperceiveddiscriminationamonglesbian,gay,andbisexualadultsintheUnitedStates.AmericanJournalofPublicHealth,2001,91(11):1869

[3]田艳春.关注环境对青少年同性恋心理的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2):14.

[4]刘华清,张培琰,邹义壮等.同性恋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性科学,2000,9(1):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