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第二年个人总结

大学第二年个人总结

大学第二年个人总结

大学第二年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程度 就业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66-03

一、引言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强省之一,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应相互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促进劳动力素质、劳动效率不断提高。江苏省应协调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保证二者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本文采用江苏省2000-2015年近15年来相关数据,对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立足于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实状况,为最终二者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江苏省经济更加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首先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近15年来变动情况,接着采用就业弹性、结构偏离程度作为研究方法来剖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本文将为有关决策提供相关的最新数据。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

首先对江苏省生产总值变化与就业人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就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分别分析。

(一)江苏省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变化分析

2015年江苏省GDP总量为70116.38亿元,是2000年的8.2倍,年平均增长率15.16%。而2015年全省就业人数是4758.5万人,是2000年的1.08倍,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可见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效应增长,全省近15年来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增长率对比分析见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江苏省GDP的增长率虽然随着大的经济环境而有所波动,2005年增长率达到最高值23.96%,近年来有所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2015年增长率又上升为15.6%,但总体来看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就业人数增长率。大体来说,就业人数增长率和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会随着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有所增长,江苏省就业人数增长率2006年达到最高值1.1%,但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近15年来增长幅度一直较低,只有2006、2007两年的增长率超过1个百分点,其他年份增长率都在1个百分点以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快经济发展并不能妥善解决就业问题,而且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减弱。在长三角地区,江苏省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军,面临着国家实行产业转移以及技术进步的重要需求,就要改变思路,依据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产业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提供解决就业困难的新途径。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演变,江苏省2000-2015年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5年间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三次产业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首先,总体而言,第一产业在我省GDP总值所占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2.26%降至2015年的5.68%,降幅十分明显。其次,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趋势是先升后降,但升降幅度都较小,总体上保持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趋势,也说明了第二产业在江苏省GDP结构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后,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至2004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5.88%到2015年的48.61%,增幅比较明显,至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

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江苏省三次产业2000-2015年间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按照较为先进的产业发展理论来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走向更合理的方向。2015年江苏省GDP中第三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实现标志性转变。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会逐步提高,是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我省经济平稳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江苏省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依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三次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产业向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一般转移的规律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较低收入的第一次产业向较高收入的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二产业向收入更高的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不断变化,导致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结果,江苏省近15年来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42.8%下降到2015年的18.4%;而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现象,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30.22%提升到2015年的4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26.98%提升到2015年的38.6%。对比图2和图3可以看出,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大体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从构成比重数值上进行比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各产业分析来看,第一产业尽管不论是产业结构比重还是就业结构比重均在逐年下降,但是,其在产业结构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是不成比例的,2000年第一产业在总产值所占比重为12.2%,但其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为42.8%,产业结构比重最低,就业人数比重最高,到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下降为5.7%,就业人数比重下降为18.4%,就业人数比重仍然远高于产业结构比重。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先升后降,2000-2006年一直呈增长趋势,2006年以后有所下降,但其劳动力的投入则一直保持着逐渐增加的态势。江苏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比重与劳动力投入的比例均在逐年增加,但从具体数值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于2015年已超越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比重大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却远远少于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为38.6%,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为43%,这跟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三、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分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二者协调与否,对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结构发生变化,相应地各产业劳动力数量、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劳动力向技术要求高的产业转移,从而能促进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能持续扩大就业数量。因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发展是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总体趋向合理,但是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完全一致,也存在就业结构转换要慢于产业结构转换的非同步化转变问题。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可以用结构偏离度来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计算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对计算结果的评价标准是: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示该产业劳动力过剩,存在隐性失业,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等于0,意味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已经达成一致,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为正数的话,表示该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以使产业发展与吸纳就业的数量保持一致。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见表1所示。

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小于0,而且基本维持在-0.72左右,2000-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幅度不大。相比其他两个产业,第一产业的负偏离度较高,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仍较富余,而且这种较高的负偏离度持续时间较长,意味着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目前江苏省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所具有的技术知识层次较低。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2015年间一直为正值,并且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72下降到2015年的0.06,这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步趋于均衡状态,但就业比重仍小于产值比重,说明第二产业仍然存在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但是吸纳空间不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呈下降趋势,由0.33下降到0.1,于2008年出现反弹,此后有一个上升变化,偏离了均衡状态,这表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较大,应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促使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来看,江苏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存在过剩现象,第二产业基本饱和,而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大量的劳动力的空间,从而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应向第三产业转移,但这些剩余劳动力属于知识层次较低的人群,而第三产业又需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人员,所以江苏省应大力提高劳动力人群的素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的转移,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就业增长的百分比。评价标准是:某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强,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就业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比率关系,可以作为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另外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见表2所示。

由表2的就业弹性数据可知,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负值,说明江苏省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在2000-2015年期间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2000-2014年均为正值,2015年为负值,表现出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强,但2015年第二产业劳动力开始向外转移。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正值,充分体现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积极作用。结合江苏省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情况,可以分析出,第一产业在江苏省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所容纳的劳动力已经过剩,不仅不能再吸纳新的劳动力,而且第一产业原有劳动力也正在向其他产业转移。近15年来江苏省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逐渐放缓,产业结构比重近年呈下降趋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速度要慢于经济增长速度,但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整个产业是在提高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速度2000-2015年间远远低于其自身经济增长速度,2013-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开始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说明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高于其他两个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撑其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充分就业,应该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满足高技术产业就业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例为5.7∶45.7∶48.6,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模式的标志性转变,第三产业在江苏省已经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相对滞后。总体上,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二者之间最终能够达到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由历年江苏省产值构成和就业人员构成比例变化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江苏省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应加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从产业结构的突破来优化就业结构,逐步使二者相互适应、彼此协调,从而提高江苏省整体就业水平。具体建议如下。

(一)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外向型农业

江苏省农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突出发展园艺、畜牧和水产等高效产业,培育优质水稻、优质畜禽及特色水产等优势产业。同时,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农业产业链。这样既能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又能增强农业自身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二)科学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江苏省应科学发展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产业部门或相关生产环节,着力发展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一方面支持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第二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生产环节,如光学食品设备的检测环节等。在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业与制造业内部进行优化。

(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江苏省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应鼓励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第三产业发展,降低第三产业进入成本。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服务业进行规范提升,充分挖掘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xcx2015024。]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统计统计年鉴2016.

[2] 余浩.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J].商界论坛,2015(20)

[3] 刘仙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0(4)

[4] 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

[5] 杨丽娟.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就业吸纳能力影响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3)

[6] 胡荣,陈圻,袁鹏.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大学第二年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高中学校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主持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2011年5月4日、5日,我校组织了高一、高二年级的期中考试。今天,我们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召开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

本次会议共有五项议程:

第一项:开会

第二项:由刘玉东校长宣布获奖教师名单并颁奖

第三项:由刘梦一主任做期中考试分析和总结

第四项:刘树利校长讲话

第五项:闭会

请刘玉东校长宣读获奖学生名单

下面请高一年级获得三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下面请高二年级获得三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下面请高一年级获得二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下面请高二年级获得二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下面请高一、高二年级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获得的好成绩表示祝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期末考试再创佳绩!

下面由刘梦一主任对本次考试做分析、总结。

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各班各科成绩不足30分的人数,有的学科还比较多,没有达到学校提出的消灭30分的目标要求;同时教的两个班级,成绩差距很大;有的同头学科教师所教的成绩差异明显。在这里希望教师们以教学为己任,埋头苦干,齐头并进;希望广大学子们以学习为己任,认真做人,扎实做事。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刘树利校长讲话

大学第二年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都市圈;统筹城乡;圈层经济;发展战略;全域成都

中图分类号:F12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48-04

1.引言

区域空间的竞争是目前比较关注的焦点。区域空间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追求的理想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都市圈经济发展模式尤其受到关注。

国外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欧模式,另一种是工业化后发达国家都市圈模。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采用西欧模式,而日本等工业化后发达国家则选择都市圈发展模式[1-2]。关于“都市圈”一词的起源,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它最早起源于1910年的美国,后被日本广泛使用;另一种是认为它最早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后被全世界广泛使用,并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著名的都市圈,如纽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3-9],都是都市圈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范例。从国内研究来看,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特殊形式,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中已经形成,有的正在形成中,如国家“十一五”新规划的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十个都市圈[10]。这些新兴的都市圈经济形态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

成都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都市带大农村的西部特大城市,是成渝都市经济圈的重要一极,在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特殊背景下,研究成都市区域范围内的城乡空间结构互动机制和协调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成都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最新统计年鉴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数学模型,研究成都市“都市圈层经济结构”存在形式,即第一圈层(中心城区发达区域),第二圈层(近郊卫星城镇),第三圈层(远郊乡村区域)。这就构造了都市圈内部特殊的城乡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都市圈中城乡空间互动机制、协调发展模式,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措施。

2.成都市圈层经济结构形态

2.1 圈层经济结构的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成都市经济普查资料和成都市统计年鉴(2006),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等原则[11],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来选择评价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指标因子上表所示:

2.2 圈层经济发展聚类分析模型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模型对成都市圈层经济进行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数据变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相似性(或相关性),把数据项逐步分型划类,最后得到一个能反映个体或站点之间、群体之间相似程度的客观分类系统[12]。

应用以上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结合聚类分析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13]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聚类分析图和圈层结构图可以看出,成都市经济呈现明显圈层结构状,并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近郊、远郊扩散的三个圈层。这一评价结果说明成都市经济有着特殊的空间地理特征,圈层经济特点是非常明显的。成都市圈层经济空间地理类型具体可分成以下三个圈层:

第一圈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

第二圈层: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郫县、双流县;

第三圈层:都江堰市、青白江区、新津县、邛崃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彭州市、金堂县。

3.成都市城乡发展特点及空间互动机制

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大都市带大农村的圈层经济结构,在“全域成都”理念的指导下,以成都市城乡宏观、中观研究为视角,我们界定成都市第一圈层(中心城区)为城市区域,以第三圈层(远郊区)为乡村范畴,以第二圈层(近郊区)为城乡过渡区域。成都市城乡发展特点如下。

3.1 城乡人口构成及变化情况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1 082.03万人,比上年增加22.34万人,增长2.1%。其中,农业人口538.1万人,同比减少67.89万人,减少11.2%,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由2004年的57.2%下降到2005年的49.7%。分圈层来看,第一圈层共有人口292.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按公安部门人口统计口径,此圈层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00%;第二圈层共有人口329.6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为62.7%;第三圈层共有人口460.3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2.5%,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为71.9%。从人口的构成及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一圈层的人口比重在上升,二、三圈层的人口比重在下降,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二、三圈层,这也充分说明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农村人口正在向城镇集中。

3.2 城乡经济水平差异状况

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 3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分圈层来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中,第一圈层占49.8%,第二圈层占29.9%,第三圈层占20.3%,第一圈层(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占到了一半左右,第三圈层(乡村区域)经济总量仅占1/5左右,差距较大。全市人均GDP为21 712元,比上年增加935元,增长4.5%,其中,第一圈层达到38 512元,第二圈层20 451元,第三圈层9 965元,第一、三圈层之间的差距为28 556元,比例达3.87∶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由第一圈层向第二、三圈层递减,人口总量却由第一圈层向第二、三圈层递增。成都市人口与经济发展出现逆变化的特点,反映出成都市是一个典型的大都市带大农村的城市。

3.3 城乡产业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

全市各圈层中三产业均有不同特征,其中,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2.29亿元,占7.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007.67亿元,占42.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 181.05亿元,占49.8%。分圈层来看,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第一圈层占1.8%,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圈层占39.9%,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圈层占58.3%,上升1.4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第一圈层占43.4%,上升0.7个百分点;第二圈层占38.1%,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圈层占18.5%,持平。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第一圈层占62.8%,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圈层占21.5%,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圈层占15.7%,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分析,第一圈层第一产业逐步萎缩,第三产业最发达;二圈层第一产业占有10%的比重,第二产业占50%以上;第三圈层第一产业比重超过20%,二、三产业相对比较均衡。

成都市从业人员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95年的46.96%下降到2005年的32.3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95年的23.11%上升到2005年的36.88%,从业人员结构由1995年的比重排序一二三型转变为2000年的一三二型,2005年为三一二型,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化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

成都市产业结构类型和发达国家、地区较为一致,属于321型。从各圈层来看,第一圈层的产业结构类型与发达国家、地区一致;第二圈层还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类型属于231型;第三圈层产业结构类型属于321型,但是第一产业比重超过20%,第二、三产业还处于较低水平。

成都市从业人员结构类型为312型,且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的比重大致相当,发达国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大于60%,而成都市仅为36.9%,差距很大,因此成都市从业人员结构的优化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从近几年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出,成都市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人口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减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加快从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是优化城乡经济的重要环节。

3.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 359元,比上年增加965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485元,比上年增加413元,增长10.1%;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4年的2.55∶1缩小到2005年的2.53∶1。分圈层来看,第一圈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 256元,第二圈层为4 645元,第三圈层为4 179元,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1∶1.81、1∶2.44、1∶2.72,第一、三圈层之间差距较大。

从以上城乡发展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成都市城乡发展差距是比较明显的,特征也是突出的:(1)第一圈层(城市)的人口比重在上升,第二、三圈层(乡村)的人口比重在下降,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二、三圈层,充分说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正在向城镇集中;(2)成都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由第一圈层向第二、三圈层递减;(3)成都市第一圈层产业结构类型合理,第二、三圈层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从业人员结构受产业结构影响,但第三产业在吸纳成都市就业人口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成都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很大,但有缩小趋势。

针对成都市目前的城乡发展还有很大差距的现实,我们提出了“人口、产业逆向流动”和“土地资源自由流动”的空间“双流动”机制,该空间流动机制就是要实现人口由乡村(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由城市向乡村或城乡过渡区域布局,在人口和产业的逆向流动的基础上,土地资源要能够自由流动或流转,为人口和产业布局提供重要载体。

4.成都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模式及战略

成都市圈层经济结构是明显的,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突破城乡之间的壁垒,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以政策保障为先导、以交通网络为基础、以城镇体系为桥梁”的发展模式。所谓“以政策保障为先导”,就是政策的制定要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战略,政策要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倾斜;所谓“以交通网络为基础”,就是要加强交通网络建设,继续实施“一城、三圈、六走廊”的交通网络布局,实现圈层之间资源、信息的快速、高效流通;所谓“以城镇体系为桥梁”,就是要以“点―轴”理论为指导,增加中小城镇结点,以结点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以便大中小城镇辐射农村区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14]。

4.1 第一圈层发展战略

第一圈层为中心城区,虽然这一圈层的产业比重结构与发达国家相同,均为三二一型,但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2.9%),也就是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质量优化。所以应该大力发展这一区域的第三产业(各项数据都表明第三产业是成都市人口经济活动转移和人口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零售业、旅游业以及会展业。为了更好地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应逐步将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城乡过渡区域和乡村区域迁移。

4.2 第二圈层发展战略

第二圈层应集中发展工业产业,随着工业产业的加强,也可以极大地带动城镇体系的建设,这些将成为第二圈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辐射源。第一圈层企业的外迁,同时发生迁移的还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同时能带动第二圈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吸收第三圈层的农民进入该区域从事非农产业。

4.3 第三圈层发展战略

该圈层是成都市的大部分乡村区域,一方面剩余劳动力要不断转移到第一、二圈层,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功能区的职能分工,第三圈层的特色农业、旅游资源能得到进一步扶持和开发,两个方面的因素都能不断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以成都市大都市圈层经济现状为基础,在城乡“人口、产业逆向流动”和“土地资源自由流动”的“双流动”空间互动机制的作用下,采用“以政策保障为先导、以交通网络为基础、以城镇体系为桥梁”的发展模式,必将有力促进成都市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

基金项目: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资助科研项目(2006A073)。

参考文献:

[1]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价[J].经济地理,1996,9(3):32-36.

[2]杨建荣.论中国崛起世界级大城市的条件与构想[J].财经研究,1995,6:45-51.

[3]孙胤社.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以北京为例[J].地理学报,1992,47(6):15-18.

[4]朱荣林.都市圈经济宏观形势与体制改革视角[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23-31.

[5]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25.

[6]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6-26.

[7]陈飞翔.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J].财贸经济,2001,6:16-23.

[8]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念[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8-70.

[9]姚士谋.中国的城市[M].安徽: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50-59.

[10]高晓倩,纪成君.我国三大都市圈优势对比分析[J].经济师,2005,(4):259-261.

[11]任平,周介铭,何伟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6):737-740.

[12]王洪芬.计量地理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17-132.

[13]苏金明,傅荣华.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03-315.

[14]刘晓丽,王发曾.经济转型期中原城市群地区城镇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J].人文地理,2006,21(3):1-4.

大学第二年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模型;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回归分析

一、模型建立和数据来源

(一)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选用1978-2008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将GDP数据用GDP平减指数换算成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GDP。本文采用的变量有:实际GDP、X是用比重来表示有关的经济结构,Y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收入(人均GDP),N是总人口数(年底数)。为了克服数据中的异方差和剧烈波动,分别对三个变量取对数,于是得到本文三个变量为lnY、lnX、lnN。

(二)模型

LnX=?琢+?茁1LnY+?茁2Ln2Y+?酌LnN+?滋(1)

其中,X是用比重来表示有关的经济结构,Y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收入(人均GDP),N是总人口数(年底数)

对(1)式Y求导,并乘以Y得:

其中(2)式表示经济结构的收入弹性,若观察期内人均收入(人均GDP)是增加的,(?茁1+2?茁2LnY)的估计为正表示该部门比重上升,(?茁1+2?茁2LnY)的估计为负表示该部门比重下降。(3)式表示经济结构的人口弹性。?酌的估计值表示总人口增加1%,若?酌>0则表示该部门比重上升个百分点;若?酌<0则表示该部门比重下降个百分点。

二、回归结果和分析

(一)生产结构变化的趋势

用(1)式对我国1978―2007年期间生产结构数据进行估计,解释变量是人均GDP(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在此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和人口总数(年底数)

其中X1,X2,X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GDP所占比重,它们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

1.第一产业回归结果

LnX1=28.88143+0.469162LnY-0.081197Ln2Y-2.658428LnN

(3.148749)(3.558289)(-7.572629)(-3.273703)

R2=0.999999R2=0.999999

D.W=1.403484 F=4352.659

回归结果说明:第一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469162―0.162394LnY),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部门生产比重下降,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人口弹性为-2.658428,表明如果收入水平不变,人口增长1%,则第一产业GDP比重下降7.66%

2.第二产业回归结果

LnX2=37.49796+0.362824LnY-0.013936Ln2Y-2.658428LnN

(7.824895)(7.083908)(-3.630364)(-7.991102)

R2=0.999962R2=0.999958

D.W=1.452195 F=96.59340

回归结果说明:第二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362824-0.027872LnY),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第二产业部门生产比重逐步提高;人口弹性为-3.370307,表明如果收入水平不变,人口增长1%,则生产比重下降3.37%

从此说明第二产业生产比重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上升,但上升速度又被人口增长产生的相反效应所减缓。

3.第三产业回归结果

LnX3=-5.2.21124-0.301225LnY+0.01729Ln2Y+4.445641LnN

(-17.42694)(-8.195543)(6.418044)(16.80395)

R2=0.999944R2=0.999938

D.W=1.77214F=2547.672

回归结果说明:第三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301225+0.034592LnY),人口弹性为4.445641,这说明第三产业比重随着人口增长而大幅度上升,但上升速度又被人均收入增长产生的效应。

(二)就业结果变化趋势

再用(1)式对1978~2007年我国就业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其中N1,N2,N3作为解释变量,它们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比重。

1.使用第一产业就业数据得出的结果

LnN1=8.362440-0.259783LnY-0.032023Ln2Y-6.205529LnN

(13.88437)(-49.43181)(-11.37898)(-14.90976)

R2=0.999999 R2=0.999999

D.W=2.269839F=189608.1

2.使用第二产业就业数据得出的结果

LnN2=-0.050790-0.11312LnY+0.017810Ln2Y-0.429601LnN

(-0.467052)(-17.36648)(16.95667)(-5.433042)

R2=1.000000R2=1.000000

D.W=1.264394 F=69837.90

3.使用第三产业就业数据得出的结果

LnN3=1.118439+0.682658LnY-0.0877092Ln2Y-2.461746LnN

(1.786708)(22.98997)(-15.40536)(-5.559841)

R2=0.999961 R2=0.999956

D.W=1.444947F=5623.711

根据以上计算,我国在1978~2008年期间,第一产业部门就业比重的收入弹性为(-0.259783-0.064046lny),人口弹性为-6.205529,表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而下降,下降速度随着人口增长而趋强;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比重的收入弹性分别是(-0.110312+0.035620lny)和(0.682658-0.174184lny),人口弹性分别是-0.429601和-2.461746,说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而上升速度因人均收入增加和人口增长而减缓。

(三)经济增长部门因素分析

式中,G表示GDP增长率;G1,G2,G3表示第一、二、三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下面对1978~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GDP增长的部门贡献进行测定

G=0.022985+0.318613G1+0.265069G2+0.397852G3

(1.113094)(16.88725)(6.464233)(9.514428)

R2=0.999993R2=0.999992

D.W=1.546981F=2408.892

从上模型得知1978~2008年期间,第一产业部门GDP弹性为0.318613,说明第一产业部门增长1%,将带来GDP总额增加0.239227。同理第二、第三产业部门GDP年增长率对于整个年增长率的贡献分别为0.265069和0.397842。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88.

[2]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杨云龙.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与工业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大学第二年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科技论文,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科技论文,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 (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论文,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科技论文,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