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C++语言是在C语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对于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方法,必须结合当前大学生基础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得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不但能够掌握面向对象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可视化编程与调试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工程应用型的实用人才水平。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得大学生能够找到科学的创新学习方法[4],尽快掌握C++语言基本理论和具备编程能力,是每位任课教师都需要面临的难题。

二、教学模式创新

为了培养面向工程应用的C++程序设计人才,在知识、能力、应用、创新等各方面全面培养大学生,本文提出“双主互动为纲、两个创新、两个学习、两个支持、四个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达到掌握理论知识和具备编程能力的工程应用水平。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本课题组的教学模式采用双主互动教学为纲,即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师主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两个创新是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分别进行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解,突出重点,并及时将新内容、新科研成果、新概念、新技术等内容补充进来,改善课程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编程人才的需求。教学方法创新是指采用互动式、全方位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两个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对C++的开发环境进行学习,使得学生面向学以致用的培养环境。两个支持是指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支持,包括面授支持、电话支持、e-mail和QQ等网络支持。四个课堂是指理论教学课堂、上机实践课堂、课程设计课堂和其它课余时间的课堂。

三、采用自然语言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C++语言是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教材从前到后系统性特别强,前后章节之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由于面向对象的很多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把教材上的语法知识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听,会导致下面大部分学生听不懂,学生会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和厌倦疲劳,从而产生排斥和厌学情绪。这种抵抗情绪一旦从开始就产生,则将影响后续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由于从头到尾都听不懂,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也无法进行互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差。而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第一次课程教学中,明确C++语言课程的重要性

目前C++语言是大多数电子、信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非常重要的程序设计课程,也是这些大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毕业设计、以后上研究生或参加工作进行计算机软件和IT开发的主要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软件设计和开发中。要让大学生有危机意识,在大学生就业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学好C++语言,能够提高大学生以后在就业竞争中的筹码。

2.讲课过程中,对C++语言中的很多概念,结合自然语言进行讲解

C++语言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它和人类的自然语言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讲解一些关键概念时,采用一些浅显的自然语言的例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本文作者在讲述一些关键概念时,将这些概念和自然语言结合进行循序渐进启发式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举几个例子。

(1)引用是C++语言中第一个新的概念。引用类似于自然语言中的别名或者绰号,是正名的别名,没有正名就没有别名。例如唐太宗就是李世民的引用。李世民是正名,唐太宗是别名。正名和别名属于一个变量,共用同一片内存空间。引用主要用作函数的参数传递,形实结合后不会产生临时的变量,节省了内存空间

(2)类和对象是C++语言区别于C语言中普通数据类型和变量的概念。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组对象的集合,它为属于这个类的所有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抽象描述,其内部包括属性和行为两个主要部分。类和对象的关系就像模具和铸件的关系一样,类就相当于模具,对象就相当于铸件。一个模具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个铸件。

(3)友元是C++语言中另一个新的概念。在数据共享与保护中,友元类似于自然语言中的朋友,但是友元和自然语言中的朋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类的朋友关系通常是双向的、可以传递的,但是C++中的友元关系是单向的、不能传递的。

3.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布置一些编程作业,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并共享小组编程成果,使得他们对自己编制的程序能够运行和产生正确的结果具有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每一个小组各自给全班同学讲授和演示自己的算法、编程思路、运行结果,既能够锻炼学生的编程与演讲能力,又能够在课堂中产生良好的互动。

4.讲课过程中尽量做到幽默风趣,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风趣幽默、声音洪亮、带人真诚、平易近人、知识渊博、通俗易懂,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在PPT幻灯片中多做一些动画效果,或者以Flas演示程序的动态运行过程。教师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与最新国内外时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一些难以理解的语法,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对一些难以区分的概念采用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和总结

C++语言是在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全面兼容C,但是又增加了很多新的较为复杂的语法知识点。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法知识点,如果教师不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和举一反三,按照大学生初学的水平很难真正达到掌握和编程应用的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在讲完某些知识点后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和总结。例如,C++中引用和指针的区别总结表,普通指针、指向常量的指针和常指针三种指针所指向的内容和指针本身能否改变对比总结表,对基类中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经过不同方式继承后在派生类中的访问权限的比较和总结表,运算符重载时重载为类的成员函数和友元函数、前置、后置自增、自减运算符参数个数总结表。

五、熟悉Visual C++编程环境,具备图形界面编程能力

目前,Visual C++ 6.0是比较经典的开发环境。即使掌握了C++基础知识,仍然难以高效掌握使用Visual C++的编译器。为了培养实用型软件开发人才,教师还应该进行Visual C++编译器的入门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如下知识:

1.能够使用Visual C++开发环境进行界面设计;

2.能够创建简单的基于MFC的应用程序;

3.能够使用类、函数和消息映射机制;

4.能够利用开发环境有效创建对话框、按钮和菜单等资源。

当然,对于Visual C++的学习,一本好的教材也至关重要,现在的书店和图书馆各种Visual C++的学习教材五花八门,不泛互相抄袭、错误百出、误人子弟的教材。如何从这些书籍的海洋中找到合适的入门教材,对于作为初学者的大学生来说有点难为他们。本文作者也买过不少Visual C++学习的书籍,其中不少书就没有任何学习价值,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挑选一本优秀的、很容易入门的教材。本文作者和周围很多从事Visual C++语言开发的朋友们都认为Jon Bates主编的《实用Visual C++ 6.0教程》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材。本人在每个学期给学生教学时,都会将这本教材的电子版发给同学们,而且从他们的反馈来说,效果确实不错。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程序编程与调试能力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验证,否则只是纸上谈兵。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C++程序设计的实践性操作特点决定了上机实践是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编程序或调试程序,不如教会学生编程序或调试程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上课时教师提前给同学们将上机编译器环境、各种单步调试、断点调试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布置好上机操作的题目,这样学生在上机前就会有充分的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2.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程序设计题目,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和请教老师等多种方式编程调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的上机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讲解。并且也要对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实时总结和改进,形成闭环。

按照本文作者研究的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学习,在学期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对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班全班52个学生划分为13个小组布置了课程设计项目。每4人一个小组,由每个小组自己推选出1个组长、1个副组长和组员。组长负责课程设计项目的总体实施和分工,副组长协助,组员配合。课程设计的考核是每个小组交一份打印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项目题目、小组成员、程序设计结构、流程图、源程序、实验运行结果。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10分钟的PPT演讲,老师和学生进行5分钟左右的提问。考核成绩是由老师根据课程设计报告、演讲PPT内容、回答问题效果等项目进行打分。经过一个学期的C++理论学习和一个月的课程设计,全部小组都按时递交了课程设计报告和进行了汇报演讲,其中不少学生讲的非常精彩,这对于他们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实战锻炼。学生普遍反映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

七、结论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提出将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跃式课堂为形式、以课程实际相结合的多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高效教学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郑莉. 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钱能. 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谭浩强.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2, 229(5):103-109.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课程;电子设计竞赛

在电子信息专业中,C语言主要服务于单片机应用,而单片机的运用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要求,从思维方式上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行为能力上讲,培养学生利用C语言编程能力对单片机综合项目进行控制设计。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本身的难度以及受学生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其教学目标的培养大打折扣。为了学生能够通过学习C语言从而获得与单片机密切结合的综合职业能力,并保证其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本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方法”为核心,将“工作过程中单片机的运用学习”和“课堂上C语言知识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1]形成一套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拓宽学生的求职渠道。

一、C语言程序设计在电子类专业中的现状

(1)目前大部分高职电子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仍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2]其《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仍采用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编写,针对性不强,很难有效的服务于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的学习。(2)《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与专业课程单片机的学习脱钩,使学生学习C语言的目标不明确,很难将C语言知识与专业核心课程单片机的学习有效结合,从而影响单片机教学的有效展开。(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本身的难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底子薄,形成学生难学、厌学,进而逃课的恶性循环。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C语言课程与单片机课程总体设计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C语言课程与单片机课程有效结合的课程改革模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改革的课程体系

从工作过程出发,将单片综合项目的应用分解为C语言课程任务、C语言与单片机的结合、单片机课程任务三个部分,C语言课程任务和单片机课程任务两者服务于C语言与单片机的结合;C语言课程任务主要面向C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点学习即C语言的课程领域;C语言与单片机的结合又可分解为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算法学习和单片机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课程任务主要面向单片机内部资源的学习即单片机课程领域;最后将 C语言的课程领域和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算法学习相结合,形成一门《基于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并将单片机课程领域和单片机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相结合,形成一门《单片机综合应用》课程。

三、基于单片机运用领域的C语言学习领域重构

(一)C语言学习领域重构。如下图表1所示,将七个典型单片机项目所需要的C语言知识点打勾,根据各个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重新组织C语言课程的学习领域,形成重、难点突出,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针对性强的具有专业特色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表1 基于单片机项目的C语言学习领域重构

(二) C语言学习领域中教学例子选取。在C语言知识讲解中,我们将典型单片机项目分割成多个独立完整的子任务,并将这些子任务稍加调整修改,使C语言知识点贯穿其中,让学生从专业的实际运用中来学习C语言,既保证了C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又将C语言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任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且还培养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

四、全文总结

本文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将C语言课程与单片机课程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并对新的课程模式中《基于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领域进行了重构、教学例子进行了选取,从而促进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正确修订、课程体系的科学整合。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种结构,所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彻底理解和使用循环结构,是担任

C语言教学老师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人将日常授课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循环结构的

一点心得从初学者的角度写出来,希望能对即将和正在学习C语句程序设计课

程的人有所帮助。

关键字:循环结构,循环语句,循环结构四要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1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有三大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其中,循环结构难度较大,不仅是C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其他程序设计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内容[1]。所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彻底理解和使用循环结构,是担任C语言教学老师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人将日常授课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循环结构的一点心得从初学者的角度写出来,希望能对即将和正在学习C语句程序设计课程的人有所帮助。

2 教学心得

2.1 循环结构的引入

精彩的引入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笔者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需要重复处理的问题引入循环结构的。部分问题如下:

(1) 统计全班60个学生的总成绩;

(2) 检查50个学生的C语言成绩是否合格

(3) 把这个字抄写100篇

(4) 绕着学校操场跑10圈

2.2 循环结构的四个要素

循环结构和中文用如果……就(则)……、当……就……、一直……直到……

这些词写成的句子含义非常相似。例如,可以把统计全班60个学生的总成绩转换成“当你统计的人数不够60人时,就一直统计学生的总成绩”或者转换为“一直统计学生的总成绩直到统计够60人为止” 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话本身就包含了循环的概念。例如,上边句子中的前半部分“当你统计的人数不够60人时”就说明了何时重复的问题,后半部分“就一直统计学生的总成绩”说明了重复什么的问题。那计算机要进行重复工作也必然需要我们告诉它重复什么和何时重复。

笔者在C语言授课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类似语句的分析总结了循环结构的四要素,以便在用具体的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结构时与此四要素对照,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循环语句的本质。循环结构的四要素是:循环开始之前的状态;何时循环;循环执行哪些工作;怎么控制循环结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析清楚何时循环以及循环什么。

2.3 循环语句与四要素的对照

以上总结的四要素分别对应的就是C语言循环语句中的循环变量初始化、循环条件、循环体、循环变量的改变。

2.3.1 三种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3 总结

本人将日常授课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循环结构的一点心得从初学者的角度写出来,希望能对即将和正在学习C语句程序设计课程的人有所帮助。在讲具体的循环语句之前,可以先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需要重复处理的问题来阐述何时需要使用循环结构以及循环结构的本质,以更形象地讲解循环语句,利于学生理解。

然后再逐渐讲解循环结构在C语言中的具体实现即三种循环语句。循环语句可以先讲while、do-while语句,再讲述for语句,使用不同的案例进行教学,然后比较使用不同循环语句的优劣。无论学习任何知识我们都要多动脑,多思考,善于发现其本质,不能只停于表面,因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更灵活的运用,让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英,徐顺琼,李兴美.C语言中循环结构程序课的教学设计与探讨[J].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汇编语言;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5-0214-02

0 引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汇编语言面向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机器指令一一对应,功能强大,使用灵活。目标程序效率高,长期以来一直适用于系统软件及驱动程序的编写。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运行机制的理解能力,为学习后续与硬件密切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等)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它也是NCRE三级的一个可选科目,因此其对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该门课程的特点是软件知识与硬件知识相互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同时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比一般计算机高级语言高,而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其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主要介于普通本科和高等专科之间。独立学院学生在基础知识、自身素质、自制力、认知能力等方面与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许多学生都反映课程内容抽象,难理解、难掌握,从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畏难心理,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为了能较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从该门课程和学生特点入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思路和建议,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独立学院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从课程内容来说,客观上确实比较抽象

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学生,通常只学习过计算机导论和一门高级计算机语言,对于计算机硬件运行的机制很陌生,无法将冯•诺依曼工作原理与80x86计算机组织相互联系,导致一开始学习面向硬件编程的汇编语言,就有很强烈的挫折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和兴趣。由于学生80x86计算机组织的知识没有很好掌握,使得其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的学习根本难以有效进行,其后果是这门课程难以学下去。

1.2 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许多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不能发挥学习的潜能,且对自己学习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充分,达不到消化吸收课堂和课本知识的效果。部分学生还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等教师来总结,靠教师来消化,要教师来灌输,没有发挥学习主体应用的主观能动性。

1.3 教学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沟通较少,这样显然教学进度有了保证,但学生是否能跟上教学的进度却成了未知数。不充分的沟通还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缺乏针对性。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具体细节,不可能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也无法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联系。

1.4 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是并重的关系,偏袒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偏向理论,实践不到位,应用能力低下;偏向实践,学习到的知识无法系统化、条理化,不利于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升华,导致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该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两种情况的学生都有,急需教师给予科学引导。

2 独立学院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为了解决好上述教学问题,笔者针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总结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想法,具体思路如下:

2.1 课程开始时,要和学生就如何学习好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作充分的沟通

课程一开始,就需要将这课程的特点、难点,及其所需要的合理学习时间和正确的方法告诉学生,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使学习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做好积极战胜学习困难的心理准备。通过笔者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与众多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同学沟通,一致认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在学习的开始阶段,上课时间与自己理解消化的时间的比例以1∶6为佳。

2.2 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变抽象为具体

主要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素材,向学生动态展现学习内容里比较难想象和难理解的部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80x86计算机组织和运行机制以及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动态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清除障碍,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并为今后的硬件知识学习建立一个初步的知识框架。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感,保持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2.3 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将学习的理论进行实践,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始终在思考如何完成对应的案例,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兼顾了学习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如让学生完成一个“从键盘输入2个十连制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在屏幕上输出比较结果”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完成对输出/入、字符比较等理论知识的实践,又可以使学生提高如何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实践前,都要求学生做好实践计划,将有关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实践完毕,都要求学生对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成功的,总结经验;失败的,吸取教训。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防止理论与实际脱节。

2.4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提倡精讲多练

根据学生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漏选,对涉及知识总体框架的重要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详讲,而对于偏、难的内容,则略讲或不讲。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实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练习,学生通过练习产生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可以及时准确地知道学生的不足,以便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教学进度计划的调整、加强和补充。这一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有利于建立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自信心。

3 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独立学院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实践表明这些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玉婷.独立学院Visual FoxPro 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

[2] 于丽波.三本院校学生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1(8).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训;高职;C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043-02

1引言

C语言就是一种功能强且运用灵活的具有代表性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简洁明了,移植性强,应用领域广泛,因此高职院校把C语言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首选。但是,C语言的程序设计风格也给教学,尤其是程序设计方面零起步的高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现在高职院校使用的C语言教材多是理论与上机练习相结合,但是侧重点明显为理论教学,上机练习题也只是理论的补充说明,对于多数底子薄、基础差的学生来讲增添了理解上的难度。

为了真正激发学生对C语言的兴趣,笔者在C语言的教学中以实训为主,把实训作为教学设计的线索及策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设立实训题目,辅以C语言程序设计语法规则的讲解,逐层加强递进,最后提出综合性设计题目,给学生充足的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现据此总结经验、分析论证:实训在高职C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借此进一步完善教学。

2C语言课程设计中实训的重要性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并根据算法编制程序,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技巧,初步了解软件开发所要经历的阶段,为学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课程教学设计上只是单单采用理论讲解,简单的实验检验理论也是纸上谈兵,那么多数学生在C语言课程学习结束之后也是懵懵懂懂、一头雾水,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尤其是和其他章节无明显衔接的章节部分,如位运算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是C语言对硬件的操作,通常放在教材的倒数第二章,和其他章节的内容联系不多,对于已经习惯了其他章节都是程序设计语法规则学习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般情况,大多数学生在学过C语言后的感觉就是很难用C语言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实践太少。针对这一普遍情况,C语言课程的教学应为结合计算机基础知识,以上机编程实践为主,知识讲授为辅,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巩固知识点。

C语言实训课的教学策略是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这里笔者以C程序设计零起点的高职学生作为主要对象为例说明课程的实训教学设计。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方法,通过各个小而具体的、即学即练的实训题目,学习所有知识点,使学生快速入门编程的门槛,再通过少数几个链接多个知识点的、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的、工作量大的、算法略为复杂的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根据实训进行课程设计,把C语言教材的内容总结成7章,第1章介绍主函数的框架、C语言数据类型和运算符等;第2章介绍C语言程序结构、标准库函数、自定义函数等;第3章介绍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第4~7章分别介绍指针、数组、结构体和文件。这七章的实训题目必须要短小,容易识记。之后的时间段借以工程性的大题目,把小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尽可能的链接在一起,通过对C语言的实际运用,强化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并加深其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理解。

这种以实训为主体教学的课程设计不仅顺序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而且在内容上更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更多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机会。老师给学生更多的不再是理论而是实际的运用范畴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效果相对传统的方式明显更好。

3C语言教学过程中实训的重要地位

如果C语言课程的教学时间不是很富足,那么在保证知识点的教学的基础上,更要在有效的时间里尽可多的给学生留有实训的时间,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在课程后期的几节课的时间里给出实训的课题,让学生有时间真正接触一下程序设计的工作,效果也是不同的。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抽象成果,是人脑中的经验系统,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技能则是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有目的活动的能力,只能通过反复练习形成。因此,技能较知识而言,具有重要的特征:实践性。技能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必然离不开实践活动。C语言的实训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本课程中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在知识综合应用的基础上,达到对所需掌握的知识更加熟练,使用更加灵活。因此,实训在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的确是很重要的部分。

4C语言的实训教学中教师的重要角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学生在完成高职教育的学习后,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胜任现代生产技术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实训实习应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并且应当加大实践技能培养与专业课教学比例,在实训实习中贯穿学生专业技术基本技能和上岗综合能力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作为高职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的实践能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样就可以既在理论上传授知识,还能在实践操作上予以指导。尤其是计算机类的教学实训,要求的实训的硬件环境很容易满足,有机房和软件环境就可以了,但对于教师的指导要求却是要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科目类的实训。

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作为程序设计的专业基础课,既涉及专业又要顾及基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专业技能。如何实现实训所达到的目标效果这一重任都由教师的重要角色来担当。要求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当今市场行情,在瞬息万变的计算机网络时代中掌握社会需要。同时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C语言实训环节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单纯的传统的C语言课堂教学,学生往往不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动手能力培养难以实现,高职教育的技能训练达不到理想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实训,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加强了动手能力的训练,更能促进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高职教育日渐重视职业技能教育的今天,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在这种形势下,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只有把实训摆在C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上,才能在高职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效果上取得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李凤云,刘凤华. C/C++ 程序设计基础[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