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理念创新及高教建设

大学理念创新及高教建设

一、大学理念创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要任务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面临着理念创新的问题。其一,大学理念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先导,创新与时代相适应的大学理念,提高其认同性与合法性,将自下而上地影响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理念提供现实依据。其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所依赖的核心在于大学是否拥有前瞻、先进而持久的理念。大学理念是体现大学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探索大学理念的发展逻辑,引导高校准确定位、特色发展,将减少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同性与盲目性因素。其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各类高校的共同努力,从建设“强校”人手来推动这一战略决策。通过大学理念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与文化创新,最终推动人才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协调发展,使高等教育生态和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四,大学理念通过对人的“文化化”与“模塑”功能,影响社会观念的更新,具有标杆性指向功能,将先进的理念“渗透”到人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将从更宽泛的意义上引领国家迈向强国之林。

二、问题反思:中国大学理念发展的现实矛盾

大学理念是体现国家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从我国大学所处的历史方位出发,找出现存大学理念路径依赖的核心问题与主要矛盾,不断取得认识上的突破。

1.社会干预与大学自由理想的矛盾。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维护学术自由与自治是追求客观真理的必要条件。而在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公共权力需要依靠法律政策等途径来作用于大学。这种社会干预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为大学的学术自由提供资金、法律、物质、文化等各种保障;另一方面它又限制大学的学术自由。社会的强势干预压制了精神层面的自由,大学独立的批判精神也在制度化的工具理性中消解。这种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相失衡的深层因素在于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文化不相适应,大学理念与教育管理体制间尚未实现良陛互动,二者相互纠缠,掣肘着我国大学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2.全球化效应与大学自我异化的矛盾。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日益彰显,知识经济社会下科技互动与文明对话对大学造成巨大影响。我国在开放新视野的同时,也产生了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提出的两种全球化效应:解民族化和解疆域化。一方面,大学从国家的意识形态机器转变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官僚体系,大学赖以存在的基础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大学在追寻国际潮流中日渐丧失了文化批判精神与价值判断能力。任何思想都有其时代局限性,脱离大学理念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和具体社会环境,脱离理念产生和发展所必需的逻辑前提,再先进的理念也无法生根。面对这些挑战,如何提高大学自身的主体意识,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消解全球化效应中的大学自我异化危机;如何既积极融入国际视野,又始终保存传统优秀文化,是当前必须关注的时代课题。

3.科技至上的泛化与人文精神走向式微的矛盾。从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看,科技至上的泛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建国以来,我们简单移植前苏联专业教育理念,使得大学理念仅建立在维持当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秩序基础之上,将人的培养纳入一套统一的框架之中。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的市场化与大学核心价值体系问的矛盾。我国社会科技依赖现代教育创造了发达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强化了大学教育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各种外在目的,追求的是工具和手段的合理性,而忽视了目的本身的合理性。大学人文关怀的普遍失落导致了价值观的认同危机,人文精神彰显不足,人才素质的完整性受到挑战。

4.大学目标的多元化与办学理念趋同化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学片面追求大而全的统一办学理念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多元化发展不断加快,国内各类各层次高校之间的生存竞争加剧,大学理念作为大学文化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却始终显得趋同划一。高校决策者在一味地迎合中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不注重院校研究和办学理念的创新,其结果是大学越来越缺乏基本个性,体现不出差异化与个性化的意蕴,使办学理念成为空洞玄虚的口号,缺少实用价值和针对性,不足激发大学发展的竞争力,高校自身特色与个性被大而泛之的理念所淹没,成为影响大学进一步发展的深层障碍。

5.社会变迁与大学主流意识形态变革相对迟滞的矛盾。自近代以来,我国现代大学伴随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形态变更、现代文明模式的整合,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变革中曲折发展。然而,如何应对、引导和顺应这种变革,我们现有的理念却仍显窘迫与滞后。大学理念与社会变迁相呼应的切合点常常错位,集中表现在布鲁贝克所言的“合法性危机”上,大学尚未意识到自己应承担如此重要的历史使命,以至于对快速的社会变革和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没有充分的精神力量来应对,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变革相对迟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适应社会带来的新变化与新挑战,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理念问题做出新思考与新判断,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先进大学理念的基本要素特征

高等教育强国的典型标志是拥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大学理念,这些理念不但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且为各级各类大学提供了有力的学术和精神支撑。从世界范围看,推动现代大学发展并引领高等教育强国的先进教育理念虽各有特色,但不同理念之间仍存在着内在统一性,体现了一些共性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构成教育理念体系的基础单元和理念发展的“原点”,展现了高等教育的规律性特征,决定着整个理念体系的性质,在系统中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不同的办学主体根据对教育理念各要素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与需求,通过各要素的重组与联结,以不同话语表达方式对其进行转换,进而衍生或演绎出新的教育理念。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理念创新就是对理念基本逻辑要素的新认识与再组合。勾勒先进大学理念的基本要素,意味着用一个我们难以企及的“理想模型”来确认大学自身的位置。从中西方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来看,主要包含了以下基本要素:

1.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育人之魂,是发展教育和治理高校的第一要素,更是衡量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如哈佛大学“培养有教养的人”,芝加哥大学“培养共同的人性”,剑桥大学“因培养学生而存在”_3,就我国而言,“育人为本”、“生本教育、“人才强校”等理念也体现在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中。大学的根本目标是造就“整全的人”,实现一种最宽泛意义上的教育,最终使人成为一种生命存在,以提升人性、泽被人类。

2.学术信念。大学是以献身科学真理的探索和传播为志业的学术共同体,崇尚学术自由、坚持教学研究相统一是大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信念,是对服务教学、自由探究创造性文化的一种坚持。如柏林大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芝加哥大学“创建重学术的本科”,哈佛大学“学术至上”等。我国老牌大学也有着“以术治学”的传统,如原华中工学院较早提出“科研走在教学前面”,在学术研究中启发心智,增强办学实力。

3.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赋予了现代大学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这种责任和使命决定了大学的定位。如剑桥大学“根植于工业和商业”,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和世界服务”,麻省理工“肩负国家责任,培养社会的领导人才”等。中国大学则更注重这种社会责任、育人责任和学术责任,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感。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日益成为一个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实践领域,必须站在整个国家的立场上服务社会,将大学引领社会前进的历史责任纳入到人才培养之中,融教育于社会,引领社会或业界的发展。

4.自由环境。自由与自治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如剑桥大学“以自由教育造就绅士”,柏林大学强调“教与学的自由”,斯坦福大学“让自由之风劲吹”等。中国大学则注重“学习自由”,强调自由的限度,如清华大学选择了梅贻琦所谓的客观自由主义。现代大学的自由应是在大学充分意识到自身责任前提下,最小限度地受外来干涉,进一步协调政府、社会与大学关系,为大学创设宽松社会环境。

5.开放视野。开放是一种自信,办教育要有开放的心态和普适精神。如牛津大学“国际化教育”,麻省理工“与全世界分享”等,普林斯顿大学“为世界服务,营造平静的环境”等。在我国,上海交通大学等老牌大学可谓推进“国际化”的典范,注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华中科技大学则提出“开放大学体系”,向社会转移知识,使大学的主要活动、资源利用的边界延伸到社会之中,表明了要在社会发展的深刻认识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面向世界,全方位开放大学的生态系统。

6.文化基因。大学理念的内在支撑点主要在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无论是西方的牛津、剑桥、柏林大学,或是我国的老牌大学,其文化基因构成了大学特色发展的内在基础。这表明,当教育抱着既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又全面开放的态度时,文化才可能获得较高弹性,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本国国情与特色的教育理念。

7.超越精神。理念上的超越,就是追求差异化、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提升文化竞争力,这是特色大学的标识。如麻省理工注重对专业特色的坚持,提出“关注现实,勇于开创”,“手脑并重”等J,成为与古典大学齐名的国际知名学府。我国临沂师范大学的“经营大学”、吉首大学的“平民大学”理念等,都与学校自身发展定位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使其在同类大学中独树一帜,这正是不断超越、发展个性的结果。

8.整体观念。大学应是个“大而全”的宇宙,不同知识问的融合将这一宇宙统一在哲学视野中。如西方的牛津、剑桥、麻省理工,我国的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都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实施综合化战略,重视全面素养的提升。学术发展依赖于与知识整体的关系,是专精与博通、求真与求实、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本土与外域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理念是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统一、充实了大学“整体观”的哲学思想。

四、变革与创新: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相适应的大学理念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意味着我国大学理念、制度和管理模式需要深刻地变革与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大学理念的规律性要素,把大学教育的普遍性与学校的个体特殊性和必要性相结合,将教育理念的稳定性、延续性与灵活性、适应性相结合,以对外部的变革与社会期望作出回应,这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1.学术独立,自由与责任相结合,将社会使命纳入人才培养中。随着大学的边界日益扩张,由教育社会化激发出来的无边物欲的推动下,学术已然从服务社会的“手段”演变为“目的”。那么,服务社会是否为大学存在的理由?大学应以何种方式与程度满足社会需求?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自由”始终是“责任”的基础,二者必须建立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之上。博克原则性地提出了协调办法:“努力把服务外部世界和较少功利性的学术追求结合起来”_5J,在政治、市场与大学关系之间,落实办学自主是核心问题,高校则应主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外部关系“协调”必须与内部“治理”相结合,以保障大学精神层面的自由。毋庸置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大学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无论过去或未来,“学术”始终是大学立身的根本。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的职责是监管一个理性国家中人民的精神生活,将民族性传统与主张中央集权经济统治的理性融合、贯通起来”。必须着眼于社会对未来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主动调整战略目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将社会责任纳入人才培养中,高水平大学更应发挥其引领作用,保持超越时代的精神气度。

2.保存传统,思想认同与体系开放相结合,在文化整合中创新。从理念发展史看来,当一种基因进入新环境时,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如德国人关于大学的理想越过海峡到美国就发生了这种变化,在不同社会里与不同的学术传统相遇后被吸收和改变,变化的主因是与德国不同的文化环境。诚然,大学理念需要不断地从各种社会思潮与观念中汲取营养,并因世界大学理念的走向或社会制度的变迁而变化,即使看来并不完全对应或同步,但我们当前所需关注的是提高文化选择与判断能力,在批判的视野中实现先进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而这一切,当以开放体系的心态和保存文化的精神予以考虑,提高对学术逻辑的认同性。尽管中国大学传统已然淡薄,而正是老牌大学传承已久的学术环境才是其最为贵重的无形资产。当前我国尚未完全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在学习西方大学理念中所能理解或被认同的仅是外在结果性内容,但作为核心存在的文化价值观却被忽略掉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旨意绝非抛却一切推倒重来,反而比任何改革都更为重要的是,明确大学首先需要的毋宁是保守,是对“传统学术生态的最为精心的环境保护”。

3.以人为本,启迪心智与发展理性相结合,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旨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要求决定了大学一切职能必须以人为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而质量的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当前,与科技至上的泛化相比,现实中大学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旁落状况令人忧虑。中国大学至今培养不出诺贝尔获奖者,杰出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关乎未来的世纪问题,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人力指标仍有很大距离,这不得不驱使我们对大学人才培养理念与制度作深刻反省。一切教育的初始目的就在于人的陶育,达臻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如洪堡所言,教育使人“达到个人天赋完全的发展,最终融合为一个整体”。这种整体发展关键要体现批判与创新精神、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追寻现代大学教育存在着的内在普遍原则,这种原则被康德称为“理性”。理性在各学科之间提供了一个比率,借助批判探索从一种简单的经验实践而变成一种理论性的自我认识,在自由探索的冲突中培育心智,导向思维的理性。也许,中国现代大学更需要以促进人才素质综合化为旨归,在发展理性与启迪心智中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4.找准定位,个性化与普适性相结合,体现大学理念的文化竞争力。拥有一大批高水平大学跻身世界优秀大学的群体,并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办学理念和多元化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从强国的发展经验看,19世纪的德国,大学各自为社会培养着不同类型的人才,既有从事纯科学研究的大学,又有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技术学院,不同性质与类型的高校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美国也如克尔所指出的,早已超越了德、英模式,而发展出自我的性格J。我国特色大学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办教育需要国家统一大原则和路线方针,但适于不同层次类型学校的大学理念、政策措施和发展出路,要靠自己去开拓和探索。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都赋有重要使命。必须在定位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体现差异性和竞争力。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大学必须在整个系统框架下,找准发展目标、加快内涵建设。把握定位的内涵和依据,实现普遍性与个体性、现实性与未来发展性、学校发展与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在理念创新上绝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基础、实际水平和客观环境,一味地追求“研究型大学”、“国内或省内一流大学”等类型和水平定位,应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差异化的理念体系,为适应社会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的需求、早日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创造条件。

5.唯变所适,适应与超越相结合,在批判反思中重构理念。大学理念是个发展的概念。时代与社会对大学理念施以影响,而大学理念亦可主动顺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虽然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际,大学总急于改革以适应面临的社会变化,但在理念发展的基本逻辑框架下,大学更应专注于分析自身的传统、问题与特色,找到与时代需求相匹配的契合点。从逻辑而言,即使人们曾经达成一个有关教育的理念,那也无非是在解释和再解释的过程中,经由多方冲突和妥协而暂时形成的某种历史性概念。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以辩证的心态来匹配理念创新的过程:坚信并不存在一种对大学的终极解释;坚信那些看来并不完备的解释具备其相应的合法性,并由此构成某种现实的力量,使思想在不断博弈中重建_l,而这将是大学理念发展的常态。人类的理性认识从来都是有限的,与其去虚构一个大学的理想形态,不如坦诚地面对现实问题,并保持对这些问题的开放性与警惕性,以敏锐的触觉感知社会的需求,在批判中不断赋予大学理念新的内涵,在办学实践中主动体现和顺应时代要求,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