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缺考问题浅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缺考问题浅析

摘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级考试,但近几年缺考率逐步上升,这一现象引起了考试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缺考现象引起的一连串问题入手,找出了缺考现象背后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并从实际出发,从改革考务管理模式、改善和拓展教材服务、加强自考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提高助学单位的服务意识等四个方面寻求方法提高实考率,努力使自学考试在构建我国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自学考试;缺考现象;考务管理;政策宣传;服务意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级考试,是以个人自学为主、社会助学为辅,两者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制度。多年来,满足了无数学子的高等教育求学需求。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普通高校不断扩招,自学考试的求学需求主体由学历教育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向继续教育的弹性需求转变。因此,近年来大部分省市自学考试缺考率均出现不断攀升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自学考试缺考率由2017年的15.73%上升到2021年的28.12%。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析,有利于推进自学考试制度改革,发挥自学考试灵活的优越性;有利于精细梳理考务流程,优化考务资源配置;有利于不断提高助学服务质量,精准满足考生的切实需求。

一、自学考试缺考率上升带来的问题

缺考率,顾名思义就是报名取得考试资格,但未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占全部考生人数的比例。自学考试缺考率的不断增加,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大数据维护难度

由于自学考试的特点是课程成绩终身有效,在籍考生的历史考试轨迹会长期留存在数据库中直至其毕业后,所有相关数据才会被转移至毕业生的数据库。于是,在籍考生缺考率的不断上升,使数据库中对于考生毕业无意义的缺考成绩会作为有效成绩被保留,并逐次逐年增加。这样一来,不但降低了数据库的日常访问速度,而且还要在数据库维护环节多方考虑以确保各项数据安全。

2.造成考位资源的浪费

自学考试考点大多设置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由于学校老师本身教学任务繁重,再使其承担周末的监考任务,其责任与压力可想而知,付出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与其所得不成正比,导致考点以及监考员的承接意愿持续降低。目前,全国部分省市自学考试是采用先报考,再根据有效报考的数据为考生安排考位,而另一部分则是先安排固定数目的考位,考生再报考,“先到先得,位满为止”。对于后者而言,缺考率的不断上升无疑是将稀缺的考位白白浪费,造成未报上名的考生“欲考而无位”。

3.造成考务成本的浪费

以单次报考14万科次,缺考3万科次为例,仅答题卡和试卷纸张及印制费用两项的浪费就高达2万余元。如果某科目只有一人报考,而又缺考的情况下,再加上科目试卷的制版费、卷袋包装费等,成本会直线上升;此外,考试期间聘请的各类考务工作人员的人工费用以及各类车辆、防疫设施、设备的使用费也会造成浪费。

4.造成考务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缺考率增加,考点在处理缺考的试卷及答题卡的环节上,往往动用更多人员并增设环节,且多人多次核查,不利于提高考务实施效率;在阅卷扫描环节,如遇到缺考的试卷,须单独将其再与考场信息卡以及考生签到卡反复核对,确认确属缺考试卷后,再进入试卷评阅环节。因此,缺考率的上升会明显影响试卷扫描的速度和阅卷进度。

二、自学考试缺考率上升的主客观原因

面对自学考试缺考率上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试图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深入探析缺考率上升的原因。

1.主观原因

从主观上讲,缺考的自学考试生源群体主要是在职人员,他们受到工作压力、家庭负担、年龄偏大、考试时间冲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自主学习中。临近考试时,由于准备不足,没有勇气进入考场。另外一部分缺考生源为参加了社会助学的在校考生,他们年龄偏小,缺乏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加上此类考生在专业选择上,往往存在盲目跟从、急于求成的心态,没有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专业,于是在考试机会较多、报考费用偏低的情况下,忽视报考成本,反复单次报考多门课程,更有甚者将有时间冲突的课程一并报上,导致在准备不充分时,轻易弃考。

2.客观原因

从客观上讲,一方面,自学考试制度设计对于考生缺考没有严惩的措施,使得缺考随意,不在掌控范围内;另一方面,考试政策宣传还不够,没有构建良好的学习考试大氛围,使得社会甚至考生本人对于国家级的自学考试不够重视;再有,某些专业的课程在教材的选择和供应上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考生报考后,找不到对应的教材来指导自学;最后,助学单位没有很好地担负起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学业的辅导以及报考的指导,使考生没能做好充分准备、从容面对各次考试。

三、提高自学考试实考率的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自学考试缺考率上升的原因,进一步探讨提高自学考试实考率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考务管理模式

(1)为考生提供“改签”机会部分考生由于误操作报错了课程,或是报名后发现确实不能参加考试,针对这些在正式进入考场编排环节前已经能预料到的缺考个体,自学考试考务管理部门可以允许其提出“改签”申请。即用另一门未报考的课程替代可能要缺考的课程。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性,考生须持证件到所属的考籍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和改签原因,由省/市级考务管理部门统一实施“改签”操作。实现“改签”可以分为相同身份证号下不同专业的课程之间或同一专业内不同课程之间的替代,从而最大限度地为考生提供灵活的考试机会,减少报名完成后由于可预见的缺考原因而造成的无奈缺考。(2)灵活调整考位编排通过改变考场编排的方式,来减少缺考带来的影响。第一种方式是扩大单个考场容量,比如将标准化考场的30个考位增加至32个,多出来的2个位置虚留给缺考的考生,那么实考的考位就会接近30。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报考人数较多、缺考率较高的省市或个别科目,虽然试卷和答题卡的浪费还会存在,但是考点工作人员不够用和考位紧张的问题可得到适当缓解。这种方法实施的前提是需要将相关考务流程做调整。比如,按照考生进场的顺序为考生随机分配座位,并以序号代替座位号,每个考场实考的人数就是该场最大序号数字,即为实考试卷数。实考试卷、缺考试卷分别放在两个试卷袋中封装。在试卷扫描过程中实考试卷与缺考试卷分别处理,这样也提高了试卷评阅的效率。第二种是将相对较小的考区的报考数据先合并,再编排考场。自学考试的特点之一是科目多、课程分散,对于报考人数少、尾考场多的省市来讲,可以考虑将相邻的、不同考区的、零散的相同课程合并在同一考区再进行考场编排。这种方法可以大幅节约考位、制卷成本以及组考人力成本,但要注意在报考前向考生公示考区位置,使考生在报考时就能决定是否参加考试,避免报而不考。

2.改善和拓展教材服务

为了更好地解决教材短缺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开展个人自学,自学考试的教材供应可尝试采用服务外包模式,实现市场化运作。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指定经销商,全面承担自学考试的教材采购与发行服务工作。同时,为了适应现代人的购物习惯和阅读习惯,还可开通专门的自学考试网上教材商城或提供电子化教材,方便考生选购。通过解决教材供应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没有教材影响个人自学而造成缺考的现象。

3.加强自考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

自学考试是建立与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一种教育制度。国家先后制定一系列的法规和制度来保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正常发展,社会也应为自考生提供方便。社会更应认识到,在职考生自身的提高是促使本单位及全社会向着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落实鼓励发展自学考试,保证考生考试时间,帮助考生协调考试与工作的时间,避免在职考生由于工作原因缺考。省/市级自学考试管理部门,与市/区级自考管理部门、主考院校、各类助学单位应联合起来,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举办自学考试咨询活动,现场或在线解答考生各种疑问,让考生充分了解自学考试的专业设置、课程特点、报考须知等,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理想的专业报考,减少由于盲目选择专业造成的缺考。

4.提高助学单位的服务意识

各类自学考试助学单位要提高服务意识,向新入学的考生详细介绍自学考试的各项政策法规、所学专业及相关课程内容、考试课程安排以及就业前景等。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采取自考沙龙等方式,解答考生的报考疑虑,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学业成本的衡量,指导考生有计划地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安排个人学业生涯。培养考生树立自信心态,自主安排学习节奏,沉稳应对考试的能力。综上所述,自学考试缺考率的上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虽然缺考不能完全避免,但作为考试管理部门,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探索自学考试的科学考务管理,提高考试实考率;深入了解考生求学需求,为考生创设良好的自学考试学习和考试环境,使自学考试在构建我国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作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模式构建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21(7):46-50.

[2]甄文君.浅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9):50-51.

[3]张涛.北京市自学考试缺考现象的原因分析[J].中国考试,2010(10):45-49.

[4]毕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流失现象分析研究[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8(4):22-26.

[5]乔全和.慎重报考认真准备避免缺考[J].河北自学考试,2001(5):31.

作者:林华 单位: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