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范文精选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一、*6年度软科学课题研究方向

1.关于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研究;

2.关于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研究;

3.关于藏粮于地与藏粮于库有机结合问题的研究;

4.关于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研究;

5.关于建立健全粮食产区和销区的购销关系和衔接机制的研究;

6.关于储备粮管理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研究;

7.关于开展粮食安全预警和粮食供求紧平衡指标体系的研究;

8.关于新形势下完善粮食法制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实现依法管粮的研究;

9.关于推进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制度和配套制度建设的研究;

10.关于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的研究;

11.关于加强粮油加工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加工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的研究;

12.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体系的研究;

13.关于政策性财务挂账消化和企业经营性亏损处理办法的研究;

14.关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

15.关于国有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办法和有效监管形式的研究;

16.关于加强粮食统计和监测预警,完善粮食应急机制的研究;

17.关于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市场供应政策的研究;

18.关于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研究;

19.关于支持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研究。

二、有关事项

为规范我局软科学课题研究,提高参评课题质量,现对申报国家粮食局优秀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提出如下要求:

1.课题选题。根据国家粮食局公布的*6年度软科学课题研究方向,原则上各地可以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不要求一致),内容要围绕*6年粮食流通中心工作,结合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立意新颖,概念准确,语言简明,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2.申报范围。课题申报单位原则上为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在申报范围之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局可根据各自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进行申报,未申报的或自行组织研究的课题,年终将不得参加评选。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一、认真组织课题评审立项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方向

在学校总课题的设计中,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质量,我们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课题必须具备学校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支柱条件,确实有助于学校改革与发展,成为动力;二是课题必须科学地体现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贯穿校长的办学思路与理念,成为决策;三是课题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能够使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成为特色。课题开题论证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好坏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课题研究的质量,关系到整个课题研究的成败。全市基层学校总课题在正式开展研究前,我们都要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开题论证会,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答辩指导,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增强学校领导与教师的“科研兴校”意识。开题论证主要搞好“三个论证”与“三个设计”,即研究目的论证、研究背景论证、研究基础论证;研究目标设计、研究内容设计、研究过程设计,确保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计划的切实可行。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们对所有立项课题的开题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督促和检查,促使每个课题都按期开题。

二、完善课题管理办法,规范课题管理过程

为加强和完善课题管理,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方针和基本任务,明确了全市以及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责、科研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工作重点等基本问题。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办法、制度和方案,对全市教育科研课题从选题、申报、评审、立项、阶段检查到鉴定验收等整个工作环节进行了规范。由此,更好地发挥了教育科学研究对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大大提高了课题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

三、加强课题主持人培训,提升课题研究水平

课题主持人的研究素质高低,决定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因此,必须把提高课题主持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作为课题研究的根本性工作来落实。几年来,我们把课题主持人能力建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建立课题负责人工作会议制度,每年的3月和9月召开培训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总结交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布置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与任务;做好课题负责人培训。培训充分考虑课题研究阶段性特点,坚持课题评审立项前对拟申报“十一五”课题的科研主任进行培训,使其明确图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重点研究范围、课题申报程序以及如何编制课题研究方案等。课题方案实施过程中,对课题研究方法、课题管理方法、课题研究资料建设、课题研究步骤、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内容进行培训。课题结题与鉴定前,对结题相关材料的准备以及结题鉴定程序等内容进行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注意不断总结经验,采用理论学习与参观交流结合的培训方式,增强了每个阶段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了课题主持人的课题研究意识与研究水平。

四、加大指导检查力度,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对课题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是课题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我们每年组织力量对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全面掌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进一步提高各基层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各课题单位认真执行研究计划,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为建设精品课题奠定基础,使课题研究在教育决策、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档案建设、课题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主要经验和问题等。检查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是审查学校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二是检查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性等五大块研究资料;三是听取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汇报;四是座谈与反馈。在检查中,坚持自评与督评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以过程管理提高研究成果质量。检查结束后,我们“图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阶段性检查通报”,对检查中发现的课题研究及课题管理的好经验、好典型及时进行表扬,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

五、规范课题结题工作,保障课题研究实效性

规范课题结题工作是保障课题研究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在抓好科研规划与立项,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落实的同时,也必须组织好课题的结题与鉴定工作。每个课题研究工作结束以后,我们按照省、州科研部门有关科研课题结题鉴定办法,做到“三注重”,规范结题工作,即注重规范的课题结题资料;注重有效的结题方式;注重严格的结题程序。我们聘请相关专家按照省、州、市级课题分层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信与现场、会议相结合、鉴定与推广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结题质量和实效,为以后继续深入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六、注重优秀研究成果推广,充分发挥课题研究效益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院系课题研究

高校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为科学研究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业务之一,馆员在做好科研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到院系课题研究,不仅减轻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负担,馆员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文献检索及图书馆文献资源优势,承担院系课题研究当中的选题、文献检索、查新、课题研究、准备结题材料、专利申请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任务,对于深化图书馆学科服务和科研支持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1馆员参与院系课题研究的意义

1.1有利于了解教师(科研人员)用户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馆员在参与院系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与课题组沟通,了解课题组成员专业教师(科研人员)的显性和隐性的专业文献资源及服务需求,并将这些需求信息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结合专业教师及课题组的文献和服务需求,根据图书馆经费、人员及服务等实际情况,增加相关专业文献资源购买费用,调整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及时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1.2使图书馆的专业文献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

多年来,高校图书馆围绕学校的学科及专业建设积累了大量各类专业文献资源,有许多专业文献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馆员通过参与院系专业课题研究,围绕着专业课题检索和利用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将相关文献馆藏信息传递给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可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检索课题所需文献,使得图书馆的相关专业资源得以利用。

1.3馆员参与院系专业课题研究,提升馆员科研意

识和科研水平以及服务能力科研意识通常是指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它能使科学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1]。馆员通过参与院系课题研究,了解课题信息的获取途径、课题的申报流程,课题申请书的撰写,检索课题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的综述,结题时需要准备的材料等内容。在参与课题研究中,了解课题申报的各项事务,逐步将研究内容及方向转向图书馆专业课题上,申请本专业课题。馆员在做好本专业的服务和研究基础上,参与到院系课题研究当中,馆员将自身的学科知识及文献检索优势运用到专业课题研究当中,协助课题组完成课题的选题、申报、研究、结题等事务,在参与课题研究中新颖的选题、高质量课题申请书的撰写、课题研究中的创新观点都能体现和提升馆员的科研水平。馆员在参与院系课题研究中检索出符合课题需要的新颖、全面、精准的文献,提供适合的投稿指南,更及时的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等体现馆员的科研服务能力,馆员在参与院系课题研究中了解用户在申报课题时所需要的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使图书馆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强,不断地提升馆员服务科研的能力。

1.4可促使图书馆员不断更新知识[2]

馆员在参与院系课题研究过程中会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会认识到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的陈旧、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及专业知识储备的不足,馆员需要学习和更新、丰富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图书馆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参与院系课题的研究任务,才能适应专业课题研究、技术发展和图书馆服务创新。

2馆员参与院系课题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背景的馆员,他们了解申报课题程序,能够撰写具有一定水准的学术论文,有能力参与到其他专业课题的研究当中。馆员在服务过程中同相关院系部建立了一定的联系,长期为一些用户提供论文检索、查新及信息推送等服务,在服务中,掌握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了解一些专业的研究趋势及研究热点,了解和储备一些其他专业知识,使馆员参与院系课题研究成为可能。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大主要任务。教师在主持课题研究的同时还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但凭专业教师的个人去完成课题的研究会有一定难度。专业教师在主客观上都需要馆员参与完成课题的相关任务,如课题的查新、资料的搜集、数据的统计及分析、实验操作、论文及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工作。图书馆可根据馆员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教师的实际需求,在馆员完成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馆员参与到院系专业课题研究,分担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科研任务,协助课题组顺利完成课题研究。

3馆员参与院系专业课题研究之实践探究

3.1馆员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馆员积极同专业系部联系,了解掌握教师课题的研究方向,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每年申报各级课题之时,馆员根据自己关注的或有资料积累及知识储备的课题主动同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联系,主动参与到课题申报过程中,主动承担课题申报中的各项任务,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优势,在立项选题、文献检索及查新等方面协助课题申报人完成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申报成功。

3.2馆员参与专业课题可承担的任务

3.2.1馆员及时提供各级各类课题相关信息。大多数课题申报信息如部级课题、省市级及本校的教研和科研信息,专业教师通过本学院科技处网站即可获取,而有些专业学会及协会的课题信息通常通过专业网站、论坛或某些期刊上,有些专业教师忙于教学事务常常不能及时获取专业相关课题信息,错过了课题申报机会,馆员利用自身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及时将专业的课题信息传递给专业教师及科研人员,方便专业教师及科研人员及时获取相关课题申报信息,及时申报研究专业课题。3.2.2馆员参与课题选题工作。所谓科研课题的选题,就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确定科学研究工作的目的和对象,是一项严肃而又艰难的系统工程。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科研开展最为关键的一步,课题选择的好,可以事半功倍,能迅速取得科研成果[3]。教师及科研人员申报各级课题时主要根据各级课题的指南选题,也有的将自己长期关注的教学及专业领域的尚需解决问题作为申报选题,图书馆员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某些专业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为专业教师推荐选题,也可根据学术会议预报当中的会议主题(议题)及征文选题作为课题的参考选题,馆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商讨课题的名称,提高选题新颖性及价值性,增加申报成功概率。3.2.3馆员承担课题的查新及课题相关文献的检索工作。课题名称确定后,还要对课题进行查新,了解课题是否有人在研究,有哪些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避免重复研究。结题时,课题成果查新,能够客观公正地对课题成果定位及鉴定,确定该成果所具有的创造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确定它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值得推广及推广后有可能产生的社会作用或效益,也就是对成果的价值进行评估[4]。文献检索是课题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检出的文献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影响课题的申报成功概率和研究质量,馆员可根据馆藏资源获取文献,也可通过馆际互借等途径获取课题组所需文献。馆员作为课题的参与者,利用自身获取文献信息的便利性,为课题组提供相关的文献,课题申报阶段根据选题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检索文献,方便课题主持人及参与人了解课题相关文献,撰写课题申请书。获得立项后,馆员继续为课题组检索最新的课题相关文献,通过各类专业网站获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为撰写结题论文和结题报告积累资料。课题结题后,还需继续关注课题相关文献,为申请上一级课题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好文献储备。3.2.4课题相关数据的统计及实验的操作。统计数据是研究成果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最好证明,有些课题,尤其是调研类的课题,数据的统计是课题的主要任务之一,馆员可协助课题组完成课题需要的各项数据的统计。笔者曾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课题《辽宁省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现状及区域性战略发展研究》的研究,完成了辽宁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数据统计,辽宁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数据统计,辽宁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与其他省份的核心期刊入选的数据比较,沿海及政治经济文化强省份的期刊状况数据的统计,这些数据的统计工作减轻了课题主持人的负担,加快了研究进程,并为课题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实验在课题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有些课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才能得出结论,馆员参与课题研究可协助或独立完成某些实验工作,如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和各种数据的记录等,便于课题实验的顺利完成,保证课题结论的科学性及可信度。3.2.5结题前各项准备工作。公开在一定级别的期刊上、撰写科研报告、提交专利是项目结题的几种常见形式。馆员作为课题参与人对课题要有深入研究并储备相关资料,仔细研读相关文献,吸收最新的专业研究成果,及时传递给课题组成员,并将课题的统计数据、实验过程记录及结论运用到论文和结题报告中,保证研究成果的创新性。馆员积极与课题组成员沟通交流,将自己的观点融入论文和报告之中,集课题组集体之智慧,最终形成一定质量的论文和报告,以备结题之用。论文完成后,课题组需要按照合同书上的要求在相应级别的期刊上,馆员可利用在图书馆工作的优势,为课题组提供相应级别期刊的投稿指南,将相关期刊的投稿地址等信息传递给课题组相关人员,方便课题组及时投稿,便于论文及时公开发表,及时结题。以专利作为研究成果结题的,馆员可参与到专利申请各项工作之中,为课题的结题做好准备工作。3.2.6协助课题组完成申报各类奖项及成果转化工作。申报各级各类奖项是检验研究成果质量的一种途径。许多课题组将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奖项,馆员可参与到成果的奖项申报中,为课题组提供奖项申报信息,为申报准备佐证材料,如成果引用证明提供、申报材料的填写等,为课题组分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减轻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科研成果只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其作用,馆员发挥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将学院研究成果通过网络,并通过电话、网络等多途径同相关企业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成为课题研究人员和企业的联系桥梁,促进成果转化。

4馆员参与院系专业课题研究之反思

馆员参与其他专业课题研究是高校图书馆深化学科信息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措施之一,在实践过程中仍有值得反思之处。

4.1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和支持馆员参与院系课题研究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馆业务如借还业务由读者利用自助设备自助完成,图书的排序也由专用设备协助完成,馆员的业务更多转向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具体服务当中,馆员主动参与院系课题研究是主要服务内容之一,高校图书馆积极主动同院系了解院系课题申报情况及服务需求,并根据馆内实际情况,指定的相关专业背景的馆员承担相关的课题研究任务,主动推送馆藏课题相关文献信息,并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馆员参与院系专业课题研究。

4.2高校图书馆需加强专业文献资源建设

为使馆员更好地参与院系专业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高校图书馆需购买高质量的专业的文献资源,围绕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情况以及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前瞻性地购买能反映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反映发展趋势的优质多类型专业文献,满足各院系课题研究的专业文献需求,同时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及新专业的设置提供新的专业的参考和方向。

4.3馆员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很好地完成院系课题研究任务的前提。做好院系课题的研究工作,馆员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趋势,良好的文献检索能力。馆员为很好地完成所承担的课题任务,馆员需要不断了解专业学术信息,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深入了解课题的内涵,了解专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保证课题相关论文的检索及专业信息的传递更有针对性,满足课题组的相关文献信息需求。4.3.1良好的沟通能力。在课题申报、研究、结题等各个环节需要课题组成员不断地进行沟通和交流,馆员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力,将自己所了解的课题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其他成员,在沟通中了解课题组的文献需求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馆员通过文献检索和凭借自身对问题的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协助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4.3.2较好的英语水平。随着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外文文献在科学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外文文献是了解国外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途径之一,馆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发挥自身在外文文献检索上的优势,为课题组提供课题相关的外文文献,以便课题组能够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到课题的研究当中。4.3.3应有的细心和耐心。一些调研类的课题,有大量的数据需要统计,课题组除了通过一些软件进行统计外,还有一些需要逐个查询及统计,这就要求在数据统计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全面性,细心统计,不漏掉每一条信息,确保数据统计的精准性。馆员在参与实验操作过程中,合理操作实验工具,认真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论的科学性。4.3.4馆员还需不断提高职业素质。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源分布情况,馆员不断地提高检索能力,将更多更准更新的课题相关信息传递给课题组成员,满足课题组的相关信息需求。

4.4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给予馆员一定的尊重和信任

专业教师及科研人员课题申报成功后,课题组应充分信任馆员的科研能力及水平,将适合馆员的课题任务分配馆员,减少专业教师及科研人员的负担,课题组应尊重馆员提出课题的不同观点,调动馆员参与课题的积极性,确保课题顺利完成。

4.5馆员充分利用新媒体参与院系课题研究

馆员可利用新媒体为院系课题研究服务,参与到课题研究当中,特别是利用微信同院系交流与沟通,推送各级各类课题信息及项目选题参考,推送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利用微博课题信息、与课题相关文献信息以及课题选题推荐,并利用图书馆主页专题,供课题选题或作为课题申请、研究及结题参考。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五大功能之一,馆员参与院系专业课题研究,对于丰富馆员的学科专业知识,提高馆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推动其他专业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支持和鼓励馆员参与其他专业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步平.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J].中医教育,2001(4):63-64.

[2]段丽.高校图书馆馆员参与科研工作探讨[J].商情,2011(38):5.

[3]何倩.高校科研课题选题的原则与方法[J].文史博览,2008(9):55-56.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理论授课渗透科研动态,提高学生科研意识

首先,生态学授课过程中,每章结束后设单独一次课来做生态学方向的进展专题。例如,在第三章《种群生态学》中设“植物化感作用及应用”专题,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中设“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专题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热点的了解[5],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而且,在理论授课中,结合生态学知识点,介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成果。例如,介绍东北师范大学“重污染支流伊通河水污染治理与河道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综合示范项目)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线虫对铜锌污染土壤的生物指示作用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际应用价值。对生态学科研成果进行介绍,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学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以及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学生重视生态学的实践性。

同时,介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生态学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为学生考研提供方向。例如,介绍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的生态学专业包括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等六个方向,介绍南京农业大学的生态学专业包括信息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六个方向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为他们考研和从事工作确定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实验授课结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

一方面,在实验课的内容设计上结合教师在生态学方面的科研优势,利用承担科研课题的条件,设置综合性和研究型实验[6]。结合教师的教育厅课题和佳木斯大学青年项目,带领学生对土壤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实验中提高学生准备试验、设计实验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如“生命表的编制”实验中,不再是教师的单独讲授,而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由师提供枝角目分科检索表,让学生主动学习水蚤中裸腹蚤属、象鼻蚤属和低额蚤属等的鉴定方法。在“种群增长模型”试验中,教师给出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多小核草履虫和棘尾虫的图片和区分依据,由学生尝试来做出不同物种的种群增长模型。

实验课程内容上增加相关知识内容的讲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在“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试验中,介绍DPS、SPSS和SAS统计软件的应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处理。学生掌握了生态学野外取样、群落调查及数据统计等技能,具备了独立进行研究实验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及毕业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一)激发研究热情蒙台梭利曾说:“教育研究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这句话深邃而富有诗意。对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线幼儿教师来说,科研就如高山仰之的“科学”,令人敬畏的“圣经”,能力和条件都不成熟,实在无法真正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这样的理念与想法让他们对科研缺乏热情。高校教师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结对科研,即一位学前教育类高校教师与一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线幼儿教师结成科研对子,可以加强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的学习与交流,一对一的指导形式可以针对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使指导更加科学、有效。有了这样的专业结对,再加上一线教师有实践活动为依托,教学研究就拥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她们的研究之路就有了操练的舞台,研究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构建科研之路正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样,每位教师的上课风格都有差异。同样一堂课,不同的人来教,那么所用的教法、学法都会有差别。科研也一样,每一位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点,因此一线幼儿教师也需要构建适合自己的科研之路。而高校教师却可以为一线幼儿教师构建科研之路指点迷津。高校教师根据结对教师的性格特点、兴趣点、擅长点,以及广西少数民族及农村的区域特点,指导幼儿教师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向,帮助一线教师找准科研定位,那么幼儿教师就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地、从最初的浅层性研究到深入研究,最后构建起一条适合自己的科研之路。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与高校教师结对科研的形式

(一)现场指导现场指导即请所结对的高校教师来园进行指导,指导的内容可以是一线教师的一个教学活动、一个游戏活动,甚至半日活动或一日活动。现场指导是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线教师有什么教学研究方面的困惑,都可以询问高校教师,而高校教师则可以根据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进行现场的点评,指出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甚至生活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幼儿教师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另外,一线教师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与高校教师交流,高校教师再根据一线教师提供的研究命题分析其真伪,为一线教师的课题选题提供指导,使一线教师的研究命题由模糊变得清晰。

(二)网络交流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要在最佳时期传递最有效的内容,而且要选择速度快、效能高的方法,网络交流便是最灵活和便捷的方法。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与高校教师结对科研的过程中,可以定期通过网络和信息资源开展专题性研讨活动,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等进行交流和学习,如高校教师指导一线教师开展读书活动,一线教师读完书后将自己的读书报告通过邮件的形式发给高校教师,以提高一线教师的学习能力。此外,一线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交流的便利,将自己的教学活动以视频方式发给结对高校教师指导。

(三)课题引领课题研究可以带动教师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教师引领课题研究是提升一线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方面,一线教师可以参与高校教师的课题,跟着高校教师从课题的选定到调研收集数据,再到数据的整理和科研报告、论文的撰写,全程参与,也可以让一线教师了解科研课题的步骤和过程,对于课题从哪里来、课题申请注意什么、课题如何开题、课题中期报告应该报告什么、课题结果应该如何展示等问题,都能够有一个了解;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指导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可行性研究课题,如本课题中一位一线教师最终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舞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这一课题既结合了该教师自身的兴趣点和擅长点,又结合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点。可以说,高校教师的引领,像一盏明灯,为广西少数民族一线教师指明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提升了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丰富性。

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科研能力建设突出重围

(一)草根教研改变农村幼儿教师行走方式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认为凭自己的那点“底子”,搞好教育科研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提高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必须改变他们这样的想法。首先,明确幼儿园和普通高校在科研工作的定位上的不同。虽然幼儿教师应从事一些理论研究,但和普通高校教师相比,理论研究并不是幼儿园教师科研的主攻方向。其次,一线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切不可沉迷于科研而放松了教学。只有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草根教研”是一种来自民间、自发而广泛的教研形式,反映的是广大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朴素而真切的向往、关怀和参与。它表现在参与人员的“草根性”,不是专家、学者、精英教师组成的“贵族式”研究,而是由一线教师广泛参与的研究;表现在研究课题的“草根性”,做到起点贴近教师实际,活动形式丰富,让不同梯队的教师经受锻炼,旨在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在推动力。这样的科研方式,是适合我们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结对的高校教师应根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特点,从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从幼儿园改革与发展要求出发,指导一线教师选择的研究内容应该是具体、实在、明确的,研究的难度也应控制在切口小、一线教师容易驾驭的,研究周期相对较短的,扎根于教育实践,扎根于幼儿园,扎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因为它成活的土壤是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它与幼儿园的生存发展,与园长、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相关,这样的研究方式富有鲜明的“本土化”“园本化”特征,像草根一样,虽然平凡普通,但给点雨水就成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力。

(二)数字化平台铺就幼儿教师科研“快车道”教育科研的最终成果,远不是撰写一两篇文章、出版一两本著作就可以的,而是切实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使得教育教学水平呈现出新的状态。因此,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使研究成果成为教育教学走出困境的钥匙。当前,数字化将传统的纸质文档转变为数字文档,使信息化成为加快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借助这个高端网络平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可以开辟教育博客、电子备课室、教育论坛、教育资源中心,将自己的研究设想、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与高校教师乃至更多的教师共享,使农村教师可以和城区教师一样,十分便捷地参与网上教学研讨,随时随地共享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所结对的高校教师也可以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与一线教师共享,使双方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研讨,从而使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研究越来越丰富、科学、实效。

(三)民办幼儿教师科研骨干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科研水平整体提升乡村教师是我国教师整体的边缘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改变整个教师队伍的现状,只有偏僻山区的教师队伍得到了改善,才可以说国家教育得到了根本改观。就教育体系本身而言,乡村基础教育处于底层,对整个教师队伍具有基础性地位。只有从基础抓起,才不至于使其他层次的教育发展受到掣肘,才能使整个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有相当一部分是民办幼儿园,所以要想提升整个教师队伍,就不能将民办幼儿教师这一群体遗漏,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培育者。另外,在民办幼儿教师群体中培植科研骨干,让科研骨干园内示范、园外辐射,是一种提升整体幼儿教师科研水平的方法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在教育科研中始终存在着无形的“霸权主义”,似乎只有那么几位学术专家支撑着教育科研的天空,一线教师中也只有公办幼儿教师能参与各种科研。曾有研究指出:“对于一些较为重大的幼儿教育科研课题,幼儿教育管理部门往往分配给若干幼儿园共同完成。从课题的分担量来看,多集中于城市幼儿园,而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幼儿园因其山高路远,地理位置比较分散,信息渠道不畅通,办园条件远不如城市幼儿园,从而所占的分量少得多。”其实民办幼儿园也需要草根式的研究,因为它根植于课堂,根植于幼儿和教师中间,吸收着教育生活实践中的营养,这样的科研也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因此,高校教师应让民办幼儿教师参与进来,鼓励民办幼儿教师开展草根教研,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同时构建民办幼儿教师的网络教研资源,将民办幼儿教师自身科研的独特性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让民办幼儿教师也能体验到研究的快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