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语言

建筑语言范文精选

建筑语言

建筑语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动画;视听语言;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的重构———适应专业特点

视听语言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是基于对教材中理论的解读。而业内的视听教材归属电影语言的范畴,一般包含的内容有景别、构图、角度、镜头运动、光与色、剪辑、声音等方面。开设建筑动画专业的院校也试图将电影的语言应用于建筑动画制作,它们为建筑动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促进行业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一些学者认为建筑是动画场景设计的一个元素。但从建筑动画的角度来说,建筑形象替代了影视动画中角色的位置,成为动画表演的主题。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对影视语言的研究来分析来进行建筑动画的习作,这种参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是,建筑动画很大程度上有别于影视作品,它基于实用功能,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主观动画艺术手段来塑造客观建筑形象,表达作者对建筑文化空间的解读。由于在常规教学状态中,简单的使用摄像机进行推拉摇移等去表现建筑使得动画作品看起来仅像产品展示。缺少了故事情节、角色的表演和调度等内容的引导支撑,导致了大部分建筑动画作品变得缺乏生命力,很难吸引观众,也很难给人留下印象。为了真正的吸引观众,我们需要努力研究内容和主题。因此拓展课程理论研究的视角是迫切需要。建筑动画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建筑本身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对象,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应结合专业特色,确立建筑表达的主体地位。可适当引入:1)建筑摄影的技法与策略,可用在影视拉片的学时中剖去人物角色表演部分,将场景设计与建筑摄影关联分析,提高学生对建筑场景的审美表达;2)光学镜头的美学,通过了解每一种透镜带来的特殊视觉感受,并通过模拟这些微妙的视觉感受去更准确的捕捉情感;3)照明风格,照明风格一般与特定的影片类型相关联,通过不同的照明来设置光影及色温的使用,从而确立影片风格的整体基调;4)陈设与配景,通过建筑内部陈设与建筑周边配景来交代建筑文化、塑造建筑空间等,亦可通过铺设陪衬情节线索来引导建筑表达的层层推进。

2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会议式课堂的构建

我们长期以来都习惯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积极性都不高。因此根据课程特色,可以引入会议式课堂的构建,其关键在于“任务的设置”。教师可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状况去模拟具有真实情境意义的任务,以任务目标来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并相互协作,并通过任务的完成去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提高。在会议式课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如:提出任务执行计划、讲述制作思路、及时汇报出现的问题,组织成员对自选方案进行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组别出现的问题以小组会议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并以全体会议的形式树立典型问题,让全体同学可以进行思维碰撞,提倡用多元的角度去解决同一类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来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培养其高级的认知能力:1)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案例分析,为任务实施作准备;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任务;3)分组实践,实施任务———学生自主组织完成任务;4)任务汇报,多元评价———通过评价反馈进行再实践;5)实践修正,提交任务。

3考核中的教学评价———互动式学情分析

关于建筑动画专业中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视听语言和创作出高水平建筑动画作品的能力。在本专业视听语言的教学改革中,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客观性,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便于促进学习实践的进步。其教学评价的目的,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二是通过评价机制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书面考核去检验学习成效,无法得知学生实际运用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传统考核中的弊端,可以平时成绩和任务成绩两方面进行考核测评。

4结论

总之,建筑动画专业要根据专业特色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视听语言课程教学的改进与完善是必要的。通过课程改课,更加合理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的帮助下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并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从而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杰奎琳•弗洛斯特.导演的摄影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施玲.电影电视配音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建筑语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防火监督

1引言

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增加了建筑的规模和密度,同时提高了建筑消防工程的复杂性。因建筑结构繁复、低消防意识、人口聚集度高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消防工程的推进受阻。因此,需要从源头杜绝此类问题可能造成的损失,如监管机制的优化、消防设备改良等,来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为住户的人身安全及财产提供保障。

2建筑消防监督及相关消防设施配置

建筑数量及规模伴随城市化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对消防火灾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相关消防部门需要研发高效适用性的消防设备,确保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依照建筑物构建特点,设计适用型消防监管计划,管理人员能够合理使用已有的火灾报警系统来执行高质量高效率的消防安全测试。高层建筑数目及入户人员的增加,对消防管理体系提出了新挑战,入户人员的增加和有限的安全通道增加了逃生难度,若出现火灾事故,对救援工作的开展有极大不利影响。因此,消防监管人员必须要对负责范围内楼宇的整体消防了如指掌,及时进行安全知识普及[1]。声光报警器、火灾报警系统、温度及烟雾传感器是常见的消防设备。在安装各类消防设施前,消防管理人员应根据已有建筑项目信息和设计图了解建筑物特点。参考相关环境参数和消防管理准则,设计安装经济适用的消防设备,为整体建筑物的安全性添砖加瓦。声光报警屏和火灾报警器二者均是重要的消防管理设备。声光报警屏须位于距地面1.5m的高度。火灾报警器则须参考建筑情况设定参数,在建筑高度高于100m时,需要设计分级火灾管理制度。结合空间使用的用途和空间大小,科学设计适用于探测器探测范围的温度和烟雾参数,以便于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收到准确的警报,及时处理,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选择探测器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建筑物的构造特征、建筑物使用的建材类别、探测器自身的使用空间,综合衡量后进行选取安置[2]。表1简要描述了不同探测器的适用空间。

3完善建筑消防监督路径

结合具体建筑主体,综合统筹消防管理。建立建筑主体空间数据库,配套自动化消防管理系统,对火源、建筑施工现场、消防设施等进行监管,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政府部门应该参与消防安全的建设与完善,尽可能减少后期的安全隐患,从源头发现解决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3.1消防设施的自动化监管系统预防为主是消防作业的原则,自动化消防设施监管系统的安装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达到防火的目的。该系统可根据实地信息选取移动终端,建立适用的火情报警系统,远程遥控操作收集火灾信号、监控设备、发现警情,实时解决火警。

3.2构建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动态化管理消防设备,收集火灾发生地信息,因此,更适用于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建筑物区域。在实际作业中,应该依据空间动态的具体变化,科学合理地制订防火预案,布控消防设施。合理运用预测模型,动态化管理火灾风险点。定量抽检建筑内消防设备,通过采集分析建筑空间信息,完善数据库建立,解决数据不足造成的消防设备安置缺口,以及因空间指标量匹配造成的难题。建立高效适用的消防信息系统是进行建筑物防火监督的前提,其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以及消防作业进展情况,对防火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实时采集解析建筑火灾管理实况、消防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及时调整系统设计,便于后续作业的顺利推进。

3.3控制火灾隐患源头兼具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建筑物施工设计图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建筑火灾隐患。因此,需要对施工图进行多次考量,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在前期规划阶段,设计单位必须参考与消防安全相关的制度准则,全面考虑后设计施工图,科学有效地预防火灾隐患,例如,规划疏散通道和相关消防设备。在验收建筑物的过程中,还需要审查和验证设计图和施工效果的一致性,查验有无火灾隐患,及时发现、纠正问题,提前预防,有效减少建筑设计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

3.4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可完善建筑防火监管环节中设备的维护与检测工作。在建筑投入使用前,为确定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须对建筑消防设备进行全面验收。在后续运行中,还需注意以下方面:(1)在日常消防作业时,重点检查消防设施,及时处理故障保障运行;(2)加强对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的不稳定因素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向负责人员报备整改,保证入户人员及建筑安全[3]。

3.5建筑施工中的消防监管加强建筑施工中的消防作业监管是从根本上保障建筑物安全的有效措施,相较于后期消防设施的二次安装,是更经济更实用的预防手段。在现场监督环节,须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图施工,确保后期建筑工程顺利推进。若出现实际操作环境无法达到施工图要求标准而需要变更设计时,需要用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实地考察,依据实情变更图纸,达到消防性能标准后方可施工。在监督和验收环节,检查施工区域是否按标准执行,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改正,确保在工期内完工。

4优化消防设施配置的路径

在布控消防报警系统、消防用水管理系统、火灾声光报警器以及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环节,应该进行综合考量,如考虑建筑物面积、建筑结构、使用范围等因素,搭配使用各类设备,预防火灾效果最优化。

4.1消防用水管理系统在建筑出现火灾时,消防用水管理系统能够快速甄别火灾现场并发出信号,为疏散人员提供更多的时间,还可以为消防救援工作及时、顺利进行提供定位,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在火情预防和警示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消防用水管理系统包含水流指示器、压力报警装置、自动控制装置、远程传输装置和其他设备,在布控消防用水管理系统时,必须保证布控的可用性、均匀性和合理性。在发生火灾时,有必要保证任一起火点都有匹配的喷水设施,在火灾发生初期快速控制或者扑灭火灾,避免火焰的蔓延。应注意的是,在设备布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特定的技术特征和要求进行组装,以确保消防用水管理系统的位置科学化、高效化。4.2消火栓在室内条件下,最广泛使用的消防设备是消火栓,在危急情况下,消火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尤其在扑救突发火灾时,其具备至关重要的价值。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检查消火栓数量是否足够,并且是否正常工作。对消火栓的安置要求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消火栓应安放在建筑物内可见且易于接近的地方,如消防电梯前、楼梯间等;(2)对消火栓的安装位置,需要经过缜密计算,达到经济和安全的统一;(3)确保消防水源充足,发生火情时有充足用水;(4)保证消防水枪的压力富足,可以喷射至建筑物内部的所有空间,及时缓解或解决火情问题。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减少建筑物损坏和经济损失[4]。

4.3消防报警控制系统在建筑物内布置消防报警控制系统,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1)做好对传输电路的防护。添加阻燃或耐火层保护传输线路,以使线路处于非燃烧结构之中,保障其在火灾过程中还可继续进行供电系统和控制信号传输,为消防救援提供安全和技术支持。减少消防人员伤亡。(2)按照消防规定,必须根据建筑物特点,配备拥有预警、灭火功能的消防广播、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等性能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确保其安全安装、运行正常,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3)还可以布置具备安全性和合理性的消防控制室、报警设施、线路等。确保有火情出现时,自动报警控制装置和消防设备能够正常启动运行,充分发挥消防报警控制系统的功能,达到消防保护的目的。图1为建筑消防自动报警控制装置示意图。

4.4火灾声光报警器火灾声光报警器是常用的较为重要的消防设备之一。在安装火灾声光报警器时,需要根据空间规划选择安装位点,结合具体运用范围确定设备类别。根据使用位置空间大小,选取的火灾声光报警器要具有实用性,即设备出现火情时警报声音要有穿透性,闪光能够完全覆盖保护区域。在具体安装过程中,以建筑物规划空间为基准,查看周边环境与防护范围,选取实用的语言警示报警器,便于出现火灾时,可以及时通知户内居民做好撤离准备,及时疏散人员逃生。另外,安装结束后须进行设备试运行检测,检查安装是否有误。后期安排工作人员定期检修,以确保可以充分利用,使其发挥最大价值。此外,后期还须配置报警器或显示器,便于及时掌控建筑物范围内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广大群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必须重视建筑物消防安全的落地作业,尤其是建筑防火设置和消防安全设施配备。因此,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相关措施来提升消防安全设施的科学性、安全性,设计适用性强、易操作的建筑物空间,推进建筑消防监督以及消防设施配置的发展,促进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排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降低火灾产生概率,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高文峰.建筑的防火监督与配置消防设施[J].消防界,2021(6):105-105.

[2]蒋正健.城市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检查问题及策略[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7):254-255.

[3]沈诗林.现代建筑的防火监督与消防设施配置[J].消防界,2021(15):109-110.

建筑语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工学结合的高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背景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工学结合模式成为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发展到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型的新阶段。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必须对现有英语课程进行改革,这是市场对建筑人才应用型、复合型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的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但是在工学结合背景下,我们要掌握英语的实用性,就必须推行工学结合。

2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2.1教学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职英语教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就是要打造生产一线、管理一线、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建筑专业的学生,既要让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有基本的掌握,也应注意学生在涉外建筑活动中用英语进行交流、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只把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也称英语三级考试或者A级考试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根本不注重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

2.2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目前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课堂仍然以传统的基础英语词汇和语法讲解为主,忽视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普遍是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课本知识为主。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依旧采用“说教式”、“翻译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对专业英语产生了厌恶和恐惧心理。这样高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与实际职业应用严重脱节,学生走上社会后无法进行正常的专业领域阅读和交流。

2.3教学内容参差不齐

现行的高职建筑专业英语教材市面上并不多见,有的院校还在沿用80年代的教材,有的院校没办法才引用国外原版教材,语言难度不一。同时专业英语教材在建筑领域也没有分造价、管理等多个分支。多采用普通的建筑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难度不一,有的英语阅读文章内容陈旧,词汇依旧没有得到更新,还有些文章的选用实用性不强。

2.4专业英语教师队伍优秀师资奇缺

近年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基本都是科班出身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只具有单一的英语语言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多数英语老师没有在建筑行业从事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很多专业术语和建筑专业知识不大了解,而且有的院校甚至随意将专业英语分配给课时量比较少的专业教师担任。师资水平整体偏差,大部分教师只是单纯的普通英语的传授,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不能满足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2.5学生评价体系单一

建筑专业英语也作为英语语言的一个分支,单单凭期末考试一纸试卷来评价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不科学的,难以考核学生专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我们应重视学生对其实际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核。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将英语三、四、六级证书作为学生英语能力评判的标准,无法评价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很难发挥评价体系给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所带来的激励功能,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

3“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3.1高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定位

高职院校已经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建筑专业英语需要把英语与建筑的专业有机的融合,培养学生在建筑领域应用英语从事工作的能力。高职建筑专业英语应定位为: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和建筑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

3.2优化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让英语能真正做到与建筑专业融合。在教材编写、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的建筑专业相关的词汇能进一步提升,同时多提供一些建筑专业领域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工程招投标书,工程质量检测类文章。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英语,也掌握了建筑专业词汇,能运用英语处理建筑岗位中的任务。

3.3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摈弃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努力实行专业英语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建筑专业的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成一个一个的教学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口语交际法等多元化教学模式,突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同时可以将英语课堂搬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让英语教学更真实,更贴近工作环境,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厚,兴趣驱动性更强。

3.4完善学生专业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求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更要求学生在职业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就要求开展开放式的、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课程的考核成绩应包括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相结合的手段,对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5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英语教师普遍对所教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也没有这方面的行业经验,也有的专业英语教师是建筑专业出身,但是英语语言知识欠缺。这样就很难把英语和建筑专业知识结合。工学结合背景下,需要对这些英语教师进行专门的建筑专业知识培训或者英语语言培训。在课程开发方面,聘请建筑方面专家和英语教师一起,合作进行建筑专业英语的课程开发,保证教学内容与建筑专业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文.

建筑语言范文第4篇

他曾经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不遗余力的鼓吹者,现在则正致力于建立一门“新”建筑学:宇源建筑学。一宇源建筑的概念关于宇源建筑,詹克斯写道:“如果说建筑必须源于自然和文化,它还应该拥有一个更大的源泉,即作为整体的宇宙。”j^k并且,“在传统文化中,建筑总是具有某种宇宙的向度”j^k。詹克斯所谓传统建筑的宇宙向度大概是指普遍见于东西方传统建筑文化中对宇宙的象征性指涉。他认为当代建筑也应当具有这方面的内涵,建筑的诉求对象应该转向宇宙发生论,其价值核心是进化与跃迁。詹克斯不是高技派,所以即便在这个大量借用现代科学概念的新理论中,他也不喜欢给予技术特殊地位。宇源建筑概念的提出表明,詹克斯开始关注现代科学发展对建筑学科的巨大影响,但并不等于他将放弃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他最关心的仍然是形式和形式的象征性意义,这一点决定了他在著作中选择实例的标准:所有被用来说明宇源建筑的作品都具有非常复杂的形式。詹克斯这样概括这些作品的特征:“通过波动的、流动的或结晶体的形式以及计算的模糊性表现了发生过程,其参照对象非常广泛。更符合宇宙发生论特征的建筑的下一个挑战是如何创造真正能够运动的局部,使居住者或参观者与建筑建立共生关系,积极反映宇宙发生的过程。”

显然,詹克斯寻求的只是一个建筑尺度的宇宙模型,这种模型与塑料制作的Sl5链式模型并无不同。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宇宙,而只是针对外行的简易图像或简化图式。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对居于建筑之上的特权范畴的颠覆,只有“人”被赋予建筑本源的特殊性,其结果是形式的简单化和建筑价值判断的历史性转向。詹克斯的做法刚好相反,他要求建筑重新对所有这一切表示敬意,在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阶段,这些范畴包括流行文化、历史样式、装饰和象征,现在则加进了生态、水滴、地形乃至宇宙———一切看上去很复杂和事实上很复杂的东西。二复杂、复杂,还是复杂密斯的“少就是多”同柯布西耶的“房屋就是住人的机器”一样是引发争论最多的现代建筑经典“教义”。最著名的抗辩是文丘里的“少就是烦”(m2((83(89"-2R)。詹克斯则将双重代码和复杂性置于建筑价值的核心,其早期的后现代建筑语言虽然表述复杂,但说白了,其实也只是要求建筑具备复杂的形式和容易理解的意义。在查尔斯•詹克斯的早期研究中,双重代码概念始终占据着核心位置,从]\世纪a\年代以后,复杂性概念转而被突出强调。

但不难看出,詹克斯最为关注的始终是建筑的形式,他所强调的意义与诺伯格•舒尔茨所强调的意义不同,更加注重从流行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建筑。詹克斯曾经非常激烈地模仿尼采的口吻宣布:现代建筑已死。但这个预言却落空了,现代建筑虽历经艰难却顽强地生存下来,不仅牢牢占据着建筑创作受关注的极少主义等最新形态。反倒是詹克斯亲手“接生”的后现代主义在不过!"余年的大红大紫之后,骤然没落,而今已无法在建筑界主流话语中觅其踪迹。当然,詹克斯不可能甘心为后现代主义陪葬,为此,他就必须接受现实,接受科学技术影响建筑发展的合法性。科学技术作为建筑创作的基本推动力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核心观念之一,但詹克斯显然不愿意承认现代建筑对这些观念的占有。他认为,现代主义的建筑学是关于过程的。它关心的是建筑的形状———功能、技术、构造、光、空间以及使用建筑的手段,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在!#$%年出版的&’(*(+,-.(/01中,詹克斯将现代主义的气质归结为“创造2破坏”的精神分裂症,称它是现代城市和建筑异化的罪魁祸首345。所以,当他不得不接受科学技术影响的合法性时,他宁可选择能与更复杂、但更容易看懂的形式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概念。现代复杂科学似乎符合这一要求,因为它们很复杂,而用于描述复杂科学理论的图像却神奇而漂亮,很容易吸引公众的目光。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应该是促使詹克斯理论转向的重要因素。以前,他大概从未想过复杂科学理论的简化版本能如此吸引公众。复杂科学所描述的世界观使詹克斯欢欣鼓舞,他认为:“我们获得了第一个后基督教的新型综合世界观,一个能使科学家、理论家、建筑师、艺术家以及普通民众联合起来的结合点。它是由所谓‘复杂性科学’阐明的新世界观。这种科学包括复杂理论、混沌科学、自组织系统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

高谈混沌学、非线性、大爆炸、分维几何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好莱坞电影中动辄开讲黑洞蒸发、奇异吸引子、蝴蝶效应、*维空间。看起来,这的确是一个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科学家与公众、既复杂又有吸引力的结合点。但不幸的是,由于复杂科学在技术方面的复杂性,艺术家、建筑师、民众通过媒体或科普读物所了解到的充其量只是这些理论扭曲了的流行影像。面对芒德勃罗集合的计算机模拟图,我们只是为这复杂、漂亮、神秘的图形所吸引,谁真正理解分维几何学的原理,或什么是芒德勃罗集合?作为宇源建筑学的倡导者,詹克斯本人又何尝能够真正理解复杂性科学呢?复杂性科学理论被詹克斯看做解释当代建筑现象的最佳依据,由此他也改变了对许多建筑现象的评价。詹克斯曾是解构主义的坚定反对派,因为他从解构主义中看不到任何可以理解的意义。正如埃森曼所表达的:建筑只是其自身,不必在建筑之外寻求其意义的解释。所以,在&’(*(+,-.(/01中,他对包括解构主义在内的新现代主义冷嘲热讽:“新现代主义充斥着熟练的游戏和玩笑,有时候其创造者自己都被蒙蔽了。……每当想到现代主义两百年的舞蹈演变为足尖旋转的表演,你不由得要发笑。”345但在后来的《跃迁宇宙的建筑》中,解构主义却被当成体现新世界观的最佳建筑形式,因为詹克斯从解构派的作品中发现了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组织系统。“突然跃迁在自然界的所有尺度上存在,并且与自组织过程相联。”

同时,“由于积极的反馈,自组织系统对最小的信号也非常敏感”。那么,符合这种原理的建筑必然是极为复杂的、多重的和矛盾的。解构主义恰好具备这些特点。因为同样的理由,詹克斯也曾为一部分高技派的作品平反,但不包括福斯特的建筑,大概是嫌它们的立面太简单了吧。当然,詹克斯所谓的复杂不是无限制的,他仍然强调整体。所谓的复杂性是有组织的复杂性。后来他又用“组织深度”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因为自然和文化总是向更高的组织水平跃进,其基础是差异,是差异保证系统远离平衡态,避免完全的混沌。组织动力和丰富性的最主要来源是“想像力”,“想像力对‘灵魂及其能力全体’的控制成就了具有丰富的多重意义的新艺术作品”“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融合无关的事物,为分散的材料建立整体。”3!5简而言之,建筑创作就是“一种追求艰难整体的努力。

詹克斯的后现代建筑理论的重心在“意义”上,他的新理论则更加倾向“复杂”。三宇源建筑学的语言詹克斯从现代复杂性科学中借用了大量概念,用来限定宇源建筑学的语言,其中的核心概念是:突变、自组织和自相似性。自相似性是指分形系统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结构的相似性。但“自相似性是一种变形的模拟,而非严格的复制”./0。所以,自相似性不是单调或雷同,其结果是整体结构下的丰富形态。芒德勃罗图中的无穷变化可以证明这一点。詹克斯认为当代的“有机建筑”表现了自相似性,它通过模拟自然事物将对象的自相似性结构转变为建筑形态的自相似性。显然,詹克斯重视的是建筑造型,也正因为如此,他有些牵强地将一些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实验作品拉进宇源建筑学,其共同特征是具有相当复杂的外观或仿生形式。奇异吸引子是有组织混沌的动力来源,是混沌系统获得秩序的基础。詹克斯当然不会放弃在建筑中为其寻求对应物。从他对戈夫设计的拜文格住宅的平面中的螺旋坡道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他是如何理解这种转换的。拜文格住宅的平面中不可能有什么奇异吸引子,只要将其理解为渐开线就可以理解这个平面的组织关系,只是与混沌学家用于描述奇异吸引子的图形有某种相似之处。这种图形或表象上的相似性正是詹克斯确定建筑语言的基本法则。对于与非线性和突变概念对应的建筑语言,詹克斯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波状的平滑增长”结合“折形的突变”,建筑中各种波形曲线和突然的皱褶成了非线性和突变在建筑中最有力的表现形式。他用这种方法来阐释埃森曼、哈迪德、甚至中国传统冰裂纹装饰。也用自己的设计来解释这种对应的原理。这些设计挺有趣,很容易理解,但看不出有什么必要非得与玄奥的非线性和突变扯到一起。那么,这些复杂观念的表现形式如何才不至于导致混乱呢?詹克斯给出的答案是:组织深度,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建筑设计不能消灭差异。

也就是说,不能像现代主义那样建立一个简单的整体,其整体必须在保留差异的基础上实现。“高度复杂而富有联系的结构才有组织深度。”“复杂的整体表现出像一个历史久远的村落那样的丰富性,各种品质和房屋类型共存,没有任何明显的压制。”./0在它们结成整体的过程中,时间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因为时间能消除矛盾,将本来不协调的东西拢到一起。也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引进时间要素就成了达到组织深度的关键问题。后现代主义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多元化的语言、乡土主义和文脉来表现时间的连续性。另一种方法是“将现有城市结构与格局视为底,在上面填加并布置新的层次”./0,形成图底关系。这种方法其实是通过新与旧的对比来显示时间的延续,一个全新的建筑的出现会使人注意原有环境的古老,并凸显环境更生的现实。显然,第一种途径是詹克斯一贯观点的延续。真正给人新意的是他对第二种途径的承认,正是根据第二条途径,詹克斯接受了解构建筑的合法性。詹克斯的转变还表现在他对边缘位置的关注,他相信四规则詹克斯为宇源建筑学制定了1条规则。(/)建筑亲近自然和自然语言。从詹克斯的描述中可以发现,这条规则除了要求建筑与自然协调外,更多是要求建筑去模仿自然事物的形态。(1)建筑应表现宇宙发生的基本规律———自组织、突变以及向更高或更低层次的跃迁。如我们前面指出的,这种表现充其量是对这些规律的流行图像的模拟。(2)建筑应具有组织深度、多元性、复杂性和混沌的边缘。复杂性和多元性一直是詹克斯所追求的,组织深度和混沌的边缘是新提法,也是复杂和多元的元素结成“艰难的整体”的基础。(3)突出多样性,建立自下而上的参与性系统,以使差异最大化。重视差异,以避免系统趋向衡态。在詹克斯看来,多样性、公众参与是建筑创造性的保障,它们可以使差异最大化。(4)多样性可以经由拼贴、激进折中、重叠来实现。这一点与詹克斯对后现代建筑语言的规定几乎没有任何差别。(5)建筑应接纳时间及其作用过程,其中包括生态的需要和政治的多元化。(6)建筑应对涉及的美学和观念性的代码进行双重编码。双重编码是詹克斯的标志性术语,就是要求建筑的意义既能被专家理解,也能被普通民众理解。(7)建筑学应追随科学尤其是当代科学去探索宇宙的信码。詹克斯希望用这些规则来确定一个建筑学的新范式。

但由于詹克斯本人对复杂性科学理解的局限以及纯科学理论在建筑学中落位的困难,这种建构显得肤浅而空泛。当代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宏观的空间、时间尺度上,在建筑和城市的统一体中的确存在非线性、突变、混沌、自相似性的性质。譬如中国当代城市在不同尺度上出现的“院式结构”完全符合自相似系统的特征;库哈斯所谓的“普通城市”中毕业论文也包含着巨大的混沌;建筑历史的发展是非线性的;突变现象在时代转换时屡有发生;甚至一个大型城市中多种相差悬殊的风格、类型的建筑并存也可以理解为非线性、突变的表现。但是,这些都是在一个很大的时间、空间尺度上发生的,它们真的能够在一个单体建筑上全部展现出来吗?或者说,一个单体建筑有必要这么复杂吗?事实上,就连伯纳德•屈米这样典型的解构派建筑师也不倾向于仅仅从单体的角度去理解建筑的复杂性。他对复杂性的理解更多基于区域或城市尺度的分析"#$"%$。整体的复杂不必意味着局部的复杂,简单的局部同样可以构成复杂的整体。詹克斯对现代主义和简单性的否定带有突出的感情色彩,他的判断也有悖于建筑发展的事实和科学追求的本质。一方面,如今比经典现代主义更追求简单性的极少主义正如日中天。如近两年的普里策奖,就连续颁发给赫尔佐格和德•默隆、默克特这样从不会把立面搞得太复杂的建筑师。超级秘书网

建筑语言范文第5篇

一、合作学习法相关概述

合作学习法最早由美国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倡运用,是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合作学习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得到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

大部分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就是为了能够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建筑专业的学生也是一样,往往对文化课的学习并不重视,再加上一些学生在初中时对英语学习就不感兴趣,到了中职学校后,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课上,因此,更加不注重对英语课程的学习。严重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对他们今后工作、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大部分的中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对于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学生无法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会选择做一些其他感兴趣的事,而不去听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教学效果始终无法得到提升。

(三)教学方法陈旧

现阶段的中职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十分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不注重语言环境和情景的创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阻碍了中职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合作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分组

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国外研究一般建议4~6人一组。根据中职学校建筑专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分组人数调整为7~8人。在进行分组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任务难度,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等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通过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特长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信息交流量的增加。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实施的重要保障。中职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很难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英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积极表达自身想法,学会协调自己与小组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小组讨论的问题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等。并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尽量使用英语交际用语,提升英语交流能力和口语水平,如:Thankyouforyouradvice等。

(三)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通过创设情景、组织竞赛、课文剧表演等形式,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例如在进行小组互助答疑过程中,教师不应直接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说:“Youarewrong.”而是要委婉的告诉学生:“Pleasethinkitover.”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不再惧怕英语表达。

(四)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小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