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17 15:11:55 阅读:
1东营市发展石油工程服务产业的SWOT分析
1.1比较优势一是产业基础雄厚。东营是胜利油田所在地,也是我国最大石油装备产业基地。胜利油田从事石油工程服务业务已有近20年的历史,现已度过了萌芽期,在人才、技术、体制、机制等方面趋于完善和成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胜利油田五院一中心及大批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在油气开发工程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二是人力资源富集。中国石油大学在东营建校50余年,培养了大批石油科技人才,是我国石油工业高层次人才的摇篮。胜利油田建设开发30年,建有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地质科学研究院,是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领先优势的研究机构,集中了超过3000人高水平研究人员。东营区域内从事石油工程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超过2000人,教授、教授级高工50人,副高级技术人员500余人。三是交通设施完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产业具有高专业化、高时限性、高附加值的特点,需要机场、港口等现代交通基础条件为支撑。东营是全国沿海城市中仅有的同时具备拥有油田、机场、港口的两个城市之一(另一个是天津)。东营机场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唯一的4D级机场,机场净空条件好、辐射范围大,可以作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的空中走廊。广利港距离东营市中心仅20km,1h车程范围内涵盖80余家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果在广利港建设海洋工程专业港池,形成海工服务专业港,将进一步带动广利港的发展。四是政策条件优越。东营市是唯一全境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城市,两大国家战略在此交汇,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发展前景广阔。无论是高效生态经济,还是蓝色经济,均把能源开发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国家和省财政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均被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此外,长期以来,东营市油地紧密合作,也为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不利条件东营作为我国三线城市,目前仍处于加快发展阶段,主要存在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态比较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立体大交通网络还未根本形成,发展环境不够完善;城乡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体机制创新不够,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因素致使东营在吸引国际知名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和国际一流技术和商务人才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建设国际化石油工程服务创新基地产生了不利影响。
1.3发展机遇从国内来看,未来几年,我国油气勘探将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从优质储层向多类型储层、从高点油气到下凹(洼)油气、从局部构造圈闭向大面积岩性和全盆地拓展。也就是说,我国油气勘探将进入构造与岩性油气藏并重,且以岩性油气藏为主;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并重,且非常规油气发现越来越重要;深、浅层并重,且深层地层越来越突出的新阶段。从国际上来看,据麦肯锡公司分析,未来5年,全球油田服务需求将保持5%左右的稳定增长,其中海上业务、特别是深海业务增长尤其迅速,预计2015-2030年之间,深海勘探业务年复合增长率为10%。未来海洋石油工程市场将呈现深海资本支出稳步增长、深海油气产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技术进步推动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海上油气产量将稳步上升、海上天然气增势强劲、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海洋油气工业的引擎等6大发展趋势。所有这些都为东营发展国际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带来的历史性契机。
1.4面临挑战东营建设国际石油工程服务基地,最大的挑战来自天津。天津与东营同属于环渤海城市,同样具备海港和空港等设施条件,同样拥有大型油田和大批的石油工程服务企业。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天津与环渤海城市更多地出于竞争态势而非辐射带动。如果天津也将国际石油工程服务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将对东营国际石油工程服务基地建设将提出有力挑战。但是目前天津市将自身产业发展定位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先进制造业,国际石油工程服务还未纳入天津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也为东营石油工程服务基地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机遇期。
2东营市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与定位
2.1总体设想东营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应在发挥东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参考迪拜、休斯顿、新加坡的城市发展模式,依托东营地区深厚石油文化底蕴和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基础,利用东营空港和海港两大优势条件,通过必要的土地、资金、人才、税收等政策扶持,建设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产业基地,以国际化的眼光主动设计东营的未来主导产业,带动东营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把东营建设成为泛亚地区创新实力突出、服务功能完善、产业链条完整的石油工程工程服务的集散地,为东营蓝色经济走向深水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力争在未来10年内成为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石油工程服务基地。
2.2发展定位
2.2.1国际石油工程服务外包基地通过优化环境、产业环境、人才供给,引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增值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海工设备租赁、电子商务等领域构筑服务品牌,积极发展离岸外包,推动东营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品牌效应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外包基地。
2.2.2石油工程服务技术成果转化基地集聚国内外石油、地质等石油优势学科高校院所,引进、吸收、集成、转化石油工程服务领域技术,孵化成套工程化技术成果,建设成套技术的中试和产业化示范项目,打造石油工程服务产业高技术集群。
2.2.3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培育基地创新土地、税收、人才等政策,进一步明晰定位、提升形象、招商引资、跟踪服务,吸引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入驻,建立全产业链的石油工程服务体系,打造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国家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基地。
2.2.4石油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引进国内外石油工程服务领域优秀培训机构,开展石油工程技术培训及管理培训,为石油工程开发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商务人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3东营市发展石油工程服务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发展石油工程服务产业作为东营市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调的重要措施,在市级层面成立石油工程服务产业推进机构,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监管作用,为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组建石油工程服务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市场保护、行业自律、沟通企业与政府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完善政策保障。落实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和园区等在土地供应、配套费减免、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推动各县区、部门把支持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发展纳入区域发展的主要规划,并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考核奖励办法,为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三是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石油工程服务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园区和新兴行业,培育服务业发展载体等。落实国家、省级配套资金,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石油工程服务产业服务业的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石油工程服务企业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对胜利油田改制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优势企业由石油装备制造向石油工程服务领域延伸,简化和减免企业改制、改革过程中的手续和费用。加强对石油工程服务产业急需的各类紧缺和高技能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对领军人才及归国人才,提供银行贷款、科技保险等服务和其他创业服务项目以及必需的生活安置服务。
作者:魏清泉石绍云单位: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工业设计论文 电力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交通物流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环境与气候论文
建筑与生活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交通工程论文 水利施工论文
重金属冶炼论文 汽车制造论文
矿业技术论文 钢铁工业论文
工艺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制造业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海油工程论文
装备制造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航空航天论文 军事科技论文
隧道工程论文 混凝土施工论文
爆破工程论文 石油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