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以发现、研究、解决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评估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对教师教学评估,要在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推进教改深入,本着为国家多出人才、出合格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评估标准,保证评估的正确方向。

2、科学性原则。对教师教学评估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要根据《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标准》,遵循教学原则和规律,按照学校的基本要求去实施和把握教学评估。

3、 客观性原则。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及家长评价和评估小组评价给教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学校评估要参照《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2010-2010学年度学校教学评估标准》、《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县域教学评估标准》实事求是,评出相应的指标和等级。

三、评估准备工作

(一)成立评估小组

组 长:安咏梅

副组长:张 丽 王艳琦

成员:杨冬梅 王静 王雅君 张旭江 王岩 胡海玲 张金艳 姜银华

(二)学习《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标准》、《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2010-2010学年度学校教学评估标准》、《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县域教学评估标准》。

四、评估方法及程序

(一)教师教学评价

1、 教师自评

教师根据《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标准》进行自我等级评估。填写《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2010-2010学年度教师评估报告书》完成自评及总结。自评结果按10%的权重记入“教师教学评估”总分。

2、学生及家长评价

评价采用区统一制定的《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2010-2010学年度教师教学评估学生、家长评分表》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参与评价的学生及家长不少于班级学生总数的50%(大学科)20%(小学科)。发放评价表时采取本班教师回避的办法,达到评价的真实性。反馈的《评分表》统计结果后填入教师自评报告书中,并将打分表及时存档。评估结果各按10%的权重记入“教师教学评估”总分。

3、校评估组评价

评估小组成员根据评估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填入教师自评报告书中。评估结果按70%的权重记入“教师教学评估”总分。

4、综评结果认定

校评估组需对上述前4项评估得分按相应权重进行统计,认定每位教师的最终评估成绩,并确定相应等级。填写《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2010-2010学年度教师教学评估汇总表》,完成《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2010-2010学年度教师教学评估情况一览表》。

教师教学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具体分值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9~70分;一般----69~40分;较差---39分以下。

上述评价过程中产生的表格资料,必须存入教师学期或当年业绩考核档案,作为教师任用、专业发展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学校教学评估

1、学校自评

学校根据《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2010-2010学年度学校教学评估标准》自评,撰写《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评估汇报材料》(包括学校基本情况、评估过程概述、教师评估结果、学校教学自评综述、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填写《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2010-2010学年度学校教学评估报告书》。

2、区级终评

由区评估小组按照省评估标准统一组织评估。通过课堂观察、查阅资料、教师及学生访谈等形式,全面评估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等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后对学校做出综合评价。程序为:

第一、确定抽样评估教师。按《海港区义务教育阶段2010-2010学年度教师教学评估情况一览表》,随机抽取每校每学科2-3教师,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信息、综合、校本、音乐、美术、体育。

第二、课堂观察。听被抽教师的常态课,学科教研组教师参与听课。

第三、参加抽查教师的学科教研活动(每个学科一次),课后访谈、对话。

第四、查阅资料。

第五、学生个别访谈。

第六、评估反馈。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2篇

“是否需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以及如何延长”这一教育政策的制定,是需要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等复杂系统中的诸多因素的决策行为,是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的典型应用。该文聚焦于决策支持系统的预测模型,以展现决策模拟支持系统如何通过模型设计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决策的支持;基于人口预测的视角,采用LESLIE人口模型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学龄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根据计算机模拟预测2016-2025年的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义务教育年限;基础教育;人口预测;LESLIE模型

一、引言

基于数据的教育决策在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近30年间越发成为该领域体现潜能和优势的研究方向[1]。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进行数据的分析并提供决策支持的思想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就已形成。随着教育决策涉及的复杂性日益凸显,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需求对基于计算机的决策的依赖也越发突出。比如,针对是否需要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及如何延长的问题,由于涉及到人口、经济投入等诸多复杂因素,如何借助计算机模拟的方式为决策提供依据,也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我国义务教育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义务教育从刚开始的低水平逐渐发展至今其普及率和质量达到较高水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教育经费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增加,我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在此背景下,有专家提出我国应逐步实现12年义务教育,其中北京和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尝试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3]。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不可冒进[4][5]。近几年关于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之争备受关注,有研究认为经济因素、人口状况、国家传统、法律准备是影响义务教育年限的四大主要因素。但是,有关我国是否已经满足义务教育延长条件的争论大多基于经验,而缺乏具体数据支撑,让数据说话在教育决策中能够使得相关决策有据可依[6]。因此,预测义务教育常规学段,义务教育向下延伸学段(幼儿园)和向上延伸学段(高中)学龄人口的变化和趋势对研究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有着深远意义。

人口的数量、结构及其变动,会给教育带来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学龄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的影响更是长远而深刻。不少研究指出,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出现的生源多余或缺乏已成为当前困扰各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普遍性难题[7-9]。预测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动对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热点开始转向不同的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方案的研究[10][11]。义务教育年限向高中学段延长还是向幼儿园学段延长,对高中学段和幼儿园学段学龄人口规模预测为此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和参考。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对人口规模预测分析需结合当前二胎政策对人口结构带来的影响,对教育决策的支持才更精确。本文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2014年的人口历史数据为依据,采用LESLIE人口模型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学龄人口未来10年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特征,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备与管理决策的影响做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

二、学龄人口预测模型

学龄人口的变化趋势是影响义务教育年限政策的重要考量。在我们的模型中采用LESLIE人口预测模型对人口变化进行预测。目前国际上已发展形成众多成熟的人口预测模型,国内众多文献基于本国人口数据对一些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优化研究,如曲线拟合[12-14]、GM(1,1)灰色预测模型[15-17]、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18]和Logistic模型预测模型[19]等。但是,上述人口预测模型仅对总人数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没有考虑人口结构,即没有提供不同年龄具体的人口预测数据。对于义务教育年限延伸方案学龄人口规模的分析,需要对幼儿园至高中不同阶段适龄年龄段的具体人口数量进行预测。上海幼儿园学龄段为3到5岁,小学和初中学龄段为6到14岁,高中学龄段为15到17岁;而全国与其他省市的幼儿学年龄段为4到6岁,初中学年龄段为7到15岁,高中学年龄段为16到18岁。本文采用LESLIE模型对义务教育年限延伸方案中不同阶段学龄人口进行预测。LESLIE模型是由澳大利亚学者LESLIE提出的一种分析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现在一般多用于以年龄及性别为机理的人口预测[20]。式(1)中,矩阵中sn代表生存率;bn代表生育率。LESLIE设定第i年某个年龄阶段的人口数就等于此年龄组上一个年龄段乘以对应的生存率。而第i年出生的新生婴儿数就等于各个年龄阶段的育龄妇女乘以对应的生育率。本文基于LESLIE人口模型进行模拟预测不同年龄的人口数量。LIESLIE模型实际上是通过生育率和死亡率建立女性单项性别生命矩阵。

三、学龄人口变化的计算机模拟

1.学龄人口模拟本文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MATLAB软件为仿真平台,使用LESLIE人口预测模型分别对全国和各省市2010年到2025年人口预测数据进行仿真模拟,以验证这一模型的有效性,以便在决策系统中采用。在我们的仿真过程中,人口预测初始数据源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每个年龄段的人数、死亡率和出生率,在MATLAB上编写预测人口运行代码,预测的部分结果如表1所示。LESLIE人口预测算法的优势在于,比起其他人口预测算法,能够对年龄结构、生育率和死亡率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从而形成动态的发展预测系统。使用LESLIE预测算法可以得到预测年度的人口年龄分布图,预测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满足本文对预测各学龄阶段人口数量的需要。当然LESLIE模型也存在一定的误差,例如从表1看出预测的人口数比实际人口数量少,全国预测误差在2013年达到最大,绝对值为0.00694。总体来说LESLIE人口预测模型对全国和各地区的预测效果均达到较好效果。LESLIE预测误差主要源于模型将影响人口发展的重要参数生育率和死亡率定义为常量。比如在本文中,预测年的生育率和死亡率恒定为2010年的生育率与死亡率。但是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每年的生育率和死亡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出,LESLIE的预测结果的人口增长比实际人口增长速率要缓慢,可能是因为中国医疗和社会保障条件的不断改善、放开的二胎政策等影响,所以生育率有升高趋势。基于模型的静态建模的倾向,我们对原来LESLIE模型进行了改进,以全国人口为例对所测结果添加了修正系数。在MATLAB仿真平台下,求出实际人口数与预测人口数的误差平均数r,再加上LESLIE模拟预测的人口数,得到修正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见,修正后的预测结果与实际人口数更接近。最大误差绝对值减少到0.001842。随着预测时间延长,实际数据比预测数据多的趋势仍然呈增长趋势。同时,各个人口结构分布的数据也需要做相应修正。本文中,我们假设总人口数变化的比率与每个年龄的变化比率一致。所以使用以下公式对每个年龄的预测人口数进行修正。

2.预测结果比较为检验LESLIE预测数据的效果,本论文使用多项式拟合方法预测2010-2025年的人口数据,再与LESLIE预测数据结果进行比较。本文将多项式拟合方法预测结果与LESLIE模型的预测结果做比较,如表3和图1所示。如图1所示,黑色直线表示2010-2014年全国人口实际总数量,黑色星号表示使用LESLIE预测的人口数量,黑菱形表示多项式拟合人口数量。从图1中可看出,LESLIE模型预测数据与实际人口数的差距要比多项式拟合预测数量与实际人口数的差距小得多。从表3可见,使用拟合预测人口,其最大误差绝对值为0.00424,且随着预测时间的延长,预测的误差不断增大,而LESLIE的预测误差变化较平稳,最大误差为0.001842,说明使用LESLIE预测人口数的准确度较高。

四、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学龄人口模拟

是否需要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需要综合考虑学龄人口的变化趋势、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在我们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中,主要将学龄人口、经济发展因素作为主要变量,通过系统模拟,提供给定的决策选项下面临的人口和经济情况。决策者可以对诸多因素选定不同优先级或者综合加以考虑,以审慎地制定相关政策。在我们的模拟系统中,根据以上的学龄人口预测模型,决策支持系统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和各省市2010年至2025年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龄人口进行了预测,为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决策提供了人口因素的科学依据。下页图2-5分别为模拟决策系统模拟的2010-2025年全国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龄人口规模趋势图。从图2-5可以看出,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所以根据不同的变化趋势,对不同阶段教育的决策也应结合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分析。

(一)学龄人口对现阶段教育的影响自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以来,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度和效度成为两个重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21]。因此,在稳定推进义务教育普及的前提下,最理想的状态是各个地区的办学规模应随当地学生数量的变化而做调整,一方面保证学生都能有学校可上,另一方面实现老师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保障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的生源和质量。例如,从图4可看出,从2010年到2017年全国初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呈减少趋势,因此我们推测某些地区的生源下降,针对此情况,可以对特定地区采取撤出合并学校的方式来达到学校人口的平衡。从图2和图5可看出,2013年到2016年全国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也呈减少趋势,高中的减幅相对较大。因此,也可采用同样的方式来维持生源与学校之间的平衡。直到2017年,幼儿园和高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趋于平缓,2020年后,幼儿园阶段学龄人口继续缓慢减少。但是目前对中小学撤并学校的已有研究也提出新问题,东中西部地区学校撤并速度均超过学生减幅[22]。因此,学校的撤并速度应与人口的变化速率相适应,而预测学龄的人口变化趋势恰恰能够为学校撤并速率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3],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龄人口变化的趋势,相关教育部门需要实现均衡发展这一战略性任务。根据学龄人口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例如,从图3可以看出,全国小学阶段学龄人口的发展趋势比较复杂,呈现“先减少—后增长—再减少”的趋势。针对于此,国家对小学阶段每年的教师和其他方面的配置都需要提供特殊介入,以确保教师以及其他资源与相应的学龄人口相平衡。同样,国家对于小学阶段每年的经济投入也应做相应调整。如果一些年份的学龄人口数量处于波谷与波峰时,在波谷年与波峰年的教育生均经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此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可根据人口变化适当减少或增加。由此可见,人口预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教育决策做出有力支撑。使用LESLIE预测人口的问题假设之一是,预测期内社会比较稳定,人口平稳发展,人口数量不会出现大的动荡起伏。因此,短期内人口的生育率与死亡率的总体水平可看视为常数[24]。而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会促进妇女生育率升高,促使新生儿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所以在参考LESLIE预测数据的同时应结合二胎政策对人口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而二胎政策是否会平衡我国人口减少的趋势还有待考察。

(二)学龄人口对义务教育年限延长的影响第一,学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义务教育的影响深远,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主流的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方案:向上延长与向下延长[25]。向上延长即为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向下延长即为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关于我国是否已经具备延长义务教育条件的争论也十分激烈,各专家的观点和研究结果也不一致。但大多数专家一致认为,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决定义务教育年限是否延长的最主要因素[2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说明“优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27]。因此,人均GDP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人均GDP越高,该国的经济实力越强,其在教育经费上面的潜在投入就越多。结合人口规模来看,一个国家人口越多,在相同经济收入情况下,人均GDP就越小,教育经费的潜在投入方面能力下降,对教育建设的负担加重,此时,在同等质量的教育环境下,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就会减少。根据模拟决策系统的推算,在2010至2015年期间,全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缓慢,每年的增长速率递减。因此,从人口规模上来看,在我国GDP平稳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人均GDP不会大幅度下降。由此,学龄人口预测对义务教育延长决策中的教育经费投入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第二,学龄人口规模的发展趋势必定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关于我国义务教育是否达到延长的条件并非仅仅关乎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除此以外,当前义务教育的质量是决定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28]。决策模拟系统的学龄人口预测数据可以让我们推算出不同学龄段已完成和未完成义务教育的人口数量。对于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他们已构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其受教育程度较底,他们是否会对社会的经济效应与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待进一步研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度是义务教育年限是否延长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观察、分析与借鉴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情况,可以分别预测向上延长或向下延长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并对义务教育年限延长的决策进行再思考。第三,对学龄人口的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教师队伍的发展规模。跟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我国教师总体配置的生师比逐步下降[29]。到2013年,全国小学的生师比为16.76:1,初中生师比为12.76:1,高中的生师比为14.59:1。因此,决策模拟系统通过预测学龄人口数量,可以进一步预测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对师资力量的需求程度,推断目前的教师队伍是否满足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之后的办学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在义务教育年限是否延长的有关文献中,很少提及二胎生育政策对此带来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二胎政策实施后的短期内,我国可能会出现小的生育回潮,新生婴儿增多。但总体而言,该政策对我国人口总规模的影响有限[30],但全面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增长能量是累积的。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十年以上。已育一孩的妇女计划生育二胎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未来4年,其中第二年为峰值[31]。因此,我们推测,全面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变化对义务教育年限向下延长的影响更明显,对义务教育年限向上延长的影响滞后一些。模拟决策系统通过对未来学龄人口规模的预测并结合当前的生育政策,将为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五、结束语

本文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采用LESLIE模型预测学龄人口结构变化,根据不同人口年龄段的生育率和生存率对未来人口发展进行推演,预测的准确度相对较高,并得到幼儿园到高中不同阶段的学龄人口结构数据和发展趋势,为基础教育的资源配备和管理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根据文本研究的学龄人口趋势,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合理调整撤并学校的进度,使教育资源达到最优化,同时可以合理调整教育经费的投入规模。对于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决策而言,参考学龄人口预测趋势可以为决策提出新思路,通过分析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效度和教师资源配备程度为是否进行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此外,考虑到LESLIE人口预测规模的假设前提,模拟决策系统预测的人口数据必须结合当前二胎政策对未来的人口结构特别是学龄人口规模带来的影响做具体分析。总之,我国基础教育的学龄人口预测研究对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决策具有深刻影响,对我国义务教育的管理决策、基本资源配备以及教育经费投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顾小清,林仕丽等.教育数据30年:从CMI到DDDM[J].电化教育研究,2010,(9):55-63.

[2]吴岩,刘永武等.逐步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新世纪北京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02,(8):5-9.

[3]蒙秋霞.深圳将延长义务教育年限[J].海南政报,2000,(1):44.

[4]徐广宇.实施义务教育不可冒进[J].教育发展研究,2002,(6):25-29.

[5]徐谨严.实施义务教育不可冒进——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几点不同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2,(5):33-35.

[6]顾小清,黄景碧等.让数据说话:决策支持系统在教育中的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5):99-106.

[7]许邦兴.高校生源缩减的原因、影响与应对策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38-146.

[8]李渤海.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0,(13):9.

[9]颜淑霞,俞玲萍等.生源变化与上海市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7):9-13.

[10]闫建璋.我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合理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1]肖兴安.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12年的可行性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1):10-14

[12]唐家德.基于MATLAB的非线性曲线拟合[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6):15-19.

[13]王可,毛志伋.基于Matlab实现最小二乘曲线拟合[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2-56.

[14]罗成汉,刘小山.曲线拟合法的Matlab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3,(20):16-17.

[15]茆长宝,程琳.两种人口预测模型的精确度比较——以人口年龄移算法和灰色预测模型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9-32.

[16]唐丽芳,贾冬青等.用MATLAB实现灰色预测GM(1,1)模型[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35-37.

[17]周瑞平.GM(1,1)模型灰色预测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5,(1):81-83.

[18]尹春华,陈雷.基于BP神经网络人口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人口学刊,2005,(2):44-48.

[19]付艳茹.基于MATLAB曲线拟合的应用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5-58.

[20][24]付艳茹.基于MATLAB的人口预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1][23][27][28]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2]何卓.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5-39.

[25]王丽英.义务教育学制年限之争论[J].新西部(理论版),2013,(6):114-115.

[26]肖兴安.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12年的可行性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1):10-14.

[29]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2009,(1):1-5.

[30]李博涵.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对我国人口规模及结构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4,(2):20-21.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义务教育,教育经费,问题研究在党和国家正确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已经普及的义务教育,并向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方面转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教育经费不足、配置不匀、经费的使用效率低下,成为制约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从而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因此对义务教育经费的足额筹措和有效使用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是我国最重要粮食、能源、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的老工业基地,但在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落后,区域位置不利,观念转变缓慢,造成经济发展的速度低,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投入不足,财政性教育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严重落后于其他省份,因此对黑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黑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的总体分析

表1-1黑龙江省义务教育投入总体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项目\年度〖〗19992002200520082011国内生产总值2897.439025511.5831012503.8财政支出359.7565.9861.351717.73398义务教育经费总收入43.5263.5495.44159.18221.6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6.9555.5984.56154.46218.36预算内教育经费27.4649.0972.22143.34206.17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1.281.421.531.861.74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7.638.678.388.346.07资料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经费统计主要指标提要1999-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财务审计处编

从表1-1可知:我省义务教育经费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从1999年的1.28%增加到2011年的1.74%,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4%的目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知识的比例由1999年的7.63%下降到2011年的6.07%。呈现下降的趋势。

二、黑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结构分析

(一)来源结构分析

2-1黑龙江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单位:%年/项目预算内教

育经费教育

税费企业

拨款校办产业和社

会服务收入用

于教育的经费民办学

校投入社会捐

赠经费学杂费其他199963.18.7310.842.230.21.0911.172.65200275.382.376.70.890.280.1911.542.64200575.674.018.570.340.220.088.612.48200891.692.644.470.080.250.042.260.4201193.534.530.980.020.050.010.690.19资料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经费统计主要指标提要1999-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财务审计处编

从表2-1可知:黑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中,预算内教育经费由1999年的63.1%,增加到2011年的93.53% 成为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教育税费从1999年的8.73%,下降到2011年的4.53% 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从2001年开始,中央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主要内容是: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涉及到教育方面的是指取消乡统筹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从而减少了教育税费的来源。由于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国有企业集中地区,所以企业拨款在教育经费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随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加快,企办校不断分离,下放地方,企业拨款下降幅度很快。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的经费下降幅度也很大。由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性和缺乏对捐资助学的激励措施,所以民办学校投入和捐赠收入比例也在不断下降。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很长时间内我省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是靠收取学杂费运转的,随着税费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逐渐取消了义务教育学杂费,2003年开始实行“一费制”进一步规范了学杂费收入,使学杂费收入比例不断下降。

(二)黑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内部使用结构分析

表2-2务教育经费支出中的事业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分析单位:%19992002200520082011事业性经费占总经费比96.0596.5397.5598.7896.55事业性经费中个人部分所占比72.9178.4874.6673.5572.49事业性经费中公用部分所占比27.0921.5225.3426.4527.51基建支出占总经费比3.953.472.451.223.45资料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经费统计主要指标提要1999-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财务审计处编

从表2-2可知:黑龙江省义务教育事业费所占比重偏高(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费比重平均为85%一90%)。基建支出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从教育事业费内部来看,维持性经费-人员经费比例高大致在70%以上,发展性经费-公用经费比例低大致不到30%。人员经费与发展经费比例失调,折射出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低。

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者之间所占教育事业费的比重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育支出效率的高低,按国际上的惯例,世界各国一般都是人员经费高于公用经费,中学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为60%对40%比较适当,小学至少为70%对30%(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3)。而我国一直是人员经费居高不下,公用经费的比例很低,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更为严重。而预算内事业费中两者之间的比例更是相差悬殊,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只占到15%左右的比例,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比例严重失衡。

三、黑龙江义务教育经费的差异分析

为了更好的反应黑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的与其他省际之间的差异,按照国家对我国地区的划分结构选取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南、陕西、云南、吉林

省与黑龙江省进行对比的。山东省是全国的人口教育大省,2010年人均GDP9367元,居各省第二位。浙江、江苏同样为全国的经济发达、教育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安徽和河南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教育水平较低,但教育需求较大。陕西和云南是我国的西部地区,是国家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最为落后,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最重。吉林和黑龙江是我国的东北地区,与辽宁一起号称是中国的“第四极”,两省的共同特点是开发相对较晚,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能源、重工业基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位优势,教育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在生均教育经费指标中,初中最高的是江苏省,最低为河南省,黑龙江省居于第五位。农村初中最高的是浙江省,最低的河南省,黑龙江省居于第六位。普通小学最高的是浙江省,最低的是河南省,黑龙江省居于第四位。农村小学最高的是浙江省,最低的是河南省,黑龙江省居于第四位。总之,在生均教育经费指标中,总体最高的是浙江省,最低是河南省,黑龙江省处于中游水平,距离发到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在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指标中,初中最高的是江苏省,最低为河南省,黑龙江省居于第五位。农村初中最高的是江苏省,最低的河南省,黑龙江省居于第六位。普通小学最高的是江苏省,最低的是河南省,黑龙江省居于第四位。农村小学最高的是江苏省,最低的是河南省,黑龙江省居于第四位。总之,在生均教育经费指标中,总体最高的是江苏省,最低是河南省,黑龙江省处于中游水平,距离发到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四、黑龙江省省内区域义务教育经费差异的比较研究

表4-1黑龙江省省内区域内义务教育投入情况(2010年)单位:千元,%地(市)名称总收入财政性

教育经费预算内

教育经费财政性教育经费

占GDP的百分比预算内教育经费

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哈尔滨市5824283564230452464561.9118.08齐齐哈尔市2850594284341026988792.6711.23鸡西市1512275150368314477142.9624.5鹤岗市6708036362136035412.039.77双鸭山市9035389019568833691.9110.79大庆市2349558231618420851690.629.61伊春市7626847626847379843.329.35大兴安岭地区1743631741301624901.393.64资料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经费统计主要指标提要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财务审计处编

从表4-1可知:黑龙江省省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异很大,最高的哈尔滨市与最低的大兴安岭地区在总收入、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为56.50万元、54.68万元、50.84万元。各地(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都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4%的目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很大,发达的哈尔滨市所占比为18.08%,最为不发达大兴安岭地区所占比为3.64%,相差14.44个百分点。说明各地区的教育投入受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拓展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保证教育经费达到法定的“两个比例”的要求,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法》提出的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要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扩大城市教育税费的增加力度,积极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通过发放教育券等形式拓展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二)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过程中存在省际和省内差距。省际差距除了受教育发展水平制约外,和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直接相关,而在某种程度上说省内差距和城乡差距要远远大于省级差距,所以省级政府也要加大省级财政的政策转移力度,教育资金向落后地区、边远地区和农村倾斜。(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JSCX2012-270HLJ。

参考文献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4篇

      一、调研目的、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工作涉及每一个家庭,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的核心问题之一。

《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危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实现均衡,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和大班额现象;全省累计有30个县市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永昌县就是这30个县市区之一。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国家、省、市、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省、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好迎接2015年省政府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基础工作,全面分析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特开展此项课题研究。

二、调研内容、要点

调查了解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状况,并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具体调研,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调研。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为主,分析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调查了解近年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举措的实际成效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意见、建议。

三、调研方案、策略

(一)调研方法

通过数据采集、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全面调研。

<!--[if !supportLists]-->1. <!--[endif]-->考察调研学校,分别召开教师、学生和家长座谈会,要求参加座谈会的教师、学生、家长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if !supportLists]-->2. <!--[endif]-->召开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负责人座谈会,现场考察以外的学校负责人参加,并有广泛代表性。

<!--[if !supportLists]-->3. <!--[endif]-->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领导、村主任等。

4. 采集义务教育学校8项指标数据,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评估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

(二)调研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3年9月底完成调研,并上报调研报告。

地点: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六坝乡、朱王堡镇、水源镇。

每个调研点选取调研学校:优质、一般、薄弱小学和初中学校各1所。    

(三)组织与实施

1. 课题组成员分工。

2. 调研工作开始前,召开调研点有关人员和调研人员会议,统一调研要求,部署调研工作。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5篇

强化责任:党政领导带头,部门分工协作

画外音:“教育事业事关全局,把农村义务教育搞好,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合山市委书记曾广斌这样强调。

经验观察:合山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教育、发改、财政等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首要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同时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镇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了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蒙山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实施规划和方案,明确各级部门的工作职责,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纳入政府相关部门、乡镇政府、中小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龙胜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步骤及保障措施,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全县教育发展规划。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也建立了目标责任制,依法履行教育职责。

总结延伸: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龙胜、蒙山、合山不断强化政府责任,成立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经费保障:“小财政办大教育”

画外音:“我们始终坚持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用人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协调,教育困难优先解决。”蒙山县县长宋彤宇说。

经验观察:蒙山用好每年400多万元的财政转移支付教育资金,同时足额征收教育附加、地方附加、土地收益计提等资金,全部用于教育。近年来,该县共统筹上级各项专项资金和县财政转移支付教育资金、教育附加等各项资金近3亿元,全部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龙胜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90%用于义务教育,县级财政每年投入近4 0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上上级专项建设资金,近五年该县共投入2.5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合山倾力投入,近五年用于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资金达1.02亿元,其中本级财政资金6 300多万元,校均投入近1 300万元,生均投入约1万元。

总结延伸:龙胜是国家重点扶持开发的少数民族贫困县;蒙山是自治区贫困县;合山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享受部级贫困县待遇。以2012年为例,龙胜财政收入4.13亿元,蒙山财政收入4.04亿元,合山财政收入3.00亿元,三者都属于较为贫困的县份,但他们“舍得花钱办教育”,走出了一条“小财政办大教育”的路子。

布局调整:注重规划,先建设后撤并

画外音:“能在这么美丽的校园读书,我真是好幸运。”龙胜初级中学初二学生沈菊敏是第一批进入县城最美校园读书的学生之一。沈菊敏的父母感慨地说:“没想到我们山里娃读初中,也可以跟城里人一样有这么好的条件,娃崽有福气啊!”

经验观察:龙胜在进行布局调整的过程中,按照“先建设,后撤并”的思路,用新建成的学校吸引生源,化解群众对“撤并”的误解。该县投资1.2亿元在县城新建了龙胜初级中学,投资5 000万元改扩建了龙胜民族中学,两所学校建成后,全县10个乡镇的学生可前往就读,从而使全县“小学集中乡镇办,中学集中县城办”的布局调整规划得以顺利推进。

蒙山也有类似做法。该县根据县域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状况,扩大县城初中、小学的办学规模,在县城新建初中、小学各1所,新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民办)1所,整合城乡接合部村级小学4所,使城乡教育资源实现最大优化,逐步形成了符合该县实际的义务教育整体布局。

合山注重规划,实施的是“11266”教育整合工程:全市办好1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技术学校;将原有的14所初中优化整合为2所初中;将原有的31所村级小学和69个教学点优化整合为6所完全小学,每个乡镇只办1所寄宿制中心小学;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通过改扩建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将公办幼儿园由1所扩大到6所。由此盘活了全市的教育资源。

总结延伸:龙胜、蒙山、合山审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坚持规划先行、群众认可、先建后撤等原则,有计划地撤并部分规模小、办学条件简陋的初中、村级小学及部分教学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孩子集中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硬件建设:按标准化的要求改善办学条件

画外音:2012年,合山市岭南小学教师唐月铭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请求把自己调到最远的河里乡中心小学。面对不解,唐老师笑言:“我到河里中心校(即河里乡中心小学)支教后,和那里的孩子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再说,现在河里中心校的条件也这么好,在哪教书不一样!”

经验观察:合山在完善校舍建设的基础上,近年来重点解决教育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为全市的义务教育学校近170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设备,所有班级都建立了藏书近千册的班级图书角,尤其是投入600多万元,在农村的学校建起了标准的塑胶跑道,让农村的学生也能享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

龙胜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2011―2013年,全县投入1.3亿多元,新建校舍60多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 500万元,为中小学添置了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目前全县的小学和初中学校都用上了先进的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建设及技术装备等硬件建设任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蒙山狠抓学校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共投入资金近5 000万元,改扩建校舍119栋,校园设施完善率由2005年前的52%提高到2013年的99%;投入资金近3 000万元,用于改造实验室、装备多媒体教室、购置计算机、更新课桌椅等,使全县村级完小以上的教学设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总结延伸:在龙胜、蒙山、合山,“农村学校条件变好了”是大家共同的感受,这三县(市)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认真实施,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标准,遵循“均衡发展、缩小差距、抬高底部”的原则,全面改善本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距。

师资均衡:多渠道提升教师素质

画外音:“竞争上岗,是一种公平的选拔方式,同时也(让我)挑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龙胜初级中学校长梁结说。2011年,梁结通过竞争上岗,担任了龙胜初级中学校长。他告诉记者,布局调整后,共有240名教师通过竞聘到龙胜初级中学工作,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经验观察:龙胜推行校长公开竞聘制,在县直学校、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实行岗位竞聘制度,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该县同时按照自治区相关文件的要求,科学均衡教师的编制配置,目前全县小学的生师比为10.07∶1,初中的生师比为10.14∶1,基本满足了山区学校对教师数量的需求。

蒙山完善农村教师激励机制,率先在全区实行边远山区教师津贴制度,向边远山区教师每人每年发放1 200元津贴,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每年确保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的5%以上。近年来,该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200万元,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教育高端培训和全员培训,并为此聘请了6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蒙山讲学和培训,派出教师到省外参加课改研修培训达1 000多人次,县内培训达2万多人次,使全县教师受训率达到了100%。

合山建立健全了教师补充机制,2011年以来,按编制向社会公开招录教师和录用特岗教师,使农村学校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等学科紧缺教师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建立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五年来共有470名教师参与交流,交流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8%,高于自治区标准0.8个百分点。

总结延伸:龙胜、蒙山、合山均制定了相应的教师交流机制、激励机制、补充机制和素质提升计划,不断拓宽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师资队伍均衡发展。

确保公平:构筑特殊群体关爱体系

画外音:“妈妈,我在学校很好,您不用担心我!”在合山市河里乡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家园”里,一名学生正与在外地打工的妈妈通电话。该校是离合山市最远的一个乡镇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全校1 330名学生中有512名留守儿童,是合山市留守儿童最多的小学。为此,该校设立了“留守儿童家园”,黄色的墙体、可爱的卡通图案、五台崭新的电脑、一部电话,简单的陈设中洋溢着温馨的气息。在这里,留守儿童不仅可以给妈妈打电话,还可以通过电脑和妈妈视频聊天。

经验观察:合山早在2005年就下发相关文件,制定了关爱特殊群体制度,几乎所有的义务教育学校都为特殊群体配备了关爱设施;多所学校设立了留守儿童“亲情驿站”,开通了亲情电话,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专职教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此外,该县还全面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入学,通过规范寄宿管理、丰富集体生活等方式,为这些孩子构建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龙胜在县城附近新建了一所既能容纳本辖区生源又兼顾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龙胜镇小学,并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了三类残疾儿童接纳班级,目前全县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1%以上;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200万元,用于对所有家校距离较远的学生发放路费补助,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蒙山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残疾儿童少年的确认、登记和入学制度,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多年来,该县“三残”儿童入学率均达85%以上。

总结延伸:龙胜、蒙山、合山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要求,高度重视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将其作为民生工程和爱心工程,构筑了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四个关爱体系。

提升质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画外音:“以往的学习是各学各的,是竞争不是合作。现在的课堂则体现了团队精神,我喜欢这样的课堂。”蒙山县蒙山镇第三小学的学生谭谅说。

经验观察:蒙山县的课改早已在区内闻名,由此带动了该县的“教育旅游”。该县2009年开始探索中小学教学改革,采取了全面动员、出台方案、强化培训、试点探索、典型引领等措施,统筹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该县所有中学的所有班级和所有小学80%以上的班级都建立起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导入目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展示点评、总结拓展、反馈提升”6步为基本流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生命教育之高效化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同时,该县狠抓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通过推进教育理念、办学方针、常规管理、督导评估、工作机制“五个一”管理体系,使城乡学校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合山近年来按照自治区相关文件的要求,淡化升学竞争,不下达升学指标,不公布升学率信息,不依据升学考试成绩进行排名,不以升学考试成绩奖惩学校和教师,坚决不设重点学校、窗口学校或示范学校,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按照公开透明、全面覆盖、相对稳定的原则,合理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服务范围,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龙胜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方案,开足、开齐、开好三级课程,抓好学校第二课堂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该县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将草龙草狮制作、推竹杠、踩石轮、民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课堂,并以校本课程的形式不断深化民族文化教育内涵,不仅提升了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力,还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延伸:龙胜、蒙山、合山紧紧围绕以质量为核心、以育人为目标的总体要求,不断推进学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升育人水平,逐渐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