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护理论文

中华护理论文

中华护理论文

中华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护理礼仪论文参考文献:

[1]刘雪巍,付寅琦.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养成途径[J].教育评论2010.

[2]韩小娟,王红梅.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案[J].

[3]朱红、郑春梅.“礼仪操”在培养高职护生良好形象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

[4]陈如华.浅谈护士礼仪与护理工作.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3,2(4):377-378.

护理礼仪论文参考文献:

〔1〕罗健京,单玉梅.医院品牌、医院精神与医院文化的辩证关系〔J〕.现代医院,2006,6(5):103~104.

〔2〕樊仁义.强化优势学科打造医院品牌〔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8):52~53.

〔3〕于德华.医院品牌构筑的策略及实施〔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7):440~441.

〔4〕王群.应用医院文化理论构建医院护理文化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0):37~38.

〔5〕孙淑华,吕健,王红,等.护理品牌的内涵与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59~60.

〔6〕邱瑞娟,张广清,刘玉珍.开展优质服务提升护理品牌〔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58~60.

〔7〕陈松,张萍.护理示范组在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6(8):43~44.

〔8〕李妮,阎成美,翁庐英.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9):72~73.

〔9〕李红,王翠玲,李红英,等.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实践〔J〕.护理研究,2006,20(2):457.

〔10〕张莉,主编.护理人员形象重塑〔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128.

护理礼仪论文参考文献:

[1]梁银辉,何国平,李映兰.护理文化的内容建设[J].中国护理管理,2004,4(3):44.

[2]王萍,杨庆玲.现代化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2-4.

[3]董自清.浅谈市场经济下的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01,21(9):60.

[4]王蒙,王坤,杨群,等.哥伦布儿童医院护理文化启示[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7-58.

[5]周群,李惠玲,王海芳,等.运用华森人文关怀思想指导优质护理服务专业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86-87.

[6]莫正芳,徐虹,厉娜.护理文化建设与医院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793-794.

中华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方法

1.1期刊选择

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是国际公认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他引率I>0.80比较合适”J。因此,以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1中医药卫牛科技期刊的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排位在前10%(55/549)且他引率≥0.80的期刊,共22种,见表1。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2种(2/40),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1种(1/92),药学1种(1/35),临床医学1种(1/48),妇产科学与儿科学2种(2/22),护理学1种(1/12),内科学4种(4/44),外科学5种(5/47),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1种(1/16),肿瘤学2种(2/22),中医学与中药学1种(1./43),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1种(1/24);医科大学学报、保健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口腔医学4个领域共104种期刊没有。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比例最低(1/92),外科学比例最高(5/47);中华系列杂志有18种,占81.8%(18/22)。

1.2数据收集、分析

以2004—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9’为源数据,分析上述22种医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共10个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并与2007年CJCR收录的549种医药卫生期刊和1765种科技期刊做比较,用SAS9.2软件做Knmkal—WallisH检验。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其中2004年版无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

2结果

2.12003—2007年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

22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几乎都平稳上升,只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在2006年到2007年由3352轻微降低至3181。5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翻番,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癌症的增长率较高,分别为142.2%,142.8%,144.3%;增长率较低的为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30.2%和37.4%。5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在2000一3000的有10种期刊;<2000的有6种,其中中华创伤杂志和癌症较低(<1700),分别为1618和1520;≥3000的有6种,其中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居领先地位,分别为“3l和3878(表2)。大多数期刊(16种)的影响因子处于波动状态,其中波动较大的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消化杂志,其波幅(最大值一最小值)分别为0.963与0.552;3种平稳上升,3种一直上升。有4种期刊增长率较高(>30.0%),即中华护理杂志、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30.9%,74.1%,89.8%,36.2%;9种期刊呈现负增长,包括2种波动大的,其中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降幅较大,分别为26.7%,20.9%和22.4%,中华医学杂志降幅最低(0.8%)。表明大多数期刊影响因子进入低增长期或处于调整状态。5年的平均影响因子>1.O的有14种,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护理杂志较高(>1.5),分别为1.513和1.521;在0.8一1.0的有5种;余下3种较低,即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0.737,0.672和0.740(表2),该3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增长率也居前3位。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均呈上升趋势(表3)。2007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为3278,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868,也高于CACR收录的1765种科技期刊的749(表4)。每年的平均影响因子呈轻微波动状态或比较平稳(表3)。2007的平均影响因子为1.071,远高于549种期刊的0.435与1765种期刊的0.469(表4)。

2.22003—2007年的他引率

22种期刊每年的他引率都比较稳定或稳中有升,均≥O。82。5年的平均他引率≥0.90的有16种期刊,其中≥0.95的有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分别为0.96,0.95,0.95,0.95,0.97;在0.86—0.90的有6种(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他引率稳步上升,由0.91升到0.93(表3)。2007年的平均他引率为0.93,远高于549种期刊的0.82与1765种期刊的0.81(表4)。

2.32003—2007年的引用刊数与扩散因子

引用刊数指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可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广泛程度;扩散因子指被评价期刊在当年每被引100次所涉及的期刊数,是一个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22种期刊每年的引用刊数都平稳上升,增长率>50.O%的有8种,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癌症的增幅较大,分别为91.7%,73.3%和73.9%;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增长率较低(<30.o%),分别为27.3%和24.4%。随着引用—一846—一hap://zgkjqkyj.periodicals.net.en/刊数的增加大多数期刊的扩散因子一直呈下降趋势(16种),下降幅度较大的有5种期刊(>25.0%):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6.2%)、中华肝脏病杂志(28,6%)、中华检验医学杂志(34.0%)、癌症(28.7%)、中华医学杂志(28.3%);4种较平稳;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种处于轻微波动状态。5年的平均引用刊数<200的为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分别为181和191;在200—300的有9种;I>300的有11种,其中药学学报、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较高(>350),分别为381,359,385和505(表2)。平均扩散因子>10.0的有18种期刊,其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和癌症较高,分别为19.25和22.07;其余4种<10.0,其中中华护理杂志最低,为4.20(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引用刊数平稳上升而平均扩散因子逐渐下降(表3)。2007年的平均引用刊数与扩散因子分别为357和11.63,549种医药卫生期刊分别为184和31.25,1765种科技期刊为162和32.38(表4)。表明引用刊数在增加,而扩散因子在降低,这种影响力的反向变化说明“扩散因子”这一指标存在某些缺陷¨引,应用该指标评价期刊影响力时需慎重。

2.42003—2007年的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

学科影响指标是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学科内全部期刊数的比例,可反映期刊在其学科领域内的地位,其值越高,表明其在该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越大。在4年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肿瘤杂志和癌症3种的学科影响指标维持l,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升并维持1,而其他17种期刊均呈轻微波动状态,增长率为一16.5%一12.O%。平均学科影响指标≥0.80的有12种期刊;在0.6~0.8的有6种;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种较低,分别为0.52,0.54,0.56和0.46,不过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华肝脏病杂志的增长率居前(分别为9.8%和12.o%),另2种呈负增长(分别为一5.3%和一5.9%),见表2。学科扩散指标是在统计源期刊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4年的学科扩散指标一直上升的有3种:药学学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其增长率也较高,分别为42.7%,12.6%和31.2%;一直下降的为中华肿瘤杂志,下降率也最大(26.1%);呈轻微波动的有3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其余15种均是上升后趋于稳定或轻微下降。4年的平均学科扩散指标>10.0的有11种期刊,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与癌症较高,分别为19.14,20.13和20.56;其余11种期刊<10.0,其中中华骨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与中华医学杂志较低(<7.0),分别为6.00,6.13,5.99,6.10,6.10(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学科影响指标比较稳定,平均学科扩散指标先升后略降(表3)。2007年两指标的均值分别为0.8l和10.73,均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55和5.09,也远高于1765种科技期刊的0.52和4.69(表4)。

2.5加03一枷7年的来源文献量

来源文献量上升后趋于稳定的9种,一直上升的4种,较平稳的5种,呈波动状态的4种。增幅超过1倍的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3种,增长率分别为134.O%,165.4%和117.5%;呈波动状态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波幅(最大值一最小值)分别为120,124,168,163。5年的平均来源文献量<200的只有中华骨科杂志(192);200—400的有18种期刊;3400的有3种期刊:中华护理杂志冲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分别是440,445,793(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来源文献量呈上升趋势(表3)。2007年为369,略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356,远高于1765种科技期刊的257(表4)。

2.620帕~2007年的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

几乎每种期刊的基金论文比都呈波动状态或波动性降低。平均基金论文比<0.20的有5种期刊,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较低,分别为0.12和o.05;在0.2—0.4的有12种期刊(中华医学杂志为0.394);≥O.40的有5种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0.44,0.40.0.58。0.48和0.43(表2)。22种期刊的国际论文比几乎都呈先升后降或平稳下降或波动性下降趋势,到2007年有14种为0,6种为0.Ol,1种0.02,1种0.06。每种期刊的平均国际论文比都很低,>10.02的有16种,其中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和中华骨科杂志较高(>0.04),分别为0.044和0.050;<0.02的有6种期刊,其中中华妇产科杂志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较低,分别为0.010与0.008(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基金论文比呈波动性变化或震荡(表3)。2007年的平均基金论文比为0.28,略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25,而低于1765种科技期刊的0.46。每年的平均国际论文比在前4年比较平稳,到20cr7年陡降至0.006(表3);甚至略低于2007年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009与1765种科技期刊的0.010,只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表明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已大大减弱。

3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价表5列出了22种医药期刊2003—2007年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计算结果,其中I为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估值,I,是对l进行修正后得出的相对评估值,为相对学术影响力,更便于比较和排序,具体的计算公式见文献[11]。l一直呈上升趋势的有6种期刊,其中1种的I,>1.O(1.26),2种的增长率>O.5(均为0.51);上升后趋于稳定(或先升后略降)的有10种,其中4种的I,>1.0(分别为2.0,1.02,1.15,4.25);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的有5种期刊,其中2种的I。>1.O(分别为1.44和1.20),且增长率均较高(0.71和0.75),表明这些期刊在调整后增长势头良好,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消化杂志呈“V”形变化;在高位震荡的只有中华内科杂志,其I,接近l(0.96),但增长率较低(0.07),表明该刊一直处于调整状态。I,≥1.0的有7种,中华护理杂志与中华医学杂志处于领先地位,分别为2.0和4.25;在0.5—0.99的有10种(其中中华肝脏病杂志为0.99);I。<0.50的有5种期刊,其中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较低(<0.40),分别为0.34,0.38和0.39。学术影响力增长率>0.50的有4种,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较高(>0.70),分别为0.7l和0.75;在0—0.50的有16种,其中中华肿瘤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较低(<0.10),分别为0.09和0.07;<0的有2种,即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儿科杂志,分别为一0.05和一0.08,推测该两种杂志很快或已进入调整期。

4讨论

4.1影响力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

从每年的平均引用刊数逐年上升看,所选期刊的影响力在逐年升高,2007年各主要评价指标均值也远远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与CJCa的1765种科技期刊。该22种期刊的影响力变化趋势存在以下特点。(1)主要评价指标(除国际论文比与扩散因子外)的数值较高,但增长幅度或增长率较低,相对学术影响力增长率也无>1.0的。(2)指标变化趋势以比较平稳或轻微波动或先升后趋于稳定为主,因此这些高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力增速已减缓,大部分期刊快或已进入调整期:部分在调整后增势较好;少部分期刊一直处于上升期,如药学学报与癌症的多项指标数值较低,但增长率居前。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估结果也显示,该22种期刊影响力的发展主要呈现4种趋势:一直呈上升趋势(6种);上升后趋于稳定(10种);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5种);在高位震荡(1种)。影响力一直上升的可以中华外科杂志为代表,其I,较高(1.26),列第四位,影响力增长率居中(0.33)。其总被引频次与引用刊数分别为3425与359,分别列第三、第四位;来源文献量居第二位(445),其增长率最高(165.4%);他引率与学科影响指标也较高,分别为0.94和0.98。第二种趋势是上升后趋于稳定或略有降低。这类期刊目前的影响力均较高,可以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为代表,其I,居领先地位,分别为2.0和4.25;但增长率较低,中华护理杂志呈负增长(一0.05)。其主要评价指标(总被引频次与来源文献量)居领先地位;中华护理杂志的影响因子居第一,中华医学杂志的引用刊数居第一。2007年的总体影响力降低可能与国际论文比大幅降低有关,也可能与其来源文献量增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总被引频次增加的作用导致影响因子降低有关。第三种趋势是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可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为代表,其I,较高(1.44),居第三位,增长率居第二位(O.71)。部分主要评价指标居前,平均影响因子(1.513)居第二位,总被引频次(3195)列第四位,引用刊数(334)列第五位;但其影响因子波幅最大(0.963),来源文献量的波幅也达120,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也呈波动状态。最后就是中华内科杂志呈高位震荡,其I,接近1(0.96),但增长率只有0.07。其影响因子呈波动状态(波幅为0.451),但平均影响因子>1.0;平均他引率最高(0.97);引用刊数(385)居第二位;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呈波动状态,但平均学科影响指标与平均学科扩散指标较高,分别为0.98和13.07;其国际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比均呈波动性降低,尽管其总被引频次与来源文献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指标变化趋势与动态评估模型评价期刊影响力各有特点,后者计算结果的数据比较直观,便于总结规律;前者比较感性与分散,可用于解释与印证所总结的规律。

4.2影响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受期刊学科性质的影响pJ。无论从引证指标的绝对数值看还是从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价结果看,中华护理杂志都是一种影响力较高的期刊,其平均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散指标均最高,但是其平均引用刊数最低,仅为181。这表明该刊影响力已极大地受到其学科性质或刊载内容范围的限制;而刊载大内科、大外科与综合医学的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其引用刊数均居领先地位。另外,单一器官或系统专业期刊的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散指标也较低,如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出现双低,其I,也最低。作为综合类的中华医学杂志,仅总被引频次、来源文献量、引用刊数居领先地位,而其I,最高(4.25);其学科扩散指标较低与其学科内期刊数最多(92种)有关。第二,受期刊刊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居前二位的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的来源文献量均居领先第位,其中中华医学杂志的基金论文比较高(0.394);l,列第五位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其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均靠前;所选22种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均值也高于所有医药期刊。这些结果表明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均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有一定的正向关系。但夏朝辉的研究结果表明基金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是有限的¨21。

中华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案例介绍

患者,女,38岁,职员,因“停经53天,阴道少量出血7天”入院。停经30+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早孕期间无阴道流血、流液,无毒物、药物、射线接触史。现停经53天,7天前无诱因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呈褐色,少于月经量,偶有下腹坠痛,无撕裂样腹痛,无晕厥,无烂肉样组织及葡萄珠样物排出,无坠涨感,无外伤史。5天前肌注黄体酮20mg,每日一次,共5天保胎治疗,出血无明显减少,遂住院治疗。既往月经规律,23岁结婚,曾孕2月人工流产3次,孕3月自然流产2次,具体时间不详。专科检查示:G6P0,阴道畅见少量褐色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宫颈光滑着色,无举痛,穹窿空虚,子宫前位如孕50+天大小,表面光滑,质软,活动,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包块,无压痛。B超示:子宫8.1×6.2×5.4cm大小,宫内可见3.2×2.3×1.5cm妊娠囊,可见胎芽及心管搏动。初步诊断:宫内单活胎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高龄初产妇。入院后患者焦虑明显,因为是第五次怀孕,且已属于高龄产妇,特别紧张,每天都躺在床上休息,不敢下床活动,患者沉默寡言,无精打采。

2.运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对患者实施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生物物理方面:①患者是否因阴道流血症状产生生理上的不适;②患者整日卧床是否会导致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③胎儿是否安全。

2.1.2 心理生理方面:①患者担心自己下床活动会导致胎儿的流产;②患者由于既往的人工流产史和自然流产史对本次怀孕信心不足,精神萎靡,对整体健康有所影响。

2.1.3 心理社会方面:①患者受家族观念以及几代单传等特殊观念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先兆流产的发生更是加重患者的顾虑,进而形成┰旰陀怯舻男睦碜刺;②婆婆的指责和抱怨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精神压力;③丈夫忙于工作,疏于对患者的关心,患者的压力无处诉说。

2.1.4 人际关系方面:①患者如何看待与婆婆之间的紧张关系;②患者如何看待与丈夫之间的疏远关系。

2.2 明确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2.2.1.1 护理诊断:紧张、恐惧与担心胎儿流产有关。

2.2.1.2 护理目标: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得以缓解,情绪稳定。

2.2.1.3 护理措施:①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建立帮助―信任关系”,在与患者的互动中运用热忱、同理心、和谐性建立有效的沟通。在入院时做好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自己;每次进行治疗性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清楚,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②应用“促进并接受表达正性和负性的感受”。鼓励患者说出其内心的想法,并接受其情绪感受,理解患者经历过多次失败妊娠后的心理压力。③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灌输信念和希望”。鼓励患者坚持正规治疗,相信医学发展技术。④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促进人际间的教与学”。告诉患者不良情绪可能对胎儿有所影响,指导患者采用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音乐疗法。

2.2.2.1 护理诊断:烦躁、抑郁与婆媳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疏远有关。

2.2.2.2 护理目标:缓解婆媳紧张关系,促进夫妻间的沟通交流,患者烦躁、抑郁情绪有所缓解。

2.2.2.3 护理措施:应用华生关怀照护理论,加强与患者婆婆的沟通,指导其尝试换位思考,若患者是其女儿,婆婆会采用何种方式对待此时的女儿;鼓励婆婆与患者多沟通,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患者与丈夫多沟通,表达妻子需要丈夫支持和关心的需要;建议患者丈夫多陪伴患者,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2.2.3.1 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缺乏与先兆流产休息指导的相关知识。

2.2.3.2 护理目标:患者可以掌握正确的休息方式。

2.2.3.3 护理措施: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促进人际间的教与学”。告诉患者先兆流产的相关病因,主要是与染色体异常有关,以及由一些母体因素和胎盘因素引起,但有证据显示阴道流血期间卧床休息可以降低流产率,所以指导患者在阴道流血期间以卧床休息为主,且在卧床休息期间要注意应进行相应的床上活动。

2.2.4.1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难免流产。

2.2.4.2 护理目标:患者能正确认识并接受难免流产。

2.2.4.3 护理措施: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决策中系统应用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耐心向患者讲解关于保胎治疗的目的、意义及药物出现

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正确认识难免流产。

3.结果

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减轻,与婆婆关系有所缓解,丈夫常常抽出时间陪伴患者,患者精神好转,情绪稳定,并且开始自主地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屈伸、勾蹦双脚等活动,未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7天后阴道停止出血出院,复查B超提示宫内可见5.3×1.6×2.5妊娠囊,可见胎芽及心管搏动。

4.小结

先兆流产孕妇常常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心理上的照护更加重要,而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强调护理的人文性,提倡关注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和主观经历,因此,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先兆流产孕妇中的应用是可行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柯丽清. 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 1 例尿道下裂孤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002): 42-43.

中华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华侨统一战线;统战理论

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5-0022-03

中国是世界上移民国外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侨务工作是党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民间外交、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多个层面,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海外华侨积极参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民族解放、祖国统一,以及与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做出了应有贡献。以宏观的历史视域把握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轨迹,以丰富的社会实践探求华侨统战理论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全球化的世界语境认知华侨统战事业发展的前瞻导向,既是研究华侨统战理论的亟需,也是党的侨务事业发展的要求。

一、历时态: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华侨统战理论的历时态,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过程的顺序性、持续性及阶段性理论成果之间的继承与创新,是纵向的历史维度,研究的是华侨统战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以及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体系、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华侨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一直是支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历代领导人为团结广大华侨、归侨和侨眷,建立广泛的华侨统一战线,相继提出了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的华侨统战思想,促进了侨务工作的不断发展,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华侨统战理论。

华侨是党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对华侨工作极为重视,并把华侨统战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而独特的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华侨工作的科学思想,主要有:大批海外中国人都是我们的同胞;华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华侨工作的方针是团结全体华侨,团结其各阶层各党派,共同进行反日斗争;华侨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华侨是联合政府的重要成员;侨汇是华侨和祖国联系的主要桥梁,是祖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外汇资金的来源,实行“便利侨汇,服务侨胞”方针,“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另外,要妥善解决双重国籍,搞好我国与华侨所在国关系。侨民政策的中心点是保护华侨正当利益,为华侨服务。华侨是国外开展统战工作的依靠力量。对国外华侨应该从教育、指导和组织他们从切身利益出发,实行团结互助,争取长期生存。关于华侨的理论和政策,是统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对待华侨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也是政府从事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海外侨胞是爱国的。根据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特点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对华侨统战工作作了科学阐述。主要理论有:海外侨胞是爱国的。“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我们现在不是关系(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要认真落实侨务政策,保护华侨正当权益。对华人华侨及侨眷要“放宽”和“给予方便”。海外华人、华侨专家人才难得,要广开进贤之路。大力引进华侨华人资金、技术和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团结他们为祖国统一做贡献。国外侨胞心向祖国,爱国主义觉悟不断提高,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国际反霸斗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华侨投资是“带着爱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祖国这个愿望来的”。新时期侨务工作的任务是,发展华侨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团结广大华侨、归侨和侨眷,发扬其爱国爱乡的精神,为祖国四化建设,为实现“一国两制”方针,完成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和保卫世界和平而奋斗。在邓小平华侨统战理论指导下,华侨在改革开放、祖国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移民是华侨统战工作的新对象。世纪之交,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国内改革浪潮涌动,侨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指出:“侨务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是海外华侨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国外侨胞以及他们在国内的亲属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要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基础上,实现祖国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广泛团结。为了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团结的面越宽越好。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达到新的团结和联合。新移民是华侨统战工作的新对象,要积极做好新移民的统战工作。只要是中华儿女,不论是老一代还是新一代,不论是海内还是海外我们都要团结。海外华侨统一战线不仅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事业服务,而且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指导华侨统战工作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使新时期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海外侨胞是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外侨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力量不断壮大。指出,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海外侨胞是我国独特的国情和重要资源,“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世纪新阶段,要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目标,坚持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与华侨华人特别是华裔新生代代表人士的联系与交流,努力做好侨团领袖、进入主流社会的华人和华裔新生代骨干代表人士工作,加大海外中文教育工作力度,使海外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倡导构建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华侨华人社会。“在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贡献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反对和遏制‘’分裂势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开展民间外交、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的这些思想都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华

侨统战工作重要性的新概括,为新世纪侨务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华侨统战理论是党的统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国内外形势变化和统战实践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说华侨统战思想革命特征突出,邓小平华侨统战理论改革色彩浓厚,那么,华侨统战思想则体现着发展特征、华侨统战思想洋溢着和谐精神[5]。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将随着华侨统战工作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共时态:90年来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的经验与原则

华侨统战理论的共时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视阈下对侨务工作的本质性认识,是对不同时代华侨统战理论共性和普遍性的研究,是横向的空间维度。共时态注重从中国共产党90年华侨统战实践中,把握侨务工作的理论原则和基本经验,从党的华侨统战理论体系与阶段性理论形态的关系中,把握其逻辑主线和精神实质。、邓小平、和的华侨统战思想是建党90年来党的华侨统战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为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领导是华侨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巩固和发展华侨统一战线的需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复兴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华侨统一战线的政治方向,才能增强华侨统一战线的凝聚力,才能使华侨统一战线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华侨统一战线必须在党的领导之下,才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任何时代的华侨统一战线都不能取得胜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党对华侨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以人为本、为侨服务是华侨统战工作的宗旨。90年来党的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中,凝结着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心血和汗水,留下了他们闪光的印记。在9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建设,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积极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独特作用。华侨统战工作必须以侨为本,深怀爱侨之心、恪守为侨之责、善谋富侨之策、多办利侨之事,切实维护华侨的合法权益。

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是华侨统战工作的主线。中国是一个侨务大国,居住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达数千万人,这是我国独特的国情和重要的资源。海外侨胞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大量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渠道,是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是遏制“”分裂势力、推进中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友好交流、扩大中国对外影响的重要力量。华侨统战工作必须把握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这条主线,不断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华侨统战工作的中心内容。建党90年来,华侨统战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华侨的桥梁、纽带作用。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9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各级侨联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以血缘、业缘、地缘为基础,积极团结动员华侨参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做到维护侨益、参政议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不断加强与台湾岛内侨界社团联系;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交流,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得到了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热烈响应。

对华侨统战理论共时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宏观、整体、本质上认识和把握党的华侨理论的逻辑主线与理论特征。90年来党的华侨统战工作实践证明,党的坚强领导,侨联的积极作用,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正确的方针路线,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华侨统战事业不断发展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必将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党的华侨统战理论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内容体系越来越完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鲜明,时代色彩越来越突出,可操作性越来越具体。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统战原理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思想渊源,华侨统战思想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思想基础,那么,邓小平华侨统战理论则标志着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新阶段,华侨统战思想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华侨统战思想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最新成果。

三、现时态:新世纪推进华侨统战工作的理念与思路

华侨统战理论的现时态,是指新世纪新阶段华侨统战工作的思路与理念,是科学的现实认知、前瞻的实践导向,是当代的实践维度。海外侨胞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祖国统一大业的积极促进者、中华文明的积极传播者、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积极推动者,要最大限度地把华侨团结起来,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独特优势。

华侨统战工作事关国家、民族的兴衰和国际风云的变幻。海外华侨身处异域,情系祖国,个人命运始终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国贫穷落后,海外华侨备受欺凌;中国富裕强大,海外华侨无比荣光。他们对祖国的强大盛衰格外敏感,对民族的深厚情感更为强烈。国际风云的无情变幻,尤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战略得失始终左右华侨的命运,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杀害华侨、70年代末越南当局大规模排华等重大恶性事件,都曾使当地华侨遭遇空前浩劫。党和政府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密切关注涉侨工作。

侨务工作与外交工作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侨务工作与外交工作的联系千丝万缕,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海外侨务为外交工作服务、外交工作为海外华侨在侨居国生存发展服务的方针,果断处理了一系列重大向题,为新中国的外交,也为海外华侨的生存发展争取了较好的国际环境。后来的反帝反霸,反独促统,以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无不凝结着海外华侨华人的智慧和心血。侨务工作具有民间性、广泛性特点,弹性空间大,有些政府不便出面或敏感的事情,由华人华侨主持参与,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维护华侨权益,夯实华侨统战工作基础。维护华侨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侨务的基石。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华侨统战工作要依法护侨,解疑释惑,理顺侨气,凝聚侨心。要认真贯彻落实《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侨务和谐发展。对华侨合法权益被侵犯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介入,加强协调,及早解决。开展华侨统战工作,既要侨力助国,也要国力助侨,必须健全工作机制,更新

工作手段,增强工作实效。

加大协调力度,促进华人社团和谐稳定。华侨统战工作要加强引导和协调,推动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把社团做大做强,形成一支重要的友好力量。要积极参与、引导世界性华侨华人社团组织活动,增强对这些社团及其活动的影响力。对华侨华人社团内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积极协调、主动化解,促进侨胞更好地生存发展,赢得侨胞的信任和好评。

加强教育引导,促进族裔关系和谐。族裔和谐不仅对华侨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影响到和谐世界的建设。我们既要通过外交层面做所在国政府和主流社会的工作,更要加强对华侨的教育引导,促进与各国人民的理解与谅解,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华社和谐与族裔和谐。既要提前介入,加强对新移民的教育,又要教育引导侨胞遵守当地法律、风俗和文化;既要教育引导侨胞立足当地,融入当地,服务当地,回馈当地,又要教育引导侨胞自尊自爱、温良恭俭让;既要推动侨胞成立社团,团结互助,又要鼓励他们融入主流社会,参政议政,争取合法权益。

转变观念,统筹兼顾。开展华侨统战工作,要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要注重为侨服务,维护侨益,凝聚侨心;在取予关系上,要在“予”的基础上收获“取”;在远近关系上,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新老关系上,要固旧拓新,共同推进;在重点与一般关系上,要注重公平正义,统筹兼顾;在涉侨机构内部关系上,要加强沟通,分工合作。

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华侨统战工作,努力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好局面,充分发挥大陆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港台与东南亚华人的资金资讯营销渠道,以及北美华人的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实现三位一体优势整合,必将会改变亚太乃至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邓小平论侨务工作[Z].北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研究司,1998.

[3]陈维伟,秦杰.会见侨务工作会议代表并讲话[N].光明日报,1999-01-19(1).

[4]吴兢.会见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代表[N].人民日报,2005-03-01(1).

中华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高显莉,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专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邱春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 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传承人代表张美芳、吴元新、苗长强、林友华等50余人出席了今天的命名暨颁牌仪式。仪式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主持。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讲话中代表文化部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暨颁牌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丰富情感,是当代文化发展、创新不竭的动力源泉,更是建设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认为,“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态多样、存续状况复杂,保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及时总结经验、广泛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对探索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指导保护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保护实践相结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我国唯一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机构,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并已取得国内外业界高度认可的丰硕成果。这次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旨在倡导和鼓励传承人在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同时,将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以及在保护与传承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有价值的保护方式方法等等予以总结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命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引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在命名暨颁牌仪式上致辞。他首先向参加仪式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命名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四位传承人和四家单位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和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通过我国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创造性实践,已形成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其中一点,就是我们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总结和学术建设,尤其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密切结合。在这方面,一些专业理论研究工作者已出版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一些优秀的传承人,在全力做好自己所掌握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对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它的渊源、特性、价值,保护的方式、方法,以及该项目所面临的困难、问题等等,加以理论性的总结和研究探讨,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的水平,以求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其中有一些传承人在这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这是十分可贵的现象。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密切结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已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首批遴选出四个保护成效好,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并已推出初步成果的部级项目传承单位,命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领域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从保护实践中总结经验,概括理论,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的理论更好地指导保护实践。无疑,推动以传承人为主体的理论总结,对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董伟、王文章、马文辉、高显莉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传承人颁牌。

苏绣艺术创新中心主任 、艺术总监张美芳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她创立的苏绣艺术创新中心由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倡导并为之题辞:“苏绣创新、能生万象”。中心汇聚苏绣技艺人员,综合运用刺绣针法、技法,在研制刺绣精品方面,选择文化品位高、艺术内涵丰富的作品进行研制,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会,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著名画家吴冠中、常沙娜分别给该中心签署使用作品授权书。中心在精心研制苏绣精品的同时,十分重视积聚自身内在文化、艺术底蕴,认真学习苏绣历史、传统技艺及历代苏绣艺人的刺绣精华,从研究他们刺绣代表作品中,总结其刺绣技艺时代特征,在不断吸收营养基础上提升自己,在继承传统刺绣技艺的同时,融入今天的思考与创意,为静态的刺绣针法、技法,不断赋予动态的艺术生命。张美芳及其苏绣艺术创新中心创作的苏绣艺术精品,屡获国内国际各种奖项,或被国内外重要文化机构收藏。由她撰写的多篇苏绣研究论文,曾在有关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内学术论坛发表,引起人们关注。

吴元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12年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他于1996年创建的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是我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蓝印花布专业艺术馆。开馆以来,坚持以宣传民间艺术、继承传统工艺为宗旨,以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研究传承民间工艺为己任,竭尽全力弘扬和传承民间传统蓝印花布,整理收藏明清以来实物及图片资料近两万件,保存着大量优秀传统民间印染制品,出版《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刮浆印染之魂——中国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等专著及论文,赴海内外展览三十多次,接待中外宾客五十多万人次。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先后设立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基地(传习所)、蓝印花布研究所及蓝印花布生产性保护销售中心。他还在多所高校开设蓝印花布研究中心及相关课程,培养传承人才,传播蓝印花布技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在继承父亲苗锡锦制作技艺基础上,不断搜集与考察钧瓷传统艺术,搜集古钧标本三万多片,深度挖掘古往今来的钧瓷制作技艺。将钧釉研究上升至科学层面,在钧瓷烧成工艺逐渐采用新型工艺的情况下,一直传承着钧瓷老泥质、老釉色制作工艺,其作品从内到外散发出一种钧瓷原始的古风神韵,并主持钧瓷新釉色的开发和新造型的设计,使钧瓷的造型以及釉色更显恢弘大气。其作品打破“钧不过尺”传统理念,其大型方体钧瓷作品的制作及传统釉色研制,受到专家一致好评。苗长强大胆创新制作出的《世纪雄风》被昆明世博园中国馆永久珍藏;一米见方方体钧瓷《长城鼎》陈列八达岭长城。成功恢复柴烧钧瓷、复制宋钧官窑天青、月白、葡萄紫等名贵釉色,破解钧釉中蚯蚓走泥纹制作奥秘。他在钧瓷制作方面取得突出个人成就,许多作品获得部级评比金、银奖,一些作品为国际及国内一些重要文化机构所收藏,并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他将自己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钧釉中的蚯蚓走泥纹》以及《唐花瓷釉体分相原理》;并参与《钧瓷志》的编辑,任《钧瓷赞歌》副主编,《中国钧窑考》主编。

林友华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田木雕的重要传承人。其作品多次获部级大奖,作品《宝塔》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第九届中国民间工艺· 山花奖;《十大圣人· 十大谋士》、《十大才子· 十大才女》、《和谐盛世》三连冠获得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 特别金奖”。由他担任董事长的福建省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仙作古典艺术家具传承、创意、研发、生产的机构,主要目的在于传承和保护仙作古典艺术家具传统制作技艺。作为仙作古典艺术家具保护的项目,有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图案;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刀具;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雕技(包括薄浮雕、镂空雕、圆雕、半圆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圆木浮雕、半雕、满地雕、阴雕、树根雕);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榫卯,榫卯的构造有明榫(出榫)、暗榫(半榫)、长短榫、夹头榫、插肩榫、棕角榫、格角榫、格肩榫、套榫(闷榫)、燕尾榫、穿带榫、双夹榫、楔钉榫等;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镶嵌等。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设立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创举,对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