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毕业论文

互联网毕业论文

互联网毕业论文

互联网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互联网+”;人才市场;就业大数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105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212- 03

0 前 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过765万,再加上往年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以及留学归来的学生,预计将有1 000万的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岗位,就业形势的严峻可见一斑。“互联网+”是创新2.0时代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2015年3月5日,总理就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新的发展潮流中,如何依托“互联网+”教育理念来探索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新出路至关重要。

1 互联网就业信息分布结构情况

经调研云南省主要就业信息网站包括考试人事网(http:///)、云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http:///)、昆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http:///)、云南人才网(http:///)、昆明人才网(http:///)、昆明教育人才网(http:///)等,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成无规律分布在海量网上信息中:(1)云南省公务员考试信息模式单一,没有形成复合信息传播模式,考生省级公务员考试落选,就必须重新选择就业信息检索通道和方式;(2)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存在平台多样化,时间交叉接点多,要在网上海量信息中找到准确的就业信息,必须分行政区域、分行业、分工种、分时段检索就业信息,现在网上海量信息中不仅有干扰信息而且废弃陈旧信息堆积,还需要进一步甄别分类整理才可以使用,且没有准确的网络地址,不一定获取到准确的信息。总的来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主要还是停留在利用互联网,但是没有形成“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就业分散而不集中,没有形成就业信息大数据。

2 “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的优势

首先,“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能够更加全面的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创业的机会。通过构建功能完善的信息平台,整合云南省考试人事网、云南人才网、昆明人才网、昆明教育人才网、以及云南省所有县市区(128个县)和人力资源公司的就业信息,形成云南省就业信息大数据,学生可以通过操作终端来获取实习、就业和创业的相关信息,为毕业之后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能够为人才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人才筛选服务,用人单位招聘到需要的人才,促进企业用人和求职者就业,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在网上远程供需洽谈,实现企业网上招聘和入职[1]。

第三,“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不但能够使信息终端平行获得信息,还能使整个就业信息物超所值。随着网络5G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也有了质的飞跃,那么快速获取信息的通道就是移动指端信息设备,智能手机的多种渠道上网,使得微信以及APP信息平行传播得以实现,所以建成“互联网+市场”就业信息大数据,可以使信息能够在的瞬间在整个网络中平行传播,只要求职者手上有一个移动信息设备就能检索到相关的信息。

第四,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能够实现行业、时间、空间的综合检索,有利于就业形势的宏观政策调控和微观决策。就业指导部门可以整合就业信息,并建成就业信息大数据,求职者可以实现各级各类就业岗位、考试时间、地域等的位比较检索,宏观上把握就业导向,获得岗位的微小差别,找到最适合自已的岗位,成功就业。

第五,“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能够提升高校在市场及社会中的地位,能够有效的促进校企合作。在“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下,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深入市场进行实习,积累工作经验,在毕业之后迅速准确定位,实现专业对口就业,适应市场工作要求,这就会提升高校在市场企业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第六,“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支持。建成就业信息大数据,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对就业信息进行相关的结合分析,多角度了解就业有关的情况,不仅可以横向比较也可以纵向比较相关的就业数据,而且可以实现动态ERP数据透视,为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的依据。

3 “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的现实基础

3.1 高校、学生及市场上用人单位三方对接的意愿

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积累就业经验,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许多高校将专业实习纳入了课程体系的范畴中,以期促进高校、学生与市场上企业的对接。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实习过程还是毕业就业的过程,要想找到合适的单位并不容易,虽然高校积极促进实习课程的开展,加强校企合作,但学生的实际实习成效并不显著[2]。而对于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来说,要想招聘到符合自身要求的毕业生也存在诸多困难。由此可见,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对三方对接有着强烈的意愿,都需要一个将三方信息连接起来的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呼之欲出。

3.2 国家政策支持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人大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应当积极加强在线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完善信息服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指出,应当积极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构建相关部门、高校、市场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云南省也了《云南省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的通知(云人社发〔2010〕27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昆政发〔2009〕33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要求加强高校毕业生工作,做好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为云南省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3]。

3.3 互联网技术保证

从本质上来讲,“互联网+”指的就是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技术体系(包括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APP等)在经济、社会及生活中的应用,其中,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及移动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了信息交互的时空限制,这正是“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

4 云南省毕业生“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1 云南省大学生就业网络服务

云南省人才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云南人才网(http:///)能够为市场上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岗位信息服务,能够为毕业生应聘提供网上报名和简历投递服务,截止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数量达到了136 795户,有效简历112 201份,网站上长年保有的有效职位达到了1 000余个,并设立了千企百岗工程,创建了线上线下联动机制,能够提供立体化的招聘服务和就职服务,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登记、档案、户口保管等就业保障服务[4]。在“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下,昆明市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开展了特岗教师人才招聘服务,通过教育人才网来昆明市教师招聘信息,促进了市场与人才的对接。此外,云南省各大高校积极建立就业学生信息宣传网站,与全省人力资源W和中介人才服务公司对接,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市场”,打破了市场上用人信息和人才信息流通的壁垒。

4.2 “互联网+”人才市场

对云南省人才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昆明市人才网、昆明市教育人才网以及全省各地建立的人力资源网和中介人才服务公司建立的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猎聘网等,通过网上人才市场“APP”可以对云南省就业信息情况进行检索,虽然就业网站众多,但能够实现“一网,多网联通,一站式使用”,就业岗位信息能够根据行政区划分层进入到各级就业网站中,实现分门别类的检索,实现就业人才信息网站资源的统筹整合,提升就业信息浏览的即时性和全面性。总的来说,云南省就业信息网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对“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孤岛”等问题,应当积极应用网络“APP”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4.3 APP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云南招聘网已开发了云南招聘APP,开通了云南省所有地区、市、县招聘频道,覆盖了全省的网络求职招聘。云南招聘网电脑版()和云南招聘网手机版()同步运行,实现了手机移动指端求职的快捷方便,使求职招聘无处不在。目前云南招聘网APP存储有效简历100余万份,单位会员10万家,每日提供有效就业信息8万多条,集网络招聘、猎头寻聘、招聘外包、劳务派遣、人事、报纸招聘、现场招聘等服务于一体,为公务员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招聘提供全面的招聘宣传和综合的人力资源服务,面向个人提供免费的求职信息、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实现了就业信息指端高效便捷检索和使用,促进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5 结 论

“互联网+”时代下,构建“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前提是要建成就业信息大数据,呼吁国家、省、市要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整合现有网上信息,借助APP等网络信息检索手段,以最便捷的方式了解到相关信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检索就业行业信息,实现求职者就业创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本文以云南省“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探索实践为例,研究了“互联网+市场”就业模式的优势、现实基础及具体实践成果,旨在为就业政策的制定,就业形式的探索,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等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翟丽.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就业模式创新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4-6.

[2]吴麦语. 高校就业网市场化运作方法与对策的探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

互联网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高职金融; 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各大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还要学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所以,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下,不断寻找新型的金融人才培养方式,同时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需求找到一种能够提升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水平的新模式。

一、当前形势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一)带来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这两年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与运用给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金融人才的高效培养。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相应政策也陆续出台。传统金融企业更多倾向与高端尖金融人才,而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更偏好基础技能型人才。@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而言,正是一次机遇。

(二)带来的挑战

1.当前金融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较差,金融人才的供需不平衡。各大高校金融人才数量都在急剧上升,每年的毕业人数也在上升。在新常态下,已经毕业的传统金融人才也会不断学习互联网金融知识提升自身素质,这些都加剧了市场竞争,市场接纳金融应届毕业生,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应届毕业生相当有限。

2.金融人才对就业情况过于乐观,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巨大的反差。大部分选择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对其就业情况过于自信,赋予了过多的美好的期许。然而现实中的金融人才就业压力很大,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并未能走上金融之路,即使开始从事金融行业,最后也没能坚持下去。

3.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当前大部分高职学校加大了金融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实践部分,还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标准,通过考核后取得相应的证书,对从事一线岗位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普通高校近年来也逐渐重视考证和技能训练,并利用其自身优势加强了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培养,这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新形势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具体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及应用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它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运用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批批互联网金融企业涌现出来,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时展的必然,它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网络适用人群逐渐年轻化,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内容也需要定期更新与完善。其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传统金融中对金融专业的单一的执养。随之而来的是,更迫切需要互联网知识与金融创新人才的融合,这样才能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金融行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满足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参照以下几点进行创新。

(一)不断增强金融人才的互联网意识及数字化理念

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不断增强他们的互联网意识及数字化理念,让金融人才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自身的金融学习水平。金融人才不仅要掌握互联网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同时强调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对金融各个行业的渗透和融合。培育具备互联网视野的、能迅速介入金融业务一线的,能综合运用数字化资源、整合各类互联网工具、推进金融创新的技术技能型的高层次人才。

(二)定期举办相关的金融比赛,不断提升金融课程设置水准

单纯通过课程教学并不能很好地提升金融人才的培养水平,我们需要定期举办相应的金融竞赛,通过竞赛加深学生对金融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能了解到金融行业的最新实践知识,学校通过吸取大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把互联网金融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要求纳入到日常教学,改变教师讲的就业无用、就业有用的书木没讲的滞后状态。技能大赛都会突出关注行业岗位最新的技术规范,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全方位多视角的考查师生技能、创新、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既能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与时俱进,又能让高职金融专业广泛接触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趋势,真止实现了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和赛、教、学的融合。

(三) 增加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金融人才的实践水平

社会对金融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可以尝试与金融企业合作,共同提升金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实践性人才,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操作技能使得学生能够尽早走入市场,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采取定向订单的培养模式,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基层一线业务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入校开始就能按照企业要求去定位,真止实现从职业教育到职业实践的对接。

(四)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金融营销水平,培养出更优质的综合性人才

培养高职金融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金融行业服务,我们不仅应该培养金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还要培养高职金融学生的营销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做准备。同时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对金融业务一线岗位的迫切需求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更多地偏向培养金融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求.互联网金融逻辑与结构[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互联网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互联网+”这一概念,随后全国各个行业积极响应。“互联网+”是什么,简而言之,“互联网+”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就是将“互联网”平台与传统的各个行业进行深度的整合、优化,充分将互联网资源优化集成到社会资源配置中当中,全面提升社会生产力与创新力,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环境。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与之不断整合,“互联网+就业创业”的模式不断的创新推进,为当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新的道路。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高校不断进行扩招,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我国高等院校不断进行扩招,高校不断的整合,招生人数屡创新高,随之而来的,我国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以每年大约70万的人数不断递增,随之而来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便成为每年毕业季我们所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尽管每年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的攀升,但是国家每年给毕业生提供的岗位空缺也在逐年递增,但是我们发现就业形势并没有因此而有改善,反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大学生的能力与企业的需求无法相互对接是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阻力

虽然国家每年都出台各种措施在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但是对于刚刚离开校园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就笔者目前的调查来看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创业并没有具体的课程进行相关的指导,许多大学生甚至并不了解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其次,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当中并没有相关的创业意识,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缺乏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作相应的规划,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再次,我国社会虽然发展的非常快,但许多家庭结构仍旧是比较传统的家庭结构,在家庭观念与对孩子的培养意识方面都比较保守,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大部分家庭都抱着让孩子找一份相对稳定体面的工作的想法,比如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进入大型的央企、国企等,对让孩子进行创业,多数的家庭的家长都持着并不看好的想法,甚至有些家庭对孩子创业持反对或者抵触的心理;最后,学校在进行教学与课程安排的过程当中并没有着力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比较欠缺,成为其创业道路方面的阻碍。

三、“互联网+”条件下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

据2015年就业形势统计,2015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749万人,创大学毕业生历史新高,被互联网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天津考察的时候,勉励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转变就业择业观,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的地方去,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同时也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因此,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总书记的号召,做好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使大学生转变其就业创业的观念。但这些措施一时间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笔者提出通过“互联网+就业创业”的模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缓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压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与实际需要。

四、“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包括学校、家庭、学生的问题,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着力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但由于本文以上所述,学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并没有进行着力的培养,仅仅是将专业理论作为所有课程的培养方案,而且并没有相关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导致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不了解,从而从侧面导致了学生的就业创业难的问题。因此,在“互联网+”的大前提与背景下,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势在必行。首先,学校要在培养方案上面进行革新。高等教育不断的优化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与层次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因而大学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要着力对课程进行不断的创新改革,增加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其次,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意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加速发展,高等院校要培养学生进行技术能力的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大对目前互联网、云思维、大数据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最后,要配合企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作者:张汝杨 马晓利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白岩,张志义.“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及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116-117.

[2]孙彦君,于恩中.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2:126-127.

互联网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9月26日或XX-09-2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国互联网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普及应用上正步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宽带用户、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上网方式和途径、网络应用服务更趋多样化。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广度、信用度、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随着网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应用化、生活化服务正逐步成熟。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国互联网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中国地区之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普及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东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点,因此,加大对于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研究力度,借鉴国外互联网应用的成功范例引入和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先进经验是当务之急。

2.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从全国人口来看,互联网普及率还很低,仅有7.9%,与世界平均水平约14%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联网,让更多人来使用互联网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第二,网上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质量比较好的、能反映我国优秀文化的、对广大网民有真正用处的信息还不够多。根据国信办的调查,截至XX年底,我国共有6.5亿中文网页,比XX年底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仅占全世界网页数量(300多亿)的2%,比例很低。因此我们需要网上有更多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健康的、有质量的、有针对性的内容。第三,目前,互联网产业虽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网络应用水平和实效(即网民的用户体验)还比较初级。在技术驱动下产生的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无线宽带、voip、p2p等新的应用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四,新技术发展遭遇机遇和挑战。当前国外互联网新技术层出不穷,一直处于互联网发展的领先地位,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更加努力,迎头赶上。

第五,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面临严峻挑战。网络文明要靠政府法制、行业自律、网民的自觉来维护,而最关键的应该是网民素质的提高。就像交通管理一样,有交通法规的限制,也有警察的监管,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司机素质的提高,否则交通事故还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提供内容、服务的企业也应当承担其责任,实施行业自律。

3.论文提纲

我国互联网在若干领域的应用

1.互联网在政府中的应用

2.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

3.互联网在消费群体中的应用

我国互联网应用前景

1.互联网将加速融入我们的生活

2.互联网经济逐渐产生效益

3.宽带网络建设打通互联网应用瓶颈

4.互联网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亲笔签名)

年 月 日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负责人: (亲笔签名)

年 月 日

你只要开题报告吧 我再上传点例文你对照下,

还有网站自己去看

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摘 要 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三个元素组成,即企业的市场行为、监督行为、自愿行为。通过对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分析介绍,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道德标准、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关键词 企业 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诚信、可持续成长等问题,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实践中难以回避的话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企业具有双重性:一是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有经济属性;二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形态,它又具有社会属性。当今社会,人本主义思潮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深远,范围日益扩大。要求企业重视经营行为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也就成为理所当然。因此,企业的目标定位应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管理理念,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管理观念转变,把追求利润与对社会负责统一起来。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经济效率更为重要的课题,一个比管理效率更难实现的目标。同时,也有大量的企业实践证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赢利有一种积极的影响和巨大的好处。其中包括:提高企业声望,减少企业运作成本;提高销售率和客户回头率;更容易招募到优秀员工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减少常规性错误和事故;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增加企业赢利。所以,从根本上讲,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赢利并不是对立的,现代企业所推崇的回报大于索取的哲学原则,用双赢思想超越二元对立思维,也逐渐在改变企业的目标与标准。

扩展: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随之改变。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向传统的企业营销方式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以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的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和心理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讨现代企业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的特征,应该制定怎样的营销策略以应对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以突破传统的经营思维模式的局限。

电子商务是基于国际互联网环境中的 B/S 架构开发出来的一种应用方式。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中,买卖双方可以互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可以全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在线电子支付等商贸环节。电子商务将国际互联网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引入到商贸领域,对商业运作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被各行业广泛运用。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优势明显,因此众多现代企业都基于 B2C 模式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而企业在制定产品最终价格时,除了考虑成本、利润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即定价策略中的心理因素。

在电子商务这种彼此互不见面的特殊消费环境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充满不确定性,其表现更为复杂和微妙,商家对于消费者心理状态的把握更加困难,而这种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经营效果和发展空间。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企业良好地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改革开放使得产品种类和形式日趋多样化,消费者可挑选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市场也由最初产品匮乏的卖方市场向消费者掌握主动的买方市场转化。在消费者主导市场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卖方市场相比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模式中这些特点和趋势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便捷。现代社会将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说,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而传统的购物模式通常需要在规定的营业时间内到达购物场所、挑选购买产品,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耗时长,再加上往返路途上的时间,通常会消耗掉消费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上购物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其方便、快捷、高效、24 小时不间断服务等特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心理。

追求物美价廉。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余地变大,因而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较为敏感的因素之一。互联网上的网店相对于传统商店而言,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网页轻松地浏览商品、比较不同卖家的商品,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平台,这样省去了中间商环节的网上直销模式可以节省成本,最终降低产品价格,因而,电子商务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选择价廉物美产品的心理需要。

追求个性化。买方市场中消费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极为丰富,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往往想象力丰富、喜欢展示自我个性,通常希望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独一无二,这种心理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只看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更重要的是看商品是否与众不同,是否能充分体现个体的特性,这也已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一项重要指标。

追求独立思考。在消费品种类及数量急速增长的现代社会,随着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消费者独立思考的意识也在加强。面对传统模式下商家的各种宣传消费者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消费者通常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产品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消费者会从自身分析比较的过程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降低购买产品特别是贵重产品的风险感,增强购物过程中的心理满意度。

追求表现自我。电子商务购物环境中往往消费者会占据主导地位,通常消费者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虚拟网店中浏览、对比并选择产品。在买卖双方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想法行事,这种思想会使得消费者在电子商务购物模式中表现自我的心理体现的愈加明显。

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分析

虽然电子商务的网购模式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仍有大量消费者基于对互联网环境的不信任,进而对网上消费产生怀疑,对电子商务模式敬而远之,这会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的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传统购物方式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在传统购物模式中已经习惯 眼看、手摸、耳听 的方式,这种方式与网上购物环境中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影音等方法了解产品是截然不同的。网购平台不能满足消费者手摸、眼看的特定心理,而习惯了传统购物模式特性的消费者往往会因此对电子商务产生怀疑和顾虑。

价格达不到消费者预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通常期望能够得到质量相同但价格比传统商场中低很多的产品,据统计显示,目前的网上商品仅比商场中便宜 4%- 10%,再加上网购环节中的物流、配送费用,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实际享受到的价格优惠是十分有限的。价格上达不到消费者预期会使部分消费者宁可多花时间和精力采用传统购物模式,也不愿选择电子商务模式。

配送体系效率较低。电子商务模式中有形产品的运输无法通过互联网直接实现,必须借助物流配送体系才能完成,因此,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商品的配送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而差错率却近乎于发达国家的三倍。低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感知,进而导致部分消费者不愿接触电子商务。

小结

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高效、快捷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消费心理给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家必须适应消费者新的心理特征和变化,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电子商务运作机制,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下获益。

参考文献:

[1]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27)

[2]江霞,谌洪茂。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营销策略优化[J].中国商贸,20XX,(4)

互联网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商平台;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经济

一、引言

电商平台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平台构建,建立合理的销售道路,使得双方沟通更加便利,过去的电商平台,像是淘宝、京东商城,最近几年发展迅猛。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天猫双十一的总交易额分别为912亿元,这些数字充分显示,我国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发展潜质。如今,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等新型电商模式纷纷崛起,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型的电商平台发展迅猛,使得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很多大学生创业成功者,也是以电商平台为锲机,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大学生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新选择

近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人才供大于求的情况长期存在,供求失衡的严峻状况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势,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各级政府部门和各高校都在积极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控制、学校推荐、用人单位和学校双方融合的模式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为缓解这一社会现象,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造环境,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推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同时,鼓励有创新创意想法的大学生,成立技术型创业企业,不仅可以创造劳动岗位,而且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三、基于电商平台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经济

现在电商平台的业务范围包含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其中有房屋销售资料、餐饮娱乐、招聘资料、废物收购、汽车销售、旅游信息、沟通交友、兼职服务等相关生活信息,几乎占据了中国所有大中城市。

1.“互联网+”思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种子

一是可以利用“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土壤。国务院于2015年3月11日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5〕9号》,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比如杭州市推出了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小镇,作为与传统的园区、开发区不同的创新载体,在理念、机制、模式等方面全面升级。后来,在全国掀起了“特色小镇”热潮。杭州梦想小镇作为首个“互联网”+“特色小镇”的探索,展开了一系列创新引领下的城乡发展转型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后续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二是积极培育项目丰富的互联网+创业新模式,树立典型,引领大学生创业。前不久一位85后大学生刘海鹏和他的合伙人开了一家“互联网+”面皮店。“互联网+面皮”的营销思路有更胜一筹之处。该大学生看中商机:白领上班族、注重品质时尚的休闲人群是走街串巷寻美食的资深吃货。根据互联网+思维,该大学生认为,外卖服务距离不能超过5公里,否则时间太久了,会影响面皮的物理性质。他们的外卖服务不适合抵达的范围,提供真空包装面皮,在公司自己的网上商城可以选购。这是这位大学生从不同维度给出“互联网+面皮”的差异化营销思路。

这支年轻团队相信“互联网+”的神奇。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用户是消费者,也是传播者。产品做好,消费体验好,口碑就会好。传统行业要依靠互联网口碑的力量自建流量,从而赢得更多用户。实体店好比地面作战,一对一吸引消费者,而线上市场好比是空中力量,能实现一对多的覆盖。线上线下互补,不可偏废。线上是宣传销售渠道,能吸引粉丝增加用户黏性,还可以实现二次营销。

2.电子商务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

在现在的就业模式中,电子商务是很多大学生创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领导表示,网络创业主要是支持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来加强创新力度,并且给大学生提供实验场所,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拥有很大的潜力,在目前的1000多万家大中小型企业中,已有80%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手段进行贸易活动,而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加盟,将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进一步发展锦上添花。因此,大学生创业者们要在这个良好的全民自主创业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抓住机遇,拓宽思路,勇于尝试,学会创业。

3.网络经济为大学生创业提拱土壤

首先是国家扶持政策化。一方面,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推动大学生创业格局的形成。有关高校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建立优秀导师人才库,配齐配强专兼职教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和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社团、举办讲座论坛等活动。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高校建设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平台。高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各类资源,原则上要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落实大学科技园的税收优惠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等校内新型孵化机构纳入创业孵化基地管理范畴,并按规定享受孵化基地相关优惠政策。

其次是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大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平台或者是网络营销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到产品的包装、运输、销售,认真思考这种差异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大学要深入挖掘新业态创造的就业机会。各高校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金融租赁、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和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社会工作等生活业就业。

最后是市场趋于国际化。移动互联网使得以前分裂的区域性市场统一成虚拟化的全球大市场,相关部门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为重点,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为支撑,以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为保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协同推进,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向全世界拓宽,就业空间要进一步增大。

四、结语

大学生在网络中进行创业的时候,要构建适当的用户沟通群,限定目标客户,对商品质量进行评价,政府要积极优化电商平台的创业环境,推动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谢文超,支晓慧,温明凤等.大学生群体对电商平台的选择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6):262-263.

[2]季绍斌.我国高校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新探--以温州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活动为例[J].中国商论,2015,(30):17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