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批判思维探究

大学生批判思维探究

一、什么是批判思维

批判指的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分清正确的和错误的或有用的和无用的。批判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Thinking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精神两个方面。批判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例如,识破误导顾客的广告,衡量竞争双方的证据,洞见辩论中的假设或谬误,考察文章或演讲中的前后逻辑性等。从哲学上来讲,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就人类思维来看,实际上就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否定”就是人类对事物的反思与质疑,进行独立分析;最后“否定之否定”则绝不是简单的重组,是在前面反思的基础上,一种新的观念的产生。恩尼斯也曾提出“批判思维是指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对所看到的东西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方面做出个人的判断。”这一观点。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由于当今我们的学习远不如以前了,再也不像八股文那样只是死记硬背了,内容越来越丰富,以个人的能力来说根本不能全部接受,必须要经过选择,找出其中的精华,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批判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过于追求统一和服从等。在这种缺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好奇心、批判精神都渐渐地被抑制或掩盖了,为了解决这一严重问题,使教育适应新社会、新时代的要求,教育部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而重点则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等。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是时展的基本要求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是首要的资源,然而,信息不断增长,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但是这些信息未必都对我们有用和有价值,并且我们的时间有限,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各种可选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他人的不同意见,我们都必须做出适当的评价。为了学生不被信息的大海淹没,不被各种不良信息所迷惑,不被他人的谎言所误导,我们必须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增强学生对形形色色的信息的辨别与区分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很好地抵制消极思想的影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创新思维指的是通过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新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的认知活动。从另一方面说就是要发现和否定错误的东西而去发现新问题等。发现和否定错误就要求要有批判思维,批判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曾指出“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来自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这种批判性思维品质,在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核心。

(4)批判性思维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健全人格是一种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很强社会适应性的理想社会化人格。健全人格的养成需要学会用批判的、审视的阳光来看待一切问题及做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全人格很要求个体具有思想开放、独立自主的品质,尊重他人、诚信交往的良好道德情操。批判性精神表现出的独立自主、充满自信和尊重他人等特性都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本要素。

三、当前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状况

当前学生的批判思维虽然较以前具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发展缓慢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思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陷入这样一种错误中,那就是老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老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有学问的人。并且,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科学的,都是正确的,老师和课本成为了知识的权威。凡出自老师之口、作者之笔和科学研究者,凡白纸黑字印刷成书者,便都成了金科玉律,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便很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价值进行批判。甚至还有的老师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权威形象,尽量避免讨论如何评价和判断所教的知识。或者,老师为了维护其“师道尊严”,不能容忍学生提出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批判性的问题。以上这种种的现象都严重地埋没和挫伤了学生独立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谨尊师道”,一味地被动接受而已。如下案例:

教学“小数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时,教师在教授结束后,出示了几道练习,其中一题为:多减了()

空:27.45-20.7=27.45-20+()很显然,这题是老师的笔误。但是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竟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大部分学生都是如下答案:多减了(0.7)

27.45-20.7=27.45-20+(0.7)

课后,问了几个同学:你认为自己的答案正确吗?回答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

1)正确的,是多减了0.7,应加上0.7,多减了应加上。

(2)开始审题时,觉得这题老师出错了,但没有提出,所以认为自己原来的想法错了,也就这样填了。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老师和课本是盲目崇拜的,对老师和课本的依赖性很强,思维甚至已经定势了。对来自老师、课本的信息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判断质疑的习惯和能力,缺乏批判性思维品质。总的来说,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处于被冷落的状态。

四、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途径

1、尽量地给予学生鼓励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疑乐问,竭力营造师生平等的学习气氛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放射出智慧的火花,培养“不唯上”、“不唯书”的批判精神。当他们对课本提出疑问时,要正确对待,即使他们的疑问或判断违背了生活的真实,也不能对他们的疑问马上给予否定,更不能讥之笑之,一定要尊重学生,寻找一个婉转的方法,用表扬来代替批评,表扬他们敢于挑战课本的精神。

2、教师要做好示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要使学生成为批判者,教师首先要做批判的勇士和榜样。平常要注意了解批判思维的相关内涵和表现,掌握进行批判思维培养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进行反思和质疑。课本上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引导学生批判、纠正和改进,教给学生批判的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和批判心理

在教学上尽量多的要求学生对问题的解答给予合理性的解释;要求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就各个角度的回答进行比较;鼓励学生要对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归类比较,自己总结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4、故意安排一些错题或条件不充分的题,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故意示错或有意留下漏洞让学生去发现,或适当布置一些改错题。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会有意识地注意老师或课本的错误的存在,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目的。

5、健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是理念早已不像八股文时代了,在这一新理念中,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者,而是学生的合作伙伴。长期应试教育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始终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要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我们必须重新构建师生观,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学生的问题看起来是离奇的或荒唐的,但创新的火花往往就在这中间迸发。教师的职责是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环境,强调不要只是给出正确的观点,而是说出观点的理由,争论时允许学生学习方式和能力存在差异,要允许学生对问题进行争议,鼓励他们自由讨论。

总之,“批判思维”的培养,应注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换意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靠教师进行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同时,“批判思维”的培养还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殷殷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将这种批判思维真正地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地把握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积极构建现代教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武宏志:《批判性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杨武金:《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国教育报》,第7556号

5、楚渔:《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现代教育》,第42期7、/Article/jyyj/cxjy/200612/351.html8、/subject/politics/html/060601/20053/2005316_100170.html9、125.214.112.20:8022/keti/jiaoliuhudong/2007lunwen/A13.htm10、ttp:///question/20266155.html?fr=al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