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范文精选

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范文第1篇

心理学认为,挫折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既有客观性,又有两重性:挫折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意志受挫,得过且过,自甘沉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深渊。这是心理的障碍,心理的残疾。另一方面,挫折又是一种警示,告诫你得反省、得思考;挫折是一块铺向成功的基石,告诉你目标不会太远;挫折是狂涛激流中的航标,告诉你走向成功的路线;挫折是块儿磨刀石,告诉你得坚强,韧性地战斗下去。后一种属性自然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教会学生摒弃心理障碍,理智分析,泰然处之,处挫不惊不讶,不慌不乱,并且永远保持不懈的战斗力、顽强的创造力。人也有折,国也有挫。作家舒婷吟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喻祖国的贫穷落后;以“淤滩上的驳船”、“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凸现祖国经济的裹足不前;以“雪被下古莲的胚芽”,以“正在喷薄”的“绯红的黎明”高歌祖国的欣欣向荣,走向辉煌。如今,中国人民正站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上,掌握着现代化建设的航母。作者难道不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国家也会遇到挫折,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奋斗,国家就会有希望,就会有美好的明天。个人作为国家、作为社会的一员,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李白没有“蜀道之难”,不可能写出光辉万年的不朽之篇;杜甫没有生活的辛酸,不可能掀开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新篇;鲁迅不能忍受国破家难的煎熬,很难写出惊世之作,很难抛出“匕首”、“标枪”式的杂文精品,挫折是试金石,谁把握了它,谁就站得直,立得正,谁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二、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的心理

古语曰“: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难是永恒的又是现实的,“雄才”自然回避不了,也不该回避,也不能回避。两千年前的孟子曾谆谆告诫:“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司马迁的一篇奇文《报任少卿书》,道破挫折与成就之联系:“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名垂千古的豪杰人物无不遭受过贫困、疾病、甚至刑罚等种种挫折。爱国诗人屈原疾呼“路漫漫其修远兮”,“诗仙”李白也曾慨叹“:行路难,行路难。”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主观意识错综纷纭;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大环境、小环境、你的环境、我的环境,客观的、主观的、历史的、现实的、整体的、局部的、长远的、短期的,诸多因素编织着美好、编织着梦圆,编织着幸福,编织着青春,编织着成功,编织着财富,但也在孕育着困难,孕育着不幸,孕育着痛苦,孕育着自卑沮丧,孕育着颓唐、安于现状。谁也不能说谁永远遇到的是美、是成功,谁也不能说永远遇到的是痛、是失败。成功面前人人平等,挫折面前你我均衡。任何人都得体验痛苦,体验挫折,也才能体验成功,体验幸福,“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不能随随便便就成功。”

三、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态度

教育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成效;存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

1.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风暴来袭,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时代。一切的事物都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的发生着变化,在这个时间的洪流可能随时重新翻牌的21世纪,唯一的不变就是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保障,只要我们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我们就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教育的综合素质改革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培养的基地,大学生体育教育问题也因此被提上日程,但改革成就中存在的问题仍令人不容忽视。

1.1国外大学的体育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国外的大学一直以教育和实践的双重要求来培养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文化课成绩。他们也一直秉持着自由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课程也是如此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于学生的意义,从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和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等方面着手,进行深度改革,成效显著。

1.2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应有其严谨科学的教学体系和严谨专业的指导教师,但是我国的体育教育却深受中国崇文不尚武的传统思想的影响,造成了当今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现状。

2.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的枯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体育教学理论体系的不完整使得体育教学上系统的缺失,专业指导教师的匮乏使得学生接受的训练和指导并不科学有效,高校体育设备资源的短缺和不完备使得学生想锻炼却没有合适的场所等问题均是影响我国体育教育不完善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2.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呆板。

我国的教育理念一直深受高分才王道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地位仍居高不下。缺乏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课堂,必然是枯燥无味的,而且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型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再者,长期体育教育内容的模式化也使得教学缺乏灵活性和有效的弹性机制,容易造成学生长期的疲劳效应。

2.2课程设置单一。

在我国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的长期制约下,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主要围绕着教科书式的单一体系进行体育教学。教育改革委员会将体育作为了大学课程的必修课,这样的目的主要是强制性提高高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出发点的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却存在只为达标的现状,忽视了采取这一举措的初衷。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根本达不到教改委的要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健学生体魄方面收效甚微。同时,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日益丰富化和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也紧跟时代的潮流。

2.3缺乏对学生体育训练的指导。

专业指导教师的匮乏是造成当今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的重要原因,部分高校聘请的体育教师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培训,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健身中动作的偏差,这样的锻炼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威胁学生的身体建康状况。

3.解决对策

建康的身体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具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进行学习活动的展开。大学体育教学这一课程的设置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它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提供了丰富的锻炼选择,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可以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平台。而且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要充实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体育教学的课堂设置,增加专业指导教师的数量,完善校园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3.1增加教学内容,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是吸引学生兴趣的关键。由于各高校办学理念的差异,因此可以兴办独具高校特色的体育锻炼。这样既可以展示校园文化,又增加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感。其次,大学生是一个思想交叉迸发激烈的群体,高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为学校体育教育献计献策,这样主人翁的责任感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3.2提高教师素质,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事情,在高素质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充分的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调动自身对于体育活动的热爱。同时教师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换位思考,寻找适合学生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在教学中,也要适当的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给达到者及时的鼓励,给未能完成任务者及时分析。

3.3优化教学方法,由模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传统化的教学活动氛围严肃,缺失自由性。学生的自我发挥空间受到了抑制,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新课标中的体育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也强调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解学生学习类型,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准确具体的反馈。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解决措施的实施刻不容缓。只有解决我国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加优秀的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李军汉.浅析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S2).

教育问题范文第3篇

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这种在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培养的忽视和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轻视似乎蕴涵着这样一种认识,即课程改革没有教师的参与和投入也能够取得成功。忽视教师条件而能取得课改成功的认识无疑是荒谬的。美国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结构课程改革,在开始阶段也曾进行得轰轰烈烈,在两年之后开始举步维艰了,实验学校从最初的占全美的90%下降至10%左右,改革的发起者布鲁纳终于在1963年发表“需要一种教学理论”的讲话,指出教师的素质与课改要求的差距以及相应教学理论指导的缺乏是造成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美国课程改革的前车之鉴启示我们,处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如果体育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没有充分了解,对于课程实践的条件没有实际的把握,那么新课改的初衷与实际效果将存在巨大落差,再先进的体育课程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只能是“新壶装旧酒”或“穿新鞋走老路”。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与新课程的推进所需要的教师素质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布鲁纳在60年代初苦闷于美国教师在推行“结构课程”所表现出的素质问题时,美国教师职业的最低学历标准已经达到本科了。

美英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基本取消了本科以下的师范学校,体育教师大部分由高等学校培养,日本也在1970年左右实现了小初教师本科化(或以上)、高中教师硕士化(或以上)。而对照我国,截至1999年,小学专任教师共计5860455人,学历情况为0•74%(大本)、15•52%(大专)、72•89%(中专),初中体育教师152850人,学历情况为12.31%(大本)、64.27%(大专)、23.42%(中专及以下),高中体育教师38502人,学历情况为50.44%(大本)、44.05%(大专)、5.51%(中专及以下)。[1]从我国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看,整个体育课程框架主要是以借鉴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模式为主,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体育师资条件驾驭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方案,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反应。二是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整个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向体育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作为“执行者”,并不需要过多关注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因为这是行政管理人员和课程专家的事,教师所要做的只是“按照蓝图施工”。

而一旦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型,体育教师有限的体育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设计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以致有教师反映:“以前按体育教学大纲还知道怎么上体育课,现在按照课标都不知怎么上课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所面临和经受的不适和困惑课程改革的照理也是正常现象,因为任何改革都会存在过渡期的“阵痛”,这不能成为逃避改革的理由,然而,如何克服这一“阵痛”却是不容回避的,否则,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就将最终流于形式。

2“母机”滞后:从遇到的问题反思体育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体育教师所处的困境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培养他们的教育领域的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首先,“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制约了体育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与发展。在体育界,尤其在学校体育界,我国在体育教师教育目的论层面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价值取向,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形成这种价值判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育教育科学理论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的水平不高,因为制度化的体育教育以前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教师对教育内容的把握无需借助附加的外在力量,而简单的限定好的教学内容也使“教学方法”问题并不突出,现实生活化的模仿与实践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因而,体育教师自身可外显的运动技术技能便成为其职业培养与培训的全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的飞速发展,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由传统经验的体育教育演进为科学的体育教育的特殊要求。因为很显然,“学科专业的智慧不同于以学科专业为职业的人的智慧,具体说就是数学教师的数学智慧不同于陈景润的数学智慧,李吉林的语文智慧不同于文学家的语文智慧,米卢的足球运动智慧不必相同于场上球员踢球的智慧”[2]。

将“运动技术技能”作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点,不仅使体育教师“专业”被替代现象的产生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目的论上的“狭隘性”造就的更多的是一批适应新环境能力差、创新乏力的“匠”才,原本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实践智慧被规约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二是体育教师教育部门与体育教师使用部门的隔离形成了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位差”。自1903年《癸卯学制》规定设“体操科”以来,中国在近100年的时间里一直把体育学院及师范院校体育系科看成是培养体育教师的惟一途径和体育教师队伍的惟一来源,并由此而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垄断性体育教师市场。体育教育“母机”的先进性、导向性以及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性无从体现。三是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制约了体育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在当前世界各国轰轰烈烈的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理念的教师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继续教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以“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来突显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化、连续化、终身化和个性化内涵。即使在北京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有研究表明占62.2%的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来自于外部刺激,即把继续教育源于强制性政策及评定职称晋级的需要,而28.4%的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推动力来自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只有9.5%的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是出于对自己工作的不懈追求和实现自身人生的价值途径。[5]可以说,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已经成为制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3与时俱进: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策略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个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的焦点实现了一次从“课程”向“教师”的范式转变。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称这是一种戏剧性的转换,因为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且近乎空白的教师研究的领域,一跃而为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3]当然,在范式转换之前,教师的重要性并不是没有得到论述,只是没有像转换之后那样形成一种明确的观念:不论倡导什么改革计划,也不论提供怎样的课程,在课堂里实践计划与大纲的是教师。教师的素质、能力与思想是决定教育成败的要件。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之初,同步或优先改革我国体育教师的教育模式是一项有效的实践策略。

3.1重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配套改革当前基础教育体育学科领域所经历的这场变革,对学校体育观念和体育教学实践的理解都与以前有所不同。中学体育教师正接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试行,新教材在实验、试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尝试性地运用,这些对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无疑是一个亟需认真面对的挑战。因而,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开展对体育教育专业的配套改革显得极为重要。首先,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教师”的课改培训,共同实现体育教师内在角色的转变。其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实现体育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对接。最后,深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该实现四个转变,即课程结构上实现由“刚性结构”向“弹性结构”的转变,增强学生选课的自主性;课程形式上实现由“重外延”向“内涵与外延并重”的转变,强调课程综合化;“术科”的课程目标上实现由“运动训练取向”向“教学能力取向”转变,突出运动技术教学能力;“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要实现由“理论课与实践课彼此隔离”向“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贯通”,重视体育教学案例的诊断分析。

3.2重塑体育教师专业化基点,构建和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体育课程改革主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而体育课程的整体水平还不能仅决定于“蓝图”的质量,正如一首好曲子、一部好电影并不单单是因为其歌谱和剧本,往往主要是演奏者高超的技艺和导演出色的创作。体育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体育教师“‘如何教’知识和能力”,这种知能(expertise)应该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所在,因此就应该成为体育教师专业新的发展基点。换句话说,“学会教学”是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致力点。对于体育教师教育而言,体育教育学类课程则正是体育教师获得这种知能并实现其专业发展中“不可替代性”的理论基础。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在于“体育教育”,相应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支撑课程即专业课则应该为体育教育学类课程。体育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体育教师专业化或培养专业化的体育教师的理论前提,而且这种理论支撑和指导并不是局限于本科阶段,而是贯穿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体育教育学的构建至少应包括三个层面或领域。[4]1)从哲学意义和原理意义上探讨体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体育教育目的任务、内容及原则方法的关联性。2)探讨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和评价问题,即体育课程的编制问题。3)体育教育方法与体育学习方法的统一问题,以及各自的特殊性问题。这样构建的体育教育学将会是一个学科体系,它可能会有体育教育史、体育教育目的论、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研究、体育(运动)学习论、体育方法论、体育教育评价论等多个分支领域。

教育问题范文第4篇

中职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和好感度上比普通高中学生要低得多,通过对本校2008、2009级两届24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中职生的主要问题在于:

1.1学生适应能力较差表现在:

(1)人际交往困难。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鲜明.生活习惯、个人爱好不愿因别人而改变,普遍反映难以找到知心朋友、在朋辈中找不到支持力量.感到内心很孤独。我们在咨询过程中遇到很多人际冲突的问题.同宿舍的同学因为习惯或个性的不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调查发现.有65%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40.1%的学生自我意识不完整。

(2)生活自理能力差。中职生虽然脱离了父母的束缚.但也陷入种种不安之中。环境的改变、管理制度的变化、老师朋友的不同使他们感觉原有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完全丧失主动性,被动上课,被动生活。失落、自卑的心理又使他们不能积极地调整自己通过问卷调查.48.2%的中职学生生活自理方面存在问题。

1.2学生心理素质不高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年龄和特殊性使他们很多人心理素质不高调查发现,42.5%的学生存在学习障碍,这使学生逃课、旷课成为常事68.3%的学生缺乏生活目标,45%1~学生缺乏意志力,半数以上的学生存在自卑、反叛和懒惰心理,这些都使得中职生承受压力能力不强.在恶劣的外压下容易导致心理畸形发展,造成终生遗憾。

1.3学习目标和动机不明确

调查发现.36.7%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太大,52.4%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没前途.42.4%.的学生认为现实社会太残酷,自己的理想太幼稚可见.学生缺少学习动机和目标不仅仅是因为学习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受社会上一些人错误认识的影响,才对学习失去信心的。正因如此.在中职学生后续的就业过程中,问题也日趋突出。如盲目就业.就业不稳定.频频跳槽,能力不足,缺乏上进的后劲等。

2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些对策

通过查找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下:

2.1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良好的适应能力.对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更快、更好地在新环境中站稳脚跟.开始新的挑战,都是很有益处的。使中职生尽快适应中职生活的途径之一.是让他们尽快熟悉中职的环境,熟悉中职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避免在应对中出现心理问题。其次.要提高中职生的适应能力,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中职学校中.找到归属感.找到熟悉的感觉,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才能施展之地要做到这些.离不开教师的关心,同伴们的认可,能力展现的认可.以及各方面能力的体现。为此.我们学校就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是一时“冲动”的关怀,而是长久地关怀,从心灵关怀到生活、学习上的种种关怀.给学生熟悉的亲人感觉。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是谈心、讲座、报告、团体活动、看纪录片、看宣传片、案例探讨等:也可以举办各类技能大赛、开展卡拉0K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等活动,使中职生通过自我能力的展现来提高其在同伴中的认可度: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激励中职学生.培养他们健康的价值观、忧患意识与拼搏精神:还可以通过开设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创造热情、发展热情,使他们能够释放压力,尽快转变角色.找到知心朋友,明白自己的目标与任务,从心理上尽快融人中职环境,使他们在了解环境、认清角色、树立自信之后,确定自我发展目标、明确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关注自我的心理健康、关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以此来减少中职生茫然、厌学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尽快融人中职环境中。此外,在假期,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去锻炼,使学生能提前接触社会.提高学生不久之后的进入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2.2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要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加强中职生的挫折教育.提高中职生的耐挫力,成为中职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首先.让中职生正确认识挫折,建立正确的挫折观。转变中职生的思想观念.使其从挫折中看到希望。其次,学校教育应充分尊重中职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让中职生有更多的愉快体验,尽快从挫折中摆脱出来学校要尽可能减轻中职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避免给中职生成绩排名次.以及体罚或变相体罚中职生,倡导多主体评价、评价方法多元化.并关注个体差异。再次,职业学校要使用富有人情味的教育方法.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知识、情感、人格、威信等影响中职生.避免采用压服.要求教师在认识上理解人、信任人;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第四,中职学校应开辟中职生心理沟通渠道.设立“知心信箱”、“知心小屋”和“心理咨询热线”.及时了解和掌握中职生的心理状况,对其心理问题能及时给予解决.同时提醒家长采取理智、科学的教育态度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他们走出教育误区。第五.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纪律约束和适当的批评,这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给予适度的处罚,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让他们体会到受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第六,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承受力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更多地受社会和价值观的制约为此.要想战胜挫折必须先战胜自我.在困难的时候想到失败.做好逆境中发展的心理准备。第七,许多中职生由于从小就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意志薄弱使得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因此,磨砺意志.提高自制力,对提高中职生的耐挫力是十分重要的第八.为提高挫折承受力,中职生应主动自觉地吸收生活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在困境中锻炼自己;应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应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尝试、自我激励.积极主动适应生活,提高挫折的承受力;应改掉不良的人格品质,如:性情急躁、心胸狭窄、偏激等,培养一种自强不息、自信乐观、宽容豁达的优良品质平时应从小事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实践中锻炼.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能轻松地战胜挫折.

2.3实用为主.多种德育方式并用

多数学生选择中职学校都是因为中考落榜或者因为本身成绩不佳想早日学到技能进人社会,其理论知识基础都相对薄弱。为此.学校首先,应结合学生的现状.调整或整合各个专业的课程.本着“实用性”原则,降低原有课程的理论深度.减弱课程的学科体系性.以毕业够用,现在可用,将来能用为出发点.构建起涵盖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具有前瞻性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学以致用的专业课程.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其次.最好不以分数划分学生的学习层级.可以按个人的学习能力、兴趣取向、就业倾向,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本着“因材施教,量材育人”的原则,在公平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保证学生时刻明白自己正在学的知识、技能.在将来工作中能起的作用。教师要不厌其烦地抓住每个可以利用的时机.反复强化专业意识.强调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和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企业和社会对其重视程度.使学生明白学好技能一样可以成为对社会非常有用的人才.一样可以受人尊敬.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再次,加强中职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或者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各种活动。还可以在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涯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针对学生个体也可面向全体静态的如以各类资料展示为基础,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阶段性.以及人生各阶段所担当的角色,用图画的形式展示生涯知觉、生涯的准备、生涯的进展过程;通过成功人士的生涯发展过程.展示生涯的选择类型:通过图片资料展示即将从事的工作领域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状况。动态的生涯教育活动包括:一是各类讲座。请企业的人事主管到学校给学生讲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请成功人士到学校演讲.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及职业忠诚意义的认识;在学生到单位顶岗实习期间.请往届的毕业生现场说法使学生正确对待实习试用,明确职业忠诚、敬业精神已成为竞争的重要条件,成为人才的第一竞争力,那种无序而恶性的“跳槽”.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来学校为学生讲解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鼓励他们投入职业生涯的发展。二是举办各种竞赛、主题班会、座谈会。配合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举办“我爱我的专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在实习中开展“爱岗敬业”摄影比赛;定期举办“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怎样成为我想成为的人”等主题班会: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举办各种学生、家长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实习和就业的期望此外,学校还应开展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工作,使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稳定。

2.4提升德育教师素质.以身立教

通过对本校在校248名学生及其家长,以及78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生家长及教师对德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品德素质。56%的学生和85%以上的家长及教师都把责任感放在德育教师素质的第一位.而责任感是品德素质的灵魂,品德素质又居于德育教师素质的灵魂地位.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方向.是提高各种素质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德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行万里于足下,筑大厦于根基.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2)文化素质。德育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本学科的理论素质,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懂得一些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尽可能多地通晓与德育理论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知晓中外文学名著、名篇、名段,具备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高新技术学习和跟踪的能力,能驾驭现代教育媒体、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将美学和艺术教育有机融于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成功、更有效地向学生阐述德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并以此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之中.才能形成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使德育课堂生动、充满情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组织能力。调查发现。34%的学生和超过半数的家长及教师都认为德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因为德育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掌握时代脉搏.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了解学生社会化的内容和途径.才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才有助于教师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才能增加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4)心理素质。德育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育学生时倡导的做人道理.行为规范.只有通过自身体现出来.才能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德育教师自身,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学习一些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当代中职生的思想和感受: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作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充满爱心和耐心地教育学生:才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误并加以改进:才能了解并悦纳自己.改善自我观念.积极从周围的环境中提取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才能无条件地接受、认同自己的教师身份、自己的职业,不为外界对教师的舆论、评价所影响,不为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所动摇,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职业的满意度;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支持,努力与职业发展同步,努力提高自信与勇气,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问题范文第5篇

一、家庭教育

(一)施加压力,方式粗暴

幼儿时期正是最体现心性的时候,小孩子往往表现得很活跃很调皮,但是家长并不了解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总是归结于捣蛋破坏,总是认为好孩子是不会有这样的做法的,因此用粗暴的语言吓唬幼儿,长此以往,孩子就再也不敢向自己愿意的方向发展了,直到最后把很多的创造力搁浅。

(二)重视知识,忽略其他

幼儿时期是培养好习惯的最好阶段,但是家长往往认为幼儿时期是为入学提前准备的最佳时期,对孩子的认字、学习拼音、英语、算数等知识技能的重视多于其他方面,往往阻碍了孩子在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上的提升,而且因为太过于重视学习,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影响了以后的学习。

二、学校教育

(一)重视幼儿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顾名思义,年龄是很小的,很多方面都是不成熟的,甚至有太多不会和不懂的地方,在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中,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这样可以为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也让孩子渐渐成长起来。

(二)坚持知识技能教育与其他能力提高共重

在幼儿教师的认知中,并不仅仅关注幼儿习惯和自理能力的提高,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许多的幼儿园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外教教授英语,为以后的入学提前准备和培养兴趣,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劳逸结合,能够使幼儿最大限度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

(三)注重多方面的发展,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潜力

在教育学科方面,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拼音、算数和英语,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开展了音乐、舞蹈、创新制作和其他要求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科,如创造活动方面幼儿主要表现在游戏和艺术活动中,从这些学科上可以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记忆能力、创新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等等。通过以上家长与教师在幼儿教育问题上的认识分析,我们了解到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要想让幼儿得到最好的教育,还是要家长和教师在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样不仅对于教育孩子有着很大的好处,同时也是家长、教师与幼儿之间增进感情,以此获取双赢的结局。下面针对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幼儿问题上的认识差异,提出下面几点方式方法,以便让幼儿获得最好的教育。

三、家园共育

(一)开设家长学校,健全家长学校制度

多数家长对于幼儿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心理是不正确的,仅仅只是为了方便自己,根本不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设立这样的机构,可以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互相交心

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只有跟幼儿具有有效的沟通时,才能进行下面的步骤,所以在面对幼儿时应该进行心的交流,这样能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三)建立教师与家长互相沟通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