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课堂教学与弱势群体关注探究

课堂教学与弱势群体关注探究

一、课堂教学中让教育公平的三个维度落到实处

1.教育机会公平

课堂教学时刻关注弱势群体的学生,让他们不错失良机。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多采用小组学习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要我学”的学习态度转化为“我要学”。在平时的各种公益活动中鼓励他们把握参与机会,尽量不成为活动的边缘人。学着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感受集体的温暖、集体的乐趣。同时也号召班里的学生在各方面都照顾他们,对他们不歧视、不讥笑、不排挤,用真诚感化他们。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的帮扶活动,培养他们与人合作、团结、和谐的意识。生活中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真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缺点。抓住亮点进行鼓励、表扬,调动他们的兴趣,增加信心,增强责任感。把握他们心中的“星星之火”,好让星火燎原他们的人生。

2.教育过程公平

在教学中,学生从来都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教育,他们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我们忽略这些差异进行施教,其实是在强化教育不公。在教学中,我对智障学生用心诱导,细心讲解,教给方法,再帮助他们领悟学法,学会知识,学会迁移。作业细化、层次化。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老师的不放弃,从而倍增信心,热爱学习。课堂提问也是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在课堂的表现都是很不尽如人意的,要改变他们,要从提问开始。课堂上我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有回答、表演的平台。问题简单,表演不复杂的就给机会给他们。让他们有站起来的勇气,有开口作答的习惯,有表达的机会。对他们的答案不过多地要求准确性、完美性,能沾边的就给予表扬,让他们在掌声中得到支持,得到鼓励,得到信心,得到勇气,懂得珍惜别人的掌声,也学会把掌声送给他人,学会关爱身边人。这样,在教学中把“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拾起,并赋予生气,让那“角落”也成为“开阔地”,杂野之花同样会竞相开放。

3.教育结果公平

机会和过程的公平保障了结果的公平,结果的公平带来更大的社会和谐。每一个儿童都得到了支持,都能充分地发挥了自我的潜力,并接受了相适应的教育,儿童的未来的机会都是同等的,那么考试成绩就不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了。所我们不能以分数衡量学生,我们要看他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尽力了,我们就要肯定他、表扬他、赞赏他。对学生我们更应该注重进行生存和生活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贡献于社会,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全纳教育

所谓全纳就是没有分类,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所有学生都应平等对待,平等赏识。教师在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互动过程中不仅要给他们特殊的关爱,更要在班级里形成“全纳”的课堂文化,帮助弱势群体融入课堂和班级。知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点燃他们的热情,倍增他们的信心,教他们爱上自己,爱上学习,爱上生活,爱上社会。“爱,首先源于一种理解。”作为教师,只有充分接纳并理解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才能有办法更好地帮助他们。课堂教学中的公平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发展,而且也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一点点改变将汇成一股力量,推动着学生和自己对生活、对学习更加乐观积极。让我们都在教学中扮演皮格马利翁的角色,用自己的真诚、热情,通过音容笑貌去滋润弱势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影响,从而自信、努力,进而取得满意的效果,一次次地验证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作者:姜建国单位:广西凤山县乔音乡林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