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业投资管理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精选

矿业投资管理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1篇

我国的资源能源类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资源供需状况和国际市场资源价格频繁波动的现状要求我国必须加快资源能源类跨国投资步伐。

具体来说,我国资源能源类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尽快实现以适当的价格,稳定地获取原材料供给。我国部分种类的矿产资源储量不足,制约了我国资源能源类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发展。因此,我国矿企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掌控海外矿产资源的目的,利用全球资源能源来源,弥补国内自然资源的不足。不仅能够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延长上游产业链,规避价格风险,直接获得一些价格公道、长期稳定的资源能源供应;同时可以增强与世界大型矿业公司谈判议价的筹码,通过分享资源能源的定价权,降低企业成本。二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获取先进技术业是我国资源能源类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资源能源类企业的技术相对落后,要提高利润率,必须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而通过并购国外技术先进企业,通过控股方式控制发达国家某些掌握先进核心技术的企业,我国企业可以以比较少的投资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三是,获取国际比较经济利益。资源能源具有分布不均衡的特性,国际上一些资源能源类企业占有较好的矿产资源,具有矿产区位优势,形成国际比较利益。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获得较好的矿产资源和国际比较经济利益。

我国的资源能源类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对石油能源的跨国并购现状

当前,从实践来看,我国的资源能源类企业已普遍把跨国并购作为获取战略性资源、参与世界资源能源产业分工协作、快速实现企业经营规模扩张的“捷径”。在石油领域,近几年来我国的跨国并购活动非常频繁,并购金额由几亿美元到数十亿美元不等,个别案例并购金额甚至已突破100亿美元。

在并购目标的地区分布上,我国企业的并购遍及世界四大产油带。目前,我国石油在哈萨克斯坦已有很强的优势;南美地区目前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工作重点,我国和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如火如荼,在联合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之后,玻利维亚政府也已明确表示希望中国能源公司去当地投资;在中东地区,中国石油已跟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联合收购了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叙利亚一处油气田的权益,下一步可能会在伊朗和伊拉克有所突破(2009年,我国石油公司已经联合BP公司在伊拉克首次石油竞标中胜出);在非洲地区,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当地都已经有项目开展。其中,我国企业并购投资成功签署协议的大多在发展中国家,而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石油能源并购活动,相当多数未能成功签署协议。但在金融危机造就的融资需求的巨大压力下,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和油气企业也开始放下身段,积极主动地到中国来寻求融资。

二、我国对有色金属及铁矿石矿产资源的跨国并购现状

近年来,我国矿企在有色金属矿产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并购交易主要有:2005年,五矿集团拟以60亿加元收购加拿大铜和锌生产商NorandaInc.,这是当时加拿大销售额最大的一家矿业公司。但由于竞争对手的介入和遭到加拿大某些政客的反对,交易在同年搁浅。2006年11月,宝钢集团、金川集团以及国家开发银行斥资10亿美元全资收购菲律宾棉兰老岛的一家镍矿。2007年4月,厦门紫金铜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9400万元英镑(约为14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英国蒙特瑞科公司50.17%的股份,英国蒙特瑞科公司是伦敦股票交易所AIM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目前正在秘鲁勘探一个大型铜矿项目。2007年12月,五矿集团联手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JiagxiCopperCo.)以4.55亿加元成功收购加拿大上市的北秘鲁铜业公司(NorthernPeruCopperCorp.)。

在国际铁矿石领域,一直由必和必拓等几家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控制铁矿资源,在国际铁矿石价格年年上涨的背景下,我国钢厂用户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目前,中国钢铁企业手里拥有的海外铁矿石权益资源每年不过7,000~8,000万吨,仅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20%左右,而欧洲、日本的钢厂拥有的海外权益矿石占进口比例达到60%以上)。从2006年到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分别上涨约19%、9.5%、65%。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特别是澳洲)等发达国家资源能源类公司股价大幅下滑,货币同期也不断贬值,使得澳大利亚等国的矿业资产对外国投资者吸引力大增,我国一些企业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首先是2008年底澳大利亚同意我国首钢收购吉布森山铁矿公司,与2008年上半年首钢发起的收购价格相比,因铁矿石和矿业公司股票价格大跌。此次首钢的收购价格便宜了近75%。随后中铝联合美国铝业公司收购获得了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现有股份,交易总价为140.5亿美元。本次交易是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投资,也是全球交易金额最大的股票交易项目。进入2009年,中国矿企的海外并购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态势:继2月5日,中金岭南投资45007Y澳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收购PEM公司获得圆满成功。2月24日,湖南华菱钢铁又斥资7.7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业公司ForteseueMetalsGroup16.5%的股份(此收购于3月30日获澳政府批准)。

三、我国的资源能源类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

1、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政府积极推行资源能源外交战略。如,2009年以来,我国国家领导人和相关国家领导人频繁互访,大力推动我国的资源能源外交战略。从沙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再到委内瑞拉和巴西,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企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其并购海外能源的战略路线图,正从中东向中亚、南美延伸,遍及了世界四大产油带。在年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2009年至2011年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做了规划,除了研究提取部分外汇储备设立专项基金,规划还提出对重大境外能源投资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贷款和提高财政注资比例等支持政策。我国政府多元化的投资和贸易模式使得国家能源储备和开发战略更为完备,我国政府同时还运用手中强大的外汇储备影响和改变石油交易格局。

不断出台新政策,改善境外投资政策环境。如,2008年12月,我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其中明确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开创了我国杠杆融资制度。再如,为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商务部2009年出台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改革了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大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与现行规定相比,《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体现了便利化、管理和服务相结合以及权责一致的原则,促进了境外投资并购的便利化。商务部仅保留了对少数重大境外投资的核准权限,大部分审核权都下放到省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负责,而境外投资经济技术可行性则由企业自行负责;同时,对外投资的核准程序也大大简化。政府制定的系列政策中均将资源能源类境外投资划为重点支持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巨资助力。如,我国资源能源类企业在2009年头几个月发起的并购热潮中,无论是中石油,中石化与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巴西分别签署的总计超过41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还是中国铝业拟向世界矿业巨头力拓集团(RioTintoGroup)注资195亿美元(现已“失败”退出),以及湖南华菱钢铁斥资7.7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业公司FortescueMetalsGroup16.5%的股份(此收购于2009年3月30日获澳政府批准),这些总额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并购计划,都是与我国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以其巨额资金的鼎力支持分不开的。

2、并购主体以中央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

众所周知,企业涉足国际资源能源市场,必须要有雄厚的实力为基础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而我国的中央国有企业多为规模超大的企业,基本上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2008年,我国有19家中央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资源能源行业的特性决定了我国进行此类跨国并购要以中央国有企业为主体。实践中,近年来我国大型的跨国并购也正是以央企为主。同时,我国民营企业也开始积极参与跨国并购,并购也是主要集中在铁矿石资源和油气能源等矿产资源初级产品领域。如2007年,重庆民营企业收购圭亚那矾土矿项目和北京民企在老挝收购矾土矿等项目。再如大型民营企业沙钢、华菱钢铁等对国外铁矿的并购。

3、我国企业的资源能源类并购遍及全球,并购方式多样。

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遍布全球。首先澳大利亚成为中资企业光顾最多的国家,占中国整个海外并购30%以上。另外,我国企业在欧美、拉丁美洲、俄罗斯等地区不断进行跨国并购,在中东、非洲、加拿大也都可以看到我国企业并购资源能源资产或股份的身影。

在境外并购方式上,我国企业并不拘泥于单一方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对待。

我国一些企业在循序渐进开展境外投资的基础上,不时依靠自身实力敢于果断出手,单独并购境外企业。如,我国中铝公司在前期准备充分的情况下,2007年以约8.6亿美元单独并购秘鲁铜业公司9I%的股份大获成功;再如,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2007年斥资约1.08亿美元,成功单独并购英国斯坦科(Sterneor)公司旗下的澳大利亚萨维奇河铁矿(SavageRiver)90%的股份。除了单独并购之外,我国企业还采取联合并购的方式以降低风险。不仅国内企业强强联合,如中石油、中石化联手海外收购,也有我国企业采取与国外企业联合收购的方式,如中国与印度两国石油公司的合作收购不能简单地看作“1+1=2”的关系,更应将它看作“1+1>2”的战略合作关系。由于两国石油公司的合作,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提高了要价能力和减少收购的溢价,两国公司还因此降低了经营风险(再如,2008年,我国中铝公司联合美国铝业公司,以149亿美元成功并购力拓12%股份)。而这一模式将会为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在更多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模板,使双方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另外,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方式也各有我国企业的成功实践,如,2005年中石油以41.8亿美元善意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100%股份案、2008年中钢敌意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案等。

4、跨国并购的支付方式多为以现金支付收购少量股权。

尽管在个别跨国并购案例中我国企业取得了控股权,但大多数企业只是购并部分股权,目的仅是谋求参与资源能源的定价权,而非控股权。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有东道国方方面面的阻力;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财力难以支持更多股权的收购或因缺乏整合的经验和能力而先行“试水”。因此,获取部分少量股权等权益成为大多数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选择。现金支付仍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企业竞购的主要优势),资金来源主要是购汇、自有外汇资金、国内外银团贷款、股权融资等。超级秘书网

5、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百年一遇”的并购良机。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险分类 投资管理 财务素质 多元化

在目前的企业战略管理中,各企业为了达到领先水平,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投资风险的管理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的投资管理环境指企业的客观活动对企业投资外部环境的作用,它是客观的。投资管理环境难以改变企业投资决策的外部约束,企业投资决策更难满足其环境要求和变化。

一、投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相关领导风险控制意识薄弱,财务素质低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置是否完善,与企业最高管理层有无风险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最高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无财务风险管理的专业技能,也不可能拥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目前的企业投资越来越重要,市场竞争力受到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企业投资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投资风险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任何管理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投资管理要求财务人员要有较高的数学知识、统计和分析知识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现在企业中的财务人员的素质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

(二)投资管理水平不能迎合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对于任何一个媒体而言,其资源资本总是有限的,市场机会是无限的。分散资源资本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在企业集团中,资本运作情况不良的集团,容易陷入困境,这种情况在媒体多元化投资中并不少见。当今社会,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共同追求,多元化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风险,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保证哪一个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投资都有风险,盲目的多元化投资也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金融风险。

(三)财务管理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预测信息只能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情况,但并不能充分反映这一事实的现状,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是由于投资管理的不可靠性决定的。在财务管理中采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决策者要确定哪种方法更科学、哪种选择更可行,这些选择决定了投资风险的高低。

(四)企业投资管理环境具有客观性

所有企业面临的投资环境,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投资管理也就有一定的客观性。投资环境受到消费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投资管理表现比较突出。要适应投资环境的客观性,投资者必须对准备投资的企业或项目进行考察和调查,对投资环境的利弊进行分析,发现良好的适合自身条件的投资项目。另外对国外投资也要加强关注程度,并且为自身创造良好的集资条件。一旦投资风险降低了,自然会吸引相关的投资者。

二、如何管理企业投资风险

(一)增强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

1.企业要认真研究相关投资政策

市场经济大环境变幻莫测,企业只有建立合理、高效的投资管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以市场为主体,不断开发新产品。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正常运行需要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了维持合理性原则,企业进行利益分配时要考虑多方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不能忽视。只有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有利于企业员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2.加强经营管理,增强投资风险的防范意识

要降低投资风险,需要使企业管理者和投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存在,要做好企业投资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必须有所提高,只有这样,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才能降低。

(二)灵活应对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

1.不断完善投资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要提高适应性。增强对宏观环境的投资管理能力和投资应变能力,虽然有外部的企业,但是企业不能受到其他企业的影响,由于投资环境的变化,企业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2.改变防范投资风险管理的方法

企业想要灵活地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就要对宏观环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把握事态的变化趋势,掌握变化的规律,根据总结的经验制定应急措施。同时财务管理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的调整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改变。只有提高企业投资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降低投资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投资风险。

3.设置高效的投资管理机构

面对不确定的投资管理环境,企业配备高素质的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是必要的,还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加强,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进行,从而保持财务管理体制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投资管理者要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投资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任何一部分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财务管理者必须始终把投资风险的防范工作做好。

(三)利用闲散资金进行投资,保持企业健康运转

许多企业选择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这也是投资新时代的产物,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散资金和风险,多样化的投资可以使不同的产品同时进行。然而现实中企业的闲置资金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是不同的,企业闲置资金的确定要科学合理。如果企业部分资金的闲置时间较短,可以选择资金回收周期短的投资项目。还可以选择通知存款或短期质押式回购,不管哪种,唯一的共同点是尽可能地恢复资金,并能在短时间内收回资金,正常生产经营。如果空闲时间较长,可以选择一个较长的投资周期投资品种。

(四)建立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投资风险管理

1.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投资预警系统

早期预警建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可行性原则,选定指标必须符合实际情况,以获得相关的统计信息,并能连续动态地进行比较;二是重要性原则,要选择对投资收益有重要影响的指标;三是敏感性原则,这一原则有利于反映变化的敏感投资项目运行状况。选定指标可以发生超前的实际投资项目的稳定性,指的是变化的预警指标,对不同国家的划分标准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四是效率性原则,遵循效率性原则可以监测指标的选择。

2.建立“Z-Score”模型,完善预警系统

金融危机的发生存在着很大的可能性,所以企业对破产必须采取措施。Z模型并不是凭空建立的,与企业的流动性、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财务状况、企业资产规模、企业偿债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联系。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通过资产利用效率表现出来,这一模型的建立能够推动投资预警系统的完善。

(五)转移投资风险

金融保险投资风险转移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是指投资者对保险公司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费,通过签订保险合同来规避风险,以保证风险转移给他人。根据保险合同,一旦发生投资风险对企业造成影响,保险公司将承担被保险人所造成的损失,这样一来企业的投资风险就转移给了保险公司。非保险金融投资风险转移指的是使用不同的媒介、不同的方法,将风险转移到企业合作伙伴的投资上。非保险投资的风险转移是通过转移风险源或签订合同来实现的,同时,也是一种金融担保的一般非保险投资的风险转移。

(六)缩短投资期限降低风险

投资风险与投资期限成正比,投资期限越长的,风险也越大。所以相对于长期投资来说,短期投资是比较理想的投资选择。在选择投资证券时,应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在分析股票投资风险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β系数或资产定价模型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投资组合的风险系数,尽可能选择风险系数较低的投资。

三、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意义

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管理,有利于企业资本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资源配置不够完善。分析、预防、控制投资风险,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并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周期,在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效率的增长。分析预防和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有利于企业产品的高科技发展和创新,并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企业成长的价值。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风险投资,探索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在企业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四、结束语

在投资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目前,关于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研究很多,投资风险分析以及防范已成为风险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投资风险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已成为企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可以用于指导投资实践。本文分析投资风险的原因,并探讨了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的措施,对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避免投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应树立投资活动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引导企业将各种投资灵活组合,探索一种可以降低风险的投资模式,从而使企业的投资风险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参考文献:

[1]巫昱.关于风险价值在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商论,2014(15):69-71.

[2]施丽,曾鸣.基于生命周期的风电投资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3):210-214.

[3]张雪梅,李春华,赵燕.VaR方法在海外矿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框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2):344-348.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3篇

第一,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致使各行业对各种矿产资源的消耗逐日增多。因此地质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国家的工业、农业以及国防建设等提供最佳的物质保障。第二,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咨询性、服务性的极具科学研究性的工作。地质勘查行业通过利用地质规律和工程手段,使人们逐步掌握掩藏于地下的地质体,帮助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由于地质勘查工作要认识的地质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地勘行业的工作具有探索和研究的属性。第三,地质勘查工作具有特殊性。地质工作具有很强的超前性和探索性,工作环境条件艰苦,行业风险程度高。投入、产出及成果能否顺利转让的不确定性因素都体现了地勘行业的不确定性。

2地质勘查行业面临的问题

第一,当前,全球经济衰退,我国经济放缓。矿业市场大幅降温,矿山企业以及社会资本投向勘探业的积极性已经大大降低。地勘工作项目严重萎缩,许多勘探项目目前面临停滞。第二,地质勘查行业本身面临着先天不足的缺陷。地勘单位“事企不分”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的路子。地勘单位的事业身份使得实行企业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在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矿业权市场建设不完善、风险勘查市场还未建立、缺乏勘查技术的综合运用。地质勘查单位市场化程度浅,企业自身内部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机制不灵活,事、企管理混在一起,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能低水平运作、低效益徘徊。第三,部分地勘单位规模偏小,专业从事境外矿产勘查技术服务公司为数不多,员工老化,缺乏足够的投入,技术力量存储薄弱,而我国大部分地区成矿条件复杂,对地质勘查技术要求较高,高端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其在市场中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第四,国内地质勘查的投入往往通过自有资金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为主,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而世界上成熟的勘察市场有期权、上市融资等一系列融资途径。第五,缺少与现行勘查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虽然国家在勘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然而按照规范执行的勘查检测法规权威性不高,在工作执行及监督执行的过程中法律依据不充足。

3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深化地质勘查单位的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企业化的经营模式,促进地勘单位产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并与市场资本结合,壮大企业,发展企业。同时进一步完善地质勘察单位的投入产出机制,将离退休人员从体制中剥离出来归入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地勘单位负担。第二,逐步转换经营模式,加速地勘单位产业的经济发展,以地勘局为依托,以局属各地勘单位为基础,按其已形成的产业规模以及从事的行业特点,组建成若干个大型专业化集团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将资质和经营人员统一管理起来,发挥团队集成优势,建实建强地勘单位产业。第三,顺应市场发展潮流,规范矿业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淘汰那些缺乏实力以炒作矿业权为目的的矿业权人,使其让位于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投资风险勘探,实现“谁投资,谁担风险,谁受益”。同时,促进地勘单位实现勘察行业技术与矿业权结合,逐步完善自身结构调整,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加速实现向勘察型矿业公司转变。第四,拓宽市场领域,扩大增收渠道。地勘单位要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思想,积极争取各级别勘查项目,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拉动中央和地方的投入以及后续项目的跟进。采取新技术、新方法,结合经济建设,开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水文地质等工作领域,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五,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应建立健全事企分离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机制和体制。通过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重点考核和监督资产收益率,人均收入,资金回收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相关指标,完善激励制度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人才资源保障制度以及监督检查制度。最终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适应当前形势和市场经济要求。第六,在行业内部培养开发创新型人才,增加人才培养投入,不断注入新生力量,配置专业性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现场勘查技术含量,保证勘探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第七,国家相关部门完善地质勘查管理相关法律和规范。促使地勘单位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地勘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地勘质量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使地勘行业经济稳步、有序发展。

4结语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勘单位;资金管理;问题;相关对策

一、引言

地质勘查行业既是自然垄断行业、也是竞争性的风险投资行业,这也就决定了其资金管理的复杂、多变性。目前部分地勘单位面临着资金利用效率低、资金占用严重、资金监督控制不严、对外投资不当等诸多问题,坏账损失多、债务严重,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地勘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地勘单位资金分析

地勘单位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费用,具体来源分为以下几种:(1)地勘工作拨款:即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属于财政资金性质,只能用于地质项目勘探和其他经费支出;(2)地勘项目专项资金:包括中央/地方地勘基金,其已成为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降险融资主渠道;(3)自筹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地质勘探部门、单位用于地质勘探工作的自有资金;(4)地勘经营收入:即地勘单位除国家预算内地质勘查工作外,在市场上开展地质勘查、地质咨询等工作所取得的收入。地勘行业资金管理是对各项资金活动开展动态控制和管理,切实保证企业健康运营。

三、地勘单位资金管理情况

目前,地勘单位资金管理主要实行集中管理模式,财务资产科为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财务、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通过相关分析总结,地勘单位资金管理主要表现为如下情况。

1.资金利用效率较低,存在亏损情况

根据相关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地勘单位的管理模式主要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理模式僵化,地勘单位的财务较为自由,上级财务部门作用不强,由此无法形成资金的规模效益,也极易错失良机。此外,地勘单位对科研资金也有一定要求,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对地勘行业的科技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资金管理市场机制匮乏,部分二级单位长期亏损,只能单纯依靠拨款,导致单位整体效益低下。

2.资金占用严重,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

目前地勘单位资金占用严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应收账款/存货在资产结构占比较大,以致于单位现金流匮乏,资金周转慢,导致整体盈利减少。也有一些地勘单位年末账面利润不少,然而应收账款占比高,不良资产增加,长期挂账,坏账风险大幅增加,资金运作难度大,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2)垫资现象严重。现阶段地勘市场竞争激烈,内控的缺失使得部分地勘单位为争取项目,采取降低标价、降低预付款、缴纳保证金等措施,甚至是承诺垫资施工。地勘单位负责大量的国家项目,部分资金采取的是完工结算方法,要求接受相关机构审计确认、报财政审批,尤其是部分项目时间跨度可达几年,由此造成垫资量大、垫资时间长,资金较为紧张。

3.资金监督控制不严,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

根据部分地勘单位运营情况来看,其在资金使用方面广泛存在事前、事后控制监督不到位的情况,由此造成工程款回收后,部分二级单位直接对外支付用款,存在资金的坐支现象,出现资金体外循环。决策者在二级单位资金收支、对外担保方面掌握不到位,加上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财务监督不到位,资金跑冒滴漏情况屡禁不止。

4.对外投资决策不当,给单位资金带来较大压力

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地勘单位对外投资已经不再局限于矿业领域资源勘察方面,开始朝着不同产业扩展,包括:施工建筑业、加工生产业等等。但是伴随着地勘单位对外投资规模的增大,其面临的风险也在持续增加,导致其财务状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部分地勘单位在进行对外投资时未开展充分论证,以致于投资决策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甚至是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最终导致较大的损失,给原本就紧张的资金带来更大的压力。

四、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相关对策

针对上一小节分析的地勘单位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下文围绕湖南省物勘院资金管理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1.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合理控制贷款金额

地勘单位日常运营中,资金使用管理必须做到有章可循,应健全内部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等,规范相关管理工作:(1)院属各二级单位的所有经营收入,必须先进入院财务指定的银行账户或交到院财务,严禁各单位坐收坐支。二级单位以现金的形式自行收取的工程款,必须向分管领导和财务报告,并及时到财务办理收款入账手续。如发现未办收款入账手续而直接支出的现象,除需及时追回已支出部分的工程款外,另需加收该项资金占用费的2%作为占用期间的利息。(2)对二级单位的资金管理,坚持量入为出、先进后出的原则。二级单位在其自有资金范围内使用资金,需要预留10%的资金,用于职工工资发放和扣缴税金,保证应交院部各项款及时到位。(3)二级单位使用自有资金,由财务资产科核实资金状况并签署意见,报二级单位分管领导审批,原则上采取直接支付方式,将资金直接付至费用报销经手人银行卡,不由项目负责人代收代付。归口邵阳分院管理的二级单位,经财务资产科核实资金情况,报二级单位分管领导审批后,可在邵阳分院财务室办理报账手续,如果借用备用金,需附用款明细。(4)二级单位支付投标保证金,必须注明项目名称和招标文件确定的返还日期,经总工办核实并签署意见报分管领导同意,由财务资产科科长审核后支付。(5)确因生产经营急需资金短期周转,需向院部借款的二级单位,必须向院财务资产科提出书面申请和还款计划,经该单位分管领导与分管财务领导同意,并报院长审批后方可借用。二级单位向院借流动资金(含投标保证金、税金),每次借款额不得超过10万元(特殊情况由相关领导研究决定)。总额在其年度经营目标5%以下,时间在3个月内不收取资金占用费;额度超过5%或时间超过3个月的,按1%的月利率收取资金占用费。严禁院属各二级单位以各种形式向银行贷款、吸收社会存款、进行民间借贷或向职工集资。

2.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坏账损失

应收账款是指全院在从事对外经营活动中,按合同(或结算书等)经双方确认,客户方应该付款但没有付完款项的应收款项,具体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1)规范落实应收账款核算、确定损失。①应收账款按项目明细核算,由财务资产科统一归口管理;②财务资产科负责开具发票和收款情况数据的传递与信息反馈,收款责任人一般为责任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联系人;③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计提;④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查明原因,属于经办人过失的追究经办人责任。(2)严格控制垫资,降低垫资风险。新上工程项目,除财政资金项目外原则上不准垫资,个别必须垫资的需由具备相关资格的建设单位担保,并上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财政资金项目,严格按完工进度实施阶段性结算。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加强资金流转的跟踪、监控

内部审计、监督是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完善相关考核制度,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落实重大经营决策过程的审计、监督;加强资金流转跟踪、监控,提高资金安全性,要求“钱流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确保地勘单位具备良好的支付、偿债能力;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维持现金流量的动态平衡,保证企业净收益。

4.完善对外投资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规范投资管理

基于地勘单位本身的局限性与内外部投资风险,必须建立健全投资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有效预测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完善会计核算系统,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为投资风险防范提供全面的、精确的数据支撑;规范对外投资管理决策程序,切实实现对外投资管理和风险防范,保证地勘单位朝着预定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我国地勘单位的资金管理能力,对于其良好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地勘单位迎合立足于自身特点与资金管理现状,运用各种方式规范资金使用、加快资金周转、盘活存量资本、降低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杜绝资金浪费,最大限度的维护地勘单位利益,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永飞,姬玉平.地勘单位经济运行中关键环节管理与执行力问题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1):70-72.

[2]陈秀芳.加强资金管理与成本控制促进地勘事业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5):41-42.

矿业投资管理范文第5篇

1.办理立项申请前对投资项目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论证,全面分析市场、财务、税收、环境、产业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并对合作方的信誉度要进行尽职调查。对重大投资项目还应建立专家论证制度,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

2.总会计师、财务部门在项目前期论证过程中应对项目货币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投资风险、经济效益的持续性进行充分的分析评估,选择最优方案。

3.投资项目属于合资或合作形式实施的,必须组成董事会。投资单位必须委派2-5人参与项目经营管理,所派人员应包括总经理或常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等高管人员,合资或合作公司中所有重大事项和所有财务支出必须实行双签制。

4.上级主管部门对地勘单位对外投资应设置一定额度权限,并规范对外投资审批流程,明确单位领导班子是对外投资的决策机构,单位领导成员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严格按照本单位相应的投资决策权限,对投资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审批的投资项目,按投资管理权限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经过批准后方可实施,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

5.编制项目预算表,对投入成本大的环节进行预估,对各阶段的费用支出做到有计划有控制的使用。必要时预算编制需要技术部和财务部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使资金预算与勘查技术工作手段相吻合,预算编制也会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二、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管

1.合资或合作公司应按规定向项目投资单位报送投资进度完成情况、资金到位情况及执行情况报告和财务报表,以便于投资方有效的掌握项目运行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2.规范对外投资会计核算,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地勘单位要树立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的观念,规范对外投资会计核算。对经营期达三年以上无收益的长期投资应按会计制度计提减值准备,并将投资企业的会计报表按《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还要加强探矿权经营的会计核算,完整地收集和核算成本,防止设立账外账,防止资金账外循环;要及时按《关于转让自然资源使用权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6号文)规定足额缴纳营业税,筹划好单位总体效益,按规定缴纳所得税。用探矿权对外投资时,根据投资协议严格按评估确认价值或协议价,借记“长期投资—-其他投资”科目;按无形资产—探矿权账面价值,贷记“无形资产—探矿权—地质成果”科目;评估确认价值或协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地勘发展基金”。对外股权投资核算,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执行,根据拥有被投资单位表决权股份比例和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

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现金流密切关注,按照合同及相关协议对项目费用、应收付款项、收付款进度、利润分配进行把关,审核发票和结算单。跟项目部资金往来采用公对公形式,禁止将大额项目资金汇入个人账户,规避财务风险。

4.加强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强化出资人职责。实行事企分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按照企业化、市场化规则运作企业。对控股企业,单位应按照被投资企业章程的规定,派出董事、监事和相应的经营班子成员,全面负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被投资企业要按照《公司法》等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各项经济行为有章可循。如公司基建和大宗物资的采购招投标制度,员工工资及福利制度,成本内控制度等,报公司董事会备案,接受公司监事会监督。督促企业完善利润分配机制,确保对外投资的收益。每年度结束,通过召开股东会,要求被投资企业应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及时做好利润分配工作。

5.在项目实施中,审计部门或专业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写出检查报告,提出意见或建议。向单位决策部门(总经理办公会)及上级主管部门(董事会)报送。

6.技术部门在项目实施中对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进行把关,提出指导性建议或意见。

三、投资项目的后续验收阶段

1.项目竣工决算后,财政、审计、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行全方面验收,并出具相关验收报告。

2.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对照和分析,找出原因总结经验,为以后同类型的对外投资业务提供客观高效的科学评估和指导。

3.对各项会计核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奖惩,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控制,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责任部门的积极性,建立完善投资项目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

四、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对外投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首先要严格遵守局、队对外投资的要求,要把握好投资的主动权。单位负责人要严格按投资管理流程要求执行;对外投资地勘单位投资主要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投入,有形资产主要为固定资产、货币资金等,无形资产主要为单位资质、探矿权和单位信誉等。如何做好对外投资是地勘单位工作重点之一。

2.对外投资的投资回报率低。加强地勘单位对有形资产的投入的管理,要对其财务审查,对其收入的有效性、开支的合理性等的问题进行审查,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地勘单位对无形资产投入即探矿权的投入较多,怎样做好对探矿权管理和投入是目前地勘单位首要任务;要提高投资回报率,首先就要与合作方做到双赢,同时加强探矿权勘查,保持探矿权的勘探面积不减少,提高探矿权的勘探成果,召集专家组对探矿权的有效率进行评估,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加强探矿权勘查管理,对有前景的探矿权加强合作;对没有前景的矿权由专家进行再评估,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使合作方心服口服。有效地提高矿权使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