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内外德育发展

国内外德育发展

概览当代国内外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我们发现成功的经验都表现为在不同程度上以多样的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促进德育的正常发育,而失败的教训则与此相反。本文拟从“留心别人、看看自己、完善自我”的思路,摭谈当代国内外德育发展的超越与缺陷,意在审度我国德育构建的现代化走势。

一、当代国外德育发展的几个显著特征

1.全球化(一体化、趋同化)与民族化的同时并存,使德育在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的交互作用中接受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洗礼;而德育的个性,在于弘扬各自的民族精神,因而各国都把培养“民族魂”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

所谓全球化,就是指由于全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特别是电信、贸易、旅游业的发展,影视业的跨国经营,那种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因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相互渗透,文化的濡化和同化而变得面目全非,地球正在“缩小”。再者,摆在全世界面前的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及各国共同面临的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和道德嬗变等问题,使各国迫切需要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文化的大合作。时下出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大联手、基督教与佛教的对话,表明世界文化正在呈现一种“综合的趋势”。

尽管如此,我们这个世界仍然存在一种反对单调一致的反冲力,以保存自己国家、民族独特的文化、语言乃至种族上的特色。例如,土耳其尽管正积极要求加入欧共体,但其大学里的年轻妇女依然虔诚地头戴面纱;新加坡在对其国民进行了20年的英语教育之后,又掀起了讲华语的热潮,借以维护传统伦理。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方式等方面越趋同一,我们就越执着地追求在宗教、语言、艺术和文化上的传统价值观;外部世界愈趋相似,我们就越加珍视衍生于内部的传统事物,越是强调自己的独特之处。

这种看似矛盾的世界文化特征对各国德育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①德育目标和内容既有放眼全球的意识,又有回眸寻根的意识:一方面,吸纳时代精神,注视全球共同拥有的价值观、道德观。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各国公认的12个核心价值观和5个工具价值观[1]。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在讨论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哪些挑战的问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并指出,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便是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正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把传统文化里的精华加以消化吸收。各国德育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的交织中接受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洗礼,谋求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道德的有机结合。在这一点上,日本可说是典范。尽管时代变迁、经济发展,但其国民素质有两点依然不变:一是科学精神,一是忠君服从和整体主义。

②各国德育的基础,均在于全方位、彻底地吃透并弘扬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把学校德育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各国德育的实践经验证明,越强调德育要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养越突出的国家,德育就越有成效。如日本的如下经验值得借鉴:a.发扬民族精神,抵制盲目西化,突出集团意识和家庭意识;b.对东方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进行现代的阐释和创造,贯彻《理想的日本人典型》[2]思想,并做到家喻户晓;c.利用宗教力量,使国民亲身领会神佛的崇高和慎独的精神;d.注意青年生活磨炼和修养,设立许多类似富士伦理学苑和修研所这样的进行专门道德训练的基地。

2.各国德育的运作,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处理“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的关系上,遵从“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则。

六十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理论界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几个动向:人力资本理论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发展;维持性学习向预期性学习转变;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伴随着“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等口号把世界教育改革引向深入。各国教育日益趋向伦理化、人性化,其中德育更是促进人性完善的核心部分。法国把**与义务作为公民道德教育课的支点;昔日发动二战的德国,把人性和人的尊严作为德育追求的首要目标;现代宗教思想家蒂里希把“仁爱”当作普遍的终极价值,而弗洛姆则一直为建立全球人道主义伦理学而殚精竭虑;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也总是不满意第五阶段的回答,提出第六阶段的价值定向并作为普遍的公正原则。值得深思的是,西方国家无论多么不遗余力地挖掘人类共同价值观,但最后仍强调德育必须落在培养忠于本国的“好公民”的基点上。在这方面,柯尔伯格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他看来,品德的最高目标是培养超习俗的第六阶段的人,但最后他还是力主培养遵守社会纪律法规、忠于祖国的好公民。由此可见,各国德育从目标的界定到内容的选择,一般都站在适当的高度并为未来着想,而实际施行时却运用“小步子”原则,既没有为了追求德育理论的纯结与永恒而任意拔高对现时的希冀与要求,也没有只顾眼前而损伤或冲淡未来的长远与崇高。在“现实”与“应该”的关系上,各国德育显然恪守着“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则。

3.当代国外德育理论中有一种倾向,就是试图将学校德育的重点从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移到发展个体的道德思维和探究能力上。

这种倾向可追溯到苏格拉底与普鲁泰哥拉关于“道德知识是可教的吗”这场辩论。苏氏在辩论开始时坚持“道德知识不可教”的论点,随着辩论的深入,引发问题的增多,苏氏发现自己原先的论点不对头,于是转向“道德知识是可教的”观点上来。这就是著名的“善者即智者”的由来。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至1930年耶鲁大学哈兹霍恩等有关“诚实和欺骗问题”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与瓦金斯、麦考莱相反的结论:①儿童的品德发展是由道德经验情境决定的;②学校德育对品德发展没有影响。这个研究对后来几十年都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要取消学校德育,而是证明那种一味在课堂上讲解道德知识、背记道德信条的品德教育是不会成功的。

这就引起了有关“道德教育如何进行”这一问题的思考。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价值多元化、价值相对论异常明显,更加引起了人们对道德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和相对性的广泛关注,提出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主张:①道德就其本质来说是个体问题,道德发展是个体理智地思考和选择的一部分,真正的道德成长发生在个体内部;②作为培养学生智慧、塑造学生品格的学校,其任务不是通过某种特定的策略强迫学生服从于一个外在的目的,道德教育的任务不是具体规范的传授,而是道德推理能力和推理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如麦克菲尔主张“多关心、少评价”,约翰·威尔逊主张借助“道德构件”来培养个体能够自行应付和解决道德困境的能力;而价值澄清学派则认为,“如何获得观念”比“获得怎样的观念”更为重要。德育理论的这种倾向,给不少国家的德育实践带来深刻影响,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到底是“塞”进去还是“引”出来?已成为各国德育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很有争议性的问题。

二、建国以来我国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近年来的主要探

(一)建国以来我国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味“告别昨天”与竭力“疏远他人”并存。随着新**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在思想道德领域内清算封建糟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影响是及时和必要的,但问题的关键却在于:我们在清算封建糟粕的同时,也否定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肢解了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抵制外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又把排外与排污等同起来,视西方真正的文明为洪水猛兽,不能也不敢拿来。一味“告别昨天”与竭力“疏远他人”,使我国德育走进了这样的误区:①误认为我国德育只面临一个使命,那就是彻底埋葬封建主义和彻底消灭资本主义。②由于破得多,立得少,我国德育多少带有“嘴尖腹空”的隐患。例如一味“告别昨天”,就影响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缺乏批判地继承的正确态度,根本谈不上“吸收与改造”、“继承与发扬”、“传承与发展”。要知道,古代的思维经验只要包含客观真理的因素,就可以与现代相通,如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所倡导的道德规范,除匡定集体主义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外,其他规范并不比传统美德高出多少。昔日酿成的苦酒,时至今天人们才充分品尝出来。如果说我们身边时有伤风败俗的事情发生,那么与其怪罪市场经济活动,倒不如说与过去“告别昨天、疏远他人”所一度造成的“思想真空”有关更为妥切。

2.心术纯正与心态不稳并存。心术纯正,就是指在国民意识、思想、道德等精神领域的塑造上所站的角度是高的,用心是良苦的。然而,在实际的德育工作过程中却表现为“高、大、空”:德育目标太高,缺乏层次性;德育内容庞杂,缺乏针对性;德育途径、措施也不具体,缺乏实效性。结果,只出现类似“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尴尬局面。“高、大、空”的症结所在,就其本质而言,是违背了“最高的价值是最普遍的价值”的逻辑范式,因为价值的先进性是通过价值的广泛性反衬而丰满起来的。所谓心态不稳,则主要表现为德育理论缺乏恒常性。一般来说,理论的恒常性有三个条件,即对过去发生的起码能自圆其说而不感到尴尬,对正在发生的能融合而不是自相矛盾,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有预见而不是麻木迟钝。达到上述三个条件,理论才可说是具有恒常性,异化的理论与理论的异化也才失去使之生存的温床。在过去的德育理论研究中,我们往往为了未来的纯洁与崇高而任意拔高对现时的希冀与要求,因而吃了不少苦头。经过80年代前后有关真理标准、生产力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生活方式、文化热、主体性等问题的大讨论,我们在德育中增加了个性心理素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内容,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然而,德育理论恒常性所赋予研究工作者的使命,至今并没有彻底地完成。

3.把德育的价值取向当作德育过程。这在学校表现得相当明显。例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机械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概念、知识和理论排列组合起来,总以为写上这些带有价值取向的东西,只要经教师孜孜不倦地讲解,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这实际上是把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殊不知正确的价值取向必须变成学生个体的内在要求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不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想实际来编写教材体系,是思想政治课低效甚至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大胆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的道德传统,借鉴国内外许多深刻的伦理、格言和人格典范,联系学生的心理需要改革思想政治课教材,并研究德育过程的科学性,以塑造出大批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礼让谦恭、修己善群、关心社稷、厚德载物的人才。

(二)近年来我国德育的主要探索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德育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上所积累的经验远远大于教训。这里只就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探索作简要的介绍。

1.心育工程模式自去年初以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倡导并实施“五心”道德教育体系,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深圳华侨城中学也把个性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心育工程的主要内容,并以搞好“心育工程”作为完善学校德育的突破口。《德育·心育·心育工程》(《特区教育》1994年第4期)一文,把心育工程表述为“六心体系”——热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环境、信心留给自己。这种模式在不同地方几乎同时得到推广。

2.淬砺教育模式[3]淬砺教育是着眼于21世纪人才规格,针对现实青少年身上的弱点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有完整系统的德育模式,可概括为4句话20个字:训练其行为,磨炼其意志,锤炼其精神,锻炼其理想。四者的关系是:理想是核心,精神、意志是中介和基础,行为是外在表现。这种模式主张采取实践锻炼、劳动锻炼、远足拉练、行为训练、学习磨炼和体育锻炼等六大途径,目前在国内只是零星地试行。

3.学会负责模式[4]这是“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课题研究总报告所推崇的德育模式,意在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德育选择适当的目标,并以此构筑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中小学校中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的新格局。学会负责,是学会在作出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个人决定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至对影响人类生态的环境等有全盘考虑并承担起应有责任。这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学习和掌握经过独立思考、判断后选择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对教师而言,则意味着培养学生这种意识和能力。鉴于“学会负责”既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连接点,又是中西文化的融合点,所以这一德育模式有着广阔的前景。

三、完善我国德育构建的理论思考

1.德育的逻辑起点,是“塞进去”还是“引出来”?

在教育史上,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福禄贝尔和裴斯泰洛齐的“展开说”到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都比较重视启迪引发的作用;而从洛克的“自板说”、赫尔巴特的“三中心”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则比较欣赏接受接纳的作用。与教育史上这两条线相呼应,古今中外的德育生长与发育也有两条路向,路向的发端处又有两个逻辑起点:要么视学生为“容器”,把社会要求想方设法“塞进去”,这不妨称为“外塑转化说”;要么承认学生自身蕴涵着“善端”或“潜能”,认为德育的功能就是引发善端和开启潜能,可称之为“潜能引启说”。

转过来看我国德育目标的历次形成,总是恪守一条主线,那就是充分体现社会的需要,把社会的要求竭力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以致于把德育定义为“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通过自觉的影响,采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措施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我国在德育的目标制定和内容界定上采取的是“外塑转化”路向,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是“塞”而不是“引”。这就带来下列问题:a.从根本上影响了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因为把易变的社会要求作为制定德育目标和内容的依据,怎么不使德育见步走步呢?b.把学生视为受纳的客体,这就必然以灌输为德育的主要方法;c.置学生的实际问题于脑后,即使觉察到学生的变化,也因囿于抽象的社会需求而不会依据实情灵活地作出变革。这就启发我们认真思考:我国德育可否在构建上选择“潜能引启”路向以取代“外塑转化”路向?可否把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由“塞”调整为“引”呢?

2.“潜能引启说”的理论假设,包括什么?

①需要——手段观人的合理需要能否给予满足或在某种程度上给予满足而不违背道德准则,取决于满足这种需要时究竟采取了什么手段。这一理论假设的积极意义,在于德育面对的千古难题——本能和理性的关系终将得以解决:理性(文化、文明)可促使本能的表现和满足,由此推及学校、德育的设置和存在就是为了促使潜能的表现与实现,而非抑制与约束人的潜能。这就便于把伦理学中的动机律和效果律统一起来,有利于把握道德的生长点和评判的切入点。

②德育的功能观承认德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享受功能,都没有错。然而,与上述“需要——手段观”相呼应,德育的功能只能限定在激励功能(发展性功能)与约束功能(预防性功能)的交织上。激励功能针对需要满足本身,约束功能针对选定的手段,前者强调理想,后者突出纪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方能统一人的思想。”[5]因此德育的功能可以表述为:意在激励、止在约束,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③人性观人性=悟性+德性。用这样的表述,而不表述为“人性=生物性+社会性”,可以避免出现由后一种人性观所带来的问题,即强调人的生物性,强调人与生物界的连续性,容易产生对人性的曲解,引起人文科学中的种种谬误,如把利己与利他看成仅是矛盾的和相互排斥的,以为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对抗。为此,对待德育中那种把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看成是对立的提法,应该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少提或不提为宜。基于“人性=悟性+德性”这一假设,便可得出德育的定义和目的:德育就是促使德性潜能在悟性基础上的自我实现,其目的在于充分开启和实现人性中的德性潜能。当然,这里的“潜能”包括了社会性和创造性。

④德性结构观我们一直沿用的道德概念——“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艾思奇从经典作家里概括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面临的任务越益增多,上述定义就越益显得捉襟见肘、涵盖不了。因此,更新道德概念刻不容缓。我们认为,道德就是德性潜能的积累,而德性是指存在于人和人(推及社会)、人和自然以及人自身内部(如主我与客我、自在与自为)之间的三维价值追求。因此,德性结构是三维的,派生出四种品质,据此可进行四种教育,表现为“七心”体系,如图所示[6]:

(附图{图})

引注:

[1]12种核心道德价值观是:关心他人,包括家庭和社区成员;关心社会、民族及人类的福利;关心环境;关心文化传统;自尊与自立;社会责任感;精神性或灵性;和平解决冲突;平等;公正;真理;自由。5种工具价值观是:不屈不挠;勇气;合作;是非感;宽宏慷慨。

[2]《理想的日本人典型》共列出16项品质:对于今人:a.自由;b.发展个性;c.锐意振作;d.坚强意志力;e.小心谨慎气意。对于家庭,使家庭成为:a.爱的场所;b.休息场所;c.教育场所;d.气氛活跃。作为社会成员:a.尽志职守;b.增进社会福利;c.富有创造性;d.尊重社会规范。作为日本国民:a.具有适当方式的爱国主义;b.爱护和尊重象征国家的标志;c.养成优秀的民族性。

[3]见王少然《淬砺教育——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教育研究》1994年第8期)。

[4]见胡卫《学会负责》(《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5]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6]对照杨克祺《德育·心育·心育工程》(《特区教育》1994年第4期)。

(作者单位: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