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自觉论文

文化自觉论文

文化自觉论文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实践;品质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3-0125-04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①。这意味着文化自觉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观念,而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具体而艰难的探索活动。这种探索活动只有通过反映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文化自觉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和人的实践活动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

一、实践是文化自觉的基础

人的世界是一个文化世界。人对文化世界的构建和确认正是因为人自身具有其它生命体所不具有的实践特性。实践是人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这种活动“不是指向自己……而且为了通过消灭外部世界的规定的(方面、特征、现象)来获得具有外部现实形式的实在性”②。这就是说,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培育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为自己赢得一个具有强烈文化色彩和鲜明实践精神的属人世界,即文化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生活、交往与思维等等都是具有实践性的文化创造活动。所以,实践不仅是现存感性世界的认识基础,也是文化自觉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了文化自觉发生、发展和实现所需要的两个基本要素。

其一,主体性要素,即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同时也是文化自觉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所说,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而“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③。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成为“现实中的人”,才能展现人的本质力量,没有“现实中的人”这一实践主体和主体实践的存在,也就谈不上文化创造和文化自觉。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自觉作为人的自觉,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物种的特性,是实践的存在自觉;而实践作为人的活动,是生发文化自觉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不但具有着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和共性,而且具有着特殊性和个性。客观存在是多样性的存在,它决定了作为文化自觉主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再加上主体生存环境、风俗习惯、交往时空和历史流变等等因素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从而使得文化自觉具有了复杂性和差异性,在时间逻辑上表现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等等历史情态;在空间关系上表现为不同民族、不同文明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文化烙印,亦即“他们做他们做的,是因为他们是他们所是的”④。

因此,在人类发展的坐标图上如何判定主体地位、明晰主体角色、明确主体诉求就成为文化自觉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人对文化的“自知之明”首先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把铭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认识你自己”作为爱智慧的前提的思想正是这种觉醒的写照。卡西尔曾说,苏格拉底是“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以往的一切问题,在他那里,不再有一个独立的自然理论或一个独立的逻辑理论,甚至没有象后来的伦理学体系那样的前后一贯和系统的伦理学说。唯一的问题只是:人是什么?他所知道以及他的全部探究所指向的唯一世界,就是人的世界”⑤。所以,文化自觉是从人作为实践主体的自我认识开始的,用苏格拉底的方法,就是我们首先要“自知”我们的“无知”;用笛卡尔的方法就是“我思故我在”;用黑格尔的方法,就是我们要“自知”我们的“熟知”并非是“真知”,从而促使我们在理性反思中从此岸走向彼岸,从常识走向真理,从自在走向自觉。

其二,对象性要素,即人们通过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建构了文化自觉的物质基础。对于人类来说,主体意识的醒悟是一个对象化的过程,首先是人们通过实践改造自然并进而改造自己的过程。具有在人之先的自然世界只有经历了人的耕作、洗礼和附会之后,才能将其存在的外在价值与功能内化和升华到对人具有积极的生命意义的文化境界。如同马克思所说:“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⑥ 也就是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具有文化创造的能力和需要,而且具有文化创造的使命和责任,亦或具有一种追求发展、追求文明的使命和责任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被黑格尔视为,作为“最初的有,是自在地被规定的”。列宁把这种“自在”等同于“潜在”,有尚未发展、尚未展开的意思,亦即人有一个从潜在的人向现实的人、从“自然人”向“文化人”的转化过程。转化的结果就使得原有的在人之外的世界成为了人的世界,一个“自在之物”的世界日益转化为“为我之物”的世界,一个对人来说意义充盈的、具有了获得全面解放和自由可能性的文化世界。

所以,文化自觉的发生、发展和实现离不开实践活动,文化自觉只有在实现它的实际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的现实,才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要求人只有把自己科学地融入实践之中,以积极主动的实践精神面对世界,才能开启文化自觉之门。

二、实践是文化自觉的动力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实践是基础、是桥梁、是动力。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相对性和绝对性、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运动使得文化自觉依赖实践的“动量踢”而逐渐积淀和依序展开。

所谓逐渐积淀,是指文化自觉本身具有的这样一种情态,即从实践出发,人对文化世界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否定式的历史积累过程。它显现着文化自觉的阶段性、继承性和条件性。其中阶段性表现了文化自觉的相对稳定状态,它使得不同时期的文化自觉由于实践任务和时代场景的不同而具有了不同的特色;继承性表现了每一时代的文化自觉都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每一代人活动的历史舞台,是由我们上一代的活动构筑形成的;条件性则表现了文化自觉是可能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文化自觉才能通过实践活动揭开隐藏在现实背后的历史秘密。在这里,实践不仅是基础,更是动力。

文化自觉的这些特征表明,文化自觉不可能一蹴而就,或“毕其功于一役”。它表现为人的认识、意志和精神的获得、成长与深化,是人类文化自身长期发展积聚的结果,是社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力量促逼的结果,亦即在交织互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中,文化自觉演绎着从生成到发展再到实现的具有连续性的历史实践图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积极主动的实践,离不开实践自身的运动张力。随着人的实践力的不断增强,人的认识力、文化力也不断提升,从而使得文化自觉逐渐有了厚度、深度和高度。所以说,文化自觉的逐渐积淀是与实践活动,即实践能力、实践水平和实践过程成正比的。

所谓依序展开,是指文化自觉要遵循实践的规律性、结构性和层次性而发生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内涵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要求实践活动必须要按照客观规律的本来面目去张扬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客观规律编织出现实世界的结构之维和秩序之网,使得实践活动必然是一个适度的有序展开的过程。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很好的诠释了这种适度性和有序性,他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⑦所以,社会实践的适度性、有序性和规律性必然要求文化自觉也是有条件、分阶段、依秩序展开的,它的生成和发展有自己一定的合理、合法、合情的文化制度和程序。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⑧

由于文化自觉需要逐渐积累和依序展开,这就要求人们:一是要重视实践,不能割裂文化自觉与实践的关系。文化自觉不是空想臆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脱离实践的文化自觉是一种虚幻、迷离的、乌托邦式的自觉;脱离文化自觉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附魅的、动物式的实践。人只有站在实践的根基上,掌握实践武器,注重实践艺术,才能感受到实践的力量。实践,也只有实践,才是文化自觉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割裂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既是文化自觉的题中之义,也是文化自觉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文化自觉的一个具体要求。要坚持适度原则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避免人类因自身发展的过度而导致文化自觉的偏离。三是要尊重文化秩序,既不能割裂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也要正确看待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选择。在实践过程中,历史是现实的历史,现实是历史的现实;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民族是文化的民族。文化自觉既是现实民族的历史文化结晶,又是文化历史的民族的现实延宕,各民族文化只有顺时而动,乘势而上,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觉的良性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质的飞跃,也是一种结构性的整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费孝通先生强调,文化自觉不仅仅是“除旧开新”,而且也是“推陈出新”或“温故知新”。

三、实践是文化自觉的目的

文化自觉固然有文化理想的色彩,是趋向文化理想的自觉,但更有引领和指导文化批判与文化创造的功能。它表明文化自觉不是一个虚幻的存在和抽象的理念,而是一个现实的存在,有目的的存在,亦即文化自觉总是能让人拿起批判的武器去进行武器的批判,去拨开迷雾走入澄明之境,以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文化自觉本质上具有实践的需求性和目的性,亦即实践是文化自觉的目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自觉对于人自身发展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正确面对和处置人类文化安全问题。

首先,文化自觉是一种实践过程上的自觉,是为了满足人的实践需要和解答人的实践问题的自觉。

作为“文化自觉”的倡导者,费孝通先生曾说过:“我在提出‘文化自觉’时,并非从东西文化的比较中,看到了中国文化有什么危机,而是对少数民族的实地研究中首先接触到了这个问题。”⑨ 并且“‘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⑩。这里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文化自觉”的“自觉”起源于人们对现实存在的思考,彰显了人有自觉地解决实践问题的需求和力量。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自觉是一种反思的自觉或曰自觉的反思。它表现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了人存在的类本性和社会性。人存在的意义首先是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存在和如何存在,也就是要对自己存在的环境、时空以及实践旨趣有一个自觉的追问和认识,这种追问和认识只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之中展开,且以满足实践需要为价值指向。所以,人之思,即人对实践的领悟力和执行力既是衡量文化自觉的尺度,也是衡量实践本身的尺度,实践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照出文化自觉的影像。二是“文化自觉”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活动中具有实践的同一性和整合性,表现出自觉的类功能。这种功能可以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人类的整体智慧,使人类文化自觉形成系统的合力状态,以减少人类实践之中的矛盾与冲突,构建一种具有全球意识、全球伦理和全球责任的文化自觉。这是处在全球化趋势之中的现代人类由于面临全球问题和全球治理的必然选择,全球问题只能依靠全球治理,它需要所有民族、所有国家、所有文明自觉到人类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共渡难关。所以,费孝通先生认为:“现代化应当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即人类(包括学术人)从相互交往中获得对自己和‘异己’的认识,创造文化上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局面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现代化,为的是在跨入21世纪之前,对20世纪世界‘战国争雄’局面应有一个透彻的反思,为的是避免在未来的日子里‘现代化’的口号继续成为人与人、文化与文化、族与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争夺的借口,为的是让我们自身拥有一个理智的情怀,来拥抱人类创造的各种人文类型的价值,克服文化隔阂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11}

其次,文化自觉是一种实践意义上的自觉,它表明由于实践的本质存在于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之中,因而文化自觉的目的就是为了引领和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以期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彻底解放和真正自由。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但是,实践不是任意的、盲目的发生着,它既受自己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客观对象的制约,也受主体以及主体之间交往程度与交往范围的影响。当实践表现出能够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交往活动相契合时,就意味着达到实践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实现着主体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显然,这里的“有机统一”的实现离不开主体文化自觉的力量。也就是说,“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不仅现实地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他还力图对自己的存在进行自我认识并作出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是一种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的存在物”{12}。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探究反映在实践上,就是不断生发出对象化的需要以满足和彰显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里强调,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考察历史,考察每个历史时代的现实,不应该撇开人类的活动,而应该把人既看作是剧作者,又看作是剧中人。也就是说,人既是实践者、创造者;又是能动者、自觉者。人的实践是创造的、能动的、自觉的实践;人的自觉是创造的、能动的、实践的自觉。实践与文化自觉之间的这种有机结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前行。

总之,文化自觉不仅仅是一种理想模式,还是一门实践艺术。也就是说,文化自觉的实现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乌托邦,还是一系列人类行为的集合体,体现着人类文化创造的张力。文化自觉在当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是人类文化世界发展的共同的时代要求和历史大变革的必然趋势,是人类为了解决日益复杂和严重的文化安全问题所做出的属人反映。人类能否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困境?是否找到一条超越困难的“真理之路”?也就是能否自觉到自身的位子,自省到自身的使命?犹如欧文・拉兹洛所说:“作为个人我们有责任在寻求我们的利益时与他人的利益和幸福和谐而非牺牲他人;作为人类共同体的成员,我们有责任采用一种非暴力和团结的,以及经济、政治和社会平等的文化,促进人民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尊重。”{13} 人类只有在实践中携手前行,不断探索和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实现彻底的文化自觉,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注释:

①⑧⑨⑩{11}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188、193、194、213页。

②《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2页。

④ [美]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9页。

⑤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⑥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33页。

{12} 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页。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2篇

文化自觉是文化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泛指人类在多元文化条件下,实现多元文化生态和谐,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纯粹人的历史过程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确证和人的本真存在。文化哲学视域中的文化育人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指通过德育、智育、美育,更新和优化文化心态,不断走向文化自觉。

关于“文化自觉”,各学者都对其做出过释义。费孝通先生(1997)就曾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中作过经典如此论述:“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且这种自知之明旨在强化民族文化在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地位,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具有文化的自我认同、文化间的相互体认以及对人类多元文化命运的共同认识等三要义。文化自觉的三要义反映了民族文化向“天下大同”自觉文化的发展过程及民族文化间“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乐黛云教授认为:“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

而将文化自觉这一理念具体到高校的文化育人中来,即是要求高校自身及所引导的教师与学生,能够对自己民族文化有一个良好的认知与理解,即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对我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将“自知”转化及强化为自身素养,提升自我德行及道德水平。

以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育人,即是通过德育、智育、美育,更新和优化文化心态,不断走向文化自觉。学校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总的来说,高校要以其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能与目标,从德育、智育、美育各方面入手,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内化为知识与技能、道德与素养统一的内外兼修形式,以达到文化哲学的文化自觉朝向。

二、高校文化自觉与文化育人的发展状况

通俗来讲,文化自觉就是特定社会形态下的人们在文化上的自我觉悟,对生活其中的文化的觉醒和自觉行动,包括对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功能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把握,以及对文化发展、推动文化繁荣的责任担当等。文化自觉不仅作为一种理念被纳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对高校德育而言,文化自觉同时指出了德育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高校文化自觉已有一定的发展,仍处于较为表面的认识发展阶段,对于文化自觉的概念与方向仍未清晰。当前中国高校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向世界一流高校学习固然重要,但也应该看到,世界著名高校都是扎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之中,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国的高校首先应该是寻找中国自身的特色和传统。

虽然目前高校对于以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育人这一概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这一方向的发展上仍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国高校均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马克思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三门必修课,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步入高校后都必须要学习这三门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除了在课程上有所设置之外,我国的高校也在学习活动中提供了许多相关学风。

三、高校以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育人的路径探析

(一)以人为本,德育教人

高校以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育人的第一个途径,即是关注教师与学生本身,以人为本,将文化德育沁入在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面对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各类社会思潮的“喧哗”带来大学生价值选择迷茫与淆乱,高校应变革德育理念,进行文化德育,促成广大青年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作为一种基于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德育是比较新颖的德育理念,近年来逐步成为德育工作探讨的热点课题。文化德育主张充分利用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引领德育、浸润德育,发挥文化引领、认同、固化、传承的作用,使德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从而达成“文化润德”、“文化化人”的根本目的。与传统德育理念相比,文化德育在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正如有学者所言“文化德育坚持从道德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出发,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有目的的组织学习,使学生对教育内容能够主动地、有效地体验和吸收,从而达到滋润学生心灵,培育良好品质的教育目的文化德育真正体现了德育对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价值意义,对学生的一生成长与发展产生持久、全面的影?。”

(二)?⒚褡寰?神植入人心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也分别对“完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实践,增强德育的针对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针对社会各种思潮“喧哗”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应以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教育、熏陶广大学生,用几千年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生存智慧的结晶、为人处事的道理来塑造学生的“中国心”,对他们进行文化植根。

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党的报告里已对此明确作出指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有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以文化自觉来促进高校的文化育人,实现高校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完全符合精神的。

2.遵从教育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规范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高校思政教育

什么是“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一词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一般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在历史长河与世界格局中所处地位及未来发展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指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发展,题中包含了文化自信与自强之义。文化一词可包含几个层次的内容:日常习俗和行为、艺术文学、理论、思想、宗教与政治,价值观是其核心。

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关于文化的战略。云杉在《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一文中着重指出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什么是大学生“文化自觉”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作为一个群体的大学生对自己民族和执政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历史和革命文化的认同和觉醒以及追求和准确把握。同时,大学生“文化自觉”也可以认为是大学生价值观的趋向。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

1.对历史文化的轻视

近年来,我国文化界将我国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称为“国学”。它包括我国的历史进程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作为它们载体的名著典籍。当下的大学生,大多数人可以迅速在电视节目或剧场里认出无数当红明星,但是却不知道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事件,分不清基本的朝代顺序。而且,他们不会去看诸如《大学》、 《史记》、《资治通鉴》等古籍,更不用说以这些古籍为基础的研究专著了。某地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学生与国学的调查,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国学”的热爱低于对英语的热爱!

一大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无法得到当代大学生的继承,更不用说去发扬光大了。

2.价值观的扭曲:

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人一生的走向。如果说大学生对历史文化的遗忘的后果是严重的,那么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更是致命的。

我们生长的新中国是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尤其是以马列主义为信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作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有着革命时期所无法比拟的物质经济条件,然而他们的价值观逐渐的扭曲,一大批学生开始拜金享乐,他们对娱乐的追求高于对科学理论的追求,而且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也不再单纯。他们为了看NBA而逃掉了“毛概”课,他们以“枯燥无味”为由排斥思想政治课,他们不注重实践,不主动也不独立思考。甚至,他们背离了人民。比如,大学生就业问题,十个大学生没一个主动当工人或者去贫困偏远地区。他们除了工作,房子,时尚和娱乐之外,还有什么信念与理想可言?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参透到了高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想出去的就做美国梦,英国梦,法国梦,日本梦。没有出去的就做富豪梦,名利梦,大官梦,却唯独没有中国梦,没有社会主义的梦,也就更谈不上共产主义的理想了。20多年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代大学毕业生的理想选择。现在,到大城市去,到国外去,到外资企业去,到挣钱多的地方去,成了一些大学生的主流选择。

我认为,如果大学生的存在不是为了天下大同、共同富裕,那么高等教育不必存在。

大学生这种“不正常的”文化自觉地形成原因:

1.大学生实用主义的泛滥戕害民族精神

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那就是从重理想转向重现实。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他们关注的焦点,物质利益。大学生迷信实用主义的简单逻辑。实用主义在中国的泛滥已经造成了很多严重恶果,如果仍然任其发展下去,就像一个木马病毒潜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我们将不战为人所屈!庄子云:“嗜欲深者天机浅”,一个物欲横流的民族如何立足于世界?

中国当前在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实用主义的评价标准及其泛滥有关。不彻底反思、抛弃实用主义,我们很难有真正的突破。

2.西方文化的渗透――自由主义的幽灵

西方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向中国输出价值观,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等,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控制中国,迫使中国西化,社会主义的全线崩溃。

大学生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处在智力的巅峰,比较容易接受一种主义。所以被当成了西方思想输入的阵地,西方用娱乐、宗教、拜金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时髦的东西迷惑年轻人,使他们忘记“主义”、丢掉信仰,追求自我价值而冷血,虚度光阴而不知羞耻。

自由主义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如果任凭西方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腐蚀,继续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觉要走的路子

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思想文化的战场,必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以学校为阵地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大力举办红歌红诗等活动,加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

2.以马列主义指导大学生提高科学素质与增强公民意识

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上将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阐述为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而马列主义有其自然科学作为基础,自然科学作为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努力为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做出新的贡献。同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积极公民意识,参与民主活动,减少无意义的娱乐活动。

3.加强对大学生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

①组织马列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学生对于思政理论课的兴趣普遍不大,教育工作者应该丰富课堂形式,寻找中国特色的马列理论课教育方法,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实践;

②理论与实践结合,大力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利用班团组织,尽可能的组织每一名同学参与进来,例如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鼓励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用自己的知识服务西部,用自己的力量为共同富裕做出贡献。(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参考文献: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自觉;高校政治辅导员;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139-03

一、文化自觉与政治辅导员职业冲突

大学精神文化自觉,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文化呈现,大学精神文化有其内在的自觉与自信,知识的合法性和文明灵魂的连续性是其自觉与自信的生存基石和安全性存在方式。人类思想知识与文明灵魂的持续性筑就了大学精神文化的人文价值意义,人只有在思想与文明的文化自觉传递中,才能说一种精神的在世存在。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模式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定向,这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文化的特有景观。当一代又一代政治家、教育家把西方的大学制度、大学精神引入中国并在中国培育成为现代大学之际,此时中国的大学精神文化就表现为一个具有政治向标浓厚的人文精神家园。

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设立与实践正是其社会主义大学精神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时代澄明。这正好毫无表白地说明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关键在于改变世界”[1]的深刻文化自觉内涵。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醒与觉悟取决于对所处时代实践状况的深刻认识与改造,文化自觉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对文明方式的不懈的实践追求。文化自觉的本质在于改变世界,只有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呈现一个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

政治辅导员制度是目前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中国高校政治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的重任。因此可以体认到责任重大任务光荣而艰巨,具有政治的定向性。《普通高等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多重规定与多重角色的存在,构成了政治辅导员职业角色冲突的主要因子,但是从哲学的价值思考基点来看,多重规定与多重角色并不是政治辅导员职业冲突本身,而是一个前提性的因素设定。多重规定、多重角色是一个辅导员乃至一个人的基本存在形态。

角色是常用来指称演员在戏剧中的任务,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米德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2]。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角色是指辅导员在高校里拥有的身份和地位,承担的任务和责任,高等教育体制与文化精神的发展与转变,使得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学校对政治辅导员角色无形地赋予了更多的期待,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进而政治辅导员面临着职业角色冲突的多重实践路径的压力。政治辅导员职业角色冲突主要指:辅导员“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3]。之所以会出现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冲突本身在于大学的文化精神自觉不高,没有形成现代大学制度应有的文化自觉。世界的全球化、价值的多元化所布展与呈现的世界是一个多种差异共存、多元的文化观念整体,在文化观念上角色本身是多元的,职业角色的冲突根源在于差异文化共生中找寻共同视点的困难和阻滞力的不断强化,迫使文化的自觉正态扩散与公共转换受到阻隔,所以高校政治辅导员本身的角色定位就存在文化自觉方面的缺位现象,这是现代大学文化制度建设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政治辅导员的角色是比较多元的,他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处于第一线,在日常教育、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中具有重大作用……但辅导员本身的角色定位却存在缺少现象[4]。主要表现为:(1)专业性不强,辅导员的来源较多,专业背景复杂,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辅导员队伍,虽有短期的培训,但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学习和专业素养,导致高校政治辅导员群体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素质偏低。(2)科学化、职业化、事业化不高,“辅导员工作是一门科学”[4],其本质在于政治辅导员工作要具有科学研究的特质和精神风貌。“辅导员工作是一种事业”[4],事业的真谛在于奉献,这就要求辅导员把自己的事业追求和辅导员工作本身的事业诉求统一起来。(3)成就感、安全感缺失,成就感和安全感是一个人存在的直接价值,辅导员工作的政治性和日常化的张力促使高校对辅导员的定位、待遇、晋升力度缺位,政治辅导员职业没有一个自我实现价值的安全感、归属然。

二、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冲突在文化价值上的表现及困境

高校辅导员职业任务其实是属于现代大学的人文思想教育,人文思想教育主要是致力于传递或根植一种独立、自由、批判的观念,进而使人塑造完善的德性人格。高校辅导员肩负的价值是其如何存在的意义,其职业冲突在文化价值上主要表现为角色合作性价值的缺失导致的辅导员职业存在的意义空场与关系失衡。“人的思想活动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地认知事实,高远地阐释意义,主动地领略气韵,使心灵达到真、善、美的境界”[5]。这种境界的养成就是要深切地关注当下人存在的真实状况,高校辅导员被属于存在的多重价值与意义,但是真实的状况是众多价值排序与生成。也就是说政治辅导员职业的价值与意义和辅导员作为一个人本身的生存价值之间存在差异和不均衡,不均衡和差异的状况的生成逻辑遵循的是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我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多重存在映现了一个多样的职业价值世界,真实现实社会境遇的不断出场一次次打破这个职业价值世界。因为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真实存在逻辑生成的自己的文化价值和职业价值相差太远,以至于辅导员本身存在就有一个价值镜像与自我价值的冲突。

“人对存在状况的看法也会间接影响对存在境遇的认识”[5],对经验世界的批判是人获得独立与自由的根本。高校政治辅导员真切存在的地位的低微导致了价值实现生成的受阻。价值实现的阻隔使得高校辅导员的人生价值排序和职业角色合作成为一个混乱状态。合作的进化始终不能达成。“利益”和“追求”在意义上存在的不同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合作与职业价值追求的差异在社会生活的存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职业冲突。因为职业价值的回报和市场经济的张力牢牢地困扰着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之间的合作价值实现。“一个采用基于回报的策略的社会确实能够自我控制。由于确保了对试图不合作的惩罚,这些不合作的策略就得不到好处。因而这些策略就发展不起来。也就是提供不了一个供他人模仿的有吸引力的模式”[6],公益性合作价值在职业价值中的回报是其价值实现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实现就是在于公益性合作价值在职业价值中的回报。得不到职业回报的价值将处于一个疯癫与文明交织的意义世界场域中,“这个意义世界的一个基本变化是,一个多重意义所具有的张力使这个世界从形式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在意象表面背后确立了如此繁杂的意义,以至于意象完全表现为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面孔”[7]。“诱惑”多彩的职业角色面临对镜求索的艰难,一旦辅导员的职业面对着一面镜将会出现映像的失真。因为现实人的生活世界是以资本逻辑深刻演绎的人文价值场景,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物性观念模塑的文化,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冲突已经深植于整个大学的文化精神内涵之中,要想真正地解决这种职业角色的冲突,关键在于大学文化精神价值的再造和革新。就是伦理性的调适大学文化,使高校辅导员真正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主体,担负起时代履予的神圣使命。

三、在大学精神文化自觉的场域中塑造政治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化解机制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通过创制的大学文化式样和观念形态来呈现自身存在价值的。“文化世界是由人的思想活动的成果经过世代积累形成的世界”,“文化世界是有多种以符号形式固定下来的知识、观念和意象”[5]。大学的文化世界是大学精神的直接和真实的载体,合理、优良、自觉的大学文化的生成、培育、化解是政治辅导员职业角色冲突的现实途径。

政治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冲突在文化与价值视域其实是大学文化与价值的冲突,其特征主要有:一是这种冲突本身具有隐性特质,不是人们常理解的表面的多个角色的叠加或多个责任主体的担当,而是有效地转换角色的通道受阻,坦率地讲,在现实工作实践中政治辅导员的存在价值与价值实现始终走的是两条平行的路。政治辅导员的人生之途总是被眼界之内的东西所困扰,眼界之外的崇高的政治价值定向与理想信念似乎离政治辅导员千里之外。二是政治辅导员的职业冲突夹杂着人的价值困境,尤为显得人的教育的支离破碎,“教育要有助于促进个人及其人格的充分发展[8]。但是当下的教育状况却使政治辅导员经受着内在生命力价值体验的冲击与困境。对于学生人生基点上的导引和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真正地结合起来。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科学化总是游离于实质之外。

大学文化自觉对于现代大学具有导向作用。政治辅导员必然是处于一定的大学文化氛围之中,文化自觉可以推进政治辅导员创造性、主动性地开展工作,文化自觉包含着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的开放与包容。独立、自由、批判、奉献是大学文化自觉的精神实质,政治辅导员只有在这样的现代大学文化公共性价值诉求中才能实现一个生存价值与职业价值的意义统一。

政治辅导员的理论能力决定着自我化解职业角色冲突的方式,掌握理论是充分认识问题本质的思想方式的必经途径。“每一种教育都不能在单一措施中充分实现”[9]。政治辅导员更加要重视理论学习和合作人格的养成,合作精神、合作人格、合作文化可以从根本上化解人本身的心灵困境。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社会,更是一个再现人类合作性生存的社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人脉借助电子传播媒介,从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多方面开始广泛合作;以应对世界和人类的危机问题,合作精神与合作文化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是通过公益、共给性价值理想实现的,政治辅导员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合作性寻求是化解自身、自卑冲突的现有途径,“进步的敌人是独立存在着的、群众的自卑自贱的产物,但这种产物不是观念的,而是物质的、外在的”[10]。当今社会政治辅导员的职业冲突角色已经深植在工作实践之中。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高度,寻求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人类生存发展为原点的合作教育是“生命――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回归与突破,合作精神是把人类教育现象在生命实践维度独立展现的新视界,为中国教育人的培养架构一个生命实践的精神家园和平台,进而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合作性方式对政治辅导员职业冲突实践性的化解,是一个以生命实践基础上的人文思想教育的突破性构境与人性回归。《礼记・学记》中早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之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寻求内在性真切的合作是互为发展的必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四大支柱之一为“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合作精神”,并且强调将其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

政治辅导员的职业冲突在人的哲学的深层构境中表现为人面对世界的有限性限度的体认,只有体认到生存有限性的限度,进而才能追寻一种持续性生存的可能性的连续性。所以合作性生存的冲突化解机制和治理的配置成为人之连续性存在的本质特征。对此在生存场景中怎样生存的最初追问是马克思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的出发点。有限性的生存对于人而言就是一个历史情境。站在生命个体的历史性有限生存场景,发展合作是基于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一种共同生存有限性的面对,而实现的人的私性追求的超越,就是对自然性、求生性的私性和历史性的私性的合理界分,进而生成的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言的一种教育性指向和澄明。人类社会与其他动物群体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运用个人理性而达致某种形式的合作,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基础,合作的生发机制本身就是一种冲突的化解机制。合作性精神是文化呈现世界和人性本真的通途。《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本质在于成己与成物价值实践性的化育。合作性生存样态的生成是在内基上改变人的风险生存而言的,离开人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将使人走向漂动的价值存在。

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目标则是人获得社会公共性的文化品格。“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只有单一的文化,则意味着没有文化,它的内涵是要被强调的”[11]。大学多元文化基础上的公共文化认同是大学文化散布的价值基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键问题在于人在价值与文化的自觉上认可一种公共教育价值的实践逻辑。政治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冲突直接地表现为没有从大学文化自觉体验中的改变其自身的状况。

大学文化的自觉的化育必然要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有精神性的价值信念,人的精神性的信念从内在心性结构的深处化解着我们的内心冲突。健全社会中职业的倦怠与职业角色的冲突本质上是人的内在心性结构秩序的混乱,人生存更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观念与追求,一种动力和导向,这乃是人的生存能力的核心与灵魂,政治辅导员从生命存在的现行方式中真正认可一种人文教育的公共精神,只有在这样的教育实践叙事中不断地创制合宜性的大学文化,才能真实地到达文化自性的高度。政治辅导员生命沉沦的真正元凶是自己本身教育性精神诉求的丧失,每一代人都会遭遇上一代人留下的生产力的物质条件并在观念上被这种物质条件先行把握着,人只是在这一经验现象改变着自己本身。

大学精神文化的自觉的政治定向是政治辅导员获得职业价值的根本,生命价值的实践就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与文化自觉认同中实现的合作性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2]梁忠义.实用教育词典[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30.

[3]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56-660.

[4]杜汇良,等.高校辅导员九项知能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和什格图.存在与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6.

[7][法]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刘兆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6.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79:209.

[9]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3:253-255.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生长节点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068-02

一、新时期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内涵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就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主题,深刻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历史定位、现实道路、前进方向,不断推进共产党人文化发展的历史自觉。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思想文化的新解放新创造,为中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面貌,重塑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疑要表现为更高层面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应该是一种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自觉性,是一种永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是一种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自觉性,是一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条件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自觉性。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今天我们探讨新时期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生长节点这一命题,就要站在历史的脉络和时代的发展坐标轴上来考察。

二、新时期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生长节点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理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核心又是理想社会追求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践的新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五个以”的指导思想,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价值和要求,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基本生长节点。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保证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探索过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各种社会思潮,各种意识形态争相涌入,影响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模糊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前进方向。因此,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确保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前进方向,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当前,我们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为指导,统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毫无疑问也应当成为党文化自觉的生长节点。因此,我们党应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文化发展观,来指导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进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实现打造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这些原则方针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这些科学发展的理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终沿着科学,正确、健康的方向前进,充分体现出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性,这种自觉性始终以特定发展阶段上党的最新理论为指导。当前,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最新理论,我们党要自觉地把科学发展作为推动理论创新,文化发展的主题。

(三)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0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理论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先导,是改革开放是先导。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方针原则,根本任务,前进方向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最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的总结,是对我国文化建设根本规律的深刻把握,是着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党的文化自觉要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四)坚持以满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增长点和落脚点

一个理论要受到人民的拥护,归根结底在于这种理论要代表人们的利益;一个理论受到人民拥护的程度,在于这种理论对人们利益的代表程度。只有符合人民大众实践诉求的理论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接受,任何背离大众实践诉求的理论必然被群众所冷落和排斥。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文化自觉的过程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增长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党的理论创新要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再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历经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的提出,体现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出发,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出发,从统筹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而不是从经典文本出发,因而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武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及时的把握文化发展的历史大势,勇力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但是,我国文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党的文化自觉,就是在自我觉醒、自我反省的基础上,自我创建,立足于文化发展的现状,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着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因此,我们党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刻认识我国目前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当今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规律,进一步创新文化发展理念,研究新局面,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总之,以上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不可分离,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主题,目的,任务和动力,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成为新时期我们党文化自觉的生长节点,对于我们加强理论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