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策略范文精选

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策略范文第1篇

1.1学生基础差。厌学情绪重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文理生兼收,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尤其对文科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学习时往往带有抵触情绪鞠。另外,学生从高中步人大学,学习方式不能适时转变,而课程骤然增多、课堂容量大幅增加、难度跨越加大、进度变快等都引起了他们“消化不良”,甚至“因噎废食”。学生也很难体会到化学课同医学专业课的联系,只把化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学习,未发现医学专业课中处处存在化学的“影子”,因而缺乏学习兴趣,表现出应付及被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忽视了对化学课程的学习闭。

1.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知识更新速度慢

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化学教学时数不断减少,但教学内容又不断增加。在这一矛盾作用下,教师面对不同教材,不同学生,往往不能适时改变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大部分化学教师专业知识扎实,但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授课时缺少生动、具体的医学实例,讲解空洞、乏味,导致学生对化学失去学习兴趣嗍。另外,教师也面临做科研、晋升职称等压力,因而教学方法陈旧,知识更新速度慢。

1.3化学实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医学院校对化学实验教学不够重视,把化学实验教学作为掌握书本知识的辅助教学环节,使得实验内容的安排以验证书本描述现象、机理为主,而不考虑实验教学本身的教学规律及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学生按照课本“照方抓药”,导致实验课预习不充分、实践操作能力差,使化学实验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2对策

2.1调整教学内容,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卢姆说,对一门学科的兴趣,既是掌握该学科的原因,又是掌握该学科的结果。化学学习难度过大,很容易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习医学的兴趣阎。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需求,以必需为准、够用为度,酌情讲授教材内容,适当删减,做到详略得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化学与医学相结合。如在讲解酸碱平衡时,可以呼吸性碱中毒为例进行讨论,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学进步离不开化学发展,医学生需有扎实的化学基础。

2.2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法并用。学习是学习主体对知识能动的智力加工过程。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其能动地发展、完善自己。有关研究表明:单凭听觉获取知识,能记忆15%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能记忆25%的内容;听觉视觉同时运用,能记忆65%的内容。因此,我们可利用多媒体图、形、声并茂的特点,结合板书,对抽象知识进行讲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原子轨道、分子轨道、电子云、共价键的形成等。

化学教学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导入策略

初中化学教材与高中教材相比容易一些,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要求会较低,两者在学习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初中升入高中中间会经过暑假,暑假期间学生长时间不学习,会逐渐遗忘初中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在刚进入高中时无法快速调整学习状态。另外,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初中有所不同,教师的讲课方式也会有一定差异,刚开始上课时师生之间都不了解,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所以最初学生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所以,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导入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有效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教材之间存在衔接障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教育部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教学要求和难度也大幅度降低,从而也导致学生的化学基础比较薄弱。而高中的化学学习与初中大不相同,高中化学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高中化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对化学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它的范围比初中化学要广,许多初中教材没有要求掌握的知识,在高中教材中则被视为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也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的学习量也让他们对高中化学产生恐惧[1]。

二、学习方式的差异导致衔接障碍

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表现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项特征,比如探索性、自主性以及创新性等,主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弱,大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当初中毕业进入假期,他们便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变的放松,对学习也没有了警惕性。初中化学课堂上大都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实践较少,因此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性较弱,而高中的化学知识大都以自主探究为主,多数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思考研究,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与此同时,在高中阶段小组学习也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初中课堂上大家都很难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需要克服的一点[2]。

三、教学方法导致的衔接障碍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升学率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所以讲课内容大都是以考点为主,从而导致忽视了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当高中老师进行教学衔接时,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教师对学生也没有进行深入了解,更何况与初中化学知识相比,高中化学难度高、内容繁琐,在最初的学习中会让学生感觉到压迫感,从而使学生丧失信心。所以在高中最初的学习阶段,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帮助学生补习前期的基础知识,从而使教学方法的实施处于被动状态。与此同时,初中化学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记忆,而高中化学则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初中化学不同的是,高中化学重视知识的探究,如果按照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很难理解,这样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压力会比较大[3]。

四、高中化学导入教学策略研究

面对初高中教学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想要学生快速适应新的角色,顺利度过初高中的过渡期,教师则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探索新的高中化学导入教学策略。

1.掌握初高中内容衔接点

学生中考结束会有较长的假期,大多数学生在假期期间会遗忘部分所学知识,同时,初中有些知识教师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就应该做好复习工作,带领学生回顾前期所学内容,为后期学习打下基础。而这也就需要高中教师加强对初中教材的研究,对教材中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个知识框架,找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点,需要补充的内容教师要做好标记。有些教师则会在学生刚入学时进行摸底测试,以便了解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知道每个学生的化学基础,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教材衔接点。在课堂导入时,将旧知识导入到新知识中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对旧知识进行了巩固[4]。

2.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高中学习重在方法。初中化学主要学习基本的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高中化学则是对化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强调化学的根源。所以在课堂导入中,教师要改变学生学习化学的思路,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思路,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的学习技巧,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存在恐惧感,有效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探究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时,教师便可根据钠、镁、铝、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教学,而在学习性质时可通过对比、归纳、递推等方式进行总结,再从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探究,从而加强对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

3.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存在差异,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在导入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不同的问题,关注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

4.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探索实际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行展开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让学生在自己探究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了解化学,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从生活中学习化学、了解化学、感受化学,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为学生后期的化学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五、结语

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主要目的是让高一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节奏,帮助学生快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初高中教学衔接是初中化学教师和高中化学教师的共同任务,所以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以考试为主,应该重视学生后期的化学学习。高中化学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了解,所以初高中教学衔接也需要初高中教师进行交流与磨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快速找到教材衔接点。高中教师可以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快速投入到高中化学学习中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高中三年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守霞.基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闫赛楠.乌鲁木齐市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3]沈益波.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分析及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4]陈晓敏.基于初高中衔接的化学教师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化学教学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策略

0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征程,教师对教学方法也进行了优化,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进行了培养,同时也选择恰当的方式来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为了实现上述工作设想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这是目前所有高中化学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探究教学的提出为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优化提供了方向,它是基于传统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还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高中化学教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科学合理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在高中化学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中来。在讲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会适当的设计出一些相关问题,这些问题更多的是与教学内容相关,有的未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层次,直接造成了设置的问题学生无法解决,进而导致了学生对化学问题探究失去了兴趣。但是问题设置过于简单也会造成学生失去探索的热情。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由浅及深分层次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逐渐参与到化学教学中来,最终实现学生化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在讲授《氨、硝酸、硫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氨溶于水呈现出哪些性质?”学生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再次进行提问“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有哪些”,通过这种按部就班的提问,能够使学生进一步融入到化学教学中来,同时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意识,进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提升。

2为学生营造探究的学习氛围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但是展开这种教学模式的条件是需要化学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营造探究学习氛围的重要保证是能够科学合理的设置课堂问题。一位法国思想家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究学习的氛围,通过设置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中来,激发探索的意识,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这个设置的问题首先要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其次是还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是使化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变得多样化,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抽象的化学知识。例如,在教授《化学与生活》的“环境主题”的过程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是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工具来开展探究教学。在正式上课准备阶段,教师从互联网上搜索关于环境与化学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经过剪辑和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教师通过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保护地球的认知,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研发、探索和设计环保产品。这样一来实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

3优化化学实验课堂的探究教学方法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化学实验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激烈的化学现象能够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理论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进而为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在化学实验课堂上采用探究教学的方式是模仿课题研究的方式展开。教师首先设置相关的化学问题,学生了解设置的问题后,对这个问题提出实验假设,然后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收集材料,针对问题进行化学实验课程的设计,最后进行化学实验得出相关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能够展开实验论证的前提下,对学生展开的化学实验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其余工作全部由团队独立完成。例如在开展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中,在做该实验的准备阶段,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学生接到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提出假设,根据所开展的实验来准备相应的化学用品,例如酒精灯、试管和铁架台等,接下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列出相应的实验步骤,在进行实验之前化学教师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说明,同时要求进行改正,例如在利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的过程中,要对试管进行预热,否则会造成因试管受热不均而导致炸裂,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将试管口向下进行微调,避免冷凝水回流造成试管底部的炸裂。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器材,对实验步骤进行合理安排,经过亲自动手完成化学实验,对实验的结果有更深入的了解。

4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高中化学知识为核心,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由于合作探究的作用也使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均有所提高。所以,在高中的化学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同时对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明确定位,接下来设置化学相关的问题和探究的课题,为学生留出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组织各个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设置的化学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将产生思维的碰撞,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团队合作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例如,在讲授《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能够在上课的过程中实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树立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8人一小组的方式,为了保证探究过程中的合作学习的效率,老师在上课之前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按照学生层次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化学水平基本一致,每个组中化学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引导小组合作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分完学习小组后,教师在课堂上下达探究任务。任务如下:①之前已经系统学习了硫酸和二氧化硫这两种硫化物的化学性质了,大家思考一下还有那些物质含有硫元素?②硫元素在利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硫化物和单质硫的相互转化,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转化的呢?任务下达给各个学习小组后,学生们立即展开了组内讨论,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了起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初步形成了。

5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如果继续要用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将无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只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又一个应试教育的刷题机器。通过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参与到高中化学教学的热情,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为日后学习更高级别的化学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化学素养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洋.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7(18):44.

[2]陈橙.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0):139.

[3]左华福.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发现,2017(9X):102.

[4]朱春燕.自主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7(11X):92-93.

化学教学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实验教学;策略

化学这门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生产水平。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波义耳曾说过:“化学是实验的科学,空谈无济于事,实验决定一切。”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给予实验足够的重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改善和优化实验教学,让实验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强化学生对高中化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从而真正发挥出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上,并没有专门的实验课,化学实验是分散于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差,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浪费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对此,很多教师采取直接播放实验视频的教学理念,甚至是直接让学生将整个化学实验背诵下来,而学生根本不懂整个化学实验的原理。许多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只看表面现象,缺乏探究实验现象的内在本质,以及存在学生只动手不动脑的普遍状态,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难以养成。众所周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这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更应该将化学实验教学贯穿于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学会分工和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原理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包含“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五个方面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标准中,化学实验对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变得更加明确。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标准,2019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课本将高中化学实验分成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观察思考。例如:“焰色反应”“铵根离子的检验”“电解饱和食盐水”等等。这一类型的实验,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会推测物质性质,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地应用元素周期律,应用类比分析思维和演绎推理思维,去预测反应的现象和归纳物质性质。第二种:基础实验。基础实验是学生必做的实验。例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粗盐中杂质离子的去除”等。这类的实验要求学生动手参与实验操作,熟悉各类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规范操作。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配制、分离、提纯、制备等各种实验方法完成化学基础实验,动手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化学实验仪器有烧杯、酒精灯、天平、容量瓶等等;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称量、集气、过滤、定容等等。这类的实验能够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验素养。第三种:实验探究。例如:“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碘盐中碘元素的检验”。这类实验对学生思维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学生对这类探究性实验无从下手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引导,分配任务,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实验。学生通过讨论、自学、查阅资料等各种方式,分工合作并学会实验步骤的设计,理解应用实验原理并明确实验思路。学会运用现象对比、数据分析、原理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过程、体会现象、理解原理,在已学的物质性质的基础之上再利用化学实验研究另一种物质的性质,去探索未知的化学知识。这类实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对于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面笔者将以2019版苏教版第二册专题8第二单元《乙酸》为例来阐述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实验教学。

(一)创设化学实验情景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化学实验完成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难以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本身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而化学实验情景的创设,则可以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当学生能够产生出较为强烈的兴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化学实验情景来开展实验教学。教师可以融入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形成更加生动、更加有趣的化学实验情景。比如,在学习《乙酸》的时候,课前布置学生与家长合作完成烹饪“糖醋鱼”,让学生对本节课有种期待。课堂引入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一段×××同学烹饪糖醋鱼的视频。当学生看到本班同学出镜制作烹饪“糖醋鱼”的视频时,一下子来了精神,趁此机会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乙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此教师设计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活动一:撩开乙酸的面纱———初探乙酸1.用你的实验方法去认识乙酸,并结合生活常识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2.同桌合作组装乙酸的球棍模型,并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3.设计实验鉴别乙醇和乙酸,探究乙酸的酸性。可供选用的药品: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锌粒、生锈的铁钉等。完成实验后小组讨论:(1)由实验现象得出乙酸什么性质?还有其他方案证明吗?(2)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还是弱?为什么?(3)乙醇和乙酸都含有羟基,为什么乙醇不显酸性,乙酸显酸性?(提示:羟基所连的原子团有什么不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去完成实验1和2的内容,并从颜色、状态、味道等方面归纳了乙酸的物理性质,得出乙酸的结构,并了解了乙酸的官能团———羧基。实验3的设计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有点小难度,但通过教师的启发回顾酸的通性,很多学生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操作,通过乙醇和乙酸分别和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锌粒、生锈的铁钉反应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出乙醇和乙酸。学生通过实验后的小组讨论也理解了为什么醇羟基不显酸性,而乙酸中的羟基显酸性,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高中化学教师通过这样创设化学实验情景,学生更容易进入到学习和掌握化学实验的状态中,并且认真且仔细地探究和分析物质的性质,最终促进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合理划分实验小组

分组实验,不仅可以很好地将学生放在化学实验课堂的主体位置,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实验小组的价值所在,让学生更有自信地参与到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划分实验小组来展开实验教学。教师可以仔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化学基础以及心理特点,再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所需要负责完成的化学任务以及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小组之间相互监督、合作完成化学实验,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与创新意识。比如,在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时,教师设计了活动二:糖醋鱼香味从何来———酯化反应之探。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按(图1)装置进行酯化反应实验的探究,不同的是对四个组设计了不同的条件做对比实验。第一组同学A试管加4粒沸石、3mL乙醇、2mL浓硫酸和2mL乙酸,B试管加4mL饱和碳酸钠溶液;第二组同学A试管加4粒沸石、3mL乙醇和2mL乙酸,B试管加4mL饱和碳酸钠溶液;第三组同学A试管加4粒沸石、3mL乙醇、2mL浓硫酸和2mL乙酸,B试管加4mL水;第四组同学A试管加4粒沸石、3mL乙醇和2mL乙酸,B试管加4mL水。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验后,不同组的学生得到不同厚度的油状物。第一组3.0mL,第二组几乎没有,第三组2.2mL,第四组几乎没有。但第二组和第四组的同学发现虽然没有油状物生成,B中的液体却增加。接下来我抛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1)通过一、二组的实验现象得出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2)通过二、四组的现象判断生成物是不是纯净物?若不是,杂质有哪些?(3)通过一、三组的现象说一说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而学生由上面的实验数据分析很快得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合理分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并体会到实验条件的控制对实验产生不同的结果,培养学生定量数据分析和实验对比的化学思维,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三)注重联系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是化学知识的产生来源,同样也是化学知识的最终归宿。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发现这一点,反而还会认为化学实验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很遥远,而这样的化学学习理念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没有积极作用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来展开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向学生讲解某个化学实验的原理;也可以将生活实践融入到化学实验中。这样,可以让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的化学视野也就会得到一定的开拓,而且可以促使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并帮助学生建立“性质决定用途”的重要化学思想。比如,在学习“乙酸的用途”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醋酸在生活中的用处,再通过播放视频:醋酸在生活中的妙用,以此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乙酸的用途,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了醋在生活中应用,加深了对醋酸性质的理解。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能够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大贡献。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用而学”,化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使学生对“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得到培养。这一素养的培养也是化学学习更高价值的体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不应该只是强调学生亲身动手操作完成化学实验,更应该注重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现象分析能力、误差解释能力、结论探究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相应的良好培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转变自身的实验教学理念,端正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态度,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可以成长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舰.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05+107.

[2]朱自成.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4):116.

化学教学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在教学中,创新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推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创新意识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问题。学生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也是推动国家进步的根源,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化学专业人才,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社会的需要,同样也是国家前进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1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现状

1.1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关系,高中化学课程是学生高中学习中的基础必学课,因此,学生务必要学好这门课程。但是,目前我国的不少教师在高中学生化学课程的教学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最显著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新意,将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影响学生的发展。

1.2教师的教学方式太传统,缺少课堂提问的环节:

因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教学方法方面没有得到可观的发展。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的关键阶段,但是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的时间有限,因此造成知识累积的现象,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课堂提问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缺少对学生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在学习时,学生也将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教师缺少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学习中的部分问题将得不到解决。整个化学教学课堂中缺少师生互动的环节,课堂气氛显得呆板沉闷,不利于学生学习。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1教师适当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

高中化学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的化学理解能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有铝及其化合物这节知识,教师在讲授完这节内容之后,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镁、铝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提问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对于化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重新学习知识的机会,帮助这部分学生将问题搞懂,还能引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开动脑筋,启发学生的思维[2]。

2.2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中,兴趣是关键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众所周知。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很有必要。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一些化学反应进行简单的实验,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化学实验,并且有很多实验只需要教师为学生演示完成。比如工业乙醇的蒸馏实验,还有苯、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实验等,对于这些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教师动手操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师一边实验一边解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看到化学中存在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3]。

2.3教师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从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入手。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化学实验,这部分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比如说菲林试验、葡萄糖的性质等,教师在教学生做这些实验之前,首先要对实验的原理进行讲解,其次应该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演示,最后再指导学生动手实验,这样能减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出错几率,教师在演示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实验兴趣,而学生动手实验,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便学生学好化学课程,同时,通过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体验实验为学生带来的成就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策略,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应该在促进学生提高化学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在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上,不断摸索,多涉及化学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增加师生课堂互动的环节,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使高中化学课堂不断得到优化,帮助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成媛.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9:161-162.

[2]欧阳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