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发团队工作计划

研发团队工作计划

研发团队工作计划

研发团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创新型社会,越来越重视国家科研能力的提升,而作为主要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的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创新水平、甚至是综合实力。而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则要受到高校科研团队的影响,因此不少高校纷纷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很多优秀的科研团队更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来贡献。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科研团队的绩效还不令人满意,如何充分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作用,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科研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1高校科研团队的定义

“团队”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质量管理小组”管理风行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关于“团队”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乔恩•R•卡曾巴赫把团队定义为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高校科研团队也是就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团队,它是指在高等学校中由有着共同的愿景、技能互补、围绕着共同的科研目标和任务并且拥有团队精神的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群体。一般来说,科研团队的组建是学校为了培育和发展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吸引人才、凝聚人才,以培养高校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培养科研工作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最终目的的。

2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

2.1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都是以重点实验室或者研究中心为依托的,例如湖南大学的汽车整车技术研究团队就是以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

2.2研究方向多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由于受到自身科研基础和科研条件的限制,我国高校的科研团队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物理等基础和应用基础领域。

2.3高校科研团队成员之间比较熟悉

我国高校的科研团队一般是由本校内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他们或者本来就属于同—个领域并且已经使用共同的研究方法,或者彼此之间早已比较熟悉,因而能使高校科研团队尽快地对科研目标或共同方法等达成共识,使科研团队缩短成员之间的磨合期,从而能迅速地出成果、创佳绩。

2.4高校科研团队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都是以国内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为带头人或者骨干,并且有3-5名核心成员,他们有着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使得科研团队成员间能够优势互补,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

3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

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水平和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团队健康良好运行必不可少的部分。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其目的是通过对科研团队进行绩效指导、考核、奖励和发展等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团队的绩效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设定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计划、记录团队成员的绩效表现、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及合理运用等内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个部分。

3.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就是设定科研团队的目标和工作计划,通过目标设计来界定科研绩效,对于高校科研团队来说的话绩效计划的设计可以是一个全员参与和讨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每一个科研人员的个人目标和科研团队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科研团队的总体目标,并把科研团队的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实际工作和研究中,并由全体科研团队成员进行相互的敦促。3.2绩效计划的实施

高校科研团队在制定绩效计划以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要对绩效计划进行实施,科研团队的绩效计划其实质就是科研计划,如何制定和实施科研计划这是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高校科研团队可以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承担的各类资助项目等进行设计,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科研计划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应该随着科研工作的开展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变更,以使绩效计划能够趋于完善。

3.3绩效考核

(1)明确考核主体和客体。在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考核时,仅仅是对团队中的单个成员进行考核而忽视了团队总体层面的考核,或者仅仅重视团队的绩效而忽视团队成员中成员间的差别。因此高校科研团队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科研团队的整体绩效,又要考虑作为个体的团队成员的绩效。

(2)明确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要明确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力求全面、量化、操作性强。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和实际工作高校科技工作中发现,要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进行考核,其中有五大重要指标必须进行考核,它们分别是: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五个方面。高校科研团队可以从这五个方面来设计相应的考核指标来对科研团队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4)确定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时间。一般来说,对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考核应该以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为基础,根据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来确定考核时间,也就是每完成一个科研阶段进行一次考核。当然在这其中,也可以进行月度或者季度考核,记录科研团队和团队成员进行考核的所有信息,在过程中进行全程的监控与考核,从而提高科研效率。

3.4绩效反馈

绩效考核完成以后并不代表绩效管理的终结,它还必须对团队成员绩效情况、考核结果反馈改科研团队成员,使得被考核者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与改进的地方,并重新制定自己的发展与科研规划,从而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效率。

一般来说绩效反馈有助于被考核者提高工作技能和改进工作绩效,也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完成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以后,绩效管理工作也还需要继续,因为这个时候绩效管理并没有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运用,考核好的成员与考核不好的成员如果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话,那么整个绩效考核都是失败的,因此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作是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应用。

一方面要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奖惩方案,使得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够得到强化的作用,奖励考核成绩好的团队成员,处罚考核成绩差的成员;另一方面要根据考核的结果重新制定科研团队成员的发展计划和科研计划,甚至可以重新考虑科研团队成员的人选。

总之,高校科研团队对于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意义重大,但是高校科研团队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在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不能全盘的运用与企业中对工作团队进行绩效管理的办法,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应该更加注重团队所有成员的参与,注重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尚水利.团队精神[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尼基•海斯.成功的团队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春花,杨映珊.基于团队运作模式的科研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

研发团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相长;电网规划;团队建设;措施;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43-02

“相长”理念源自《礼记・学记》的成语“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本文主要研究面向配电网规划方向的工程、教学与科研三方面相融、相长的综合团队建设课题。

一、综合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行业电网规划现状与需求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电网规划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确、合理地电网规划及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基建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从国网公司到县级供电公司,对电网的建设都非常重视,投入资金逐年递增,特别是“三集五大”改革之后,县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和运行更坚强、更优质、更精细的配电网。为此,各地县公司都以2010年为规划基准年,2015年为规划水平年,2020年为远景展望年,编制了当地的“十二五”配电网规划,并着手开展每两年一轮的配电网滚动规划,但是因技术力量的问题,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规划,配电网规划的深度不够,含金量低,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弊端。部分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大为降低,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整体规划相矛盾,特别是配电网内各变电站不同出线之间手拉手供电、同一个变电站不同出线之间的手拉手供电,以及按乡镇地域、高速路、铁路等分区供电项目未能统筹考虑。部分项目设计标准低,未预留足够的扩用回路,特别是变电站的出口处占用线路通道,严重影响日后的负荷增长需求,导致线路通道无法开辟,最终造成重复投资,费工、费力、费资金。这些问题亟待通过建设一支精干、高水平的电网规划团队来解决。

2.高校电网规划方向与教研脱离联系

目前,国内本科高校研究电网规划各类课题的学者及成果颇多,但严格来说与工程实际联系的程度不高,很多成果对地方尤其是县公司电网规划的指导意义不大,课堂教学上往往也仅限于理论层面。而对于高职院校的电力类专业,教学安排侧重于电网规划的步骤,并能结合旧例开展常规性的电网规划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能力,然而却存在着因研究不够深入、方法不够科学带来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规划方案水准不高等弊端。严格来说,目前电网规划业内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的联系不足现象严重,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全方位的团队。

3.电网规划工教研相长,相得益彰

在现已明朗化的电网兴建的大背景下,以高校教师为主体建立一支工程、教学、科研并重的电网规划团队,意义非凡。首先,团队基于地方电网规划工程开展科研工作,课题致力于优化网络结构、解决规划难题等,易产出实用性强、效益明显的科研成果;其次,这些科研成果反哺于工程实际也必将大大提高电网规划水平,很大程度上将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与经济性;再者,团队结合地方电网规划开展教学工作,使得课程组织与课程设计更有针对性,缩小学生的所学、所会知识与工程实际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

二、综合团队建设目标

1.团队能力与素质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建设打造一支围绕电网规划而开展教学、科研、工程服务等工作,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教学能力出色、科研成果显著、工程质量优良的高水平团队。

2.团队结构目标

根据高校及行业的实际情况,一支稳定的电网规划工程、教学、科研团队人员应为15人左右,其中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应为10人左右,来自企业规划专责的兼职教师3名,来自高校科研专家的特聘教授2~3人。学历与职称方面,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及以上比例应达到8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需要培养专业带头人2~3人。

3.团队成果目标

(1)整合优化系列课程内容,打造优势专业。根据工程需求,紧密结合高校电力类专业的课程建设,推进电网规划教学内容的改革,整合与优化系列课程内容,突出电网规划教学点的“厚基础、宽结构、强实践、重能力”特色,建设省级精品专业1门,优秀选修课3门,促进专业品牌构建。

(2)构建“工程=学习”的教学模式。结合当地电力系统每两年一次的电网滚动规划工程,并以此作为专业学习的“大作业”,探索“工程=学习”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树立教学团队成员具有工程职业能力的教育质量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3)提升团队整体科研水平。团队基于地方电网规划工程开发科研课题,以专业带头人担当责任人,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专家在学术和教学中的优势,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团队成员接受不同风格的学术熏陶,结合他们在电网规划工程的不同环节中担当的任务,进行专项学术探讨,年发表达5篇以上高水平论文,并有若干省级以上重点课题立项,解决若干工程实际问题,提升团队整体的科研能力。

(4)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网规划与电网建设相融合”,充分体现工科院校电力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整合以配网实训中心为重点的实训资源,扩大综合性实训的内涵与范围。结合电网规划工程,建立校外电网规划实习基地,并规范化管理,通过工、教、研互动,为电力企业解决规划难题,建立“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课程设计实训与校外规划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培养打下基础。

(5)建设高水平教学资源库。整合教学资源,充实和完善教学文件资料,团队成员合作编写一本电网规划相关的、充分体现电网规划最近科研成果与发展动态的高校教材《电力系统规划》,并开发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建设一套贴近工程实际、适应性强、成本低、学生欢迎的辅助讲义,编著一本指导工程实践的科技书《配电网规划实务》。

三、综合团队教学与研究方向设计

电网规划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及电源发展规划对输配电系统的主要网架作出的发展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电网规划”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其内容主要是:

(1)原始资料收集准备,包括用户用电需要、电压要求、供电可靠性要求、负荷分布、变电站站址、环境要求、上级电网规划等。

(2)确定可能的电网规划方案:根据资料进行主干线路规划,以最小路径、最少线路、给定负荷率、“N-1原则”校核或许可条件等来计算,进行规划布线。

(3)经济性评价:在论证各可行方案对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供电电压的要求及对未来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经济性评价,计算各可行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

(4)确定最佳电网规划方案。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总揽全局”的原则对上述步骤方法进行讲授,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训练,以达到教学与工程“零距离”的效果。

而作为教学水平与工程质量提升的重要催化剂――科研则应就规划工程中复杂、模糊或方法争议的、易被忽视的某些具体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定的结论并反哺于课堂教学和工程应用。基于现有的电网规划工程经验和研究基础,团队建设过程中应从以下某个或某几个方向开展研究:电力负荷预测的理论与方法选用,数据的处理技术;电网网架建模方法、网架抗灾变能力分析、网架重构优化;电网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以;多目标多阶段电网规划的数学描述、模型与求解;电网柔性化规划与智能化规划在工程中的实操;电网规划成效的技术、经济、社会评价体系。

四、综合团队组建运行的方法与途径

1.确定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无疑是电网规划工程、教学、科研综合团队的领军人物,也是团队组建运行的基础。学术带头人首先应具备“三高”,即师德境界高、教学能力高、学术水平高,确保其“领军性”;其次是要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独创的见解和准确把握行业动态的能力,确保其“推动性”;再者是要求具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确保其“聚能性”。基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现状,常受制于学校经费、地理位置、名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在外界选聘到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故而应着眼于在校内挖潜,确定学术带头人。

2.组建结构合理的成员队伍

作为配电网规划工作专项的重要力量,综合团队成员的选定也尤其关键。团队负责人应致力于对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兼备、钻研精神与合作精神兼具的优秀人才的选拔,根据可选对象的专长、优势、潜能按多样性和互补性原则进行组建,对可选对象的职称、职务、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历进行有效搭配,并适当考虑社会资源拥有量的因素,形成一支既有团队带头人(负责人)又有日常管理人员、既有教学骨干又有科研骨干与工程骨干的,结构合理、具备上升潜能的配电网规划工作团队。校外人员可以采取引进高职称高学位人才、聘请客座教授、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等主要方式进行补充。

3.实施良性的运作措施

(1)构建“科研引领、工程依托、教学促进的三位一体”的团队运作模式。

(2)定期召开团队专题研讨会,发挥团队优势,实现资源与成果共享。

(3)组织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改革经验,提升团队整体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4)有计划地通过进修、培训、企业挂职、取证考试等途径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学历层次、实践教学能力。

(5)结合工程并深度融入工程,积极申报科研、教改课题,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综合团队建设的保障机制

1.建章立制,重视、支持鼓励团队建设

学校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提高对工程、教学与科研综合团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制订科学合理的有关综合团队建设与管理的配套政策,在资源、资金等方面支持甚至倾斜,鼓励综合团队在工程、教学与科研方面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2.科学筹划,建立完善、动态的柔性考核机制与体系

考核机制的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将会对团队运行、团队成员贡献进行合理、公正评价,也将是平衡团队成员利益和矛盾、激发责任感、使命感和进取精神,并进而实现团队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有力措施。考核体系应完善、全面,针对综合团队的考核,宜以绩效考核为主,反映整体效率,即应注重教改成果、科研成果及其对学校的贡献大小。而针对团队成员的考核,则应公平公正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成员的工作态度、业绩、勤勉、水平等(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察和客观评价,作为实施奖惩、利分配益和聘任晋升的有效依据。同时,由于综合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定位不同,因此考核体系应注重柔性考核,即对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要求应因人而宜,不能一个模式或一个标准、“一刀切”地进行考核。

3.搭建平台,加强综合团队的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团队建设的精神目标和纽带,它将无形中凝聚团队成员的精神力量,激发团队成员进取的动力。作为团队负责人,应致力于搭建一套工程、教学与科研相融、相长的交流平台,如:建立团队网站,实现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工具,保证及时沟通交流与文件传输;组织团队活动,形成既和谐共处又良性竞争的氛围;开展主题讨论与听课交流,促进取长补短激发创新。作为高校管理者,则应在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中充分考虑为团队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与环境氛围,如:在办公楼设立团队专用的小会议室研讨室或学术报告厅(室),在校园内适当安排小茶亭、咖啡厅等,积极创造团队合作和活动的平台。

六、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配电网规划工程、教学与科研综合团队建设既是电力行业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促进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学生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为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为配电网规划工程、教学与科研综合团队的建设打造“相融相长”的平台,促其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3):23-26.

研发团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汽车电子教学团队建设管理

近年来,团队精神也在感染着高校教师队伍,形成了各个学科专业的教学团队,团队所有成员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相互补充,成员之间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是高校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对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提高高校竞争力和生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按照专业与职业的内在要求,重点建设了团队带头人、实施人才共育、增强团队成员教学科研水平、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等方面,提高团队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团队健康成长,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一、构建专业要求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始终把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设计开发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团队把“重在实践,理论活用”作为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坚持“以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为主线,增强设计与创新能力;以制造业为根本,多能发展,拓宽就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并设计了符合目前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二、加强团队带头人建设及管理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为高级职称、电子技术省级专业带头人、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团队带头人能够紧密联系学校各部门与社会行业企业,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资源整合,促进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并在团队中发挥了业务指导和示范带动作用。[1]

(一)主持制定团队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

团队建设与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团队有总体发展规划、成员个人发展规划及工作任务。团队发展规划是通过努力把团队打造成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强、成果多的优秀省级教学团队。团队工作目标是打造符合时展的、突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三年内完成本专业的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打造一支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团队。

(二)组织实施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和改革

团队带头人积极带领团队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引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技术工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带领团队及时追踪专业发展的前沿,开展专业调研和专业剖析。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积极开展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积极参与汽车电子技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确立专业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并制定了特色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入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案例式教学、现场教学、生产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根据社会岗位需求和本专业毕业生回访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开发了多个校企合作单位,并聘请多名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本专业的资源库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以身作则加强带头人自身修养

团队带头人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教学严谨,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深入生产科研第一线,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执行能力,善于团结协作,能够在团队中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与亲和力,能够正常开展有效的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三、实施团队分工协作人才共育

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涉及汽车技术、电子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因此要求团队全体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为实现同一教学目标而努力。

(一)团队分工协作实施人才共育的形式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职业教育办学的特色所在,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团队在不同阶段采用了不同的育人形式,主要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合作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三种办学形式。通过校企合作之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办学条件、育人及就业等主要瓶颈问题。

(二)团队分工协作实施人才共育的途径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岗位群人才培养要求,校内专任教师与来自校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团队成员明确职责,各自发挥优势。专任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程,制订课程大纲与教学方案;实训教师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主要开展实训技能与岗位实习指导工作。

(三)团队分工协作实施人才共育的方法

1.在课程讲授方式中实现分工协作,每门课程都有一名相应擅长的老师来负责,同时又有其他1-2名教师协作,做好课程标准的制定及相应的授课工作。团队的理念是由“专攻”到“专教”,体现个人优势的同时提升整体水平,实现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目标。

2.在项目教学中实现分工协作,针对开展项目教学法课程中的不同项目模块,寻找最佳的教师搭配形式,实现优势互补。

3.在专兼职教师中实现分工协作,增强高职教育活力。团队内的企业外聘教师承担了大量的现场教学工作,具体指导学生设计汽车电子生产维修过程的每一步实践教学环节,撰写进行汽车电子生产维修过程的专题报告,分析汽车电子生产维修具体案例,实现了对校内专任教师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与此同时,学院也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产学研合作单位新产品研发,或承担一定的职业培训工作,增强高职实践教学能力。

4.协调团队成员,发挥团队优势,提升团队整体能力。团队成员都担任过相关理论课程或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中都相互配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把自己多年来在教学、知识、技能等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注重教学、科研与生产相互融合,将科学研究中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同时,将教学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使教学成果得到一定的推广。

四、注重团队成员教学科研培养

(一)通过组织实施教师的听课、试讲、语言等基本功训练,以及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职业技能竞赛,使得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通过“双师”素质培养,提高实践教学能力。[2]学院选派专职教师到重点院校进修,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锻炼,到国家或省培训基地参加“双师”素质培训,团队成员全部获得相应的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或职业技能考评员证书,具有“双师”资格,都已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三)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和专业建设要求,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多项横向合作项目。有老师自主设计实用新型专利,如卡片式试卷;有老师参与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设计;还有老师参与多项技术服务和技术改造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通过教科研项目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目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教学团队取得了以“省级专业建设带头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级精品课程”“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规划教材”和多个“实用新型专利”为标志的系列建设成果,完成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团队成员多位老师主编规划教材5部、副主编或参编规划教材及精品课程教材10余部、自主编写实验实训教材3部;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院级教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或参与实用新型专利7项;4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上10余篇;指导学生多次在部级及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获省科技成果奖1项;多名教师被选聘为淮北市职业教育专家库成员。

五、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满足生产能力培养的需求,团队已建设多个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如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工技能实训室、电子技能实训室、电力电子实验室、汽车空调维修实验室、传感与检测实验室、单片机与PLC工控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机电一体化省级实验实训中心拥有汽车检测与维修多个实训室。为推进工学结合的内涵建设,让学生尽可能早的接触生产实践,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根据团队建设发展规划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规范管理。与原有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团队将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开发更多的实习实训合作企业,将工学结合向深度推进。以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整合实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工艺、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并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服务与营销、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实现资源共享。

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基本能力

团队部分成员受聘担任淮北市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专家顾问,积极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参与淮北市及周边地区多家企业多项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科技咨询和科技成果推广等。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积极进行团队建设与管理,保证本专业健康有序发展,并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应用电子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电子工艺与管理等专业群的大力发展,更好地为淮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骆正军.永州职院教师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研发团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谢俊(1980- ),女,四川遂宁人,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魏钢(1958- ),男,四川营山人,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庆 40006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2100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61-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势在必行。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提升和延续。

一、以教师为引导

“以教师为引导”是指在实践教学新模式中教师担当着引导者、研究者、合作者、监督者、评价参与者和学术顾问的角色。活动实施前,教师引领学生清晰认识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帮助学生完成实践项目的申请,活动计划的设计;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有效的协调、指引和激励。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项目的审核、实施步骤的参与、学习成果的评价等监督整个教学全过程。

1.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理论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实践教学目标和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从价值观的视角激励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从实践操作的视角,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团队的组建,实施计划的设计,各阶段工作任务目标的制定。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信息的者,而是引领学生发现的人,他们充分利用组织、激励和沟通等能力,根据理论教学和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

2.教师是实践教学项目的研究者和合作者。作为教学指导者的教师,还必须是一位研究者,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新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另外,教师还是实践教学的合作者。一方面,在新技术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心,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

3.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监督者和评价参与者。指导教师需要监督学生活动方案的制订,在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总结阶段,适时监督学生活动开展的进度和实效,并对发生的问题进行调控。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判者,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应由团队成绩、小组互评成绩、个人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团队成绩是由教师根据团队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学成果报告的质量,并结合学院的成绩评定会的要求,公正地给予评价。

二、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

“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是指,问题和任务是推动学生团体探究和发现的动力。在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于问题认识的兴趣,并帮助其确定问题假设和探究路线,或者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从理论学习的需要,帮助其设计任务,并完成实现目标的方案。

1.从问题出发,培养学生认知实践水平,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从问题出发”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任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及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提出要求和希望,将原有教学模式中的“灌输”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学生团队共同设计路径,进行社会调研和文献考究,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最后形成报告。“从问题出发”的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依托,带领学生走出一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构建知识系统,完成从实践到再创造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也称建构—阐释主义,是反思、质疑、批判、超越和制衡客观主义而兴起的一种哲学观。”①哲学领域的映射,产生了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强调知识的社会本质;是交互和实践的产物;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针对劣构知识进行质疑、探求、建构和协商的过程;是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让隐性知识与人、情境产生互动和增长的过程。”②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念,“从问题出发”的实践活动,是将学生置身于实践情境中,以“问题”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知识,探求知识,建构知识,学习环境的交互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始终面对鲜活的社会,面向实际,接受现实的考验。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真精神。

2.从任务出发,培养学生活动实践水平,提升学生操作技能。“从任务出发点”是以任务的完成为逻辑的教学模式。教师帮助学生拟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分析学习需要,并为学生的各环节的学习提供咨询、管理监督和学习评价。“从任务出发”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主张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出发,并考虑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通过设计任务、活动指导、有效监督、合理评价等过程,对参与任务的学生团队进行指导,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活动实践水平,并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任务教学是基于心理语言学而提出的理论,认为文化知识的获得首先是人们相互作用的结果,然后才变为自己的知识。这一认识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人们的相互作用。实践教学中的任务教学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了学习任务,将学生置于具体的情境任务之中,让学生成为任务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实现“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教师成为任务的设计者和监督者,学生担当任务的完成者,活动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增长和应用的主渠道。

三、以团队组织为主要形式

团队学习模式TBL(tea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模式。团队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增强交际能力,在互动中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1.团队的组建。构建合理的团队需要考虑团队的规模和人员的结构。如果团队太大,过多的成员组织容易出现“搭便车”的现象,从而降低团队的凝聚力;如果成员较少,团队中各成员的个人压力过大,会影响团队目标的实现和工作效率的下降,合理的团队人数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力并减少团队的内耗。另外,团队的组建需要有利于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因此,团队的组建方式是依据学生个体的人际关系疏密程度以自愿原则按5~7人规模组织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可以在形成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基于自愿原则进行适当调整,组建3周后,学习团队不再进行调整。

2.团队的管理。学习团队按照推选的方式产生一名项目负责人,担任整个实践团队的协调组织工作。由于项目召集人在整个团队管理中扮演着统领者的角色,因此他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团队的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推举项目召集人时需要特别考察领导者的责任意识和统筹才能。项目召集人需要整体把握项目方案的实施全过程。另外,在项目召集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将整个项目活动分成若干实施阶段,并确定各成员担任某一阶段的召集人,负责本阶段的工作计划、任务安排、会议组织和各种记录工作。工作计划的制订,角色责任的认领,有利于活动实施中减少冲突,帮助成员尽快进入角色,相互依赖,彼此信任。每一个阶段的召集人必须按照“提出任务—开展工作—总结工作—移交本阶段工作”的流程,在召集人的组织和带领下完成本阶段的所有任务。

3.团队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学生成绩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指导教师评定两种方式。前者侧重于团队内依据各成员对团队成果贡献来协商评定,后者由教师对团队成果及团队活动记录情况加以评定。总成绩的构成为:团队成员互评成绩(50%)+团队成绩(40%)+学生个人成绩自评(10%)。每一次的集体活动之后,团队成员都会对本次活动中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贡献产生一个排序的结果,以此作为团队成员进行互评的依据。按照成绩评定的模式,团队成员不仅是本项目的实施者,也是团队成员的评价者。通过团队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团队成员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是指学生团体从问题和任务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通过团队的组建、团队的自学和讨论、团队的分工协作等形式,对项目提出申请、制订实施计划、分工合作、项目实施、反馈调控等,实现预期的目标。

1.项目申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主动确定目标,安排学习进程,在自觉与独立的条件下,以个体或团队的积极参与作为前提条件。实践教学项目的选择,以学习团队为单位进行申请。申请前,团队成员应就拟申请的课题进行研讨,分析从事该题目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形成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分工,联名书面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将对拟申请的项目进行认真研读,并从申请团队中依照申请材料进行择优选择,帮助学生最终确定研究的项目。

2.实施和调控。学习者在自主的条件下,设计目标、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评价反馈以及调控。作为学习的规划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活动实施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从清晰目标的制定,到学习材料的把握,再到自我的监控调节。团队活动是在团队共同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集中的讨论和交流,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认识性实践教学每次团队集体研究由召集人负责进行安排和布置。每次集中的研讨会需要对上阶段的工作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下阶段的任务作出安排和计划,并移交本阶段的工作。活动性实践教学需要对活动项目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并通过集中的会议讨论修订实施方案。积极为活动的开展准备材料和创造条件,活动实施过程中,实时记录活动实施的过程,并在活动结束之后及时对活动的成效进行总结和汇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教师为引导,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以团队组织为主要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新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的紧密结合,引领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学习,在问题中勇于发现和创新,在任务中运用理论武装头脑。

研发团队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用飞机;计划编制;计划管控

对于民用飞机的研制工作属于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是很多项目的集合体,涉及到机构的强度以及材料的标准等多个专业领域,民用飞机的研制需要经过几万人参与工作,设计的零件多达数万个,上百个供应商的支持,研制花费的时间大约在6到10年之间。本文讲述了项目计划具体的编制方法以及研究项目计划的相关控制方法。

一、项目计划具体的编制方法

计划的编制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结合系统工程的具体思想,项目计划需要对整个项目合理的安排计划,主线之间存在关联与制约的关系,需要针对项目具体的研发设计以及各个供应商等进行系统的协调和安排。2.协调性原则。在项目的具体计划中,需要协调好各个专业在输入输出上存在关系,避免出现由于任务缺乏基本的输入条件导致整个工作受到干扰的现象。3.简化性原则。为了方便项目的管理,操作的流程比较简单,对于计划的编制要求简单明确,容易界定,明确各自的任务,进行目标化的管理。总而言之,整个计划的编制要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避免过于繁琐或者过于简单。如果太繁琐,就会导致项目实施无法准确的抓住项目的要领,找不到重点,没有目标,如果过于简单,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计划编制的内容就无法发挥真正的指导作用,导致执行人员找不到计划的要点。4.平衡原则。平衡各计划项目的难度,平衡团队任务之间的负荷,平衡各个项目的战略目标。

按照研制程序对各项研制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最终的研制目标,并结合研制所处的状态。确定项目研制的目标以后,各个专业需要开展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编制的工作包含全年研制的具体活动,科学系统的安排各个任务的周期以及内部存在的关系,考虑资源的利用价值,借鉴以往的经验,为不可预测的各种风险预留一定的时间,合理的划分控制点,明确各项任务最终的验收条件。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协调任务的进度,对任务的输出以及输入关系保证基本的协调性。平衡任务的难度,目标不能设置的过低,导致由于目标容易实现,研发工作就会缺乏挑战性,目标也不能设置的过高,目标过高很难实现,将会极大的打击研发团队的信心,缺乏研发工作的积极性。平衡各个研发团队需要完成的任务量,平衡计划的短期目标以及长远目标,平衡各个资源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项目的优化。完成项目计划基本的协调工作后,将周期最长并且非常重要的研发工作作为实施管控的重点内容,制定全年的主要研发路径。应用相关的并行程序,加强对项目的工艺设计,同时,多种活动并行,融合整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内容,最大程度的减少项目科研的时间,提升科研产品的整体质量。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计划进行模拟,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项目的优化。

根据项目计划的具体情况,对项目的计划进行专家的评审,评审整个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以及完整性,并做种综合的评价,项目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员根据评审的最终结果对项目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确定项目的准确计划。

二、研究项目计划具体的控制方法

在确定好计划基线以后,对项目的技术以及组织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管理参与项目研发的供应商,对计划的内容进行考核和审查,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推动计划的进一步执行。1.严格控制影响整个研发项目关键路径的相关任务,配备资源,保证整个项目的整体进度。2.对一些影响项目具体进度以及适航等活动的工程进行合理的更改和调整,更改基本的构型基线,对技术实行状态管控。3.进行适当的沟通管理,建立各种沟通的平台,实现多层项目的顺利沟通,保证所有重要的信息资源能够在项目进行研发的过程中有效的进行传递。在横向线上,建立互相沟通以及协调的平台,进行设计、制造、试飞等活动,建立客户服务以及供应商之间相互沟通的有效平台,在整个设计体系的内部,实现项目横向沟通。在纵向线上,需要规定研发团队能够及时反馈研发项目阶段的各种信息,包括研发的进度以及研发项目存在的问题等,项目的决策层在对项目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及各种工作的具体安排。4.根据项目研发的各种需求,建立柔性化的项目团队,对整个项目研发过程中具体项目设计以及制作等技术和项目管理的相关工作与项目团队有效的相互融合,并且,强化并行,促进各个专业之间进行实时的沟通和联系,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对工作的内容划清界限,赋予相关部门一定的权限,充分的调动研发团队内部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确认研发团队之间具体的责任体系。5.按照项目的制造商以及供应商的基本模式,对供应商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满足项目研发的各种需求,制定内部的管理程序,规定各种要求,对所有项目的供应商实施科学、系统的管理和控制。6.加强对项目执行进行的监督和检查的力度,强化对项目计划具体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项目研发计划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项目研发的风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随时调整项目计划的内容,加强对资源的各种保障。7.根据民用飞机具体的研发特征,确定在执行项目计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确定项目考核以及评级的具体标准,对各种标准赋予不同层次的权力。对需要进行考核的项目计划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根据项目计划不同的难度以及在整个项目研发中占有的位置赋予不同级别的权重,及时调整项目的计划,考虑项目计划存在的各种影响,最后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评分,按照不同的分数明确项目计划具体的执行情况,对项目计划进行合理的考核以及评价。8.通过对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估,最后做出准确的评价,实现在执行项目计划时对各种风险进行及时的管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民用飞机研制项目的计划编制以及项目计划的方法,将系统工程以及研发团队的各种模式应用于民用飞机具体的研发计划管控中。怎样才能利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深入优化民用飞机研发的计划,成为了科研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计划执行中将各种控制计划的方法相互融合,这一科研项目也是研发民用飞机项目管控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庆华,杨惠鹄,陈浩光,李克华.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计划管理系统[J].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0,8:1-5.

[2]张苓.关于型号项目的计划管理.管理与实践[J].2011,8:32-34.

[3]白思俊,杨尤昌.飞机型号工程管理模式研究.航空科学技术[J].2010,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