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 规划 探析

人力资源规划强调人力资源对组织目标的支撑作用,从战略层面考虑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作用,既包括了人力资源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系统规划与安排,也包括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策略与相应职能的系统安排。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资源,实质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指导。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目的和作用

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证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人力资源规划是确保企业能够适时获得适量和适用的人员的程序,使人力资源获得经济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规划概念包括以下含义:以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为依据,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组织确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使组织得到长期的利益,注意实现员工的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人力资源规划处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统筹阶段,它为下一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制定了目标、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规划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的成败。所以,制定好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3.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它还能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保证企业目标完成、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计划、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吻合。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但一些企业没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使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方向不明,不知道企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标不明确,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方向和目的。

2.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随着市场发展变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比较快,企业战略在调整,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先前制订出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失去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不能及时供应。

3.人力资源规划中缺乏沟通与协作。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规划人员从整个企业战略出发,经多方面沟通与协作,调研出各部门的人力资源所需状况,进而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习惯于仅凭过往数据和历史,缺少深入调研与系统思考,其规划缺乏论证和可执行性。

4.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职业培训。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凭经验或感觉办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没有管理咨询的前提下,很难做出专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三、制订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1.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要明晰企业战略,然后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制订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酬福利等与之相配套。人力资源部门要清楚企业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和产值目标等。这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

2.建立统筹规划的工作机制。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协同,上至经理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部门经理等协同工作,分工负责完成。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订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力资源工作分析和预测,协助决策者制订规划方案,并做好方案评价,支持一线部门实施规划等;部门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核心业务,具体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参与决策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

3.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客户、业务和市场进行深入接触和了解,把握整个企业发展走向,洞察整个行业走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有利于组织进行人员的学历、能力特长、素质等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有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编制和调整人力资源规划时能准确、及时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

人力资源规划范文第2篇

2010年,根据宣钢公司发展规划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人力资源部对公司2010年及近三年的新上项目人力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分析与核定,编制出台了年度规划《宣钢2010年人力资源供需计划》和中期规划《宣钢2010-2012年人力资源规划》。

1.对在岗人力资源流失进行预测

根据现行内部离岗退养政策规定,2010-2012年预计有1580名在岗职工到达内部离岗退养年龄,其中:2010年571人、2011年552人、2012年457人。如考虑因正常办理内退造成的岗位缺员,2010年—2012年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4567人,其中:2010年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1705人,2011年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1925人,2012年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937人。

2.分析2010年—2012年人力资源供需存在的问题

①2010年—2012年人力资源总供给小于总需求2987人(考虑内退因素影响后在岗人力资源总供给小于总需求4567人)。②公司整体规划淘汰落后项目时间滞后新项目投产时间,而且需给新项目人员留出前期培训时间,这样就造成新项目投产前淘汰落后富余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影响职工岗前培训和新项目的顺利投产。③公司2010年—2012年按规定正常办理内部离岗退养,将造成在岗职工岗位缺员1580人,预计三年补充大学生、复转军人1300人,人员补充少于流失280人。

3.解决人力资源供需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人力资源供需情况分析,近三年宣钢将面临人力资源供小于求的局面。为实现公司提出的“优化人力资源,在不增加人员前提下,通过优化现有岗位,保证新上项目按期顺利投产”的方针,人力资源部采取“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方法,组织了人力资源优化工作。①人力资源部优化、核定了各单位的岗位编制,并下达了定员指标。公司根据单位的定员指标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激励方法,促进了人力资源优化工作顺利开展。②加快维检修、部分动力系统、材料与备件库管等专业化集中管理步伐,发挥集中整合的优势,实现岗位人员优化配置。③通过优化现有管理模式,减少中间管理环节,撤并重复设置岗位,优化人力资源。④对“因淘汰落后产能滞后于新上项目”,造成的部分岗位阶段性缺员,人力资源部制定并实施了《宣钢公司部分新上项目岗位人员三班运行期间产生加班费用的支付方案》,在不增加人员,且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前提下,对上述岗位实施了阶段性三班运行。期间产生了职工超额劳动,通过加班工资予以兑现,既调动了职工生产工作积极性,又保证了新项目的顺利运行达产。

二、通过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员工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培训,保证了新上项目的按时投产、达产

人力资源规划范文第3篇

由2011年河北沿海地区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各产业的生产总值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据主导地位,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相对较低(如表1所示)。从目前河北沿海地区就业人员从事的工作所属产业来看,在第二产业就业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多,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相对较少。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用人力资源较少,创造的价值也相对较少;第二、三产业占用的人力资源较多,创造的生产总值也较多。所以,河北沿海地区未来几年内的人力资源各产业方面的需求按由多到少,分别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并且,主要以制造工业与旅游服务业为主。据统计,2011年河北全省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通信、化工、金属制品和纺织等行业,其中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共有1037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企业有804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853家。目前,河北省的各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发展趋势基本相符,由于其大多数属于技术型产业,其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相对较大,这对河北省人才的吸收力与河北沿海地区的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都是不小的挑战。

二、河北沿海地区重点产业人力资源现状

由河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生产总值可以看出,该地区经济呈现较稳定的发展趋势,其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在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和港口物流业。

(一)旅游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旅游。河北沿海地区具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厚重、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面临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河北沿海旅游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还不够科学规范,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人才总体层次较低,精英人才缺乏。由于旅游行业具有特殊的服务性,所以旅游行业需要精通业务、具有创新能力和较高管理水平的精英式人才。在河北沿海地区,其旅游业从业人员总体层次仍然较低,且流动性较大,如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营销人才、度假村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等精英型人才大量缺乏。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二是复合型人才较少,且缺乏流动性。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旅游企业不仅需要大量操作型服务人员,更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同时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人才最为缺乏。目前河北沿海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出现了两个流动趋势,一方面基层员工的流动过于频繁,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中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基本是小范围的、区域性的流动,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阻碍了旅游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二)港口物流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河北沿海地区拥有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三大港口,其在经济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河北沿海地区港口物流业的从业人员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港口就业人员中,大多数是生产作业与生产辅助作业人员,中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与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全部就业人员的一小部分,并且人员构成比例不合理,生产作业人员老龄化严重。港口物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港口的日常运营和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全面提升河北沿海地区的港口物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一定能有效保障港口经济快速发展。

(三)制造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与旅游业、港口物流业相比,河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是带动河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唐山为例,其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形成大型水泥设备出口基地,并具备年加工2万吨的生产能力。在人力资源方面,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几乎占了河北沿海地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表2所示),其中秦皇岛市制造业从业人员6.74万人,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78.83%。但是,目前河北沿海地区制造业的高级人才总量和素质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并且高端管理和科技人才明显不足,战略性人才缺口较大,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方面也不足以应对发展的需要。

三、河北沿海地区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分析

河北沿海地区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主要是根据各产业的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来确定的。河北沿海地区的人力资源将以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主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的人力资源将是河北沿海地区人力资源的主要需求,也将是推动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动力。第二产业主要是对制造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目前,从事制造业的大多数是普通作业的工人,但若想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益,专业技术人员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制造业的主要需求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第三产业主要是对旅游业和海港物流业从业人员的需求。目前,河北沿海地区第三产业的主要从业人员集中在旅游业和海港物流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务的质量与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高级管理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可以说,在未来几年内,河北沿海地区第三产业人力资源的主要是对旅游业和港口物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与复合型技术人员的需求。

四、河北沿海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人力资源规划范文第4篇

在总结与归纳国内主要电力院校与国内主要电力公司(部门)培训管理工作后,对电力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以下几点不足。(1)理论与实践教学联系脱节。对目前普通高校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基本都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己任,培训方式主要是以授课形式为主,真正的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却难以提高,但是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电力教学中不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动手解决问题上,都要在实践教学给予足够重视,唯有提供学生足够的实践训练,才能把学生尝到的理解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与实践中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理论加实践的结合是面向企业实际需要,也是电力高职发展的方向的需要。(2)与现实应用联系不紧密,习惯性封闭式培养。由于目前的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训特点决定了学生最后一步是进入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工作,以实践工作,动手能力的需求为人才培养的方向,这样才可以完成后备人才的基本培养。要努力做到并且做好“学以致用、工学结合”这八个字。因此,只有实现高校教育与企业紧密配合,才能迎合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实际需要,才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为国家电力事业作贡献的工人先锋队。(3)素质教育不全面,培养模式落后。长期以来“,为应试而教”和“为应试而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仍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教师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导致许多学生一直处于机械性的学习,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出现了积极性低,创新能力差的形式,结果更一步是综合素质不强,社会适应能力差。

2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

虽然在上节讨论了电力职能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状况,这就进一步要求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后,充分转变好个人角色,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就对青年员工进行全面的人才规划,其人力资源规划具体很大的的意义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平衡性进行管理,可以减少因为人的因素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率。(2)在充公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成就良好的工作成效,以利于实现整体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并为员工自我发展、自我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3)进一步对人力资源结构剖析,以找出影响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因素。(4)建立管理科学管理体系,优化管理组织结构。(5)通过制定有效的规划,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从层次上有效地控制项目的人工成本,并为决策提供参考。

3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分析

通过相关资料统计分析,针对目前大多国家企业人力资源规则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研究,问题如下:(1)员工工作效率低下。(2)工作成员不易管理。(3)个别员工缺乏活力。(4)员工技能与岗位不符。(5)缺少精通管理者。(6)某些岗位存在员工实际技能与岗位不符。

4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规划编制

4.1培训计划

每年年初,人力资源部需要根据公司实际需要与发展情况,制订培训计划。各部门也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在规定时间前提交本年度培训需求计划,并且交由人力资源部审核。在此,不可以忽视激励制度的作用,它是绩效考核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可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在某种情况下也提高公司的效益。因此通过投票或者是相关领导相互讨论,在每年度评选出优秀青年、优秀部门、优秀党员、优秀技术能手等奖项,来鼓励优秀集体与个人,以期望先进员工继续为公司创造价值。这里面得要求评选操作的工程中,应该保证优秀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因此如果缺乏公正性,则激励制度会适得其反。如下图是某单位人力资源部编制的计划体系。

4.2预测规划

在每年的下半年,需要人力资源部进一步对本年度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与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哪些问题与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相关。同时人力资源部向部门发放需求建议表,对各公司部门人员数量需要进行统计,以及相关人力资源质量与相关管理方法提出建议,以配合以上分析,以方便制订下一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5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

实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十分重要一环,倘若在实施过程中出了问题,那么再科学、再合理的规划也没有任何意义。

5.1执行

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时最主要的步骤。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下面两点:在执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资源准备、组织准备、思想准备及制度准备等;执行时要全力以赴。

5.2检查

在检查前,执行检查者要列出检查提纲,在提纲上明确自己要检查内容以及要检查目的,并且逐条检查,严格避免随心所欲或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在检查完毕后,所有的检查者要及时地、真实地与实施者沟通与讨论检查的结果。

5.3反馈

为了进一步了解规则哪些不够全面,那些不符合实际情况,一方面可了解哪些需要加强,哪些需要引起注意,进步可以知道原来规划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等等。这些均要通过反馈环节来实现,在这里面最主要的一点是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在反馈环节中,主要由实施者和检查者负责共同进行。

5.4修正

因为无法保证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后,就可以保证完全正确,所以必须通过环境的变化,利用实践与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对制定的规划就行全面的监测,以保证规划全方面的实行。

6结束语

人力资源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胜任力素质模型 岗位目标 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F292.92 文献标识码:A

0 绪论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教学质量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时间不长,人事部门工作内容复杂。地理位置特殊又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优秀教师难度大,教师资源严重缺乏,多数教师处于行政教学“双肩挑”的尴尬局面,教师队伍松散,竞争激烈程度较低、绩效评价和培训体系落后导致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低下,这也成为了严重制约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引进胜任力素质模型,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特殊现实情况,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能力建设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依据,从而确保这些教师均能胜任其岗位工作。

1 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职业技术学院是于2005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原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自治区综合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七系两部一校”10个教学部门,设有6个职能部门,设有4个直属科室。截止2013年3月共有教职工366人。

2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

2.1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方法

构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最终的结构就是一系列以行为描述为方式的行为特征的集合。

2.1.1行为事件访谈法

本设计基于作者在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收集的5位副县级以上的干部和10位科级以上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双肩挑”的教师以及10位专职教师的述职报告进行了关键事件的提炼。进行分析、归纳,初步提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胜任力素质特征23项(如下表)。

2.1.2问卷调查法

为获得准确的数据,委托下届支教团成员发放问卷,由于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调研,因此问卷对象考虑到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及教学系部五个方面。共发放了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7份。

2.2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设计流程

设计胜任力素质模型一般有三个阶段:一是信息收集和准备阶段,二是模型的开发阶段,三是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阶段。

3 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规划

3.1规划内容

职院教师数量规划、职院教师质量规划、职院教师结构规划。

3.2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职务分析和招聘选拔

根据职业技术学院人事管理规划的要求,通过公招、网招、高校推荐渠道挖掘、录用愿意并且符合学院发展战略的教师人才。

3.2.1更加重视教师深层次特质

职业技术学院面对当前现状在教师岗位配置上和引进教师的时候,不能仅考虑技能和知识等表面的特质,而应该重视教师来学院的动机、价值观、自我认知等隐形特征的综合评价。

3.2.2标准的精确性和适应性加强

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职位分析和招聘选拔,克服了传统招聘和职位配置依靠的模糊的标准,比如学历证书、培训证明等。

3.3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绩效考核

(1)制定职业技术学院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该包括学院层面、系部和教师个人三个层次,使得三方面的达成共识,教师个人和系部的愿景与学院战略目标相一致。

(2)绩效辅导。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需要通过培训和交流指导提高;态度、动机等方面的不足,需要及时按照学院的总体战略给予方向性的指导。

(3)绩效考核。参照胜任力素质模型,对学院教师的工作目标与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在考核过程中,除了要考核容易量化的各项指标,更要考核胜任力发展指标。

4结束语

鉴于职业技术学院一些岗位人浮于事,但同时整体上又缺乏教师资源,工作效率低下,教育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初步通过调查问卷设计了职业技术学院胜任力素质模型。该模型的设计对于整个学院的文化、教师素质、工作质量、组织结构等因素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炳政.高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