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教学管理论文

教师教学管理论文

教师教学管理论文

教师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在线辅导

根据维基百科,在线辅导(onlinetutoring)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时空分离的在线虚拟环境中进行的辅导过程。在线辅导与面对面辅导、传统远距离学习辅导既相同又有差异,在线辅导与后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与学习者在时空上分离;(2)主要通过网络进行;(3)对辅导教师的技术要求较高。在面对面辅导中,教师发送信息与接收学习者反馈信息是同步进行的,但在线辅导或传统远距离学习辅导由于时空分离,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可能会出现不同步状态,因此师生的即时交互会受到限制。传统的远距离教学通过函授或广播电视进行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师生间的交互较少。在线辅导则通过网络为学习者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师生间的积极交互成为可能。在线辅导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媒介,其辅导教学主要是在网络中进行的,辅导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运用能力,因此对教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二)在线辅导教师

在线辅导教师,简单而言即从事在线辅导工作的教师,其内涵一般有两种,一是将“网络技术支撑者、教学资源建设者、教学内容辅导者、教学模式设计者和教学理念创新者”等所有参与在线教学辅导的教师统称为在线辅导教师。另一种则仅指从事“导学、助学、督学”等教学活动的教师,其主要工作为针对学习者的学习困难提供教学支持和指导,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学术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本文所指在线辅导教师为第二种,即在网络上对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教师,主要任务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三)职能

职能,从字面看,即职责和功能。《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本文中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指的是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或应发挥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远程教育的兴起,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观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将辅导教师的职能定位为教学、支持服务和行政管理三个维度。如董锐提出:辅导教师的任务可分为三大类———学术方面,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支持服务方面,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持;管理方面,安排、组织、约束学生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学习任务。陈瑶认为在线辅导教师主要有三种职能———教学职能,导学、助学和督学;情感支持职能,关注学习者来自家庭、朋友的支持,关注咨询中学习者的感受;组织与行政职能,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管理,包括管理他们的注册、学习、安全与档案等方面的工作。陈丽、冯晓英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管理、技术、教学、心理困难,具备社团建设与维护、学习引导与促进、技术整合与支持、活动设计与组织这四方面的能力。王燕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导学、辅导、帮助和支持,帮助学生在线完成学业,并在教学、社会、管理和技术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二是将辅导教师的职能定位为导学,偏重于教学职能。如洪庆根指出,导学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构建导学环境,另一方面要发挥导学职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辅导、督导、疏导、评价。籍红则认为在线辅导教师应完成专业课问题答疑、课程资源整合、课件质量审核及改进建议等九种教学服务的职责。朱玉珍认为辅导教师应完成解答学习者的专业课程疑难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研究专业问题及研究教育问题三种职责。以上两种观点均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以教师的职能为基础,结合在线辅导的特点,提出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本文试图从管理学的视角,从新的角度来提出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

三、管理学视野下的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而言,在线辅导同样是管理活动,辅导教师为了实现辅导目标,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履行各种职能,对在线辅导活动进行管理。所以,管理的各种职能同样适用于在线辅导教师。管理主要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大职能,因此,在线辅导教师也同样需要完成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种职能。

(一)在线辅导教师的计划职能

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作为辅导教师,首先应该为学习活动制定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使教师有序、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并以此检测学习者的完成情况;同时,学习目标也能给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导航,帮助他们明确各单元需要掌握的内容,防止遗漏知识点,并引导其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明确学习目标仅是在线辅导教师计划职能的第一项工作,提供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是计划职能的第二项工作。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网络的不断发展,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有了很大的空间,为学习者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丰富有用的资源并且用合适的方式呈现是在线辅导教师的重要工作。确定实现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是计划职能的第三项工作。辅导教师要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任务并作出安排,如确定讨论的主题、时间表、讨论的规则等,这些在学习开始前就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辅导教师履行计划职能时需注意:1.制定学习目标应有学习者的参与,即学习目标不应只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还应与学习者的个人目标相结合。只有当学习者参与目标的制定并对目标高度认可时,才能激发出积极性。2.辅导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必须根据课程特点和学习者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均无法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并有完成的期限,符合SMART原则。例如辅导教师明确地告诉学习者,需要参加几次在线讨论、完成几次形成性作业才能拿到平时成绩。清晰、明确有完成期限的目标可以帮助学习者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辅导教师也可以此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在线辅导教师的组织职能

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就是组织职能。在线辅导教师的组织职能主要包括构建网络社团并进行成员的分组和分工。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相比,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由于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团体或实体班级的概念,教师和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降低,人际交流减少,从而导致学习者的孤独感、焦虑、厌学、倦怠等负面情绪较多,并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因此辅导教师要努力创建网络学习社团,营造一种类似于真实的社会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为学习者营造进行网络学习的归属感,进而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辅导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使得辅导教师很难对所有学习者都保持互动,互动的质量受到限制,因此将成员进行分组是比较合适的方法。通过分组,辅导教师的关注重点由个人变为小组,数量大为减少,可以更好地开展互动。分组也可以促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弥补个人自学所带来的不足。辅导教师在分组时应注意:1.小组成员人数不能过多,过多则容易导致“浑水摸鱼”的情况,积极的学习者主导了讨论,另外部分学习者则潜水旁观;人数过少则不易形成讨论氛围,从而无法展开讨论。因此一般小组讨论人数控制在8-10人比较合适。2.小组的成员构成应在性别、年龄、性格等方面有所差异,因为同质性过高的小组成员容易提出相同的观点,从而影响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线辅导教师不应过早分组,可以通过破冰游戏、学习者自我介绍、前几次发言等情况综合后再进行分组。3.小组长人选应由学习态度积极,与他人互动较多、较有威望的人员担任。辅导教师应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并授予小组长相应的权限,如选定讨论话题、安排发言对象等。

(三)在线辅导教师的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在线辅导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当然不是领导者与部下的关系,但是,作为在线辅导教师同样要带领、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实现学习的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在线辅导教师也应完成领导职能。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互是在线辅导成功的关键。但是,大多数在线辅导教师只能通过网络与学习者互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无法使用口头语言或者非语言沟通的方式,而书面语言沟通的效果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存在先天不足。因此,在线辅导教师领导职能的首要工作就是沟通。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聆听、提问等方式引导学习者发言、参与讨论,从而建立良好的互动。其次,辅导教师应积极激励学习者。由于学习目的不同,学习者的积极性会存在差异。部分学习者的目的只是拿到文凭,成绩只要及格即可,学习动机不强,积极性不高。对于这部分学习者,辅导教师要帮助他们改变学习目的,鼓励他们在获得文凭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另外,由于在线更多的是依靠自学,学习者在学习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对于一些意志薄弱或者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容易产生厌学甚至放弃的想法。作为辅导教师,应及时发现学习者的思想变化,采用合适的激励措施,鼓励学习者克服困难。辅导教师履行领导职能需注意:1.师生之间应有积极的互动,但互动的频率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影响辅导的效果。互动过多,一是占用辅导教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辅导教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二是会阻碍对话的进行或者吓到学习者,使其不敢或不愿发言。互动过少,学习者无法从辅导教师处获得评价和反馈,从而影响其积极性。2.辅导教师要学会沟通,与学生的互动应尽量保持中立,学会倾听,正确识别出学习者的困难和需求,并帮助他加以解决。同时,辅导教师还应学会适时、适当地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习者思考和深入讨论,实现学习目标。3.表扬的运用要适度。不可否认,表扬对于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但过犹不及,学习者会认为过度表扬不客观、仅流于形式,只是为了表扬而表扬,这样反而影响其效果。因此对学习者的表扬要客观、具体、有针对性。

(四)在线辅导教师的控制职能

计划制定出来后,并不能保证其实施效果和预定目标相一致,因此需要控制。对于在线辅导教师,控制是指对学习资源、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及其相应程度的掌控,评价和反馈是控制的重要任务。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向学习者提供其在特定一段时期内的能力提高以及所取得进步的具体信息。对学习者来说,准确客观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判断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积极的评价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辅导教师履行控制职能时应注意:1.学习者非常在意和期盼得到辅导教师及时、细致的评价,辅导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反馈是教师对学习者学习最直接、有效的学术指导,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因此,辅导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并提出较详细、具体、有针对性的点评。2.无论是对学习者的发言或是作业,辅导教师提出评价和反馈时应较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多发现闪光点,从而调动和维持学习者的积极性。3.辅导教师对于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应客观指出,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学习者,辅导教师要采用相应的惩罚措施。事实证明,只是一味地鼓励并不能促使部分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主动学习,只有奖惩兼施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学习。4.反馈的形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发班级公告,对作业或讨论的完成情况做整体性地点评,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和学习者个人做一对一地互动告知。5.控制应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因此辅导教师要持续关注并汇总、统计学习者平时的学习情况,包括登录平台次数、时间、发帖次数、作业完成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6.评价和反馈并非仅仅是辅导教师的职能,辅导教师应鼓励学习者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习者反思自身学习过程,并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和管理,能促进自我发展。学习者之间相互评价,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点评,能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大大提升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五)在线辅导教师的创新职能

教师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管理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不平衡

受办学目标以及教学发展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重实践轻教学,在这一理念的导向下许多教师公然在高职院校内主张“知识无用论”,“唯有实践出人才”的教学理念,这种错误的方针理念造成了高职院校错误的教学观。在高职院校中许多专业课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铺垫,就很难在开展实践活动,即便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学生往往也是不知所云,不能对实践有一个很好的领悟。

(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科化较为严重,即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一味地遵从高职专业课设置的系统性,而这样往往忽略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即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这种课程设置体系没有针对社会所需的岗位进行特定的课程设置,受学科化禁锢,好多专业课在进行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选择时缺乏并没有将社会所需的专业内容涵盖在专业课课程设置中,导致了学生实践内容与理论学习内容的脱节,同时,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方式还会使学生的学习不知所云,对于未来的就业方向倍感迷茫。

(三)教师专业教学技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高职专业教师教其他高校教师而言不仅强调教师要有一定的理论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学科实践经验,能够在专业课堂中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但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首先是教学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在随着高职院校扩招,青年教师比例扩大,许多青年教师刚毕业就走上讲台,导致他们的教学能力较弱,此外,高职院校内还有许多专业教师缺乏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从而导致教学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就是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当前高校内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以教学为主,很少有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师,同时,青年教师中也极少有具备一定企业工作经验或自助创业经验的教师,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以干枯的案例为主,不能用亲身的经验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

(四)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科研意识较弱

高职院校长期以来的教学指导方针与办学宗旨就是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实践型人才为主,因此,在教学中高职院校的领导与教师都着重强调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性,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忽略了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科研意识淡薄,许多教师认为在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是第一位的,脑海中缺乏对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提高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导致他们自动忽略科研素质水平的提高;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压力下无暇顾及科研。诸如此类的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缺乏一定的科研意识。

(五)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旧有的教学观念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理念中根深蒂固:首先,是“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次,是许多教师对于多媒体以及新兴的教学方式应用能力不足,或者对新兴的教育方式在头脑中没有一定的应用理念;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这并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而是片面强调书本知识,不做课外延伸。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

(一)课堂热情

高职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专注力低、学习兴趣不大,有的学生甚至有厌学倾向,还有许多学生到课堂中学习纯粹是受学校制度的约束,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就更要怀有一颗热情的心与激昂的精神投入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用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热情的感召下,不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怀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兴趣进行有关专业课的学习。

(二)讲课能力

教师的必备技能就是课堂讲课能力,但课堂授课能力的高低还是会因师而异。打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高职专业课课堂对专业课教师的教课能力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最基本的台风,还要求他们的语言清晰、流畅、富有感染力,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相关的教学情境中去,同时,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传递给学生。尤其是刚刚毕业就走上专业教师岗位的教师尤其是要注意这些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讲课能力。

(三)多媒体演示技能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托互联网、计算机以及大数据库资源的教学设备开始逐渐兴起,多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就日渐普及,多媒体所内含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要求以及幻灯片制作等技能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此外,教师在进行多媒体展示时,也要通过不同的变换形式以及讲解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有效的服务于高职的专业课教学。

(四)与学生互动能力

教学是以一个双向互动的形式开展的,在高职专业课课堂更是如此,在上文中提到过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中进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只有通过与学生交流,才能真正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一种参与感,否则,依高职学生的的学习特点,很可能自行其事,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为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养成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教学能力。

(五)延伸课堂知识能力

延伸课堂知识的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外知识能力,在教学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教授外,还要通过专业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知识延伸,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专业课知识。

(六)启迪学生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做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学习,还要能够做他们的心灵导师,人生路上的指明灯。这就要求高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总拥有启迪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还要交给他们知识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路径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创新设定

高职院校在制定课程体系时要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课程设置理念,要使课程体系的设定更加灵活、具有针对性,在制定的过程中要以不用专业的社会发展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衡量标准,在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社会人才发展所需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教材进行重新构建,同时在进行课程体系设定时要有一定的岗位针对性,使学生们能够明确今后的就业方向。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设计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也同样重要,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高职专业课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设计成为可能,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模式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一是案例教学法,其在专业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就是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任务导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是抛砖引玉式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问题引入教学,进而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例如,微课教学法;第四,是现实模拟实践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实践型人才,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也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定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引导,还要有一定的科研意识,要注重从方面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水平,同时,高职院校也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教师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以及科研能力。尤其是随着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库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要求更为迫切,为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重视科研对于教学的理论引导作用。

(四)在专业教学中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能只注重教授学生书本中的知识,而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课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使高职院校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重视书本的显性知识,还要注意教授所隐含的知识内容。

作者:江红霞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静.关于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8):103-104.

教师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服务目标主要为老师,而后者主要为学生。因此,服务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其内容的差异性。其次,功能导向不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处理学生平时自身的学习活动如查看课表、选课、查看成绩等。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服务于老师用作教学授课之用,管理个人工作与财务事务也是必需的。最后,处理终端不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终端是教务处,教务处主管学生的日常工作。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终端不仅包括教务处,还有可能包括财务处、学生处等。

二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

高校学院中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相比更为复杂,因此在其系统中的主要内容方面,也是分工有致。

1.教学版块

教学版块的主要目标是老师用来处理平时的教学事务。教学版块包括课堂与课外两个方面,课堂主要有课堂考核,选课查询,所教授学生名单,课件上传与下载。课堂考核主要用于老师在课堂上需要评定课堂学生成绩,而当场给出的分数,可以直接输入信息管理系统,便于随时录入。选课查询中老师可以查询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有多少学生进行选择,根据所选择的人数老师进行增减开设课程调整。老师可随时查看选择自己课程的学生名单,也可随时点名和提问。课件上传和下载是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结合。老师在上课前可将本节课的电子课件上传到信息管理系统,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入信息管理系统,在线播放课件,这样老师上课的便捷性变化大大提高,同时信息含量较以往较大。

2.工作版块

工作版块的主要目标是老师用来处理课堂教学外的工作事务。工作版块主要包括课后成绩上传、课程成绩评定、学生考试安排与调整、学生成绩评定与录入、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交、学生毕业论文预答辩提交、学生毕业论文最终成果提交、学生毕业个人评语提交。课后成绩上传主要是老师在课下将课堂上的课程成绩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以利于系统保存。课程成绩评定是用于老师在本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本课程的课堂与课外表现进行评定,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打分。学生考试安排与调整则主要用于期中、期末考试时对学生考试地点、时间进行安排与调整。学生成绩评定与录入则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录入学生的各门成绩,一般由年级辅导员和分管教务处的老师负责。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交是用于在学生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时提交开题报告,学生毕业论文预答辩提交时用于在3~4月份毕业论文预答辩时提交,毕业论文最终成果提交主要是在学生正式答辩前对本学生的正式毕业论文进行提交,录入学校数据库,存入网上档案,学生毕业个人评语提交主要是在学生通过答辩,即将毕业,学生的辅导老师针对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表现进行个人评价与评语总结。

三结束语

教师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教师,作用

 

一、引言

作为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管理手段和思维载体,英语应用文在涉外经济、行政、司法、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根据岗位需要撰写相应的英语应用文是高职高专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典型模式,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丰富的学习机会,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学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是改进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对教学中的角色重新定位。本文在阐述项目化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学实例来探讨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项目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项目化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团队合作为基础教育管理论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构建真实任务情境,围绕具体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际训练中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实践能力发展与提高的教学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

从教学目标来看,项目化教学突出实践性。传统教学是知识和技能的单纯传授,而项目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于项目实施过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项目实施过程,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与新的知识融会贯通。

从教学内容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跨学科性。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涉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社会的综合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信息来源(如书籍、网络资料等)来理解和分析所遇到的问题。

从教学形式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主动性和互动合作性。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中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育管理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和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需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化教学强调学习活动中的互动与合作。教师、学生以及涉及该项活动的所有人员相互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共享资源和智慧,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合作完成项目。

从教学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先进性。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化教学中,师生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学习信息,利用PPT、网页、动画、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进行成果展示。

从评估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多样性。传统教学评估手段单一,多采用终结性方式。而项目化教学评估手段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四、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的准备、实施与评价。

(一)准备阶段——项目设计、指导的作用

根据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体系及学生生活、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师设计开发出与各项内容相适应的实践项目,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个人事务写作、文秘事务写作和商务事务写作”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作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再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构成教学内容。个人事务写作包括个人简历、申请信、求职信、求学信、名片、演讲稿等;文秘事务写作包括通知、公告、海报、总结、会议纪录、传真、电子邮件、备忘录、邀请函、致辞等;商务事务写作包括广告、建立业务关系、推销信、投诉及理赔信、询(报)盘、支付条款等。教师提出项目任务设想教育管理论文,与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以“个人事务写作”这个项目下属的子项目“求职信”为例,确定的项目任务是了解求职信的内容与特点,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格式、基本结构和典型词汇和句型。确定项目训练形式(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以及实训实施步骤。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讨论与此项目相关的知识,词汇,句型,范文;准备图书、PPT、VCD、视频等工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课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实施阶段——组织、引导的作用

课堂实训分为三个环节:案例讨论、错例修改、情景模拟训练。教师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实践教学环境,按既定的实施步骤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首先由学生展示准备的案例,师生讨论引出第一个知识点:求职信的概念和特点。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引出第二个知识点:求职信的组成部分及写作格式。然后由教师展示错误案例,提出问题,比如该求职信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得体,应如何修改?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修改错例。演示范文,讨论总结求职信的写作要点和技巧以及常用词汇和句型。最后,进行模拟写作训练,以PPT文件、纸质作业、角色扮演、讲述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课外实训包括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案例,进行评析,仿写;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实战训练;结合专业学习、毕业求职或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实战训练。教师提出目标,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教育管理论文,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定期检查、督促,实行过程指导。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均由学生唱主角,采用“交互式”学习模式,教师当好“导演”。从主讲人转变为协调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帮学生;从一言堂转变为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在项目化教学情境下,学生遇到的问题更加综合和复杂。教师需要在心理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勇于尝试、积极参与,还要培育学生善于合作的素质。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中国。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评价阶段——检测评估的作用

评价阶段是对整个项目活动的检查评估和总结。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写作资料的收集准备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实践、作业完成质量等)进行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位一体使评价更深入,更全面。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体验。终结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的本课程期末考试情况作出评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的评估者。

五、结语

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重视自我发展,树立实践和终生学习的观念。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性和跨学科性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高英语语言水平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要了解涉外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教育管理论文,才能够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来设计、组织、实施项目活动。不仅娴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商务、外贸、文秘、旅游、物流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不断学习新知识,并通过专题培训、企业挂职顶岗锻炼等方式,积累教学所需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此外,在项目化教学中,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评估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教师还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学会用研究理论来指导、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由于项目化教学强调团队协作性,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不仅要善于与学生互动,还要与同事,甚至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2]雷术海.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方义桂.高职院校实施英语项目课程的师资要求及其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2009,3.

[4]李卫星.项目管理实践精要[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教师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激励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属于稳定因素,工作积极性是不稳定因素,而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又取决于激励力量的大小。要全面辩证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提高激励水平,做好高校教师管理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师管理 激励方法 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引发动机、指导行为,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即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调动者的行为向组织期望的方向发展。激励是一个复杂过程,要充分考虑人的内在因素。激励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用公式表示即:工作绩效=工作能力X工作积极性。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属于稳定因素,而工作积极性是不稳定因素。因此,当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一定时,其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积极性的高低,而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又取决于激励力量的大小。高校教师属于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相对集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高校管理者就要全面辩证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提高激励水平,做好教师管理寸:作,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创造力。 一、目标激励与人际关系激励的辩证统一 所谓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管理,指导教师的行为,使教师的需要与集体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激励是以丁作为中心的外部激励方法,也可称作工作任务激励。工作任务激励所以能产生激励力量,是因为布置教师一定的工作任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以任务完成的质量、速度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依据,这本身就能使教师产生一种工作压力,教师为了减轻压力,必须努力工作。这种对工作任务的意识而产生的压力就成为—种激励因素。工作任务激励实质是一种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教师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也就是说,工作任务激励不管愿意与否必须完成。这种方法在教师管理中是必要的,否则许多工作将失去保证。 但是工作任务激励存在一些缺陷,单从它引起的行为结果来看有二:一是顺从行为,教师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和执行上级任务“要我干”的状态,只追求压力减轻或解除,并未真正认识工作的社会价值。二是逆反行为,情绪严重时,会出现反感、抵触,甚至憎恨,这是和激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因此,高校管理者应用目标激励策略要注意在制定目标时让教师参与进来,使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融合在一起,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目标的实现与事业的追求和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即将学校的总体目标转化成具有激励性的教师个人目标,由他们个人去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并赋予他们相当的自主权。要使学校的总目标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目标设置就要明确、具体、有层次,就要将学校总目标化之为阶段性的目标,分解为各级管理层次、管理部门、教师个人的具体目标,并且要把目标落实到组织、部门和教师身上,使目标和责任联系起来。如果只有目标,而不落实责任,再好的目标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有将目标分别落实到各组织、各部门和教师身上,化作他们的责任,再加上组织检查、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工作,才能保证目标激励策略的实施。 人际关系激励是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方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营造教师良好心理环境的基础,它可以使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人际关系激励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性。它以情感为调节器,通过人与人的情感产生努力工作、实现领导期望、报答领导关怀的动机,而进取性的动机又导致了“我要干”的自觉积极行为。 实践证明,单纯的工作任务激励难有好的管理效能,缺乏情感的激励也必定会降低工作任务激励 的力量,而且工作任务激励运用不当,容易使管理者陷入“专断”的泥坑。单纯的人际关系激励也显得不够,缺乏强制性力量也会使人际关系激励逊色。所以高校管理者要做好教师管理工作就要辩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