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活动

近几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开发学生潜能,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并日益受到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无锡市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了五届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会课活动,为深入推进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作出贡献。宜兴教育局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专门组织大规模的培训,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部级心理咨询师担任各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本人十分有幸,参加了第五届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的会课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有幸的是,我也参加了部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了解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一系列的活动,使我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全的重要标志,是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从小学到中学,正是长大成人的重要时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学生极易形成许多不健康的心态。近一段时间全国就发生了好几件令人震惊的事件,9·19江西九江小学生相约跳楼事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2011年9月19日下午2时10分许,九江市庐山区人民医院急诊中心送来了3名小学生伤员,她们脸色惨白,不断,一名小学生脸上还有明显的擦伤,嘴巴在不断出血。据了解,这三名女学生都是10岁左右,相约跳楼后被送往医院急救的。跳楼原因居然是:“跳楼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死了就不用写作业。”这让我们教师情何以堪?这又留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思考?当所有人都在批判教育制度的时候,当所有人的矛头都指向学校的时候,我们是否更该思考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未来建设的栋梁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面对学习、面对成长,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奇和压力,在青春期的起步阶段,学生在与异性接触中感到一些困惑与好奇,在家庭生活中,常常有一种莫名的叛逆,所有这一切,一旦把握不住,便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引,也要靠我们的学生自己主动参与、自觉领悟。

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需要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活动的方式也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经过理论分析、问题诊断,找出对策,能够有效地实施自我心理感悟和调节的训练。正如五年级的《联合舰队》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三个和尚》引出主题,使学生了解到团结的重要性;又通过“火山脱险”“同舟共济”等一系列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团结的力量,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最后结合生活实例,放飞心语,在富有童趣、轻松欢快的歌声中结束学习,将收获内化为行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活动读本》的前言中也讲到,要“用富有感染力的实例来培育自我发展的心态,用富有科学哲理的方法来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点燃自我发展的火炬。”

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该是扎实有效的

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第2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但是学习兴趣需要引导和诱发。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兴趣,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兴趣就会随之高涨。高年级可以采用游戏加竞赛的方式来培养兴趣,但更主要的是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新颖变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形象比喻、语言生动、情节夸张、重点描绘、创设情景、形象直观的手段,让学生深入其境,注意力集中,唤起丰富的想象。

注重音乐教学的律动性,也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做不仅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甚至是学生成年后来说也不例外。音乐教学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它以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的力度以及各种不同的情感变化激起人们形体动作的反应使人们自觉的动起来。音乐课不能要求学生坐的直直的,要进入到音乐的情感里,随着节奏舞动,学生在动作之中同时会开发智力,逐步培养出良好的乐感,同时发展了思维。所以,在设计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时,要注意富有想象力,以充分利用音乐资源。

二、采用愉快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贪玩、好动、活泼、热情是小学生的共性,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我认为音乐课上宜采用愉快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教学内容的游戏化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现在农村小学多数学校是简单的教唱,如果一节课都是简单的教唱,反复的教唱,不仅会伤害学生的嗓音,而且会让小学生从小就丧失对音乐的兴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拍节奏、奏乐器、做游戏、律动、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和组织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正因为儿童有好动、贪玩的心理特征,教师才易于调动学生共同营造出欢快、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来。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例如,我在教学《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时,我会让学生自由创编动作,学生可以转圈跳舞,可以拍手、拍腿、跺脚等。

三、采用综合课型,切忌内容、形式的单一

儿童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度增加教学的内容和份量,采用综合课型,切忌内容、形式的单一。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趣味变化很迅速,以致丧失审美判断力,容易成为各种“新潮”的追逐者,盲目随从流行文化,造成一种校园文化的流失。例如,在小学音乐教材《巧巧手》这一课中,可以把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演唱表演《粉刷匠》、《理发师》,尝试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这样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形式多样,学生的好奇心理得以满足,上课时自然精力集中、投入,始终保持一种新奇、兴奋的状态来接受知识。

另外充分运用课内外音乐活动的机会扩大小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各种各样的审美趣味,让他们接触各种题材、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启发他们进行思考、比较、评价,提高鉴赏水平。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我们利用学校的少先队广播站。早上,让学生迎着朝阳般的音乐踏进校园。下午,有优美的歌声相送。给学生创造一种音乐氛围,也适合小学的特点。一个人喜欢的音乐他就爱听、多听。从小就把名曲的旋律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收这样的音乐,最后给学生一种好的音乐习惯。发挥群体效应的作用。一件事,如果很多人一起做,就可以促进一个人对这件事情的兴趣,音乐同样如此。

四、多鼓励,擅表扬

儿童自我表现欲强,喜欢被肯定、被表扬。小学生太需要教师的鼓励,及时的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音乐教学制度的教学目标要适中,给学生一种通过努力就能学好的状态。

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第3篇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开展劳动竞赛,使劳动实践过程带有适当的竞赛因素,以激起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上进心较强,他们的主导性劳动动机是取得优秀成绩,争戴小红花,争当优秀生,以博得老师、家长的赞扬和同学们的尊重。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倾向、可以在中低年级学生的劳动实践中、适当安排一些小竞赛活动、给优胜者以适当的表扬与奖励,使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动机始终处于极佳处况,一定会增强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促进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在劳动课教学中,学生是劳动实践的主体。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乃是组织学生更好地实践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他们创造一种协作环境,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协作完成任务。这样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劳动实践中,组织学生互相协作的形式较多,常用的大体有这样几种:分工性协作。几个人或一些人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每个人负责劳动实践中的一个环节。这样,每个学生在劳动实践时,就会体会到自己同他人,同整个集体之间的关系,考虑到这个环节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别人或整个劳动过程,影响到整个任务的完成。小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要强心理,在劳动实践中,恰当地组织好学生的分工协作,会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劳动动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刷书包》和《洗衬衣》等课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劳动实践时,?教师可以将每个学生安排在整个劳动过程的某种环节中。如每组的1号同学打水泡书包或衬衣;2号同学打肥皂,揉搓书包或衬衣;3号同学进行漂洗。

辅协作。在劳动课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形:教师讲解演示得十分细致清楚,但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就是学不会,掌握不了,但往往经过同学的指点帮助后,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所学劳动技能的要领。例如一次某校上《学针织》一课,在学起头技巧时,尽管教师讲解,演示的很清楚,甚至配上幻灯录像增大了演示的可视度,但仍有一些同学掌握不了一手挽线,一手挑线的技巧,但经周围同学稍一指点,他们“顿开茅塞”,很快掌握了起头的技巧。

互协作。有些劳动课的实践内容较为复杂,环节较多。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加之缺乏锻炼,在从事劳动实践时,有时会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情形。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时,应让学生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当一人实践时,他人可以在旁提供帮助或照顾,以保证劳动实践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以集体形式组织劳动实践,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劳动实践中,不同的劳动组织形式,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影响也有区别。不同的劳动情境和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学生个人单独实践的形式,可以锻炼其独立的品质,培养其创造精神。但也容易产生单纯计较个人实践效果,炫耀自我思想倾向。而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劳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每个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他们能灵活地运用劳动技巧,又能协调动作,搞好配合。同时,这种劳动集体本身就是一 个有力的教育因素,学生在集体劳动中,会更多地想到集体的劳动效果,集体的荣誉,看到集体的力量。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比较向往集体活动,有较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要求,组织好集体形式的劳动实践,通过它促进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形成。

教材中的《建立校外服务站》和《帮助军烈属和残疾人》等课,如果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劳动实践,每个同学都要发挥其作用,还要注意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比如会修自行车的主动去修车;会洗衣服同学认真洗衣服,即使劳动技能较差的学生,也会努力寻求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作用。这时学生的主导性劳动动机就是怎样提高集体的劳动效果,怎样为集体争取荣誉。实践证明,这种集体形式的劳动,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和集体责任感的形成,都有较好的作用。

四、努力创设愉悦的情境,增添劳动实践的乐趣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小学劳动教学也同样是如此。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机械的模仿、操作,课堂气氛就会枯燥乏味,从而会使学生感到烦燥、厌倦、劳累。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的不稳定性,运用多种形式,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劳动环境,使学生的劳动情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在一种美的艺术享受中来学习掌握技能技巧。在这方面通常有这样一些做法:角色游戏。例如在指导学生实践“摆放收拾餐具”、“泡茶”等,教师可找几个学生分别扮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客人,然后让学生按一定要求模拟摆放餐具或端茶敬客。再让同学们检查评论。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会感到生动有趣,乐意参加。

现场实践。经验证明,小学生比较喜欢新鲜的场景和新奇的活动内容。现场劳动实践,身临其境,会使参加劳动的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积极、主动、兴奋的精神状态,教学效果较好。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好这种形式的劳动实践。

例如,教学《给小树浇水》和《小树的养护》等课,一定要到实地进行具体劳动实践,而不要在课堂上搞模拟实践,纸上谈兵。

实地参观。有些教学内容,由于劳动实践的局限性,课堂上只能指导学生做部分实践。如学《灭鼠害》一课,消灭老鼠的方法很多,课堂上只能做几种灭鼠工具的模似操作,在课堂上根本不能捉到老鼠。对于这一类教学内容,教师如能领学生亲自到粮库、仓库等地去参观,请有关人员介绍实际灭鼠情况,学生会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更会加深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音像配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疑会大大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劳动课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比如用幻灯、录相演示劳动技能的操作过程,或在学生动手实践时播放一些符合劳动气氛的音乐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及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在充满美感的环境里得到缎炼,受到熏陶。

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4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B)―0084―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日益加重,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为此,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重视,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也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立足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在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方面,我们努力实践并进行总结。在具体活动中,应在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特点,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营造氛围,真诚沟通

心理健康活动课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具有其特殊性,在形式上则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教师要倾情投入。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要求教师掌握辅导的基础技巧,如倾听、共鸣等。教师一旦进入活动,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学生和自我,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境,面带笑容,让学生体会自己的真挚感情。在活动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形象思维丰富,感性认识充分,教师的思想、情绪的微小变化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倾情投入是整个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2.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实感。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对每次活动的内容、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沟通、乐于交流。小学生天真活泼,只要他们从心理上接受,就能大胆地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有的学生甚至还会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这就说明活动中融洽的气氛能让学生敢于和别人真诚沟通、乐于和别人真诚沟通。

二、贴近生活,形式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从而使活动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1.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心理辅导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生活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产生共鸣。如,在《快乐在哪里》的活动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自己不快乐。结果不容乐观,却能激发教师贴近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的责任心。

2.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为此,教师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有针对性地围绕活动展开讨论,在活动中融入音乐、舞蹈、美术、、小品表演、游戏等艺术形式。例如,在《两个小人儿》的情境练习中,可以让学生表演:我去买东西,售货员多找了我几块钱,我会怎样做;妈妈整天出去打麻将,我很生气时我会怎样做。当多种活动形式直观且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会更容易从中体验乐趣,并且有所收获。

三、重在感悟,实际运用

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小学生the tray talks about the effective approach that element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es to an activity class

【abstract】other mental health educates approach relatively in elementary school lining ,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tivity class if individual consult about, the special subject lecture waits to have whose unique advantage. the class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educated having exactly  been a characteristic owing to pupil's mentality and age , having brought forward centering on "activity" mental health puts approach into practice , method and the course put the external condition demanding into practice.

【key words】mental health educates class; use personal influence; pupil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形成心理技能,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其总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它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更要紧紧地以活动为中心,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又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的活动。结合理论及实践的一些经验,笔者下面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途径、方法和外部条件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1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途径

1.1利用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肯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价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每学期利用班队活动课和校园艺术节的机会,选取喜欢的童话故事自由组合进行编排和表演。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剧中的表演,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1.2利用录音、录像、碟片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由于小学生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乐于参加活动,能大胆地与教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

1.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教师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汲取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程中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计论、思考,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2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二字。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应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手脚和大脑都动起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源泉于学生的主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当采取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方法,把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促进小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内容等融入到各种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心理素质、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能。

2.1角色扮演训练法。角色扮演训练法,就是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现实生活情景,可以宣泄和释放压抑的情感,达到排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目的。

2.2游戏法。将游戏寓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领悟心理体验,克服自卑、自私、嫉妒等不良心理,养成真诚、宽容、谦让、合作、自律等良好心理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2.3情境创设法。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形成情感互动、感悟体验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要提供创设和模拟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去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2.4求知法。认知法即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活动目标,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尽量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

3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外部条件

3.1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时间。  既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要保证开课时间。一般每周安排1课时,或者每两周安排1课时。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排进课程表,无特殊情况不得侵占,学校要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间,课时在地方课程时间中安排。

3.2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对场地、设备等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有些学校设置了专门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用的小班化教室,以保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教室内的桌椅、环境等都进行特殊布置,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3.3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素养,需要经常外出学习、交流,需要购买相关的图书、订阅相关的报刊,经常要制作一些订件,要开展科研活动等,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措施,学校应当在经费上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