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范文第1篇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传播医学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作用对医学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的医学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也必须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当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存在欠缺,他们对新的医学方面知识很不了解等等。因此,成人医学高等教育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这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欠缺的方面能够有所弥补,使其有一个可以继续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环境来发展自己在医学上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成为合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病人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帮助。而针对当前的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其在教育教学上也需要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当前社会对医学教育的需求,以此来保证成人医学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2.成人医学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探索与研究

2.1对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

教育的对象不同,内容也就不同,管理方式也就不一样。只有对相应的教育对象实施对应的管理模式,因材施教,才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教育的作用,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以及其他的成人高等教育都不尽相同,它面临着学员的不同的情况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需要考虑这些学员在学习、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教育管理模式,是高校需要着重注意的方面。而学分制作为教学管理模式的一种,它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在选择课程的基础上产生最低学分,并以此作为获得毕业证书的标准。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灵活的安排学习的时间,学生可以合理的安排上课时间,还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提前毕业的机会,或者因能力薄弱而推迟毕业,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这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决定毕业与否的管理方式,能够保证每个学员都能够完成学业,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学员来校进行学习。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员的基本情况,并能够因材施教,使教学的内容与学员所从事的医学工作相关联,使其在基本的理论基础上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长足的进步。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促使其在成人高教的学习过程中收获到所需要的知识,从而将其应用在工作中,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2.2优化高等教育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需要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这些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接触的人群非常复杂多样,其活动的范围也非常之大,并且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去处理和解决,因此具备职业道德素质可以帮助他们合理的应对各种突况,并冷静、严格的处理这些问题,为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帮助。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让其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从而从容机智的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为学员们营造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但并不是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具备这些素质的,这就需要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让其不断学习和提高管理水平,使其能力达到要求。不仅如此,还必须对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制绩效考核,通过公正客观的测评来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并促使这些管理人员不断的进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此外,高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身体素质的管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才能帮助其更好的完成工作。通过对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优化,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成人医学高等教育。

2.3充分利用学校条件,共享资源

医学设备更迭非常之快,不断有许多新的高端设备出来。高校在投入大量的成本为高校学生提供最新设备,使其有实践机会的同时,也应该将这些资源与成人医学学员进行共享,让他们也有机会使用这些设备,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更深入的把握理论知识和理论技能,使其知识库得到更新和发展。高校的资源共享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学员的能力,使得办学的效果更为突出,从而促进成人教育的不断前进,也为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3.总结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范文第2篇

综上所述,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国家教育政策与卫生政策对高等医学教育系统的影响研究,即高等医学教育的行业管理者和管理行为对高等医学教育系统的影响,国家医药人才培养和医药改革政策与教育系统政策衔接度不足,行业行政化和官僚化趋势使教育系统反应性不够,导致人才培养部门与人才使用部门之间协调性不足,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缺乏对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和医学生的人性因素研究,即从理性人与道德人两方面对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个体和群体进行深入的心理和行为分析。既往的研究总是指出人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从未研究过他们为什么不那么做,容易导致政策制订的盲目性和偏颇性;三是缺乏对既定的高等医学教育各行政与服务部门的运行程序进行审视和再思考的研究,可能导致高等教育组织功能无法适应剧烈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即社会与科技进步倒逼教育改革。

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创新

1高等医学教育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是指组织或个人利用政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利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去衡量政策执行过程带来的各种事实状态,目的在于评判政策的价值,判断事态的走向,以此做出维持、调整、修正、终结或更新政策的正确决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几十年以来,制订的国家或地区教育政策数目庞大,关系复杂,一些关键性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政策制定的初衷?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教育部门、社保部门、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等国家职能部门的政策交叉日益频繁,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他们的诉求如何?都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例如对于全科医师政策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政策,教育者、医学生、医药卫生执业者和患者,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利益倾向。选择一些关系重大、涉及面广的高等医学教育政策(包括政策生命周期三阶段———政策制定、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经济学或伦理学评价,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2高等医学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存在一个固有的缺陷,即将教育组织生命与个体生命混淆为一,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等同为一,将组织的书面职能与组织的实际利益行为对等为一,这是进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错误前提。高等医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即是纠正这种误差观点,将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视为生物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体,研究在市场经济思潮蔓延、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个性特点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人力资源系统在流入、激励和流出环节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策略的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职能内容为研究的切入点,寻求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系统中人力资源要素的优化升级,提高幸福感和满意度。

3高等医学教育流程再造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范文第3篇

我国目前只有部分医学生毕业后进入住院医师培训项目,还有部分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医院工作,根据我国卫生部要求,今后所有医学毕业生都要进行住院医师培训。可见,中、美两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设置不同的医学教育学制体系,以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医学人才,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相同的是,均设有8年一贯制和“4+4”学制;不同的是,我国以5年制为主体,辅以其他学制;而美国以“4+4”为主体,还设置了双学位教育项目。

中美两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比较

课程设置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科目或主题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6],它决定了医学教育产品的最终质量。因此,课程设置改革常常是医学教育改革的“落脚点”。课程设置模式比较在世界医学教育百年发展的历程中,课程设置模式经历了3个大的阶段。1910年的Flexner报告引领医学教育全面改革,开创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20世纪60年代,McMaster大学率先突破学科界限,开创了PBL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提倡基于问题的小组学习。而21世纪初,新的课程设置改革模式———器官系统整合模式,它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将各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了临床与基础的结合[7],目前中、美两国都在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改革并非线性进行,至今,中、美两国的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有3种类型,即“传统学科式”、“PBL或CBL模式”、“器官系统整合模式”;不同的是,美国高校主要采用“PBL或CBL模式”,中国高校多采用传统学科模式。而器官系统整合模式能避免知识增加与时间有限的矛盾,并能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综合化、“职业化”,利于学生的临床实践。但是由于其实施的难度和需要的支持条件,这种模式在两国的应用推广都有待进一步努力。课程体系比较中、美两国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都包含医学前教育和医学教育两个阶段,但是存在差异。因中国医学教育以5年制为主体,故下面以美国耶鲁大学将要采取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我国中南大学5年制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试点班)进行比较。美国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美国的医学教育一般要求学生先取得文、理学士学位,才能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因此美国的医学前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因大学本科专业不同而不同,学习时间一般为3~4年。进入医学教育阶段,耶鲁大学新的课程设置改革要求,医学生要完成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临床技能、纵向整合临床见习/实习、科研等系列课程[8]。在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前,安排3周左右时间,让医学生到医院,与医生、住院医生、护士、3年级医学生等一起参加教学查房,通过观察医生的工作,以期了解如何形成临床决策及医疗团队如何照护患者等[8],即HIP(hospitalimmersionprogram)。按照器官整合模式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对于这类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美国部分医学院校由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医学新进展共同制定[10],共同完成该部分课程的教学,即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引入临床医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回顾基础医学,且安排了不少弹性时间,将大量学时用于小组讨论、辅导活动。学生早期纵向接触临床始于第1学年,每周有半天到临床学习,持续整个基础医学学习阶段,临床技能课程也在这个阶段完成[8]。完成这阶段的学习需1.5年左右。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始于第2学年1月份,在此之前,医学生要通过USMLE(The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StepsI考试。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耶鲁大学医学生要进行专科轮转学习/见习/实习(clerkship)、社区医学实习、临床综合课程、某些专科实习。美国耶鲁大学一般采取专科轮转学习/实习模式,约需48周,通常轮转专科有内科12周(8周内科住院部实习和4周内科门诊实习)、外科8周、急诊2周、麻醉2周、儿科8周(4周内科住院部实习和4周内科门诊实习)、神经病学4周、妇产科6周、精神病学6周;每个专科的理论学习、见习、实习融为一体,每个专科学习完后,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8]。有的医学院校采取纵向整合实习模式(longitudinalintegratedclerkships),即安排学生每周上半天门诊、1晚急诊,其余时间在住院部学习,指定带教教师,选择常见病患者,让学生参与门诊、急诊的诊断及住院后的治疗等[10]。在第4学年,耶鲁大学医学生必须参加4周的社区医学实习和3周的临床综合课程学习,还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些专科实习,或进行某些住院医生课程学习,或学习其他领域知识,如公共卫生等[8,10]。医学生要在完成该阶段学习后通过USMLEStepsⅡ考试才能毕业。至于科研活动,耶鲁大学要求医学生毕业时完成学位论文报告。医学生通常在第1学年暑假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其后的空余时间、第4学年,甚至有些学生需要多花1年时间(第5学年)来完成课题研究及学位论文报告。中国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由于中国的医学生多为高中起点,且多为理科生,在医学前教育阶段,高等医学院校5年制医学生开设了1年左右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8年制医学生不同学校设置不同,时间为1~4年不等。我国医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理科课程比重相对较大;近年来,不少高校也在不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进入医学教育阶段,我国医学生要完成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临床实习等系列课程。目前主要由各学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独自设置基础医学课程及选择教学内容;这些课程的教学以理论讲授、实验课为主,安排少量的讨论课及课外科研活动,其完成约需1.5年。中南大学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试点班采取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中国也有少数学校在尝试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师共同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有些学校设置了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一般安排在第1学年或第2学年,时间约为1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始于第3学年下半期,包括临床“桥梁”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理论学习、临床见习、临床实习[9]。中南大学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试点班在临床教学阶段也采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在第5学年则一般安排48周的临床实习,包括2周的社区医学实习和46周的通科轮转实习;轮转科室包括外科16周(外科住院部14周和外科门急诊2周)、内科16周(内科住院部11周、神经内科住院部3周和内科门急诊2周)、妇产科6周、儿科4周、传染科2周、放射科1周、心电图室1周。中、美两国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相比较而言,两国均设置了医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基础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但是,对于医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因两国医学生的起点不同,美国的医学前课程比中国的多,学习时间也更长,其医学生具有不同的文、理科教育背景。对于医学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美国医学院校注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如尝试由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学教师共同选择教学内容;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展了HIP、早期纵向临床接触;而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进行基础医学知识的回顾及临床综合课程的学习。而中国也有部分高校在尝试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融合,但是早期接触临床时间较短、讨论课较少。两国对预防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均重视不够[7]。至于临床医学教育阶段,美国将临床课程理论学习、见习、实习融为一体,均在医院进行,并且要求医学生在该阶段学习开始前要通过USMLEStepsⅠ考试,在毕业前,医学生要通过USMLEStepsⅡ考试;而我国的单科轮转临床实习是个单独的学习阶段。此外,由于美国的医疗体系的不同,少数高校采用了纵向整合临床理论学习/见习/实习模式,让学生全程参与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过程[10],实现了临床实践的连续性、综合性,以利于学生的“职业化”。

中美两国高等医学教育评价体系比较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11]。它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教育质量可持续提高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校外评价(院校评价、专业认证)和校内评价(教学评价等)等。下面将从校内、校外角度对美国和中国的评价体系进行比较。校外评价比较校外评价主要包含院校评价和专业认证,其中院校评价是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全面综合评估;专业认证是通过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找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高校不断改进和完善,能更有效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院校评价的有效补充。目前中国更加关注专业认证。美国和中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比较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评价体现了总结性和形成性评价,其目的不在于评价结果优劣排序,而是促进改进,提升质量。两国均使用医学院校专业认证专用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有利于评价后的针对性指导。但是,我国开展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时间相对较短,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未开展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校内评价比较这里所说的校内评价仅限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中、美两国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比较。美国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360°”评价。其主要涉及3大块内容———理论知识、临床能力、专业素养;对于理论知识的评价,常采用多项选择(multiple-choicequestions,MCQ);对于临床能力的评价,通常采用标准化患者、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迷你临床演练(miniclinicalevaluationexercise,mini-CEX),辅以同行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文档评价等方法;对于专业素养的评价,常采用平时观察、文档评价、教师谈话等方法[10]。中国的高等医学院校也主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临床能力、专业素养进行评价,通常采用书面测试、操作考核、平时表现(考勤、课堂表现等);部分高校也在采用OSCE、标准化患者、mini-CEX、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系统应用、文档评价等方法。两国对学习效果评价的目的都在于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学习,也都根据医学生能力要求选择相应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都结合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不同的是,中国的课程设置以传统学科模式为主,对于每门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通常使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平时表现”的组合进行评价。对于理论知识的书面测试,部分学校采用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等,也有部分学校采用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等题型;对于临床能力的考核,目前部分高校正在积极尝试OSCE、标准化患者、mini-CEX、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系统应用、文档评价等方法。

中美两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它是高校“软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能影响高校的办学成效。中、美两国高校管理多采取“学院制”。由于医学教育的系统性和实践性,两国都在不断改革医学中心/医学部/医学院的管理体制。在美国,绝大多数医学院隶属于综合性大学,其医学教育机构的称谓有医学中心、卫生科学中心、医学院,拥有3种类型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图1)[5]。1)集中型: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其卫生科学中心/医学中心隶属于大学,并设置有关的行政管理机构,行使较全面的管理职能,管理各医学相关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2)分散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它们的医学院隶属于大学,但与其他医学相关院系、医学研究中心平行,管理附属医院;3)部分集中型:如华盛顿大学,其医学中心隶属于大学,并设置一些有关的行政管理机构,行使部分管理职能,管理各医学相关学院、附属医院等。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有63所医学院校合并至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其称谓有医学院、医学中心、医学部、临床医学系等;存在3种类型管理体制(图2)[17]。1)实体型:其医学院/部/中心隶属于大学,并设置有关的行政管理机构,行使全面的管理职能,管理各医学相关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2)虚体型:与其他医学相关院系、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平行;3)部分实体型:其医学院/部/中心隶属于大学,并设置一些有关的行政管理机构,行使部分的管理职能,管理各医学相关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由上可见,两国都存在3种情况:1)所有与医学有关的院系、附属医院等隶属于医学院;2)所有与医学有关的院系、医学院等相互平行,由大学统管;3)部分与医学有关的院系、附属医院等隶属于医学院。不同的是,在“分散型”中,美国的医学院/医学中心/医学部拥有附属医院的管理权,而中国的“虚体型”则与附属医院平行。对于医学院的管理,两国都在不断调整和改革,为医学教育开展提供更好的组织和服务。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教育;科研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教育与科研是高校运作的两大主要职能,教育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科研也是一种教育。

一、医学教育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分析

(一)科研促进教育

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有效运行。医学高校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医学教育实际,结合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对医学类知识、医学教学、课程设置等进行探索,以此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为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以及实现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科研依据。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与科研工作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尤其是科研能力已成为衡量医学院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实施医学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和熟悉学术前沿状态,能够获取和创新知识体系,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来丰富教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二)教育带动科研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往往忽略了科研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面对每天都在变化的科学技术,作为医学高校必须重视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作为发展医学教育的重要因素。对于医学院校的教师而言,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其实是同等重要的,教师在搞好医学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必须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搞好,可以说,不去科研只注重教学的教师缺乏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深入了解,其教学水平也不会太高,也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科研工作搞得好的教师,对于现代医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比较熟悉,观念相对超前,在教学中往往更加主动,能想方设法地去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视野,带领学生一起开展科学研究,以此来熏陶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

(三)二者共同发展

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过程,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都是医学院校最基本的办学内容。所以,对于医学高校来说,教育与科研同等重要,应该将二者统一结合起来,实现教育与科研的共同发展。

二、医学教育与科研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够

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不断开展科学研究来促进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由于科研工作投入大、周期长,所以,许多医学高校在教育教学中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经费和精力。在医学教育中,作为管理者认为只需要开展好医学教学工作即可,认为科研是可有可无的工作。由于医学高校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即便是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在投入方面不到位,导致科研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

(二)制度建设不全

我国医学教育采用的多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模式,导致科研工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例如许多立项评审和结题验收都缺乏标准依据,操作不规范,有时甚至是凭领导、专家个人的意向来决定,没有严谨的制度做保障。在科研开展过程中,也缺乏具体可行的监管制度,重复申报、轻易结题的现象屡见不鲜,检查流于形式,导致教师科研工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挫伤了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热情。

(三)科研管理欠缺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开展的质量。目前,许多医学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科研管理人员的缺乏。一方面,已有的科研管理人员业务不够熟练,亲自参与课堂研究的实践经历少;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工作量大、程序繁琐的科研管理工作。而医学高校则缺乏这种能够胜任新时期科研管理工作的专职人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质量。

(四)缺乏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在科研领域缺乏政策支持,使得科研工作一直处于高校教育的边缘地带。尽管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提升,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是缺乏比较成熟的政策支持。比如对于科研项目申请者的资历规定和科研经费投入规定等问题,都需要加大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

三、促进医学教育与科研共同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医学教育过程中需要普及科研知识和方法。科研是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开发,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教育规律,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其次,高校管理者应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参加科研活动,来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将自身的医学知识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会得到提升。所以,高校管理者可以将教师参与科研的次数与成就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最后,医学高校领导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在经费投入和职称晋升上给与科研工作支持,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研究的参与率,将教育和科研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

医学教育与科研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为此,医学高校需要在教育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上做文章,积极协调和服务好教育科研工作,为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得教育科研相关人员的智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改进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创新科研工作。医学高校科研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

(四)改善政策环境

要想取得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还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做保障。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各高校必须积极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科研环境,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等配套政策来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学者从事科研工作,要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对公平合理的科研氛围和更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科研已成为衡量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水平,进行专业性、综合性的科研活动必不可少。只有正确看到医学教育与科研的重要性,采用有效措施去改善科研环境,才能真正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整体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独立设置医学院校;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42-03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在中央“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指导下[1],高等医学院校顺应全国高等教育资源重新整合之趋势,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对结构布局也进行了调整,使一部分原属卫生部领导的医学院校变成由教育部领导,部分独立医学院校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一部分。高等医学教育出现了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及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两种主要的办学模式。这两种办学模式究竟谁更适应当今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谁更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医学人才的需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试图从办学类型和层次、组织管理模式、人才培养、学科课程结构、校园文化、附属医院管理等方面对这两种主要的办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一、办学类型和层次之比较

办学类型和层次具有明显的历史性、多样性、动态性。也就是说,一所医学院校的办学类型和层次是在多年、长期的办学历史经验中形成的,是以其自身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面向等为依托的。不同的学校办学类型和定位不同,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办学类型和定位也会不断调整和变化。这些都是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我们必须尊重并且遵循这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一蹴而就。

办学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研究型、教学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等。办学层次可分为: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普通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每所大学在其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都逐渐形成自身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即使是高水平大学也无法做到每个专业都一流。医学院校并入综合型大学之后,也不可能一并则优,一并则强,其办学类型和层次的科学定位问题依然存在。若二者层次相当,则作为下一级学院的医学院可做适当的调整,以使自己的办学类型和定位与综合大学基本保持一致;若低于并入的综合性大学,一般情况下,医学院会上移自己的办学类型和定位,这就存在一个拔苗助长的问题,因为其自身的办院规模、师资力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面向等可能没有相应的实力或者说达不到相应的水平,是违背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规律的;若高于并入的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将会有积极性被压抑的问题。二者的矛盾如何协调,办学类型和层次如何统一,这是高等医学教育管理者和研究人员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组织管理模式之比较

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在漫长的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且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一般而言,校一级管理层包括校党委领导下的组织机构,如组织部、宣传部、纪监处等,和学校行政领导下的组织机构,如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等,二者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并非截然分开、互不干涉的,这是由中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党政互相制约的机制所决定的。教学单位包括各二级学院,独立设置的科研、教辅机构,以及附属医院,其中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又有各自的分设组织机构。医学院校对外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内具有领导统筹学校各项事务的权利;各教学单位在统一的行政管理事务上接受党政管理部门的协调和安排,在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学生管理等事务上有自己的决策和执行权。这样,整个学校的组织管理基本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倒三角形体系,这样就能确保各分管机构和教学单位的稳定和高效运作。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的组织管理主要采取三种模式:第一种是集权式管理,原医学院校绝大部分管理机构被撤销,主要管理职能都集中到校一级,医学院(部)原则上只设教学、科研办公室,不设立单独的管理机构。第二类是分权式管理,原医学院校的架构没有进行大的改动,原行政机构的管理权限基本不变。医学院(部)仍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大学对医学院(部)采取宏观管理,主要是目标与规划管理。第三类是集权分权式管理,决策权由大学统一掌握,医学院(部)只保留相应的执行机构,可依据学校大政方针、政策制定相应的教学、科研管理发展规划和策略,具有较大的自。[2]无论上述哪种模式,医学院由于已不再具有学校最高一级的办学地位,因而也就失去了独立法人资格,其管理职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三、人才培养之比较

我国的医学院校长期以来各种学制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始终把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以培养从事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兼具医学科研和教学能力。在知识的构建上,要求学生掌握深厚的医学专业理论基础,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技能技巧,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以成熟的技术和医疗行业规范为基础,培养学生胜任医务人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校的中心工作都服务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学校的主要活动都围绕医学生医疗实践技能的培育展开。在这种人才培养种类单一、目标清晰明确的办学体制下,有利于集全校之智慧,举全校之合力,共同实现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同样以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为主,相比之下,其人才培养优势在于:借助于综合大学的较好的人文环境与优质的学科资源,强调素养、能力与学识等方面的多层次培养,让医学生在良好的专业技能之上,发展更高的整体素养与综合实力。避免了单一学科院校教育较为闭塞、自成系统、办学理念相对狭隘的缺陷,转变了独立医学院校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统一,成才标准一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格局,把握与综合性学校合并的机遇,进行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学,开拓更多的人才培育模式。在综合类大学中,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发展进步,另外有着优质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均为培育创新型医学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医学生进入综合性大学后,能够在更广泛的学习范围里了解各个学科,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教育后再确立主修学科,且确立主修专业后,如不满意,亦能够较方便地转换专业,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专业特长及能力优势得到较大程度的展示与发挥,有利于适应学生的学术倾向,发展学生的潜能。相比,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医学教育学制长,办医学教育投资大,成本高,效益相对较小,且由于医学院仅为综合性大学的众多教学单位之一,因而,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有些政策、措施、办法都难以向医学院倾斜,医学院的地位得不到保障。其次,由于医学科学的专业性较强,普通综合性大学对医学教育的规律性和特殊性缺乏认识,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医学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仍沿用原有的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势必影响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学科课程结构之比较

我国的医学院校大都采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这套学科课程体系固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如群体知识结构雷同,个体学科基础薄弱,学生学术视野狭窄、综合素质不高等,但确确实实在长期的医学教育教学和医学人才培养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且随着全球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在学科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也在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如加强了基础医学学科之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借鉴了西方医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探索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教学,将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以临床问题或病例为引导,为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甚至通过不同的方法加强与综合性大学合作,拓宽口径,夯实基础,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共同培养医学人才等等。

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可以充分利用学科众多,门类齐全的优势,积极推进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表现在:首先,有利于加强基础学科。在医科院校,基础学科由于不是医学专业学科而往往不受重视,而在综合性大学,它是大学学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受重视程度,有利于其发展。其次,有利于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当今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各学科的发展也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综合性大学里多学科并存,不仅方便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学习提高,从而培养他们更广阔的视野、更深的理论素养和更强的动手能力。再次,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集中在同一所大学,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边缘学科的发展。[3]与此同时,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也会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如公共基础课部(教研室)一旦并入综合性大学后,其在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学科中便失去了优势;教师与教学设施的归并,尤其是原医学院教师与并入大学相应院系教师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形成内耗,不仅不能体现和发展其优势,反而会削弱原有的力量,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五、校园文化之比较

无论是综合性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他们在办学过程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校园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践行着自己的办学理念。如浙江大学的求实思想、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理念等,既体现了其办学风格及传统,也对我国高校办学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医学院校因为其本身的医学单科性质,缺乏人文社会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依托,所以,其校园文化建设亦以医学类学科为主要特点。而把医科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一方面是组织形式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是两种或多种校园文化的交融。由于原有各高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过程中,都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思维特点,进而在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及处理问题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此类文化氛围与思维特点又会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及日常办学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以其“严谨、求真、务实”为特色,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文化以其“活泼、包容、自由”见长。因此,要使院校合并获得预期的理想效果,文化的整合与重构不可忽视。几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校园内并存,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甚至难以调和的矛盾,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的合并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证。合并后上海医科大学形式上的“复旦”化对于一个独立办学近百年的医科老校而言,确实是难以接受的,对于那些老教授和学制横跨两校合并史的原上海医科大学学生来说,更是感觉一夜间变成了复旦人,而且是被“边缘化”了的复旦人。[4]这种文化的兼并对身临其境的师生员工来说是一种非常残酷的文化剥夺以及归属感的强烈丧失。因此,我们决不能单纯地去用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或者几种文化,要消除这种不和谐,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去调和相互之间的文化的差别以及由这些差别造成的思维特征、工作方法和行为习惯、价值取向。

六、附属医院管理之比较

合并之后又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就是附属医院的从属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附属医院肩负着医疗服务、科研、教学三大重任,是医科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将原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纳入综合大学来管理,从医学教育自身的规律来看,有着明显的缺陷和弱点。因为医学基础学科和医学临床学科二者是一个统一的学科体系,附属医院归口综合大学管理,人为割裂了临床教学与基础教学的关联,医学院对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监管权利削弱,极有可能会导致临床教学质量的降低。哈佛大学提倡以疾病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先基础后临床二阶段教学模式,将两阶段的教学内容全面融合,学生可以早期接近患者,接触临床,掌握详细的病患过程,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技能和素质的培养。[5]而我们把医学教学人为地分割成两个部分、两个阶段,既无益于建设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也无益于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讲,合并之前附属医院由医学院校直接管理(重点是教学组织管理与人事管理,财务相对独立),并由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合并以后,附属医院成为综合大学直接管理的二级单位,与医学院(部)演变成平行关系,甚至附属医院的行政级别稍高于医学院,致使二者在医学教学中的关系模糊、责权不清。此外,附属医院除了承担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以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运作方式,综合大学将无法对其进行高效、及时的管理。部分综合性大学在几年的试点管理后,又把附属医院纳入医学院(部)直接管理,即是对上述管理体制缺陷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总之,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出现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与独立设置医学院校两种办学模式并存的历史阶段,我们丝毫不用急于对到底谁去谁留的问题过早地下定论。数校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不能仅满足于财务、人事管理等表象上的统一,并校也并非为了追求规模扩张,学科齐备,其真正目的是要发挥重组的综合优势,促使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并入或与其他实力较强的高校合并组建综合性大学,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开创了充满希望的未来,但如何科学地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发展体系,如何尽快使组合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效益,使体制改革的外在形式逐步发展成为切实的成果,还有待我们去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 注 释 ]

[1] 周远清.历史性的重大进展――谈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N].人民日报,2000-08-12.

[2] 左志德.合并高校医学院的管理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4:16-23.

[3] 王家平,毛晓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医学院的发展定位问题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