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创新与发展

技术创新与发展

技术创新与发展

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LTE技术;4G网络;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们知道现今的网络通信中,人们开始越来越青睐于无线移动通信。我国3大通信行业巨头之一的移动公司,早已经是将其公司的精力倾注于LTE(4G)网络的研究之中,而且其它的二位公司也会逐渐地随着通信市场需求的演进、变迁,最终都将全面提供LTE、4G网络技术。早在21世纪的开元年左右,世界就已经是兴起了LTE项目的研究计划;2008年正式颁布了研究成果——LTE技术;2013年12月4日下午,我国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笔者将简要的谈谈LTE技术的发展革命与其创新方向。

1.LTE技术简介

LTE 是长期演进计划的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首字母缩写,通俗来说,LTE 即是准 4G,是第三代通信技术 3G 向第四代通信技术 4G 过渡的过程中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因此 LTE 被称为3.9G,成为通往 4G 的大门。在技术方面,LTE 采用 OFDM 和 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还改进了一直约束 3G 发展的空中接入技术。因此 LTE 技术可以在 20MHz 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 100Mbit/s 与上行 50Mbit/s 的峰值速率,支持 100Km 的覆盖半径,支持 120-350km/h 的高速移动,并具有控制面小于 100ms,用户面小于 5ms 的超短时延,同时提供综合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并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如此革命性的发展,使用通信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在用户角度看,即使用户身处小区边缘也不会再受信号接受困难的影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漫游,使得移动用户一直在线的梦想变为现实。LTE 已成为世界最主流的 4G 技术的走向。在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 GSM/TD-SCDMA、中国联通的 GSM/WCDMA、中国电信的 CDMA/EV-DO 都将向到 LTE演进。

2.LTE技术的核心技术介绍

2.1SC-FDMA技术

SC-FDMA技术是一种单载波多用户接入技术,它的实现比OFDM/OFDMA简单,但性能逊于OFDM/OFDMA。相对于OFDM/OFDMA, SC-FDMA具有较低的PAPR。发射机效率较高,能提高小区边缘的网络性能。最大的好处是降低了发射终端的峰均功率比、减小了终端的体积和成本,这是选择SC-FDMA作为LTE上行信号接入方式的一个主要原因。其特点还包括频谱带宽分配灵活、子载波序列固定、采用循环前缀对抗多径衰落和可变的传输时间间隔等。

2.2OFDM技术

OFDM是LTE系统的主要特点,它的基本思想是把高速数据流分散到多个正交的子载波上传输,从而使子载波上的符号速率大大降低,符号持续时间大大加长,因而对时延扩展有较强的抵抗力,减小了符号间干扰的影响。通常在OFDM符号前加入保护间隔,只要保护间隔大于信道的时延扩展则可以完全消除符号间干扰ISI。OFDM参数设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它主要用于有效地消除符号间干扰,其长度决定了OFDM系统的抗多径能力和覆盖能力。长CP利于克服多径干扰、支持大范围覆盖,但系统开销也会相应增加,导致数据传输能力下降。为了达到小区半径100Km的覆盖要求,LTE系统采用长短两套循环前缀方案,根据具体场景进行选择:短CP方案为基本选项,长CP方案用于支持LTE大范围小区覆盖和多小区广播业务。

2.3 MIMO技术

MIMO作为提高系统传输率的最主要手段,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OFDM的子载波衰落情况相对平坦,十分适合与MIMO技术相结合,提高系统性能。MIMO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多天线(或阵列天线)和多通道。多天线接收机利用空时编码处理能够分开并解码数据子流,从而实现最佳的处理。若各发射接收天线间的通道响应独立,则多入多出系统可以创造多个并行空间信道。通过这些并行空间信道独立地传输信息,数据速率必然可以提高。MIMO将多径无线信道与发射、接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从而实现高的通信容量和频谱利用率。这是一种近于最优的空域时域联合的分集和干扰对消处理。当功率和带宽固定时,多入多出系统的最大容量或容量上限随最小天线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在同样条件下,在接收端或发射端采用多天线或天线阵列的普通智能天线系统,其容量仅随天线数的对数增加而增加。LTE的基本MIMO模型是下行2×2、上行1×2个天线,但同时也正在考虑更多的天线配置(最多4×4)。LTE在上行还采用了虚拟MIMO以增大容量,被考虑的技术还包括空间复用、空分多址、预编码、自适应、以及开环发射分集等。

3.LTE技术的优越性

3.1提升用户的体验性

由于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率和更好的移动性等优势,LTE能够大幅度提升用户对数据类业务的体验,同时有利于运营商提供更多对用户更具有吸引力的创新业务。

3.2LTE技术将给运营商带来更高的效益

LTE技术可以为运营商带来更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LTE可以通过更加灵活的频谱配置方案(1.25~20MHz)来提升网络效率和单个基站效率,还可以通过弱化基站控制器设备实体、采用公共无线资源管理控制基站来简化系统结构,减少网络节点,从而更加有效地提供服务。同时,LTE技术也可以大幅度降低用户每兆流量的成本,如在网页浏览、网络游戏、音乐下载、视频片段的业务测试中,HSDPA的传输成本最低为0.02美元/MB,而LTE的传输成本最低可达到0.005美元/MB。这就大大提升了运营商的利润空间。

3.3LTE技术有利于IPR的改进

由于LTE引入了OFDM、MIMO等新技术,它的快速发展使得以美国高通公司为首的传统通信技术企业掌握核心专利的CDMA技术将逐步被淘汰,通信产业的IPR格局迎来了一次重新进行调整的机会。随着LTE标准制订工作的不断推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通信企业带着自己的专利技术参与到LTE技术标准制订中来。LTE标准的制订将会有助于改善目前通信产业中IPR格局失衡的局面,有助于整个通信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结语

LTE技术是现今的3G技术向4G技术进化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通信公司也是在积极地进行LTE技术的研制和推广。用户们通过4G网络上网时不仅在浏览网页、在线游戏、观看高清影片等方面能够得到更加畅快的体验,还能够节省流量费用。目前,LTE技术已经成为无线通信发展的潮流,是大势所趋。我国的LTE网络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大胆推测,它具有广阔的前景。相信在未来几年里,市场将会有效印证这一推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映民,孙韶辉. 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6).

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第2篇

伴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石油地质勘探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以在新时期,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得到了创新与发展,以达到缓解石油行业的石油需求压力的目的。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而更好的推动该项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创新;发展

一、新时期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

1.1钻井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钻井技术是关键的技术,其费用在勘探成本中占据较大一部分。在过去,石油地质勘探多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可以获得较快的钻井速度,并且能够减少对地层的破坏和遗漏等问题的发生。在进行枯竭油层开采时,该技术拥有较高应用价值。但该技术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大量设备,在防腐和安全上也有一定欠缺。在新时期,三维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技术和多分支钻井技术则得到了应用,从而实现了钻井技术创新。在这些技术中,多分支钻井技术应用价值较高,能够进一步提高钻井效率。1.2物探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常使用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地下地质情况分析,可以通过记录人工制造的地震波完成石油开采地点的准确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结合计算机等技术,具有较高分辨率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数字地震技术也开始在地质勘探中得到了运用[1]。1.3测井技术。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测井技术的创新上。目前,测井技术已经由数据型开始向成像型发展。利用成像型测井技术,石油地质勘探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而在多组成像测井仪的配合下,测量井眼范围得到了扩大,勘探深度也得到了提高。近几年,测井技术得到了不断创新,如随钻测井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先进技术都得到了运用,从而使测井工作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2]。在这些技术中,随钻测井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和组合随意等特点,快速平台测井技术则具有较高的测井效率和较低的故障发生率,因此引起了地质勘探人员的重视。

二、新时期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

2.1信息化。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其正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引入计算机技术,目前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完成石油勘探数据的仿真分析和处理。而通过建立相应的勘探模型,则能完成勘探地区分布特点的直观展示,进而使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计算机模拟也将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得到进一步运用,从而在为勘探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2.2综合化。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综合化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各种勘探技术都陆续得到了综合利用,以满足石油地质勘探的实际需求。比如在物探技术发展方面,油田勘探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了复杂地形的影响,所以还要加强对各种物探技术的综合运用,从而更好的解决勘探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在钻井技术运用方面,则可以通过综合利用膨胀管技术和连续按技术进行水层和断裂层钻进,从而在加深钻井深度的同时,减少对钻井环境的破坏,进而使钻井和测井数据的采集和状态监测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通过多维发展,则能使石油勘探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为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3智能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也开始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人们开始尝试在地质勘探领域使用无线遥感技术,从而利用全方位感知系统进行油井工作状况的实时监控[3]。而光线感知系统和新型热史技术的运用,则能在高温和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完成环境的检测,并借助系统较强的感应能力进行地质和资源分布情况的准确判断,从而在降低石油地质勘探成本的同时,为勘探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三、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不断创新,开始向着信息化、综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在全球资源日益减少的背景下,加强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则能够更好的完成油气能源的开发和保护,从而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石油地质勘探人员还要加强对技术创新与发展问题的认识,以便更好的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婷.提高八面河油田滩坝砂岩性油藏勘探成效[J].化工管理,2016,05:149.

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技术创新;协同创新

前言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起,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逐渐加强,引起了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市场的主导下,传统工业由机器加工的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逐渐向柔性制造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变。受世界工业发展浪潮的影响,我国工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粗放到集约,并逐渐向高精尖的世界水平靠拢的发展。沈阳作为我国最早进行工业发展的城市之一,其工业的发展可以看作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创新是工业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通过总结沈阳工业化发展历程的经验,分析当前沈阳工业技术发展现状,为工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沈阳工业发展历程

1.1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1953年)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从此工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沈阳开始大力发展现代工业。这一阶段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沈阳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此阶段沈阳工业发展的起步点,开始出现一些早起的工业企业如表1。

这一时期是沈阳现代工业发展的起步时期,技术创新能力差,主要依靠从日、俄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引进,进行仿制生产。自主研发能力弱,工业发展缓慢,工业管理落后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通过技术引进沈阳创造了我国工业史上的无数个第一,弥补国内空白,主要成就包括:出产中国第一台车床——六尺皮带车床,生产了中国第一台普通机床,支持国家军事建设等。

1.2独立自主阶段(1953年-1978年)

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我国开始从农业主导逐渐向工业化发展转变,通过等价交换的外贸方式,中国接受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在这段时间,国外工业技术进步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又由于国内还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工业生产趋向于政府规划,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沈阳走在国内工业技术发展的前列,在引进国际援助后,开始尝试独立自主的工业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54年,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沈飞集团在这一阶段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首飞成功和1969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首飞成功。沈阳机床也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发展企业,1953年,中国第一台摇臂钻床;1956年,中国第一台卧式镗床;1958年,中国第一台自动机床;1975年,中国第一台数控车床等先后诞生。

1.3转型阶段(1978年-2002年)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沈阳工业技术创新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沈阳的工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企业竞争,特别是2011年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沈阳装备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一些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被迫重组,转产或者停产倒闭。沈阳工业发展表现出技术落后,管理困难,生产效率低和设备老化等问题,急需进行转型。陈旧的国有制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要求,企业制度逐渐深入到工业企业,沈阳企业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动荡和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制企业变化显著,多元的经济形式共存。沈阳大部分工业企业在这一时期进行转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994年,原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裂变组建了沈飞工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公司);1996年,北方重工由工厂制转为公司制,建立了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5年,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并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0年沈阳建筑机械厂正式改制。

1991年,首批4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拉开了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形式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各工业区发展规划逐步落实。机械、电子、汽车、航天和通讯设备制造业逐具规模。信息化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出现了集成制造系统,ERP系统的应用,准时生产方式(JIT)、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等逐渐成熟,CAD、CAM、CAE和CAPP实现了高度集中。依靠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促进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发挥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优势,工业技术创新周期明显缩短,研发效率显著提高。

1.4新型工业化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末召开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真正的新型工业是在信息工业基础发展起来的智能工业,一种以人脑智慧、电脑网络和物理设备为基本要素的新型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同时,新型工业化还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镇化发展,并注重人才的培养。2011年,协同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引导沈阳的工业企业向产学研合作发展,高校科研机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及科技园的参与,通过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产业集群技术协同创新等新的科技创新形式。通过对工业技术创新各要素的整合利用,加强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间的合作与联系,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增强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提高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

2、工业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通过对沈阳工业发展的分析,可见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密切,技术进步直接影响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应的工业发展阶段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沈阳工业发展过程的总结,汇总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沈阳工业技术发展是沿着从刚开始的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再到合作研发最后到协同创新的脉络发展的。而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形势又与该阶段的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1)在初期发展阶段,沈阳工业技术底子薄,缺乏相应的资金、人才、设备和稳定环境,所以技术发展条件不够成熟,只能通过国外的支持,技术人员大多为国外人员;

(2)独立阶段,虽然比起国际水平较为落后,但是沈阳的工业技术在国内已经较为领先,具有一定从事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逐渐将引进的国外技术消化,开展自主研发项目,进行技术改进和提高;

(3)在转型阶段,沈阳部分工业企业技术逐渐赶超国际水平,一些外国企业开始与沈阳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便捷的沟通和高度的同步化使得沈阳的工业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内部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沈阳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新型工业化阶段,根据新型工业化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要求,企业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高效敏捷的需求,为了避免进行耗时较长的自主研发,企业拿出核心优势配合其他企业进行创新的协同研发模式逐渐成型,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又由于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及时有效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加推动了沈阳工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的广泛应用。

沈阳工业的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发展过程。所谓的“点”就是独立的企业,“线”就是同一类型企业两两之间的合作关系,而“面”就是指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构成的合作平台。图1可以清晰的表示这四个阶段的技术发展特点。

3、工业发展新阶段对技术创新发展影响

吉林大学王胜今教授和吴昊教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的问题,再次引起对东北工业化问题的重新思考和关注。作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工业龙头城市,沈阳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辽宁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着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还停留在协同创新的初步阶段,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在已有发展基础上注重对技术协同创新的研究和重视,从运行机理方面有效解决冲突,总结经验。随着供应链的相互交叉,产业集群的不断交融,预计未来工业技术创新将会逐渐打破行业限制,形成不同行业内组织的相互合作创新,这种技术创新模式能软化合作系统结构,打破合作体之间的障碍。另外,随着工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工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也将有所改善。综合现有发展情况,预计未来工业发展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与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组成多元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进一步融合。美国趋势学家杰里来·里夫金认为,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就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2)工业技术发展领域更加致力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多样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新能源技术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经济,从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开采,世界能源供给紧张不断加剧,页岩气和可燃冰等化石能源的开采技术与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将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方向。

(3)工业技术逐渐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在部分关键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依托强大的资金设备、人员和科研院所工业技术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化,信息制造和生物经济等方面将成为工业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

(4)更加注重虚拟化合作发展,由于工业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与其他地区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加之信息技术的支持,沟通形式多样,沟通效果良好,远程指导普遍应用,形成了技术创新网络平台下的虚拟合作形式,虚拟商品、虚拟团队、虚拟企业和虚拟组织的出现使得技术创新合作打破以往实体操作的桎梏,跨地区的技术合作更加直接方便,虚拟合作将会成为技术创新合作的主导形式。

(5)技术创新趋向于更加广泛的协同创新,技术创新多元化、新型工业化以及科学发展观;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生物技术与经济稳步发展的相关性等等都要求创新主体的多元合作,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技术协同创新将在多行业内进行,涉及领域更加广阔,参与主体更加复杂,合作过程中交互行为更加频繁是沈阳工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特点。

(6)技术协同创新要求相关的法律政策和信任制度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要求各合作主体依靠合同进行技术创新,由于协同创新主体间地理位置较远或者行业领域相关性较小,不可避免出现矛盾和纠纷,主要体现在合同的履行与合作成果的分配方面。因此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合作中责任与义务合理分配,对技术成果进行有效保护。另外还要求企业规定与地方政策相协调,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地方政策与相关地方法规相互补充。为工业技术创新提供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技术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

(7)技术协同创新需要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高校学者以及社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科技协同创新的同时也是技术的学习和交流,要将人才交流与技术创新有效结合起来。合作主体之间的人才相互流动学习,拓宽研究视野,激发创新思路,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国伟.机械工业发展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齐二石,宋立夫.工业工程与制造业信息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GXS4D078);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11AJL013)。

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第4篇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起,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逐渐加强,引起了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市场的主导下,传统工业由机器加工的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逐渐向柔性制造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变。受世界工业发展浪潮的影响,我国工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粗放到集约,并逐渐向高精尖的世界水平靠拢的发展。沈阳作为我国最早进行工业发展的城市之一,其工业的发展可以看作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创新是工业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通过总结沈阳工业化发展历程的经验,分析当前沈阳工业技术发展现状,为工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沈阳工业发展历程

1.1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1953年)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从此工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沈阳开始大力发展现代工业。这一阶段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沈阳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此阶段沈阳工业发展的起步点,开始出现一些早起的工业企业如表1。

这一时期是沈阳现代工业发展的起步时期,技术创新能力差,主要依靠从日俄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引进,进行仿制生产。自主研发能力弱,工业发展缓慢,工业管理落后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通过技术引进沈阳创造了我国工业史上的无数个第一,弥补国内空白主要成就包括:出产中国第一台车床一一六尺皮带车床,生产了中国第一台普通机床,支持国家军事建设等。

1.2独立自主阶段(1953年-1978年)

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我国开始从农业主导逐渐向工业化发展转变,通过等价交换的外贸方式,中国接受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在这段时间,国外工业技术进步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又由于国内还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工业生产趋向于政府规划,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沈阳走在国内工业技术发展的前列,在引进国际援助后,开始尝试独立自主的工业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54年,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沈飞集团在这一阶段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首飞成功和1969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首飞成功。沈阳机床也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发展企业,1953年,中国第一台摇臂钻床;956年,中国第一台卧式镗床;958年,中国第一台自动机床;1975年,中国第一台数控车床等先后诞生。

1.3转型阶段(1978年-2002年)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沈阳工业技术创新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沈阳的工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企业竞争,特别是2011年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沈阳装备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一些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被迫重组,转产或者停产倒闭。沈阳工业发展表现出技术落后,管理困难,生产效率低和设备老化等问题,急需进行转型。陈旧的国有制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要求,企业制度逐渐深入到工业企业,沈阳企业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动荡和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制企业变化显着,多元的经济形式共存。沈阳大部分工业企业在这一时期进行转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994年,原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裂变组建了沈飞工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公司);1996年,北方重工由工厂制转为公司制,建立了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5年,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并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0年沈阳建筑机械厂正式改制。

1991年,首批4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拉开了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形式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各工业区发展规划逐步落实。机械、电子、汽车、航天和通讯设备制造业逐具规模。信息化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出现了集成制造系统,ERP系统的应用,准时生产方式(JIT)、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等逐渐成熟,CAD、CAM、CAE和CAPP实现了高度集中。依靠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促进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发挥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优势,工业技术创新周期明显缩短,研发效率显着提高。

1.4新型工业化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末召开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真正的新型工业是在信息工业基础发展起来的智能工业,一种

以人脑智慧、电脑网络和物理设备为基本要素的新型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同时,新型工业化还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镇化发展,并注重人才的培养。2011年,协同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引导沈阳的工业企业向产学研合作发展,高校科研机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及科技园的参与,通过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产业集群技术协同创新等新的科技创新形式。通过对工业技术创新各要素的整合利用,加强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间的合作与联系,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增强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提高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

2、工业技术创新发展分析通过对沈阳工业发展的分析,可见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密切,技术进步直接影响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应的工业发展阶段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沈阳工业发展过程的总结,汇总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沈阳工业技术发展是沿着从刚开始的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再到合作研发最后到协同创新的脉络发展的。而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形势又与该阶段的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⑴在初期发展阶段,沈阳工业技术底子薄,缺乏相应的资金、人才、设备和稳定环境,所以技术发展条件不够成熟,只能通过国外的支持,技术人员大多为国外人员;

⑵独立阶段,虽然比起国际水平较为落后,但是沈阳的工业技术在国内已经较为领先,具有一定从事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逐渐将引进的国外技术消化,开展自主研发项目进行技术改进和提高;

⑶在转型阶段,沈阳部分工业企业技术逐渐赶超国际水平,一些外国企业开始与沈阳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便捷的沟通和高度的同步化使得沈阳的工业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内部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沈阳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⑷新型工业化阶段,根据新型工业化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要求,企业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高效敏捷的需求,为了避免进行耗时较长的自主研发,企业拿出核心优势配合其他企业进行创新的协同研发模式逐渐成型,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又由于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及时有效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加推动了沈阳工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的广泛应用。

沈阳工业的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发展过程。所谓的"点"就是独立的企业,"线"就是同一类型企业两两之间的合作关系,而"面””就是指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构成的合作平台。图1可以清晰的表示这四个阶段的技术发展特点。沈阳工业技术创新形式发展特点。

3.'工业发餍新阶段对技术刨新发屑彩?

吉林大学王胜今教授和吴昊教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的问题,再次引起对东北工业化问题的重新思考和关注。作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工业龙头城市,沈阳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辽宁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着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还停留在协同创新的初步阶段,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在已有发展基础上注重对技术协同创新的研究和重视,从运行机理方面有效解决冲突,总结经验。随着供应链的相互交叉,产业集群的不断交融,预计未来工业技术创新将会逐渐打破行业限制,形成不同行业内组织的相互合作创新,这种技术创新模式能软化合作系统结构,打破合作体之间的障碍。另外,随着工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工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也将有所改善。综合现有发展情况,预计未来工业发展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与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技术组成多元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进一步融合。美国趋势学家杰里来里夫金认为,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就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⑵工业技术发展领域更加致力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多样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新能源技术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经济,从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开采,世界能源供给紧张不断加剧,页岩气和可燃冰等化石能源的开采技术与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将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方向。

⑶工业技术逐渐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在部分关键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依托强大的资金设备、人员和科研院所工业技术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化,信息制造和生物经济等方面将成为工业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

⑷更加注重虚拟化合作发展,由于工业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与其他地区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加之信息技术的支持,沟通形式多样,沟通效果良好,远程指导普遍应用,形成了技术创新网络平台下的虚拟合作形式,虚拟商品、虚拟团队、虚拟企业和虚拟组织的出现使得技术创新合作打破以往实体操作的桎梏,跨地区的技术合作更加直接方便,虚拟合作将会成为技术创新合作的主导形式。

⑸技术创新趋向于更加广泛的协同创新,技术创新多元化、新型工业化以及科学发展观;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生物技术与经济稳步发展的相关性等等都要求创新主体的多元合作,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技术协同创新将在多行业内进行,涉及领域更加广阔,参与主体更加复杂,合作过程中交互行为更加频繁是沈阳工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特点。

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发展

近几年,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发展逐渐被提上工作日程,我国对林业发展给予了越来越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首先强调了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探索了林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对策,以期能够加快林业技术创新,推动现代林业稳健发展。

一、我国林业发展概述

现阶段,我国的林业发展仍在沿袭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技术。在开展实际工作中,将自然因素影响林业发展作为主要因素,忽略了其他的更多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没有充分把握林业发展的科学规律,在开展林业经营管理中意识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没有积极顺应时展形势采取对林业技术的创新和资源的开发。这也是影响在较长时间内林业发展滞后性的根本原因,对我国的林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负面作用。在开展林业工作中没有充分重视其根本的科学发展规律,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较多地依赖于国家科学院和相关的高等院校,忽略了林业发展个体与市场的充分融合,形成了脱离市场经济的“孤独化”发展局面。在林业发展的科研经费投入结构上存在弊端,致使资金的投入极其不稳定,限制了林业的发展,不利于林业创造更高的效益。虽然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关键的地位,但是林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在林业发展中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员以及科研人员,林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经验模式以及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弊端,没有树立开展创新工作的意识,其林业发展也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林业技术创新在林业中的作用概述

林业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时代对市场发展提出的要求,更是对社会各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目的。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结构仍旧采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过多地依赖自然环境因素,不重视科学发展规律的发展现状十分普遍。在林业建设中缺乏专业性的创新人才,在大部分地区林业发展技术缺乏先进性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林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制约了我国林业发展的创新前进,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林业技术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促进林业的发展。林业技术的创新也推动了现代林业的产业结构的创新,林业技术上的创新,不仅是对林业种植品质水平的上升,也培育更多的抵抗病虫害的林业品种,助推林业生产的效益提高。除了对林业结构上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林业的技术人员结构也有至关重要的优化作用,林业生产的发展依赖于对技术人员的经验管理,规模化的林业为林业技术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和难度。但是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极大地缓解了林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林业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对林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措施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林业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实现科技型林业,这也是林业发展转型的突破口。因此,林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并在引进先进林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业技术。

1.转变现代林业发展模式

转变思想意识,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在管理工作环节中应改变以自然因素作为主要因素,应当依据林业发展的科学规律作为基础,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对林业发展模式进行转型。最大程度地与市场经济结合,改变脱离市场发展的格局。以社会、市场为主要发展参考的依据,深入分析市场发展形势,强化对现代林业的管理力度,从而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2.完善现代林业管理体系

健全完善林业管理体系需要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拓展资金渠道,改善林业产业发展中资金匮乏的问题。相关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林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将国家的扶助资金充分与林业部门的资金整合。林业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的市场需求问题。

3.加大专业性林业人才队伍培养

其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关键因素在于缺乏林业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没有扎实的林业专业人才储备。在对现代林业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中,人才作为主体起着关键的作用。利用一切渠道或者平台邀请林业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授课,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或者资料查阅平台,方便技术人员随时对林业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更新。采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研发热情。

综上所述,林业技术的创新对林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大力配合,林业部门应明确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尽快实现林业的绿色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积极创新改革,推动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洪刚 单位:安图县白河林业局美人松宾馆

参考文献:

[1]罗嗣件,王雅玲,刘志毅.浅析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J].民营科技,2011,(10):121.

[2]陈明绪.浅谈现代林业发展及林业技术创新[J].大科技,2014,(25).

[3]赵桂茹.浅谈强化林业技术创新及推进林业快速发展的对策[J].种子科技,2017,3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