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文化

中西文化范文精选

中西文化

中西文化范文第1篇

【正文】

的中西文化观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诸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受民族传统文化长期的深刻的影响和塑造,使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熟悉、把握和运用的能力达到了不可比拟的程度;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地了解和大规模地学习研究西方文化,使视野开阔,并有了中西文化对比的依据;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更直接地培育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伟大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辩证的思维逻辑力、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受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及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杨昌济等人思想的影响,使成了进步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对新文化的强烈追求和长期的丰富的革命实践活动,特别是掌握并科学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能够对近代以来中西文化论争做出科学的总结。上述这些原因和条件,造就了中西文化观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1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与开放精神有机结合

表现在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中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尊重本民族的历史,肯定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自觉地从传统出发,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所谓开放意识,就是面向世界,勇于承认其它民族文化的长处,积极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而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遵循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与吸收外来进步文化同步进行的原则,既不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而倒向闭关自守、抱残守缺的保守主义,又不因向外国学习而倒向“全盘西化”论。

纵观中西文化观的全部内容,便可清楚地看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并同时吸收外来进步文化的思想是中西文化观的主干。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又反对闭关自守、排斥外来文化的主张,是贯穿于中西文化观始终的一条基本原则。而围绕这一主干和基本原则所阐发的全部思想,处处吐露着对养育自己的这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的酷爱和尊重,即民族的伟大情怀;同时又表现了他放眼世界、正视现实的伟大开放精神。这是中西文化观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早在1920年,当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便十分自信地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尽管这种表述有欠妥之处,但却清楚地反映了青年那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然而,就早期文化观看,此时他的目光并没有只局限于民族文化,他已经开始关注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了。如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对西方文化的自由、民主精神的赞扬和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批判;大力引进西方文化的主张和“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等观点的指出,都体现了早期开放的文化意识。

当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他在处理中西文化问题时,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遵循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他的文化观更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与开放精神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充分肯定了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和存在的价值,即从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出发,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而今天的文化是从古代旧文化发展而来,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因而,绝不能否定民族的传统文化。他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注:《选集》第2卷,第534页。)因为,第一,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曾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军、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注:《选集》第2卷,第622页。)第二,中华民族有光荣的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注:《选集》第2卷,第623页。)第三,“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注:《选集》第2卷,第70页。)曾十分具体而深刻地分析指出:“所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也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我们要注意区别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东西。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注:转引自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编的《的读书生活》第200页。)等等。对民族文化的这些分析和高度评价,可以说渗透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另一方面,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政治家,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来自于对中华民族前途的关注,来自于对进步民族新文化的强烈追求,因而,民族主义的情怀不仅没有束缚他的思想,造成他的保守和封闭,相反,这种情怀更促使他以恢宏的气势和敏锐的目光以及大无畏的精神,满腔热情地去迎接世界一切新文化、新思潮的挑战。这表现在:首先,与列宁一样,不把新文化看作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411页。)东西,而把它看作一个开放的体系。同时,也遵循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生产方式的日益完善,交往日益发达,随着单独个人的活动逐渐扩大为世界历史性活动,必然会由狭隘的、一国的、地域的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世界各国在进行政治的、经济的交往的同时,必然发生文化的交流。从而认为,新文化具有各民族、各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吸收和融合的特征。“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注:《选集》第2卷,第706~707页。)其次,他在充分肯定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强调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注:《选集》第2卷,第706页。)当他在谈到文艺问题时,又进一步强调:“我们绝不可能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注:《选集》第3卷,第860页。)再次,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的开放性和吸收利用外来文化的必要性。在这方面,他一是指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比封建文化高。1950年,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说:“地主阶级也有文化,那是古老文化,不是近代文化。……资产阶级在近代文化,近代技术这些方面,比其它阶级要高”,“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即使在艺术创造的某些方面,例如“小说,外国是后起之秀,我们落后了”等。因此,作为由中国封建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指出社会主义也有缺点。在看来,每个民族都有其长处,“同时,每个民族也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注:《选集》第5卷,第285、288、285、401页。)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不是毫无缺点,所以,中国不能闭门搞社会主义,必须向外国学习。中国不如人时要学习外国,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一定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不要把尾巴翘起来。不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向人家学习,就是在几十个五年计划之后,还应当向人家学习,一万年都要学习嘛!”(注:《选集》第5卷,第285、288、285、401页。)由此可见,没有因为民族的自尊心而倒向拒绝外来文化的极端,他的文化观充分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与开放精神的有机结合。

2广采博取的精神与辩证法思想的有机结合

广采博取是文化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而唯物辩证法则是文化选择和新文化创造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广采博取与辩证法的结合则表现为:首先承认一切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和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承认每个时代总会有相应的文化形态,时展了,就需要创造新的文化体系,但新的文化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来自于对以往历史文化的扬弃,即剔除其有悖于时代进步的糟粕,吸收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揉合到新时代现实的文化结构中。

的中西文化观主张融古今中外于一体,创造中国的新文化。然而,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外来文化,他都给予一分为二的科学的分析,即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在主张认真挖掘与继承的同时,又看到了它与现实文化本质上的矛盾与冲突,指出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从而破除了“文化本位论”和“食古不化”、厚古薄今的错误主张;对于外来文化,他则主张在对比和交流中扬长避短、吸收其长处,从而完善自身,以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学习的中西文化观,我们不仅会感受到他那横贯中西、海纳百川和超越时空的博大精神气质,同时又会领略到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的科学态度。总之,中西文化观的又一突出特征就表现为广采博取的精神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从早期文化观的内容看,已显现了这一特征。如:1920年在给周士钊的信中曾谈到:“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所谓“先博”,即首先是广采博取,也就是对各种文化都加以触摸,“拿来”;“后约”的含义无非是进行文化选择过程,即对“拿来”的东西加以比较、分析研究、分清优劣,为新文化的创造作出选择。再如,早期文化观主要是中西文化之比较观。他主张“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于是,他从中西文化建立的基础、两种文化性质、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对比。通过比较,他认识到中西文化是性质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体系: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家庭主义基础上的。而家庭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基础构造,它“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相反,西方文化则是建立在国家主义基础上的。而国家主义所要求和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它宏扬人的天性,尊重人的天赋权利,提倡理性,推崇人的意志,等等。从而揭示了中国文化在近代落伍和西方文化进步的原因,并尖锐地指出:中国传统“思想太旧”,“道德太坏”,缺乏科学和民主的精神,特别是以孔子为中心的这种思想的“独霸”,“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两千年偶像的奴隶。”(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但此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没有一切肯定或否定,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仍肯定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从而指出它在世界文明中占半壁的地位;而对西方文化,同样指出了它的不足。如1917年8月23日,他在致黎锦熙的信中说:“怀中先生言,日本某君以东方思想均不切于实际生活。诚哉其言!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当他在看泡尔金《伦理学原理》一书中有关社会上存在着阻碍革新,以过去压现在的段落时,便批注道:“此类是古非今之思想,不独我国,西洋亦有之。”(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1917年,再次谈到西洋文化的不足时指出:“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若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仅从这些阐述中,便可清晰看出早期文化观的广采博取精神与辩证意识结合的特征。

3符合时展的创新精神与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有机结合

的中西文化观在阐明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便提出融合中西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的主张,而且对新文化的性质、特点等都做了明确的阐述。

青年既看到中国缺少新文化,又呼吁新文化的产生。他在批判地对待中西文化的同时,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于是提出“庇千山之材而为一台,汇百家之说而成一学,取精用宏,根茂实盛”(注:《选集》第5卷,第285、288、285、401页。)的思想观点。此时,他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新文化的模式,但他已认识到中国文化传统思想太旧,指出中国文化落后的原因,进而提出洗涤旧思想,呼吁改革和主张平民教育,并对西方文化的自由、民主精神大加赞扬。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表现了一种符合时展要求的创新精神。

当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他的文化观既表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又表现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如他在《发起文化书社》一文中说:“不但湖南,全中国一样尚没有新文化。全世界尚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的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诸君,我们如果晓得全世界尚没有真正的新文化,这倒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啊!什么责任呢?如何可使世界发生一种新文化,而从我们居住的附近没有新文化的湖南做起。这不是我们全体湖南人大家公负的一种责任吗?”(注:《选集》第2卷,第708页。)作为早期文化观结束的一个标志,这段话显然表现了急欲创造中国新文化的思想要求,同时也初步表现了他把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新文化创造的一种模式。

特别是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设计,更清楚地表现了那非凡的创新精神和坚定的无产阶级原则立场。首先,他深刻阐述了文化的阶级性,他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而有多少类型的政治和经济,也就有多少类型的文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有半封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上统治或半统治中国的东西”;“半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经济的东西”,(注:《选集》第2卷,第708页。)这些都是旧文化。还认为,文化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当他谈到文化艺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时,明确地指出:“文艺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中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术,就是这种东西。”“文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这是资产阶级的文艺。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这叫做汉奸文艺。”(注:《选集》第2卷,第708页。)其次,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论争和文化选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做出了科学的总结,从而得出中国现实所要建立的文化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结论。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文化”(注:《选集》第3卷,第860页。)。它和一切剥削阶级文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为人民服务的。“由于现时的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因而现时的中国新文化也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部分,是它的一个伟大的同盟军。”“由于现时中国革命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因而现实的中国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注:《选集》第2卷,第534页。)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它的特点应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绝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所谓“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的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所谓“大众的”,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

由此可见,设计的中西文化结合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蓝图,是融创新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于一体的崭新理论。

中西文化范文第2篇

【正文】

的中西文化观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诸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受民族传统文化长期的深刻的影响和塑造,使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熟悉、把握和运用的能力达到了不可比拟的程度;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地了解和大规模地学习研究西方文化,使视野开阔,并有了中西文化对比的依据;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更直接地培育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伟大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辩证的思维逻辑力、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受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及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杨昌济等人思想的影响,使成了进步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对新文化的强烈追求和长期的丰富的革命实践活动,特别是掌握并科学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能够对近代以来中西文化论争做出科学的总结。上述这些原因和条件,造就了中西文化观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1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与开放精神有机结合

表现在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中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尊重本民族的历史,肯定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自觉地从传统出发,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所谓开放意识,就是面向世界,勇于承认其它民族文化的长处,积极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而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遵循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与吸收外来进步文化同步进行的原则,既不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而倒向闭关自守、抱残守缺的保守主义,又不因向外国学习而倒向“全盘西化”论。

纵观中西文化观的全部内容,便可清楚地看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并同时吸收外来进步文化的思想是中西文化观的主干。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又反对闭关自守、排斥外来文化的主张,是贯穿于中西文化观始终的一条基本原则。而围绕这一主干和基本原则所阐发的全部思想,处处吐露着对养育自己的这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的酷爱和尊重,即民族的伟大情怀;同时又表现了他放眼世界、正视现实的伟大开放精神。这是中西文化观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早在1920年,当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便十分自信地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尽管这种表述有欠妥之处,但却清楚地反映了青年那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然而,就早期文化观看,此时他的目光并没有只局限于民族文化,他已经开始关注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了。如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对西方文化的自由、民主精神的赞扬和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批判;大力引进西方文化的主张和“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等观点的指出,都体现了早期开放的文化意识。

当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他在处理中西文化问题时,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遵循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他的文化观更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与开放精神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充分肯定了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和存在的价值,即从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出发,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而今天的文化是从古代旧文化发展而来,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因而,绝不能否定民族的传统文化。他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注:《选集》第2卷,第534页。)因为,第一,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曾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军、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注:《选集》第2卷,第622页。)第二,中华民族有光荣的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注:《选集》第2卷,第623页。)第三,“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注:《选集》第2卷,第70页。)曾十分具体而深刻地分析指出:“所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也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我们要注意区别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东西。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注:转引自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编的《的读书生活》第200页。)等等。对民族文化的这些分析和高度评价,可以说渗透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另一方面,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政治家,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来自于对中华民族前途的关注,来自于对进步民族新文化的强烈追求,因而,民族主义的情怀不仅没有束缚他的思想,造成他的保守和封闭,相反,这种情怀更促使他以恢宏的气势和敏锐的目光以及大无畏的精神,满腔热情地去迎接世界一切新文化、新思潮的挑战。这表现在:首先,与列宁一样,不把新文化看作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411页。)东西,而把它看作一个开放的体系。同时,也遵循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生产方式的日益完善,交往日益发达,随着单独个人的活动逐渐扩大为世界历史性活动,必然会由狭隘的、一国的、地域的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世界各国在进行政治的、经济的交往的同时,必然发生文化的交流。从而认为,新文化具有各民族、各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吸收和融合的特征。“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注:《选集》第2卷,第706~707页。)其次,他在充分肯定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强调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注:《选集》第2卷,第706页。)当他在谈到文艺问题时,又进一步强调:“我们绝不可能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注:《选集》第3卷,第860页。)再次,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的开放性和吸收利用外来文化的必要性。在这方面,他一是指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比封建文化高。1950年,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说:“地主阶级也有文化,那是古老文化,不是近代文化。……资产阶级在近代文化,近代技术这些方面,比其它阶级要高”,“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即使在艺术创造的某些方面,例如“小说,外国是后起之秀,我们落后了”等。因此,作为由中国封建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指出社会主义也有缺点。在看来,每个民族都有其长处,“同时,每个民族也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注:《选集》第5卷,第285、288、285、401页。)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不是毫无缺点,所以,中国不能闭门搞社会主义,必须向外国学习。中国不如人时要学习外国,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一定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不要把尾巴翘起来。不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向人家学习,就是在几十个五年计划之后,还应当向人家学习,一万年都要学习嘛!”(注:《选集》第5卷,第285、288、285、401页。)由此可见,没有因为民族的自尊心而倒向拒绝外来文化的极端,他的文化观充分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与开放精神的有机结合。

2广采博取的精神与辩证法思想的有机结合

广采博取是文化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而唯物辩证法则是文化选择和新文化创造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广采博取与辩证法的结合则表现为:首先承认一切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和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承认每个时代总会有相应的文化形态,时展了,就需要创造新的文化体系,但新的文化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来自于对以往历史文化的扬弃,即剔除其有悖于时代进步的糟粕,吸收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揉合到新时代现实的文化结构中。

的中西文化观主张融古今中外于一体,创造中国的新文化。然而,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外来文化,他都给予一分为二的科学的分析,即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在主张认真挖掘与继承的同时,又看到了它与现实文化本质上的矛盾与冲突,指出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从而破除了“文化本位论”和“食古不化”、厚古薄今的错误主张;对于外来文化,他则主张在对比和交流中扬长避短、吸收其长处,从而完善自身,以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学习的中西文化观,我们不仅会感受到他那横贯中西、海纳百川和超越时空的博大精神气质,同时又会领略到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的科学态度。总之,中西文化观的又一突出特征就表现为广采博取的精神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从早期文化观的内容看,已显现了这一特征。如:1920年在给周士钊的信中曾谈到:“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所谓“先博”,即首先是广采博取,也就是对各种文化都加以触摸,“拿来”;“后约”的含义无非是进行文化选择过程,即对“拿来”的东西加以比较、分析研究、分清优劣,为新文化的创造作出选择。再如,早期文化观主要是中西文化之比较观。他主张“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于是,他从中西文化建立的基础、两种文化性质、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对比。通过比较,他认识到中西文化是性质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体系: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家庭主义基础上的。而家庭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基础构造,它“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相反,西方文化则是建立在国家主义基础上的。而国家主义所要求和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它宏扬人的天性,尊重人的天赋权利,提倡理性,推崇人的意志,等等。从而揭示了中国文化在近代落伍和西方文化进步的原因,并尖锐地指出:中国传统“思想太旧”,“道德太坏”,缺乏科学和民主的精神,特别是以孔子为中心的这种思想的“独霸”,“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两千年偶像的奴隶。”(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但此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没有一切肯定或否定,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仍肯定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从而指出它在世界文明中占半壁的地位;而对西方文化,同样指出了它的不足。如1917年8月23日,他在致黎锦熙的信中说:“怀中先生言,日本某君以东方思想均不切于实际生活。诚哉其言!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当他在看泡尔金《伦理学原理》一书中有关社会上存在着阻碍革新,以过去压现在的段落时,便批注道:“此类是古非今之思想,不独我国,西洋亦有之。”(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1917年,再次谈到西洋文化的不足时指出:“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若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仅从这些阐述中,便可清晰看出早期文化观的广采博取精神与辩证意识结合的特征。

3符合时展的创新精神与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有机结合

的中西文化观在阐明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便提出融合中西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的主张,而且对新文化的性质、特点等都做了明确的阐述。

青年既看到中国缺少新文化,又呼吁新文化的产生。他在批判地对待中西文化的同时,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于是提出“庇千山之材而为一台,汇百家之说而成一学,取精用宏,根茂实盛”(注:《选集》第5卷,第285、288、285、401页。)的思想观点。此时,他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新文化的模式,但他已认识到中国文化传统思想太旧,指出中国文化落后的原因,进而提出洗涤旧思想,呼吁改革和主张平民教育,并对西方文化的自由、民主精神大加赞扬。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表现了一种符合时展要求的创新精神。

当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他的文化观既表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又表现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如他在《发起文化书社》一文中说:“不但湖南,全中国一样尚没有新文化。全世界尚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的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诸君,我们如果晓得全世界尚没有真正的新文化,这倒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啊!什么责任呢?如何可使世界发生一种新文化,而从我们居住的附近没有新文化的湖南做起。这不是我们全体湖南人大家公负的一种责任吗?”(注:《选集》第2卷,第708页。)作为早期文化观结束的一个标志,这段话显然表现了急欲创造中国新文化的思想要求,同时也初步表现了他把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新文化创造的一种模式。

特别是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设计,更清楚地表现了那非凡的创新精神和坚定的无产阶级原则立场。首先,他深刻阐述了文化的阶级性,他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而有多少类型的政治和经济,也就有多少类型的文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有半封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上统治或半统治中国的东西”;“半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经济的东西”,(注:《选集》第2卷,第708页。)这些都是旧文化。还认为,文化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当他谈到文化艺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时,明确地指出:“文艺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中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术,就是这种东西。”“文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这是资产阶级的文艺。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这叫做汉奸文艺。”(注:《选集》第2卷,第708页。)其次,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论争和文化选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做出了科学的总结,从而得出中国现实所要建立的文化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结论。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文化”(注:《选集》第3卷,第860页。)。它和一切剥削阶级文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为人民服务的。“由于现时的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因而现时的中国新文化也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部分,是它的一个伟大的同盟军。”“由于现时中国革命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因而现实的中国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注:《选集》第2卷,第534页。)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它的特点应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绝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所谓“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的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所谓“大众的”,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注:《早期文稿》第474、22、722、305、368、86、179、638、82、498~499页。)

由此可见,设计的中西文化结合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蓝图,是融创新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于一体的崭新理论。

中西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背景;文化差异;中西方颜色文化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的打招呼用语﹑饮食文化等差异到思维方式等抽象方面的差异无所不在,下面着重从中西方颜色表达的差异,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等方面阐述。

一、中西方颜色表达的差异

不同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在中国代表一种意义,在西方又表示一种涵义,甚至对“颜色”的涵义理解恰恰相反。

(一)red(红色)

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日历中,这些日子常用红色字体,因此,redletterday:指的是“纪念日”或“喜庆的日子”。

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因为人们总是用红笔登记负数。于是就有了这些词组:redfigure赤字inthered亏损

汉语中常用的带“红”字的词语,翻译成英语,可不一定用“red”例如:红糖brownsugar红酒redwine

(二)yellow

黄色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含义差别比较大。

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例如:

ayellowdog可鄙的人,卑鄙的人

ayellowlivered胆小鬼

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下流猥亵的意思,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光碟等等。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然而,英语中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如bluejokes(下流的玩笑),bluefilms(黄色电影)等。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首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首先和中西方人在思维方面的差异有关: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挽着父亲手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新郎,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其次,造成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其具体差异我们从下面的叙述中可见一斑:

在中国传统社会,婚礼大体上要经过和履行下列法定或约定的程序:第一步叫“纳采”,近代俗称“说媒”,即先由媒人往女方家中陈述男家求婚之意,询问待字之女的年岁和生肖,然后由男家请术士“合婚”,卜算生肖是否相合,婚姻是否吉利,双方同意了,男方就送一只雁给女方,作为“献纳采择”之礼,所以又叫“委禽”。宋代以后用羊﹑酒﹑彩缎为礼,叫“敲门”。第二步叫“问名”,近代俗称“订婚”,即双方正式交换庚帖,甚至详至两到三代及主婚人的姓名﹑荣衔﹑里居等。第三步叫“纳吉”,近代俗称“小聘”,即男家向宗庙问卜祖先,如得吉卜就往告女家,并致送定婚礼品(一般为女子衣饰),女家也致答礼(一般为冠履及文房四宝),婚约即告成立。第四步叫“纳征”,近代俗称“聘礼”,即于迎娶前几日,男方将议定之聘金,并布帛﹑衣服﹑首饰﹑礼饼等物,如数以盛大仪仗送之女家。女家收受后,分赠亲友邻里,以示女儿出嫁有期。第五步叫“请期”,近代俗称“择吉”,即由男家择定迎娶之吉日,并通知女方。第六步叫“亲迎”,即在喜结良缘之日,新郎躬率鼓乐﹑仪仗﹑彩舆(俗称花轿),到女家以礼迎娶新娘,并一同归家。此步为以上六项程序中最隆重最重要者,通常所谓“婚礼”即从此开始。依此六礼而婚娶者,就叫“明媒正娶”,有着不可动摇的合法性。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Old)、新(SomethingNew)、借(SomethingBorrowed)、蓝(Something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块白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新娘在新婚当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其次是在服装方面。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衣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下转第86页)(上接第52页)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得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得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但是,差异带来的并不总是分歧,它恰恰给文化艺术大师们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如能从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那不仅会给两个民族,而且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涵意义的和谐与美丽。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中西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

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语用迁移造成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中西文化范文第5篇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