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摄影心得体会

摄影心得体会

摄影心得体会

摄影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我于x月x日至x月x日参加了中国石油报社的摄影培训班学习。在石油报社理论学习了5天,在xxxx采风实践学习了10天。这次学习受益非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最后全体学员的作品评比中,我的作品《xxx》照片系列荣获了新闻作品奖二等奖。中国石油报社摄影部主任xxx、全国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报社等有资历的摄影专家及高级记者为我们理论授课。对新闻摄影,通讯员如何抓图片新闻,数码相机的使用等内容做了详细的讲解。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摄影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在数码摄影方面还是个新兵,经验不多,拍得满意点的相片往往百不得一,认真回忆体会采风实践中的过程,也还能总结出一点东西来。要想拍出更多一点好相片,这有赖于对自己所用摄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还需要有点摄影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经验的长期积累,功到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以下是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多拍精选

在学习中邵老师讲到“多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以多为胜,多中选优,或者在探索出最优方案后重新精心拍摄某一场景。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以多为胜吧,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本太高,所以光学摄影往往是惜“镜”如金,轻易不按一下快门的,乃至精思细量地抓住镜头拍上一张,回去冲洗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不够满意那就难了,时过境迁想补救已来不及了,所以老摄影家常常感叹光学摄影是充满遗憾的艺术。

数码摄影则不同了,影像现时储存在机内的磁性载体上,又可以现时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就是了,这就是数码摄影的一大优势。所以在拍摄过程中无论是拍景还是拍物往往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测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头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依此泡制,直至完成一个专题。在采风实践中我深有体会,拿相机拍上二三百甚至四五百个镜头也不过就留七八十张回来。存入微机硬盘,再放大回放,又删去一部分。对自己满意的照片可以通过photoshop作编辑处理,达到理想效果。

二、曝光时力求保持相机的稳定

作为新手来讲,有时相片影像模糊并不是由于对焦不准,而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手来说,当曝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己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要保持相机稳定,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度正确,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却非一日之功可得。其一最简单,就是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物;其二,把相机皮带挂在脖子上,把相机向前抻至皮带拉紧,就形成了3点支撑,持相机的稳定度就大大提高了。第三个办法就是用三脚架,最好用10秒延时拍摄。

三、扬长还要注意避短

数码相机的摄影响应比较迟钝,从按下快门到摄影启动的这段时间明显要比光学摄影长得多,所以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往往抓不住或抓不准镜头。最好使用相机的连拍功能来弥补其不足。

四、独特的拍摄角度与别致的构图

要求艺术贵在创新,不应体现在意境上,同时也应体现在画面的形式美上,要使作品别开生面,耳目一新,就要通过形式美的手段,不断创造新的视觉感受。

关于构图,已经有很多文章教我们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井字格焦点等原则,就像是画国画有一条原则:注重“留白”,也就是说不要把画面填得太满。一是构图的对称性。除非是想突出表现摄影主体自身的对称性,否则应偏移一点角度拍摄,因为过于对称容易给人“死板”的感觉。二是线条过于横平竖直容易流于刻板,要学会用另一组线条如对角线,S线构图, 三角形等来打破主体线条的控制。三色彩的运用很重要,光线明暗及其对比是影响意境的很重要的因素。

五、关于会议摄影及人物摄影

会议摄影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拍摄,技术必须是“狠、稳、准”,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情有趣。对于人物摄影应该具备敏锐的形象观察力,善于利用摄影的视觉语言传达信息和感情,对形象的变化有细致的辨别能力,并熟练运用摄影的造型技术和技巧,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是培养形象敏感的有效步骤,也是摄影记者取得成功的原动力。

安佑忠老师把他独身去非洲的照片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讲解,通过他拍摄的连续的图片真实的反映了当地人的文化及生活。安老师说既然拿起了相机,就要有一个摄影师的职责,摄影家不仅要具备地质家的眼睛,更要具备探险家的精神。如何去构图,如何去表达思想的创意以及如何根据周边的环境去调整自己手中的相机,使其拍出来的照片达到最佳效果,其实这是一种压力,无形当中产生的压力,而我们本身却还要抛开这种所谓的压力,去发挥想象去营造一种很轻松的意境,这是一个摄影师必须努力去做到的。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比文字记者还要辛苦,要想拍摄到好的图片新闻时刻都要冲在最前沿。其实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只要我们比平常人多用一只眼睛去观察,那只眼睛就是心灵,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人或事物,手中的相机记录的就是一个瞬间里的辉煌。在拍摄中往往会轻易的被现实中的某个细节所感染,那并不是因为个人的多愁善感,而是因为自己头脑里始终都在追求着一种风格,哪怕这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

摄影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摄影语言 非纪实性 主观意念 表现性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96-02

一、摄影语言与艺术流派

摄影术在1839年诞生后,能够精确再现物体形象的能力突破了人类以往的认识局限。摄影语言当时屈从机械客观的复制,不能显现本体的审美特征,只能被传统观念称为“科学与艺术的仆人”。

1857年奥斯卡·雷兰德用摄影进行绘画,取材民间故事,整体构思,按图索骥,邀请模特,摆姿拍照,多底拼接,剪辑合成,创作出《人生两条路》,成为画意摄影的代表作。

画意摄影作为第一个摄影艺术流派,把绘画中的构图、光线和色彩等造型元素套用在摄影的语言表现上,使摄影从客观记录走向主观表现,达到艺术上的真实。究其实质,是把原来作为绘画工具的画笔改成了相机,尽管画面寓意深刻,形象视觉愉悦,可与摄影的本体艺术审美特征相存差异。尽管画面追求柔美,能够表达现实的理想化,可毕竟是在遵循绘画而不是摄影的美学原理进行创作。

一时间,摄影应该回归自身,回归社会,而不要跟在绘画后面亦步亦趋,成为摄影家们的共同心声和愿望。但直到1902年被誉为美国现代摄影之父的斯蒂格里茨组成分离派,探索纯粹摄影,才算宣告与画意摄影的分道扬镳。

纯粹摄影反对模仿绘画和玩弄暗房技巧的唯美形式,反对画意摄影脱离现实社会的创作道路,提倡发挥摄影本体的审美特征。认为相机的拍摄对象,是发现而不是发明,是选择而不是捏造。主张运用摄影视觉语言,实现严谨造型,丰富画面影调,哪怕是镜头变形,也要以精确的细节刻画,体现独自的审美追求。摄影具有瞬间凝固的审美特征,具有客观纪实的审美价值。

画意摄影和纯粹摄影之后,在社会文艺思潮的影响下,摄影艺术相继出现过许多流派。不断探索着摄影本体和非本体的审美特征,争论着再现现实和表现现实的艺术特色,阐释着摄影纪实性语言和非纪实性语言的表现能力。

印象派摄影在画意摄影追求含蓄、典雅审美的基础上引入了柔焦,格外崇尚自然中的光影和色彩,当走到极致时,则偏离了摄影的本体特征。

自然主义摄影提出回归自然,主张自然是摄影创作的起点和终点,但对所有自然现象都认为是真实的,则忽略了人的主观审美判断。

新即物主义摄影的出现,提倡利用纯净的摄影术,在客观景物和细节中发现美,最后导致了只注重形式,忽视内涵的倾向。未来派摄影努力让技术在静止画面表现动体美。达达派摄影主张采用暗房技巧,剪辑合成虚拟影像,进而表达主观意图。抽象派摄影与结构主义和象征主义摄影,都强调摄影形式因素的绝对独立。超现实主义摄影的理念是强调纯粹精神活动,采取影像合成和蒙太奇手法,象征性表达内心的主观世界。集锦摄影是中国画的典型风格,通过暗房制作进而追求意境的审美。堪的派摄影主张在客观现实中抓拍决定性瞬间的真实形象。主观主义摄影认为主观意念是摄影的终极,从现实中剥离的形象则是意念的物化体等等。

纵观诸多摄影的艺术流派,尽管风格技艺各异,但在摄影语言的运用上,大致可分纪实性与非纪实性。

运用纪实性语言的有:纪实摄影、写实主义摄影、自然主义摄影、纯粹主义摄影、新即物主义摄影、堪的派摄影和纪实摄影主义等风格流派。

运用非纪实性语言的有:画意摄影、绘画派摄影、印象派摄影、野兽派摄影、未来派摄影、表现主义摄影、达达派摄影、结构主义摄影、象征主义摄影、抽象派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集锦摄影和主观主义摄影等风格流派。

虽然在摄影语言的运用上相存差异,但其目的都是在探索摄影艺术本身的规律,并非是摄影艺术属性的对立。况且各风格流派间,还都相互留存彼此的影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着相互继承、发展和否定的关系。只不过有的在历史上存留时间长些,有的存留时间短些,有的影响大些,有的影响小些。它们的存在与发展和相互竞争,正说明年轻的摄影艺术充满着无限的生命活力。

摄影艺术各流派间运用纪实性语言和非纪实性语言的主要差异,归纳起来,无非是在追求摄影之美还是绘画之美,体现客观真实还是主观真实,再现世界还是表现世界,遵循本体特征还是非本体特征。

事实上摄影之美与绘画之美有着共通之处,同属平面视觉艺术。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相互对立统一,同属社会本质真实。再现世界与表现世界属于相对统一,同属客观审美追求。摄影本体特征与非本体特征具有相容之点,同属摄影艺术范畴。纪实性语言与非纪实性语言具有相融之处,同属影像信息传达。

二、摄影语言的纪实性与非纪实性

以科学技术为纪实基础的摄影,通过留存平面影像,传达视觉信息和摄影主观创意。摄影技术再现自然和社会的真实影像,只有转化成视觉感知性的影像作品,才算完成摄影艺术的审美传承。摄影作品的影像呈现,不仅要有客观性还要有主观性。摄影对于无论人眼能够感知的客观外界事物,还是无法看到的主观内心意念,都可以经过技艺手段的创作,获得视觉形态的文化影像。

从光学映像的角度来说,影像是通过相机的拍摄,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视觉纪实或者说是复制和再现以及表现的物化形态。

从艺术造型的角度来说,影像是经过主观的创作,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视觉典型或者说是概括和提炼以及虚构的物化形态。

影像由摄影纪实性语言和非纪实性语言构成。无论纪实性还是非纪实性的摄影语言都要通过视觉形式完成影像的呈现。

纪实性语言或者非纪实性语言通过摄影的影象创作应运而生,艺术风格或者艺术流派通过摄影的作品形成应时而现。

纪实性语言的运用虽然是摄影的本体特征体现,具有一定长处,但纪实性语言往往使摄影的主观创意和想象力受到被摄对象和照相机的客观条件限制,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也是它的短处。

非纪实性语言的运用虽然不是摄影的本体特征体现,具有一定短处,但非纪实性语言往往使摄影的主观创意和想象力不受被摄对象和照相机的客观条件限制,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也是它的长处。

纪实性语言的摄影影像来自客观的选择,以自然和社会为依托,抒发主观的情感,目的在于让观者看到摄影家从客观现实摄取影像所承载的信息,依据现实社会真实的影像获得观者的主观判断。

非纪实性语言的摄影影像来自主观的创意,以自我和理念为依托,表达内心的观念,目的在于让观者看到摄影家从主观意念虚构影像所承载的意识,依据符号片段连结的影像引发观者的任意遐思。

三、摄影语言非纪实性影像作用

相机留存的影像,是由被摄对象转化为审美对象,由对原本客观真实事物的认知价值,转化为客观真实对象的间接观看,形成摄影作品的欣赏和继续创作的起点。

摄影影像是以画面替代现实,以抽象替代具象,以静止替代时间,以平面替代空间。影像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客观真实物体,而是真实物体的符号转换,是视觉形式的非真实存在,是真实物体的视觉呈现,是构成文化的形象语言。

摄影影像的欣赏,并非是在直接观看原来真实的被摄对象,而是面对客观真实物体的替代符号,进行信息转换的传递和相互表达的形象思维,进行审美感受的体验和相互交流的主观思考。

摄影影像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欣赏进行沟通的桥梁。是从拍摄完成到欣赏观看,从客观存在到视觉形式,从真实物体到形象语言的转化过程,是真实物体已经变成影像的摄影作品,形成观看符号的空间客体。众多观者在与之沟通的媒介面前,由于社会阅历不同,想象能力不同,最后所获得的概念和结论自然各异。

摄影影像具有再现客观表像和揭示主观内在以及观者欣赏评价的三重意义。影像与语言和文字一样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样具有认识世界本质的重要价值。

摄影的历史上,表现主义和达达派以及超现实主义,还有观念摄影等,都是实践非纪实性摄影语言的流派。他们主张以思想和意识作为创作的资源,从现实景物中发现富有超现实的意象,用非纪实性摄影语言的形式进行视觉转换和传递。

非纪实性摄影语言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能够把主观内心的体验和意念,把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框取具有幻想性的图像,采用摄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以改变原来事物形象的本意,组成引人遐想的空间,让观众在重新提炼和组合的影像面前,产生不受客观具象真实影响的感受和联想。

非纪实性摄影语言把影像视为主观意识的符号代替,不是客观真实形象的纪实,自然影像的来源就不受客观真实的约束,可以是相机拍摄和录制,也可以是影印和剪贴,或者是电脑加工处理。甚至当自然界和社会中没有体现主观的对应物像时,还可以人为虚构。符号影像具有多义象征性和主观审视性的差异,通过摆拍和表演以及导演的手法,创造没有现场规定性的影像组合,进而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和主观意识,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影像效果,引起观者对社会的主观思考。

非纪实性摄影语言注重的不是摄影本身,不在乎摄影的器材和技术以及画面影像的质感,注重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观念本身。影像元素从具象到抽象组成画面后,客观物体的外在形象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影像的客观存在是否真实和逼真并不重要,只要能表达主观意念,传递内心情感就行。观者也不再要求影像必须是客观的真实存在,仅仅理解为它是承载作者情感的符号形式。至于个别形象是具体真实,但影像组合的结果并不真实,那无关紧要,因为把物象看作泥团的作者,在通过摄影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随意揉捏和雕塑,已经在原来物体的本来意上赋予了新的含义,进而通过欣赏非纪实性摄影语言的影像寓意,实现主观意念的传递,获得思想观点的表达。

非纪实性摄影语言面对现代社会文明的反思,同样不是以逻辑推理进行价值判断,仍然是靠形象思维进行本质认识。往往采取将世界揉碎了,重新组成新的形象观念,呈现强烈的现实批判,表达世人对不良现象的鞭挞,实现用摄影手段表现主观意识的视觉震撼。

非纪实性语言摄影针对社会深层问题的思考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往往又不能在传递中给与明确的答案和方向,仅把多异性的图像元素呈现到观众面前,让观者自己去进行体悟,因此更具深意和含蓄。

摄影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摄影教育 中职学校 师资队伍

中职生虽然文化基础不理想,但有着广泛的爱好和兴趣。摄影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使中职生从枯燥的文化课中得到学习、生活和情感的共融,把对学习失去了的激情重新找回来。摄影教育为中职学生逐步成长和学到更多的技能专业知识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一、中职学校开展摄影教育必要性

(一)摄影教育可提升中职生的技能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也越来越普及。“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前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摄影器材现在早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而且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摄影操作更加简单化。只要心中有美,眼睛就能去发现,就能去捕捉。每个中职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之后,能够使用很一般相机拍出有一定艺术水平的照片,并能掌握和正确分析拍摄照片的相关数据。这就说明了其科技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都已经得到了提高。

(二)摄影教育可提高中职生欣赏美的水平

摄影创作是一个技术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美、定格美、审视美、欣赏美的过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职学生自然也不例外,他们每个人存在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自然的,把美带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接受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珍惜并珍藏自己的作品,而且愿意把美的东西拿来与大家共享。如今网络如此的发达,鼓励同学们参加影展、影赛和在网络空间的展示,都会获得一种满足审美心理的荣誉感。

(三)摄影教育可增进中职生自我了解

摄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对象是人、自然与社会。每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思想、性格等,表达了作者对美的鉴赏和情趣。中职生由于成绩较差,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存在惰性和厌倦,甚至有部分学生因此而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而每一次摄影实践都是一个技能的培训和对美的发现的过程,这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技能教育,能使同学们充满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增进中职生自我了解。

(四)摄影教育可以促进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高

摄影自身就可以培养并充分展示人的创造性心理功能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经过不断的使用、操作,逐步能自如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即使没人教的时候,自己也会不断的琢磨和思考。而每一次拍摄活动都要根据创作主题的要求,怎么样选定拍摄主体,观察并运用什么样光线,如何确定光圈、快门、感光度的数值,并在取景对焦等步骤进行之后完成拍摄。这些都是要同学们自己来完成,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乐于其中。

(五)摄影教育可促进中职学生的就业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摄影行业蓬勃发展,国内平面媒介的报纸扩版增容及摄影艺术机构(如影楼婚纱摄影、人像艺术摄影、广告摄影)、摄影股份制企业、照相馆等数量迅猛增长,还有媒体广告宣传部门、图片制作部门、媒介传播部门、企事业党政机关宣传部门等,对摄影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摄影专业人才市场前景甚好,尤其是摄影专业技能人才更受欢迎。摄影行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同学们学会一技之长,发挥自己的潜能拍出好的作品,就业也就不再会是难事。

二、在中职学校开展摄影教育的途径

(一)开展摄影兴趣小组活动

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室内讲座,学习照相机工作原理,照相机基本结构,初步了解和掌握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使用照相机照相作准备;学生自带相机户外练习拍照,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照相机的使用方法,针对学生练习情况,具体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要领,使学生都能用各自的照相机成功拍照;收集整理学生拍摄的照片,针对照片讲解学生在拍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再次练习,直到问题解决,拍出较满意的照片;室内讲座,讲解摄影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法,使学生初步懂得摄影不光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通过学习摄影知识、具体摄影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拍摄技巧,从摄影的角度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开设摄影技能入门课程或选修课程

在各个专业或相关专业开设常态化摄影入门类课程,摄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周约2~3个课时。通过欣赏与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摄影的特性与基本功能,能够了解摄影术发明的历史,能正确地认识到摄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学习摄影技巧,感悟摄影艺术所带来的乐趣;能够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体验并掌握传统暗房与电子暗房的操作使用,而且还能够独立进行摄影创作与实践,拓宽摄影的使用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摄影作品的交流、展览活动,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爱好摄影的情感。

(三)开设摄影专业

摄影行业的发展需要各级各类的技能人才,在师资、设备、场地等条件具备的中职学校开设摄影专业,既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又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关内容如下:

1.专业情况: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代码:140400,文化艺术类。

2.课程设置:学校要根据“2+1”办学模式和摄影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面向,构建中职摄影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第一学年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主要课程有摄影史、美学、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计算机应用、数字摄影原理、摄影用光、摄影用光、摄影构图、景物摄影和人像摄影等。第二学年为必修专业课,主要课程有摄影美学、风俗摄影、广告静物摄影、室内外环境摄影、时装摄影、工业摄影、商业摄影、新闻报道摄影、广告策划与设计、计算机图形处理技巧、数码摄录像与多媒体应用等。第三学年毕业实习(顶岗实习)。

三、中职学校开展摄影教育要以技能教学为中心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不自觉地走进了数字时代,相机的革新也瞬间也改头换面,自动化程度令人目瞪口呆。即使一个不懂摄影的人也会按快门、拍出影像。如此简单的摄影自动化,为中职学生学习摄影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于是很多同学感觉到,数码相机不用学习那么多技术知识。这是个错误的看法,视觉的疲劳告诉摄影者,走进摄影并非花花绿绿,而是新意和情感。

(一)学会相机操作技术

学摄影首先必须要有相机,有条件的要有好的相机。其次要掌握相机操作技术知识和镜头的成像原理,这才可能在正常曝光的前提下拍出你想要的照片来。就像学习绘画,只有在临摹的基础上掌握画笔的用法、画纸的特性、颜料调和方法,才可能慢慢走近绘画的领域。摄影也一样,要懂光圈、快门速度等,才能使设计的效果得到完美的表达,拍摄的对象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学会运用摄影技法

首先,要学会用光。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没有“光”的作用如何转化呢。“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会运用“光”,平凡便会化为“不朽”。

其次,就是构图。构图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对于一个摄影者,这个整理的过程就是构图的过程,又是一个艺术加工的过程。它不但使画面更加整洁完美,突出拍摄的主体,理出与配体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形式的勾勒,体现出了摄影者的思想和拍摄意图。

再次,是对比关系的运用。色彩对比、大小对比、虚实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等等,它可以通过光线、景深、曝光等不同技法来实现。如此等等,都是摄影者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掌握了它,你的照片便会独具风格。

(三)学会提炼摄影主题

提炼新颖的主体,磨练你有发现能力的眼光,提高你独具创新的思维能力。完美的摄影作品是要具备艺术性和社会性的结合。所以被摄对象的选择便是你表现主题的关键,加上艺术的渲染,作品自然就完美起来了。技术与技法的运用都是为表现主体服务的,而主体的表现又是为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而一个新颖的能反映社会现实意义的题材,即使选择大家都熟悉的表现手法,也会是一幅好的作品。所以一幅成功之作,是摄影者长期经验的积累,是深入社会活动中发现的,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内涵吸引人们的视线,激励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

四、中职学校要为开展摄影教育提供保障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有力保证,学校要根据办学规模培养、引进或聘用一批德艺双馨的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使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双师素质符合人才培养评估的要求。

2.加强摄影教学设备及实训场馆建设,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充实设备设施,创造良好实训条件。要依据实践教学需要建立摄影实训室(或摄影棚),购置中、高档次的摄影器材,并从数量上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3.要精选教学内容。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加强教材建设,并对课程设置作适当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4.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调整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用、够用,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有课程实训、模拟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方式,并要体现实用性、适应性、可操作性,使学生通过实训,熟练照相机的使用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摄影曝光控制、景深控制、色彩控制,熟练掌握摄影用光及布光方法、构图方法,掌握人像、风光、花卉、新闻、体育、广告等各类摄影的拍摄技能及拍摄技巧。

5.开展顶岗实习,强化职业能力。学校要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校外实习基地,如摄影企业、文化传播公司、出版、新闻媒体单位、广告宣传等部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让更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亲自动手拍摄、亲历一线管理,以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并在顶岗实习中实现预就业。要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使摄影专业技能人才有就业的出路,使更多毕业生在职业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摄影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大小更重要

“我可以离被摄体多近”是人们从事微距摄影时常问的一个问题。

镜头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称为工作距离,但是放大倍率在微距摄影中显得更加重要,放大倍率涉及拍摄图像的大小和我们拍摄的真实物体的大小。如果我们比较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在同一工作距离上拍摄的图像的话,我们可以看到,长焦镜头能够产生比广角镜头更大的倍率。因此,这个“靠多近”的问题有了很大的误导成分,使用微距镜头,也同样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内,拍摄到较大的影像。在微距摄影实践中,最要紧的是我们最终获得图像的大小,而不是我们的工作距离。

近距离摄影和微距摄影

对于什么样的图片才算是微距摄影,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通常,近距离摄影指的是在非常近距离内拍摄照片,得到的图像接近真实物体的一半(1∶2)左右。一旦我们拍摄的图像大于(或等于)真实物体的大小(1∶1),我们就来到了微距世界。拍摄的图像比实体大,也就是大于1∶1的比例属于微距拍摄。利用一些特殊设备和配件的帮助,如皮腔、转接环、延长管或附加微距镜片等,我们可以获得接近35∶1的图像,达到了所谓微距摄影的极限。如果还想得到更大倍率的影像,就要使用显微镜了。

有不少镜头都适合微距摄影,从超广角镜头到长焦镜头,甚至有一些变焦镜头都可以从事近距离摄影工作,通常这些都被称为“微距镜头”。有很多便携式袖珍型数码相机可以在几厘米处对焦拍摄,可以得到效果非常出色的近距离摄影和微距摄影照片。

微距摄影应注意的问题

多种复杂的干扰因素

微距摄影的问题可不是仅仅局限于如何足够靠近被摄体。事实上,越是接近被摄体,就越要慎重地考虑拍摄的其他问题。景深、相机震动、三脚架的问题,甚至是释放的快门轻微震动,由于廉价带来的光学畸变和镜头局限等,这些都会影响照片的最终成像质量。

景深问题尤其重要

在摄影中,焦点前后有一段距离是清晰的。这一段焦点周围清晰的区域,我们称之为景深。对于一个光圈为 F4的标准镜头来说,如果被摄体在3米远的地方,景深就是0.9米,任何在该区域内的景物都可以清晰地呈现。但是,如果我们使用相同的镜头,运用相同的光圈,而镜头距离被摄体只有5厘米远,那么我们得到的景深只有0.4毫米。所以,现在你了解近距离摄影(或微距摄影)的时候,景深有多么重要了!景深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镜头的光圈和图像的放大倍率。虽然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但是,我们也增加了拍摄的风险,较小的光圈意味着要用较长的曝光时间,很容易把照片拍虚了。摄影者可以把相机的感光度调高,或把相机放在固定物体上拍摄,也可以用增加照明的方法,提高摄影成功的几率。同时也不要忘记,在微距摄影中,放大倍率的增加,也会造成景深缩小。根据多年的拍摄经验,我有一个富有实效的建议,那就是当景深很浅的时候,让被摄体与胶片(或影像传感器)平行。在拍摄平面物体时,这个经验非常有效。例如拍摄书籍、绘画、印刷品。

焦点对准中部

拍摄时,我都是把焦点对准被摄体的中间部位,尽可能使用F8或F11的小光圈,可以得到理想的画面。当然,有人希望拍摄景深极浅的作品,得到一些特殊效果的影像,自然另当别论。

稳定再稳定

从事微距摄影,相机的稳定性比使用长焦镜头更加重要。拍摄微距照片在某种意义上非常像长焦镜头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图像被放大了,就连相机震动、物体的运动、马虎的聚焦等问题也被放大了。如果没有任何支撑物,没有闪光灯,在1∶2的放大倍率下,1 / 125秒是最低最慢的手持相机的快门速度,而且你还要屏住呼吸,专注拍摄。如果放大倍率大于1:1时,几乎不可能手持相机拍摄,摄影人要设法保持相机的绝对稳定。

更大倍率更加小心

一般,非微距镜头无法拍摄1∶1比率的微距摄影,必须使用一系列不同的附件,如近摄镜片、皮腔,延长管以及不同镜头的转接环。

近摄镜片

用附加近摄镜片从事近距离摄影和微距摄影,是最方便也是价廉物美的方式。通常有0.5倍、1倍和2倍三种不同屈光度的近摄镜片。它们像普通的滤镜一样拧紧在镜头上,提供近距离范围内的对焦。当你在镜头上拧上一片后,便只能在微距范围内对焦。它的显著优点在于使用这些镜头时,不需要任何的曝光校正。需要提醒的是一次尽量不要使用两个以上的镜片,当你想要获得高清晰的图像时,使用两片以上的近摄镜片无疑会有色差增大的风险。另外,购买带有防反光涂层的近摄镜片是十分重要的。

使用伸缩皮腔

在相机与镜头之间使用延长管或者伸缩皮腔,使得相机镜头远离对焦平面。根据所使用镜头的不同放大倍率,可以得到1∶1至20∶1的放大倍率。使用皮腔和延长管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极好的图像校正,不用担心微距镜头带来的图像畸变,但是价格比较昂贵。

使用皮腔后,曝光值要根据皮腔的情况增加曝光量,如果你使用手动曝光,一定要注意这一情况,并做出适当的调整。好在现在的相机都有自动测光能力,使用皮腔后需要增加的曝光量完全可以由相机本身来测量完成。

相机的选择

袖珍数码相机具有比较强大的微距拍摄能力,且操作十分简单,它们的小型传感器及其所有可用的功能,使得近距离摄影甚至是微距摄影能够轻松实现。自动对焦设施和自动程序的使用以及袖珍相机特有的性能,使许多问题轻易地得到解决,如曝光补偿、感光度的设置、实时取景、即拍即现、较大的景深范围等,大大提高了拍摄的成功率。对焦的时候,人们可以非常接近被摄体,而不用担心景深和清晰度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说,袖珍数码相机已足够使用。然而,想要进入真正的微距摄影领域,最好还是要使用单反相机,熟练地掌握相关附件的运用,才能够把影像拍得更大,画面拍得更专业,层次更丰富,色彩更加漂亮,让你更容易拍到优秀的微距摄影作品。

概述

微距摄影富有魅力,它让我们领略着“微观世界”的奇景,也让我们欣赏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接近再接近,放大再放大,我们的摄影快乐也会随之成倍地增长。

Tips:解决稳定问题的办法

1.闪光灯补光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闪光灯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拍摄近距摄影和微距摄影,使用环形闪光灯,可以得到曝光准确、色彩丰富、影像清晰的照片,拍摄的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2.三脚架和快门线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的支持物几乎是必须的!摄影人要对各种震动非常小心,甚至对你的手指按下快门按钮时造成的轻微震动也不要忽视。拍摄时,最好使用质量出色的快门线。如果快门线不在手边,也可以使用相机的自拍功能。

摄影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摄影;画意摄影;摄影原作;摄影师;摄影艺术家

摄影作为客观世界影像载体之一,甫一登场,即以其民主性与客观性,显示出了它区别于传统视觉艺术的特殊之处。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提出:科技本身并无法决定它的文化定位与使用方式。这一点在摄影的应用中得到了极好的验证: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我们生活经历的载体和信息的主要来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并塑造了我们的历史。保罗・吉洛伊(Paul Gilroy),另外一个文化研究者的主要批判点是:人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来阅读、接收与诠释文化文本……一个消费者可以挪用、抛弃以及挑战一个产品的意义。摄影作为一种图像文本,因为其客观性而广为大众所接受,并在随后的大众参与中被广泛解读与拓展应用。基于这种民主性的特征,它区别于以往以艺术家参与为主导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架上绘画。摄影的探索与实践,从来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单一的。

本文中主要探讨的,是在客观真实的记录外在世界影像的基础上,当摄影师、艺术家以及其他中意于此者尝试将相机作为自己的表现媒介,希望通过手中的相机,表现自己对外在世界的理解和感受的时候,这个实践过程是什么样的,同时会经历一个什么样的探索与体验的过程。

当一个艺术家选择以摄影为手段进行创作,大多时候最终照片中的一切,也许并非如纪实摄影一样,完全是客观的纪录。每个人心中所持的意念不一样,这些意念经由手指的操作,最后拍摄出具有个人特征的照片。然而,由于这些美丽的图像出自于摄影器材,它的精确却不带情感的影像记录能力,似乎取代了艺术家在创作中的热情以及最终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创造性。因此即使在今天,依然有许多人认为它更多的是一种“技术之美”,而不是脑、眼、手的结合。也正因为如此,在摄影诞生之初,它会被拒之于“艺术”的大门之外。罗宾逊和另外一些理念相同的人所组建的“链环兄弟会”在19世纪50年代进行的“画意摄影”探索与实践,为摄影艺术提供了客观记录之外的另一种图像可能性―在拍摄之前对最终结果进行预期设计,通过对画面元素的精心编排以及随后的一系列复杂制作来减少机械的生硬感,从而为这种影像形式带来非理性、心灵与想象力的结合。

虽然有“画意摄影”团体的努力,但事实上摄影真正大范围的进入美术馆与博物馆,应当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重返具象”(Return to the Figurative)运动。这种强调观念以及批判性理论支撑的实践,为摄影在美术馆中开辟了一席之地。在这个基础上推进的所谓摄影的“原作”,事实上沿袭了传统美术的审美概念,即借助精心的后期暗房与复杂精密印制而获得的摄影“成品”。虽然在数字媒体与网络时代,这一特征正在逐渐弱化,然而这种作品呈现形式,依然在今天的展览中占据着非常大的地位。摄影“原作”的概念在进一步拓展传统审美意趣的同时,也逐步演进出摄影自身独特的审美概念,比如由亚当斯作品引发的关于摄影“细节的力量”的讨论。

客观地讲,这种结合了技术之美与美术馆神圣氛围的“原作”呈现形式,对艺术摄影来说,其对观众的冲击,要远远大于网络传输与屏幕观赏。它的细节、层次、尺寸、装裱以及灯光与所置于其中的环境,都在暗示着一种与传统绘画相同的身份与地位。直接面对具有实体质感作品的感官刺激,对观众来说是一种与电子屏幕扁平化浏览完全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最终在观看者“哇,无法想象它是如此精妙”的感慨中,使摄影师的最终意愿得以圆满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字图像与印刷品首先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图像符号”,特别是那些被无数次复制传播的图像。它的作用类似于十字架上的耶稣,一次一次的被有意或无意的观看并牢记,直到最终,当实体的作品出现在眼前,原有的概念化“图像符号”才会与具有实体质感可触摸的凝固像素点合二为一,变得清晰和确切。也在此时,观众脑海中的“作品”的概念才完全建立了起来。

使摄影图像具有“作品”的意味,或者说,赋予摄影图像以“作品”的审美特质与独特价值,摄影图像本身首先要具有能够抵达或触及观者内在情感层面的可能性,即使观者不但能够在视觉上得以与作品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激起脑海中的恰当回应。更为确切地说,这种回应,并非是如纪实摄影一般的会引发反思或思考,而应当是一种情与景交汇时所激发的感官上的体验与感受。如果观众在面对摄影图像的时候是在思考,而不是在感受,那么它也许依然不能够被认为是好的艺术摄影作品。对观众来说,这种由摄影作品本身而引发的情感响应,当是直接甚至是淹没性的!在这个时刻,作品本身及其所呈现的事物,犹如弥散着贵族气息的美人,尊贵且令人肃然起敬。摄影艺术家采用的是何种器材、何种拍摄技术来达到这种效果这些因素,都应退居次要地位,或者是不能喧宾夺主的成为主要的被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