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岗位工作计划

金融岗位工作计划

金融岗位工作计划

金融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必须遵从“高”且“职”的要求。高职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一般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其自身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所以高职教育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更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办出高职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应该都有自己的要求与特色。

第一,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原则,从企业中来,来源于企业又要高于企业,从企业的工作过程升华为教育过程,而不是企业工作过程的简单重复。具体过程是,对企业生产任务所对应的岗位(群)进行筛选和归纳,确定本专业所面对的典型岗位(群),再对典型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确定本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构成课程体系。

第二,高职教育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其中,课程建设是核心。而按照市场需求,根据专业调研构建课程体系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二、金融与证券专业理实一体的项目化课程的设计要求及模式

金融证券专业是技术性、应用性教育,课程设置定位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高,专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对应目标可采取阶梯形课程结构模式。高职金融证券专业可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行业通用能力课程、岗位特定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四个部分构建。高职金融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金融与证券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是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按照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课程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金融证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典型工作业务,从具体工作岗位出发(柜员、客户经理等),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分析各岗位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金融与证券岗位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构建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银行业务与证券职业技能,形成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围绕岗位工作过程,根据不同岗位能力和素养分析的结果而设置的课程体系;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与订单企业共同完成动态的课程体系调整机制,使之更符合社会需要。2012年,根据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我们通过对北京市金融人才的需求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新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对知识目标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课程重新整合。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强调金融产品营销、银行业务处理、证券业务处理等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训练,突出诚信、严谨、创新、责任等职业素养。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岗位的定位主要是柜员和金融产品营销。在职业技能课程方面,围绕这两个岗位,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课程设置上,围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活动,对专业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既有金融基础知识,也有金融专业知识,同时还有设有围绕金融所必需的财务、税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针对不同的岗位,学习训练的重点不同,以满足不同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同要求。其中,柜员岗,突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金融产品营销岗,除了突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外,增加了市场营销、管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训练。

第二,突出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在课程体系中,理实课程占有绝对比例。通过案例教学、课堂研讨、边学边做、模拟专项技能训练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在1976个总学时中,理论学时786个,实践性教学和训练1190个学时,达到总学时的60%。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教学方法,形成新型的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第三,课证融合,实行双证书教育。作为资格准入的金融行业,学生能否获得职业资格将决定他们毕业后能否进入这个行业。我们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考证重要性的教育,更主要的是在我们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将考证课程纳入整个课程体系,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学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按照考证的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顺利通过考证。

第四,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整合实践实训。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柜员和营销。因此,本专业的实训依此展开进行,循序渐进,加强对这两个岗位的认知和技能训练。按照“金融企业与金融岗位职能认知—金融产品认知—金融产品营销训练—柜员技能训练—顶岗实习”校企零距离对接。

由于金融业是资格准入行业,所以我们将从业资格辅导纳入实训体系,加大对学生的训练力度,提高通过率。课程项目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认真解决好项目设计开发和教学活动组织等基本问题,而且需要高职院校对现有的软硬件进行整合和提升,搞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我们认为,这其中应突出解决的是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四、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建设方案示例:《个人综合理财》

《个人综合理财》课程以“课证融合”和“教学与服务相统一”为特色,与“国家理财规划师”和银行从业“个人理财”资格考证相融合,并适度丰富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教育。要求学生在全面客户分析的基础上,就人生规划、现金与消费规划、住房规划、保障规划、投资规划、税收筹划等进行全方位设计,形成可执行的综合理财方案。该课程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客户理财岗位群工作为导向、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课证融合为指引,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和师生互动式教学组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将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统一,彰显职业特色。该课程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是:

(一)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以金融机构客户理财服务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首先服务于投资与理财专业、金融类专业群。因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与企业专家对该专业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课程目标定位和教学内容定位;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以金融机构客户理财服务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以业务操作流程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二)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以课证融合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本课程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理财规划师”和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考证融合,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与两大职业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相对接,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将学生理财素质养成教育和岗位后续发展教育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中。

(三)项目实施的教学方法以工作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具体教学活动通过项目化形式展开,课程涉及的每一个任务模块都以当前个人理财市场的现实产品和业务要求为基准设计载体活动,并整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本课程根据岗位需要设计项目,每个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在考虑教学衔接的基础上,独立组织每个子项目的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于实践相统一的形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理财素质。

金融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 金融与证券专业 建设思路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金融业迅猛发展,形成了现代化的金融体系,金融从业人员需求不断增长。与此相比,我国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我国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教学的方方面面缺乏高职特色,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不如本科生丰富、技能不比本科生强。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培养金融企业急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专业定位

金融类企业的岗位分为管理研发类、业务操作类、客户服务类三大类。从人才能力要求上看,管理研发类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一般要求本科生或硕士、博士学位人才,或具有在相关行业或岗位较长时间的从业经历;而业务操作类以及客户服务类岗位的学历层次以及从业经验要求相对较低,一般招聘对象为大专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因此,笔者认为,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的岗位应定位为: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企业的综合柜员、零售理财经理助理、零售客户经理助理等岗位;证券公司的柜员、客户服务、营运员、操盘手、理财客户经理助理等岗位。发展岗位应定位为: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等基层管理人员。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关系到学生在学校能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职业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岗位等问题,相当于企业产品的性能用途,必须具体明确。金融与证券专业应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职业素质

1. 具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和得体的工作行为规范;

2.具有谦虚、好学、诚实守信、忍耐、宽容等优良品质;

3.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4.具有较强的制度规范管理意识、团队合作意识;

5.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掌握知识

1.掌握专科层次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计算机基本理论、网络基本理论;

3.掌握金融法规、金融学、证券市场基础、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金融、银行、证券等专业知识。

三、职业能力

1.具备银行柜台业务、信贷业务的处理能力;

2.具备证券投资业务的处理能力;

3.具备金融产品营销能力;

4.具备运用相应软件处理银行业务、证券公司业务的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

1.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要求取得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基金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等任一种。

2.英语证书:要求取得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是职业技术教育,然后才是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本质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教育。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

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应是通过对相关金融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其岗位需求,分析相应岗位的职责及任职条件,形成典型业务的任务框架(见表1);进而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真实的岗位任务及其业务流程为依据,对行动领域进行整合、序化、加工和处理,转化而形成基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相应岗位典型业务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见图1。

表1 金融与证券专业面对岗位及岗位职责、任职条件一览表

图1 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注:图1中加星号的课程属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模式

对于职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应尽可能地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每一模块均以业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各模块的教学设计均由六个步骤构成,即: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价反馈,每一模块各自形成一个完整的行动模式(完整工作过程)。如,“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储蓄业务”模块的教学设计可由六个步骤构成:

第一步:明确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储蓄业务是一个学习情境,也是一个典型工作任务;

第二步:设想出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储蓄业务的内容、程序、阶段划分和所需条件;

第三步:从储蓄业务计划阶段列出的多种可能性中确定最佳解决途径;

第四步:进行完整的储蓄业务的工作流程的操作,如开户、存款、取款、销户等;

第五步:在储蓄业务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得出所期望的结果,如准确、高效地为客户办理业务;

第六步:通过教师测评、学生自评、专家点评等多方面对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进行全面评价,以便不断对教学过程设计进行修正;

教学内容

依照“必须、实用、够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本着“必须、实用”的原则,所开设课程应涵盖金融与证券专业面对岗位的主要业务,为学生日后就业拓宽渠道;开设银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课程,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拿到一种本专业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综合实训资料应来源于长期合作企业,采用软件与实际工作所用软件完全一致。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贯彻“够用”的原则,重点讲授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应掌握的内容,适当增加难度和深度以满足理解力好、领悟力强的同学。

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下,除了常用的讲解、提问、启发与引导、案例等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一些特色教学方法,包括情景模拟法、业务竞赛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倾听和表达。

一、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教学必须再现企业真实工作场景。教师根据不同的任务设计场景,学生在场景中分角色去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学生按规范的职业礼仪及操作规程“准确、规范、高效”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二、业务竞赛法

业务竞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贯穿于多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具体竞赛项目可包括金融行业服务礼仪竞赛、点钞业务竞赛、珠算竞赛、模拟炒股比赛等。通过全方位的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考核方式

金融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变革;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84-02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分析

(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要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发展,不仅要关注市场和经营方面的发展,更要加强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全方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规范内部管理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信用社市场和经营活动的顺畅发展。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全面、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体现企业宗旨和价值观。当前农村信用社管理要进行的工作主要有:一是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科学分工、职责分明,要建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责、利一致的组织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要给内外人员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在选人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从而吸引到真正的人才。三是要依法建立劳动用工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严格按合同办事,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依法缴纳员工的社会保险。

2.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分为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和员工开发规划。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规划,一是做好岗位设计,因事设岗,对所有岗位进行科学描述。岗位的名称、劳动活动的程序、职责、工作条件和环境,担任该岗位工作的员工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如经验阅历、能力、技能,同时还需说明岗位工作任务的动态特征,以此制定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反映岗位要求的人事文件,用以实现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招收、选拔、任用、考核、晋升、培训、奖惩、报酬等项劳动人事职能,其目的就是保证事(岗位)得其人,人(人员)尽其才,人事相宜。二是核查现有人力资源。对农村信用社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情况进行核查,按技能清单和管理能力清单建立人才信息库,以便对员工进行配置、培训、调整等工作。三是依据农村信用社各年度的企业目标,社会环境的变化情况等,做好农村信用社的人员供、需平衡分析。四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预算。五是依据以上基础工作作出前四类规划,其中在岗位描述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企业岗位职责要求的特点,以防再沾上传统的行政岗位色彩。

3.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从目前来看,在农村信用社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首先要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工资仍是员工的第一需要,员工到农村信用社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得相应的报酬。另外报酬的高低也是衡量员工价值的标准之一。较高的工资不仅能使员工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也可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对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要注重员工的精神激励。要建立一种多维化的激励体系,如员工的自我成就感、工作自由度、工作自主性、表扬、奖励等。培养和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通过激励机制来增强人的求胜欲和进取心,让员工不断为企业贡献。同时也要注意在支付高薪激励时应合理掌握薪酬管理的原则:一是对外具有竞争力;二是对内具有公正性;三是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四是对成本具有控制性。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只有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导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先进的市场经营理念,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实施科学的长期发展战略,更新原有落后的管理模式是农村信用社应对新一轮金融竞争的必然选择。 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金融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金融专业职业能力实践课程体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技术型和技能型实用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的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和谐作出了巨大贡献。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在金融实务岗位第一线从事管理、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高专金融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金融职业能力,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打破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共享型的高技能高素养人才培养通道。

一、高职高专金融专业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金融专业面对的是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部门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要面向“大金融”,也就是要面向银行、保险、证券三个金融部门,同时,由于金融行业混业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银行职员卖保险、基金、证券业务或相反的已经越来越普遍,理财业务越来越多地成为金融行业各部门共同的主业,因而面向大金融也是行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金融专业的学生具备“大金融”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经过广泛的调研,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柜员、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保险人等领域。这些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分析见表一:

表一:金融专业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一)专业通用能力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通用能力为: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良好的语言(普通话)表达能力,文献资料检索能力,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划方案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善于沟通,在组织活动中善于协调,知晓现代商务礼仪并能熟练应用。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通用能力,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文化、财经应用文写作、职业素质与就业训练等课程。此类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素养,为专业基本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体系的设置

第二层为专业基本能力实践课程系列,包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理论与实务、个人理财、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期货交易实务、金融服务营销、证券投资分析、国际结算操作、国际金融实务等课程。此类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金融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即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的临柜交易、服务营销和业务管理三种能力。这些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如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能力、点钞技能、证券投资技能、金融产品营销技能等

(三)专业综合技能课程体系的设置

第三层为专业综合技能课程系列,主要包括基于金融业务流程而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和专业认知实习及顶岗实习。课程有银行从业模拟实训、保险业务综合技能实训、金融市场模拟实训等。通过银行从业模拟实训,学生应知掌握商业银行柜员的基本技能和柜台服务的基本技巧;应会:现金收付业务、现金长短款差错处理和没收假钞业务处理规程;各种储蓄业务的开户、续存、支取和销户的规程;银行卡发卡和银行卡柜台业务核算的基本规程。通过金融市场模拟实训,学生应知金融交易的发展过程,金融市场管理的内容,金融交易的实际操作;应会:开设个人股票、外汇、期货账户,掌握股票、外汇、期货买卖技巧,交易的基本流程。通过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应知:所参与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及其它金融机构的岗位职责和基本理论知识。应会:应用在校学习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力,在企业导师的指导帮助下,结合柜员、信贷、结算、会计、保险、保险经纪等岗位的相关工作,掌握各岗位的操作技能,履行所从事岗位的职责使命。专业综合技能课程主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以上递进式的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金融企业所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能够较好的完成从学生向准职业人的转变。

三、不断完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高职金融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金融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标明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体现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课程以及顶岗实习都是全新的课程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资源,一切都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重新开发并不断完善。

(一)金融专业所需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首先通过岗位能力的分析,制定出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所确定的实践教学目标,按能力层次划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大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一门实训课程的课程标准,再根据课程或专业的(下转第17页)

(上接第154页)要求将每一门课程的实洲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模块,每个训练模块就对应为—个实训项目。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和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应强调规范,注重动手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的培养;技术应用或综合训练项目要求有综合的实训报告作为考核的标准。金融专业的实践课程不能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的模式,应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明确实践性教学要求。

通过制订相应的实施项目教学文件来明确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学文件应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教材等等。实践性教学必须在接近或达到职业活动环境氛围中进行,并要突出体现“高标准、严要求、重实训”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团队协作、高效严密、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完善实践性教学考核标准和方法。

金融专业的实践课程应严格按照实践课程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考核标准进行,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以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通用能力实践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实践课程系列,通过设计专门的考核标准系统进行客观评价,如针对中文输入、小键盘输入、电脑传票输入等课程设计的软件操作系统,可以依据学生上机操作时的输入速度、正确率等指标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直接由计算机作出结果等级判定。对于点钞和假币识别技能可以参照银行的岗位要求,制订相关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标准化的评判机制下,达到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对于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课程系列,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如银行从业模拟实训、金融市场模拟实训、保险综合技能实训等课程,主要采用基于金融业务操作流程的项目化教学,其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根据能否完成项目实践活动任务及完成情况给予评定。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方面,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评价方法由试卷定成绩改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性多视角的评价,侧重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如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以及考试情况,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特别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对于顶岗实习的考核,主要以实习企业评价为主,依据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工作态度等实习情况的综合评定给出专业实习成绩。对于校外顶岗实习等关键实践环节,以顶岗实习单位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由学生顶岗实习的企安排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学校专任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定期走访企业单位,检查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具有“学生”和“准员工”双重身份,校企双方根据企业提供的学生顶岗实习情况鉴定、学生顶岗实习报告和指导教师评价,共同实施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实现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全面质量监控。

通过递进式的实践课程学习和严格的考核,高职金融专业的学生在校阶段就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为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瑞丽,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J),职业技术教育,2009,(3)

[2]杨则文,高职金融专业“七个三”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2009,(4)

[3]李晓健,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经济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9,(3)

金融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根据总行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分行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制定工作计划,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加大培训力度,制定了《2005年**分行教育培训计划》。并以全面落实人民银行人才兴行的发展战略为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大各类培训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2005年我分行全辖共举办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758个,培训48889学时,参训人员15498人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一、大力开展党校培训轮训工作。

**分行党校通过举办党校主体班,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依托地方资源、突出央行特色、改进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的党校办学思路,提高了分行党校的整体工作水平。

按照总行党校全年工作部署,制定《**分行党校2005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分别于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举办了第二、三期**分行党校主体班,共对98名近两年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40天的脱产理论培训。学员经过理论辅导、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讲座、实地考察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回到单位后,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情况撰写了调研论文,分行党校对第二、三期党校主体班调研课题及学员论文进行评估,学员们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7篇,毕业论文98篇,经分行党校组织的专家审阅,推荐优秀论文42篇,论文优秀率为43%,理论课考试优秀率达94%。通过接受党校教育,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对辖内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业务培训。

1、举办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

根据辖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按照分行党委的要求,我们于8月中下旬在北戴河举办了一期**分行辖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有77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分行党委组织部、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班子成员13人、辖区32个地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及机关党委书记64人。培训班采取专家辅导、观看讲座录像、集中自学等方式,针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前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开卷考试。

2、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业务培训。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在4月,推荐分行机关和省会中心支行12名行领导,分2期参加总行组织的副厅局级分支行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二是在5-6月,推荐32名地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分3期参加总行举办的中心支行行长业务培训班;三是在3-5月,推荐38名县支行行长参加总行举办的第五、六期县支行行长培训班;四是于4月初至6月末在保定金专分三期举办了县支行副职培训班,组织辖内240名县支行副行长、纪检组长针对中央银行新业务、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服务、金融会计管理与财务分析、金融法规、金融改革热点问题、领导科学等内容进行脱产学习。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结合各地实际工作撰写结业论文,并对240篇论文进行打分评优。

三、在大力开展辖内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同时,开展各类专项业务培训

1、按照总行统一规划,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各项相关工作。

为了进一步在辖内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宣传动员工作,促进**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规范顺利进行。我们一是在辖区征求《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实施细则》(讨论稿)的意见,整理上报总行;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三年规划及考核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等若干办法,推动辖区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全辖发放并统计岗位任职资格与电大学历续读项目问卷;四是推荐机关及辖区干部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考试法律科目的师资培训班;五是按照总行要求,在辖内证订新出版的岗位任职资格公共科目培训教材并组织学习。

2、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

在2004年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的成功基础上,我们在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在太原和石家庄举办了国库业务培训班和金融稳定业务培训班,期间邀请总行业务司局和分行有关处室领导,通过讲座和研讨的方式,针对新业务以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163名辖内业务干部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3、根据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抓好辖区业务骨干的前沿性金融理论培训。

按照总、分行培训规划,做好辖内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推荐28名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全年举办的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班、研讨会;二是突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根据年初培训计划,经请示总行同意,2月在**财经学院开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进修班,共有50名干部参加。截至目前,第一期进修班50名学员已全部结业,有5名学员提前通过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10名学员通过了统考的单科考试,第二期进修班也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6门课程的学习。

4、举办大型理论业务讲座。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我们在全年邀请总行有关领导和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和机关全员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公文处理与写作、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因素、征信业务等8个专题,15次讲座。通过开展讲座,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业务知识、开拓了工作新思路。

四、开展高层次培训,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1、积极推荐干部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