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农业

高等农业

高等农业

高等农业范文第1篇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全国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大省。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也突显出了农业大省的特色。黑龙江省共有本科院校27所,专科院校44所(民办高校、独立院校不在此列)[1],其中农业高校本科2所,农业高职9所,在全国各省的农业院校数量中也名列前茅。

1?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层次结构

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有省属本科院校2所: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其中“211工程”建设院校1所,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层次教育院校2所,高等农业专科学校9所,基本上形成了本科教育主导,专科教育合围,硕士、博士为辅的高等农业教育层次。高等教育合理的层次结构在学生人数比例上应呈现“金字塔”型,即高一级所占比例较小一些,低一级所占比例多一些。表2为黑龙江省高等农业院校各层次在校生比例表,由表2可见,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人数比例为0.11∶1∶1.59。那么是否可就此判断为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各层次结构比例较为合理呢?事实上不尽如此,自我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校办学自逐步提高,专业设置权限也有所增加,各农业院校为增加招生人数,提高办学效益,纷纷“跳农门”,不是改掉校名里的“农”字,就是开设社会热门专业,导致农业院校不“农业”,这是我国农业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因此,这里的高等农业教育各层次学生比例的真实性值得商榷,有许多农业院校学生带着“农”的帽子,学的却不是“农”,此为高等农业院校层次结构存在问题之一。

2?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布局

黑龙江省行政划分为12个地级市和1个行政区,分别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绥化、佳木斯、鸡西、黑河、双鸭山、伊春、鹤岗、七台河、大兴安岭地区。由表1可知,在高校布局上,黑龙江省11所高等农业院校中有6所位于省会哈尔滨市,大庆市1所,双城市1所,佳木斯市1所,牡丹江市1所,安庆县1所,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布局相对集中,50%以上的农业院校集中在省会城市哈尔滨,另有3所集中在大庆、牡丹江和绥化,有2/3的农业院校集中在黑龙江省南部经济区,导致高等农业教育资源集中,不能形成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辐射效应。一般说来,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重点大学设置在省会或中心城市是有必要的,这样利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由于农业学科的特殊性,以培养地方应用人才为主的院校过多集中在大城市确有弊端[3]。学生因为农村条件艰苦,毕业后往往不愿意回到农村去,宁可抛弃所学专业,也要留在繁华都市,造成乡、村等农业基层单位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县等农业部门农业人才稀缺流失。

二、影响高等农业教育层次结构和布局的因素

1?政策因素的影响

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实行中央和省市二级管理体制,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高等学校的办学自日益加大,政府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的“划船者”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的“掌舵者”。政府通过各种教育政策的颁布出台主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政府的政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与布局结构的影响不容小觑。例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农业的结合,有利地促进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不仅办学规模日益加大,而且在层次结构上也日益趋于合理发展,仅黑龙江省1991年后就增加4所高等农业院校(见表1)。

2?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农业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因而农业产业结构对区域高等农业教育层次与布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未来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是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要求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增长方式的集约化、产品经营的市场化、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劳动者的智能化。这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通过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来实现,农业教育应配合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各层次农业人才;根据农业产业结构状况相应调整布局,实现农业教育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目的。同时农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相结合,实行“产学研”合作,也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

3?地理位置及地域特色的影响

地理位置对高等农业教育的层次和布局影响较大,一般说来,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城市是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二线城市包括各省省会及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各层次教育比较完整,各类学校数量也相对集中。就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现状看,即使农业本科院校也几乎都集中在此类城市,而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及地域原因,不论教育层次还是布局都无法与一线、二线城市比拟。同时地域特色对高等农业教育的布局也有影响,如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所以高等农业院校总量全国就名列前茅;在黑龙江省境内,即使不同地域也因各自的特色而形成不同的院校分布。如哈尔滨地处松嫩平原,种植业、食品产业发达,所以建有以北方寒地农业特色闻名的东北农业大学;大庆以石油闻名全国,所以建有大庆石油学院。

三、优化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布局的建议

1?调整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优化高等农业教育层次结构

黑龙江省现有在校农业研究生3623人,这些研究生毕业后不排除出省的可能,如此一来比例又会降低,省域内高级农业人才比例就会相应减少,影响农业科技的发展速度。因此黑龙江省高等农业院校要从新的角度审视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既要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又要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目前农业教育本科在校生人数为32840人,我们需要做的是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全面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因为本科生是农业战线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高一级人才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重视本科教育而忽视专科教育,造成大量本科毕业生占据专科生职位的现象,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我们要加大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人力资源的培养,加紧黑龙江省三农建设和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高等农业范文第2篇

Key words: highe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anagement;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reform;exploration;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240-03

0 引言

《高等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主要研究农业机械化领域机械装备系统和理论研究以及农业机械化组织管理理论,使农业机械化生产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1-2]。课程目的是使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农业机械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通过学习管理学、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管理,使其获得优质和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了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方针和国内外农机化的发展动态以具备针对区域性农机化系统有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能力[1-3]。

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农业机械化工程是海南省特色专业,是海南省培养农机化人才唯一的品牌专业。为满足农机化人才新要求,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结合近几年相关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推进《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4]。

1 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等农业机械学》是本科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管理》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是由《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与《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相互融合的学科。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农业机械化技术管理和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5]。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其教学中重工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与此同时,还存在教学课时安排的不当、实践的不足,以及师生互动的缺乏,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具体表现如下。

1.1 课程内容的缺失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6]。《高等农业机械学》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农业机械化相关技术知识,同时也应紧紧围绕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加大对管理学知识的讲授。本课程教学内容缺失主要表现:一是课程不重视管理学知识。农机化管理相关结构体系与层次以及管理中的领导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存在严重的不足。二是教学内容未能做到时时更新和完善。现有的农业机械学教材侧重于理论分析和计算,而且部分内容陈旧,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农机技术不断革新,样式的层出不穷,学科的新进展、新动态、新水平,促使着教学要跟进时代的需要[3]。而教学内容也要时实更新最前沿的技术以及更加全面的学科领域。从而达到课程的研究性,专业性、学科广泛性、交叉性与边缘性等诸般特征[6]。

1.2 学生基础不一,教学难度大 研究生在升学前学习的专业和基础各异,甚至部分学生没有学过机械相关理论知识。然而,老师在讲解农业机械化知识时,势必涉及农业机械学、拖拉机理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液压和气动传动等相关密切的基础知识。从而形成了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融合讲解,仅靠现有的学时很难做到,进而导致本课程顾此失彼。学生先修课程的不足,增加老师的额外教学负担,这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和教学效果。

1.3 教学课时不足而偏离教学大纲 大多数院校该课程的计划学时为30学时左右,课时不足,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展开,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好选择教学内容,顾此失彼[5]。老师的擅长和科研方向的迥异从而导致:对技术研究和革新重视的教师会着重讲解农机具的机构原理和技术参数要求,从而忽略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对技术管理重视的教师则重点在于教授农业机械管理学的概念和一般原理,进而忽略了农机技术管理内容。这都会使教学内容偏离其设定的教学大纲和目标,不能有效完成其所担当的教学任务。

1.4 实践环节的脱节,教学效果不理想 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办法,然而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和教学条件的不足,使实践课几乎没有开展,更不用说学生在实践中拓展,从而养成研究生们“闭门造车”研究习惯。

1.5 师生互动性差,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靠学生的主动性,目前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方法单一,授课主要采用电子课件,时而插入动画的方式。课堂气氛沉重,学生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老师课件和自己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师生互动性差,老师缺乏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推动学生自主解决课堂问题的必要手段,学生是“听众”,只输入而不输出运用,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这种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4]。

2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为了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对课程的研究性、专业性、学科广泛性、交叉性、边缘性的特征;贯彻“结构更加合理,规模更加适当,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精神[6,7]。《高等农业机械学》的课程教学应做出如下的改革。

2.1 拓宽和更新教学内容,平衡知识结构

2.1.1 增加管理学在教学的教学比重。管理学的基本职能有决策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这些内容在农机化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和理论基础[8]。研究生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夯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应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和适应农业科技化、自动化的科学发展要求。课程设置中应包含例如农业数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系统以及监察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职能、控制运用原理等知识的讲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平衡学生的知识结构。

2.1.2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适应农机具的快速发展。目前课堂所讲授的农机具设计方法、机器结构以及运用的控制设备等知识缺乏新颖性,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农业机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新型的农机具和设计理念层出不穷,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研究生教学应实时掌握最前沿的专业信息,更新课堂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业机械的良性快速发展。

2.2 参与式、特色与专题式、研讨式教学

2.2.1 参与式教学,加强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的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每章专题知识的讲述后,学生课后准备与之相关专题的Power Point课件进行讲解。这不仅可以增强自主学习性,加深了专题的知识理解,也拓宽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反馈了教学成果和及时运用了所学知识。

2.2.2 特色与专题式教学,能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农业机械有着地域性特点,因地制宜的教学将具有典型的实例教学意义。例如海南大学地处热带地区,教学中可以增加热带作物农业机械教学实例,让学生更加贴近实践。专题教学就是围绕某一案例进行深度的剖析、分析和评价,同时进行知识延伸。

2.2.3 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授课中发现问题,提出小课题,学生在查找资料、讨论、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技能又锻炼了沟通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明确了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学习信心。

2.3 中―英双语教学 中英双语教学有着其实行的必要性,是高校教育国际化重要的步骤,推动大学教学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4]。随着农业机械的国际化,国内高校与国际高校的教学合作也越来越频繁,所以农机专业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由于教材和师资力量的局限,目前此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借鉴其他课程和国外高校的成功教学经验,先实行部分或专题式双语教学,再逐渐过渡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利于老师教学的顺利展开,也利于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手段。

2.4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实际的方法,列宁曾说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贴合,一是高校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力度。课堂结合实验,这样既弥补了理论的实验性不足,又加深了实验的理论依据,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二是实习基地的建立。以满足学生的实习操作,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2.5 高校与企业互动联合教学 当前许多高校已采用了教学-科研-生产的培养教学,来推动农机创新体系,发挥农机化科技整体优势[9],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但是各高校的资源毕竟有限,这使研究生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利用各高校的优质资源,各高校可以联合互动式教学。同专业或相关专业可以采用不同高校老师授课,提高教学质量;整合实验资源,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节约教学成本。

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教学。高校理论知识扎实,企业有着完善的生产设备与操作技术。两者结合教学,既能满足教学和生产的需求,又能减少双方成本,更好地实现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学生参与农机具的生产组装过程中,由企业工程师进行教学,真实地接触农业机械化管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带着实践经验回到教室课堂,将使理论知识更加容易掌握。同时这也提供给学生更多发挥能力与就业的机会[10]。

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教学,目前正在试探阶段。高校与企业已经有不少的合作实习教学,但是这些力度都还比较薄弱,仍需加大力度。这种教学形式的成果值得期待。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根本,对教学实践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要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构建过硬的师资队伍[11-13]。授课老师需要提高的不仅是学历,更要增加实践经历加强专项知识的进修,及时掌握前沿理论,并能进行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学校建设有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开放”、“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

高等农业范文第3篇

1918年9月,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2年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更名为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在继承《北直农话报》、《农话报》的基础上创办了《农学月刊》,校长郝元溥在发刊词中写到:“农学之设,欲人重农,法理既得,实施是从”[3]。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见藏1~19期,除18期和19期间隔一年八个月外,其余均按月出刊。现见存的19期《农学月刊》出刊时间集中在1918年9月至1921年10月,共开设了论说类、著述类、报告类、农事丛谈、成绩报告类、调查类、试验类、学校行政类、农家余兴等10多个栏目,每期设五六个栏目。相比较《北直农话报》,在栏目内容上主要以论说类、著述类、报告类为主,在学术上由过去译介东瀛农学为主,转而引进西方农学,同时也有“农家余兴”类通俗栏目,可以应答质问。其交流互鉴、发表成绩、联络农者、助农事改良的初衷没有变,可以说月刊的规范性增强,已经初具现代农业科普类期刊的特点。如:“论说类”刊登了“世界四大养蚕国之比较及其将来”、“论农业不发达之原因”、“我国林业不进步之原因”、“农业为富强之母论”、“种植美棉说”等50多篇文章;“著述类”刊登了“夏秋蚕饲养法”、“制丝论”、“作物通论”等;“报告调查类”刊登了“法兰西农业教育记略”、“调查保定闫梁村银条菜报告”、“调查满城一亩泉之荸荠报告”、“赴易县造林实习报告”、“试种各树种子成绩报告”等;“学校行政类”刊登了“招生简章”、“招生广告”、“毕业生名籍表”、“公函件”、“决议案”、“致日本各场会之谢书”等。《农学月刊》第三期还以专辑形式报道16周年校庆暨农展会的情形。“”前后,全国农学期刊不过六七种,北方仅有《农学月刊》、《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杂志》(出刊3期)和《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丛刊》(出刊1期)3种,《农学月刊》也是当时全国农业高校唯一连续出刊的期刊[4]。因此,《农学月刊》不仅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农业教育、科技思想传播方面作用独特,也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强调法理结合,增强指导生产实践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开设学校行政类栏目,介绍和宣传学校的管理政策、制度、重大活动信息,探讨学校管理,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河大农刊》、《河北农学丛刊》:研究农学,促进农业改良

1921年2月,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河北大学,改称农科。1928年7月,河北大学农科创设推广部,专事推行农业新法于乡间,12月,推广部发行半月刊《河大农刊》。至1929年8月共出刊14期,现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见藏2~10期。刊物不分具体栏目,每期刊登6~10篇文章,内容以论说、方法技术、成绩报告、校闻为主。如:“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方法———农家副业”、“甘薯之收益增进法”、“作物病之普通预防法”、“果品贮藏之要诀”、“劝各县提倡农民施用肥田粉”、“农场简章”、“气象观测月报”等等。在多期农刊扉页上刊有学校森林苗木价目表、农场售品所出卖物品价目表。其中,森林苗木包括合欢、侧柏、黄金树、美国白杨、橡树等19个不同年份的品种;种子包括果树、森林、花草、蚕种、桑种等60多个品种;所售农产制造品有番茄酱油、葡萄酒、果酱等。《河北农学丛刊》是河北大学农科农学研究会(当时共有会员68名)于1929年12月创办,系不定期刊物。内容分论著、译述、调查、讲演报告、质问应答、会事记载等。第一期见藏于南京图书馆,八开本140多页。任孟龄在发刊词中写到:“欲依照各种学理,体察本地情形,一一研究实验,俾渴望新学理新方法之农民,将此研究应用于实地,而对于农校之意义,亦不至于终于误解”[5]。在第一期刊物“论著”中刊登“人造肥料之研究”、“白僵病菌在蚕体内寄生之状态及组织病变之研究”、“蜂群屋外越冬法”等7篇文章,还配有照片和画图,论述详尽;“调查报告”刊登“定县东乡普通作物之调查报告”等3篇报告;“专载”中刊登“省政府令建设厅颁布的农业推广规程”、“农场工作摘录”等;“问讯”中登载了答复2个农友的一封信。

三、《河北通俗农刊》、《农民须知》:叙述科学事实,介绍农林技术

1931年9月,河北大学停办,农科改组为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通俗农刊》创刊于1934年12月,为季刊。院长薛培元在发刊词中写到:“叙述科学的事实和理论,以期促进农林科学常识;介绍科学的农林技术,以期普遍采用;披露农业现状,藉贡蒭议”[6]。现在国家图书馆见藏第一卷1~4期。刊物不分具体栏目,每期刊登文章14篇左右。现存4期刊物刊登的文章篇幅较长,见地深刻,不乏当时在全国很有名气的农学大家。如:当时被称为全国园艺三杰、园艺系主任谌克终教授先后发表“谈我国的园艺”、“果树漫谈”、“河北省果树的重要害虫及有效防除方法”等文章;农学系主任孙醒东、林学系主任邵维坤、育种专家杨允奎、化学专家余兰园等都纷纷撰文。每期《河北通俗农刊》上均刊有学校管理、行政类内容,现存4期中,分别刊登有:省政府委员梁子青在学院大礼堂的讲演稿———“河北省立农学院之使命”、“本院史略”、“本院过去3年度之经常支出决算报告表”和“本院暑期学生实习规程”。1936年6月,省立农学院《农民须知》社开始编发《农民须知》半月刊,免费发送、交流。以“增加农民知识,促进农业改良”为宗旨[7]。至1937年6月,共编发4卷24期,现国家图书馆见藏第二、三、四卷计17期。《农民须知》为32开本,每期20多页,主要刊登一些实用技术,文章短小精悍,深受农民和交流单位欢迎。如:江苏吴江县图书馆在回函中写到:“惠赠定期刊物《农民须知》,深纫厚意,当即陈列阅览,深得阅者赞许”[8]。当时,政府官员、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题词,宋哲元题词:图绘幽风;魏书香题词:稼穑领师;李书华题词:稼穑先声。《农民须知》也刊登学院杂闻类内容,包括院长的新年致辞等。同时《农民须知》社还在刊物上刊登启事,开展一些服务项目,包括:介绍简明农业知识;解答一切农事问题;代购优良苗木种子;代购各种农具;代购优良鸡种、猪种、蜂种;代购各种杀虫药剂;代购各种化学肥料,等等。

四、《气象季刊》、《河北农林学刊》、《园艺季刊》:研讨问题,相互砥砺

1932年3月,河北省立农学院气象观测所创办《气象季刊》,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见藏1932—1936年出版的第一至五卷计20期。院长薛培元在弁言中写到:“保定有气象观测之记载自民国二年始。任斯役者,即本院前身之农业专门学校……本学院成立继续前功,以普及农用及增高效率为旨,以每日观测所得,刊印成册,汇为季刊”[9]。1913年气象观测仅有气压、温度、风向、雨量、湿度5项,1924年观测事项增至10多项,报青岛气象台、济南建设厅和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其总结果以年刊宣布。1933年始,《气象季刊》既刊有保定每月天气概况,又有详细记载每天各项气象数据的月报,并形成各要素变迁图,以利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1935年5月,河北省立农学院出版委员会创办《河北农林学刊》,不定期出版。现在国家图书馆见藏第一卷(创刊号)。学刊没有发刊词,主要发表学术著作,如:第一期发表了孙醒东教授撰写的“华斗花不孕情形之新发现”,杨允奎撰写的“对于平均数之偏差法一新公式建议”、“论数种测算试验误差方法之应用”,华兴鼐翻译的“棉及其亲属细胞之探讨”,路保青翻译的“雏鸡先天颤抖之遗传研究”等理论文章。1937年3月,河北省立农学院园艺系同学会创办《园艺季刊》,现在国家图书馆见藏第一卷第1期(创刊号)和第2期。园艺系主任谌克终在发刊词中写到:“以师生素日研究译辑之所得,汇刊成册,公诸社会,从此相互砥砺。俾资贡献,庶不致有负国人之殷望也”[10]。季刊16开本,每期130~160页,创刊号配有11幅园艺作物新品种插图,形象生动。主要刊登园艺科学研究、调查、报告和译著文章。在刊物封底还在有书、刊讯息,如:在第一期刊登了谌克终教授著作———《果树园艺学》、《果树剪定》的书讯。

五、结语

高等农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辅导员;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80-02

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科技人才需求的扩大,农业院校办学规模急剧膨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给农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

一、辅导员专业化的涵义与解析

所谓专业化,就是某种职业从普通职业发展成专门职业的过程。也就是指职业人员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职业人员所具备的一些内在指标、专业素质和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主要是指辅导员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就业指导方向、素质教育方向等。辅导员一旦选择了一定的方向就要努力学习该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辅导员就要学习心理学知识,争取成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专家型辅导员。实际上,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的过程就是辅导员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过程。

二、辅导员专业化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客观需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指挥员和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辅导员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新的意识观念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高校体制改革、学生扩招、学分制的实施等,使学生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明显增加。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工作流动性强、学历层次和含金量不高、大部分辅导员没有取得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格、学历专业结构搭配不甚合理、年龄结构两头大中间小、比例不协调、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不够高等等。鉴于此,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满足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置身于社会发展之中,与整个社会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社会的各种压力、残酷的就业竞争以及各种外界思潮,很容易使阅历尚浅的高校大学生迷失方向。调查发现,在目前的大学校园里,学生自卑、胆怯、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学生选择沉溺于恋爱、网络游戏等方式来逃避现实。在此情况下,他们迫切需要的已经不是单纯的事务性管理,而是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这样的要求不是任何一名专业课的任课老师所能胜任的,也不是单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面对这样的现实,辅导员必须成为专业化、职业化人员,承担起思想政治引导员、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素质教育师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的需要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来源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队伍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年龄层次逐渐降低,学科背景不断优化,使辅导员队伍建设拥有了较高的起点,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辅导员自我提升发展的意识和要求不断强化。明确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方向,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对岗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吸引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专家型辅导员。

三、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农业院校生源相对于其他院校来讲,来自农村的学生较多。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教学手段、教学水平、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质量等与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出现如性格内向、学习基础不好、信息化手段缺乏、非智力性因素欠缺等问 题,具体体现在因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创新素质的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而出现大量的心理问题。需要农业院校的辅导员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来减轻、化解、消除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不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科研工作,认真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机制、新体系、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方面由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规模,尤其是高科技农业企业仍然很少。因此,农业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一种宏观的需求,很难变成具体的就业机会。因此,作为农业院校辅导员要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帮助同学克服“冷漠”、“多虑”、“轻视”等不良的就业心态,培养其“热情”、“自信”、科学”的择业心理;学校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学习,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尽早明确就业方向,并采取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为农科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培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科技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农业院校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不断强化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要紧紧抓住农科专业的专业特色尤其是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政策导向优势,对农科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服务“三农”的社会实践,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农科专业具有明显的学科发展优势,学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帮助大学生树立“学农爱农”的理想信念。

四、高等农业院校加强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的选择

(一)要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平台

在配备模式上,不仅要配足班级、年级辅导员,还要在院系层面按工作职能配备党团建设、心理辅导、学生事务、职业发展指导等专业化辅导员,形成“矩阵式”配置。近年来,上海市各高校探索“矩阵式”配备模式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也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实践平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要为专业化发展建立评价机制

在评价机制上,现有“三重一轻”(即重论文、重外语、重课时,轻工作实绩)的评价机制,使专职辅导员在专业技术职务等评定中处于劣势,造成了辅导员职业归属感不强,队伍流动过快等问题。因此,必须针对这一瓶颈,实行序列单列、指标单列、评审单列等制度,建立一套符合辅导员岗位要求和队伍实际的职务评聘机制。

(三)要为专业化发展提供政策导向

在管理机制上,推进队伍专业化发展,必须以科学管理为基础。首先,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做到目标任务清晰、工作落实有章可循;其次,要完善辅导员的考核机制,实行包括领导、同事、学生和自我在内的全方位评价机制,将考评结果与辅导员的发展和待遇直接挂钩,发挥奖惩制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四)要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学科支撑

在学科建设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必须要有必备的学科支撑。可以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委托课题、举办辅导员论坛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一线辅导员开展德育前瞻性研究,推动队伍向“实践―研究型”转变;为骨干辅导员配备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等。

(五)要为专业化发展搭建学习平台

在专业化培训上,专业化辅导员必须具备专业化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水平。只有进一步加大专业化培养培训力度,才能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此,必须从专业化培训体系、培训基地、培训内容、培训考核各个方面加强建设,加强专业化培养,才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2号),2005-01-13.

高等农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 加拿大农业教育 中加农业科技合作 农业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2—0148-04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依靠科技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加拿大和中国都是农业大国,加拿大在农业科技上具有很强的实力,特别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粮食生产、食品质量和安全、奶牛以及一些农产品加工领域。加拿大农业的成功经验,已经并将继续帮助中国改善环境和生态,保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同时,通过中加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也有力地促进中加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两国的农业高等教育合作为双边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通过探讨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形式,借鉴加拿大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模式、管理经验和教育理念,以期探索高等农业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紧缺人才,促进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改革。

一、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办学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加合作领域不仅广泛而且深入。中加高等农业教育的合作是在有利的环境下展开的,其主要表现是中加高等教育合作广泛,中加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贸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加农业科技合作有着良好的历史传统,加拿大高等农业教育有其独特的经验,值得中国农业高校借鉴学习。

1.中加高等教育合作广泛

从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上了解到,目前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累计分别为美国20余万人、加拿大3.5万人、澳大利亚2.5万人、新西兰近2万人,到加拿大留学的人数仅次于美国Ⅲ。根据加拿大大学及学院联合会(AUCC)的统计显示:从1994年到2007年间,有394项加拿大高等院校与中国(包括香港)高等院校之间的行政和教学人员互相交流、合作研究、合作召开会议、本科硕士学生交流、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在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合作上,加拿大始终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据加拿大大学及学院联合会对全国91个专业学院所做的调查发现,2001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加拿大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地,到2004年,加拿大专科以上学院注册的全日制中国留学生约1.5万人,占总数的23%m。从1994年至2009年,中国经国家教育部、省和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中加合作各类项目达140个,覆盖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贸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加方统计,2005年加拿大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12.91亿加元,其中中国对加出口3.99亿加元,从加进口8.92亿加元。2007年,加拿大对中国的农业出口增加了33%,达9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农产品及海鲜的五大供应国之一。加拿大是世界上第四大农业出口国,而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双方贸易的潜力很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农业贸易的扩大更会促进双方农业科技交流的加深。

3.中加农业科技合作有良好历史传统

加拿大是一个农业强国,在农业科技上具有很强的实力,特别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粮食生产、食品质量和安全、牛奶生产等方面都是世界上的强国,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也有相当强的竞争优势。自1970年10月13日中加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起,中加两国在农业领域的科技交流与经济合作发展迅速,特别是1983年10月以来,中国农业部与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双方共开展了28个农业项目,总金额超过1.17亿加元(约合7亿人民币)”。2000年以来已完成的中加农业发展项目有11个,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1个。可持续性农业发展项目主要目标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建立技术推广和直接的技术引进、示范以及可持续农业管理措施的应用,特别是在放牧管理和保护性耕作方面,促进内蒙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双方各投人350万加元,I期任务已完成。中加农业发展项目历来强调对加拿大技术、经验的借鉴和转化,以服务于中国农业发展,服务于中国的农民。

4.加拿大高等农业教育的借鉴与学习

加拿大的农业教育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中小学学校教育,专科文凭教育,大学本科教育和硕博士研究生教育。另外,还有一些非正式的拓展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农民与科学研究人员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中小学农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们对复杂的现代农业有一定的认识。高中之后的大专及以上教育和拓展教育活动是加拿大农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

加拿大高等农业教育主要依托各种公立机构,农业专业存在于综合大学或专门的农业大学中。加拿大的农业专业和以农业为主的大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相应改革与调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农业教育中的“拓展”项目,即在加拿大农业科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农业代表服务机制,使农业大学的教学和实践密切结合。所谓“农业代表”即农学院毕业生,成为农民与农学院之间的最直接的桥梁。农业代表不仅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发现问题,而且把这些问题向农业科学家反映。同时,农业代表还时常帮助科研人员在生产第一线进行科技实验。加拿大还改造部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使其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场所,使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