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 反思 路径建构

一、“互联网+”时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1.冲突还是对接

互联网技术开阔了人们的思路,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对于具有地域特征和历史积淀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青少年被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改变,他们能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来获取更多传统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多元信息又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和冲击,扰乱青少年的价值判断。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冲突还是对接?答案毫无疑问是后者。如何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对接并有机融合,是当下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话语权由谁主导

“互联网+”时代,信息既丰富又复杂,各种思想良莠不齐,同时,过去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在此背景下,教育者把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了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者如何主导“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呢?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丰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改进“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些枯燥、抽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现实性。

3.传授式还是渗透式

所谓“传授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将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内化,以实现教育目标。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授式教育”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已经无法直面全方位、开放性的“互联网+”挑战。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于“渗透式教育”。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一定的载体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1]。“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营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陶冶和提升。

4.教育效果可否实现“1+1>2”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叠加,它更为注重互联网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克服旧教育方式难以“引人入胜”的缺点,运用互联网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等优势,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能、效应、效力的最大化。这种教育模式更为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传统文化课程对学习者的渗透、内化,其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建构

1.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空间、某一地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也从过去单纯依赖书籍、课堂等载体传授,逐步转变为越来越靠信息技术传播。我们应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时,我们应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同时,还应深入挖掘“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发挥其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快捷、便利、易接受等优势。例如,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以及在线社区时,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和不同需求。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构建教育功能强大的“自媒体”、“社交圈”,引导学生在这些平台快乐地学习传统文化。

2.把握教育主导权,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互联网+”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育者把握教育主导权,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进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应把握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还应该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渠道。其次,家庭与社会应共同参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连接纽带,互联网技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挥校讯通、微信群、网络互动平台等媒介的作用,成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选择。

3.开发符合青少年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直接决定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我们应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力求趣味性、多样性,避免出现空洞乏味的说教。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趣味性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拓展,开发传统文化教育在线学习课程。开发这类课程,“重在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真正地体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永恒的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2]。

4.革新教育方式,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手段的改变,还有教育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翻转性”,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共享云端教育资源,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师生交流。此外,我们应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中,开展探究学习、在线学习等。

5.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例如,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求树立“以用户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还要求注重“用户体验”即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体验性。此外,“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也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传媒;文化传承;二者关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23

我国以往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播都是通过传媒载体来实现和进行的,其中包含报刊、电视、网络新闻等,人们通过传媒来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范围应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化以及多元化,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影响,因此这也为传媒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还需注意的就是,文化与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文化角度来看,文化以传媒作为载体,更好地对自身内涵进行展现,而对于传媒而言,传媒的实际内涵和本质就是文化。

1互联网传媒的特点和优势

11便捷性和移动性

随着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更愿意使用计算机、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等来接收以及发送信息,并不受时间、空间等影响,十分的便捷。而传播方式也有很多种,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真正实现了信息多元化传播的目的。[1]

12广泛性

互联网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智能终端设备更加的普及化,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会应用以上终端设备,使得人们接收信息范围更加的多元。而终端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来消息,进而实现终端用户与信息的实时沟通,有效实现了互联网传媒所具有的优点,即广泛性、多元性以及无国界性。

13综合性

综合性是互联网传媒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包含力,还具有极强的覆盖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或者是上传相应的信息内容,查询或者是搜索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样一来,人们对于信息资源接受的主动性被很好地激发了出来。不仅如此,互联网传媒还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例如,某些新闻客户端的评论设置,以及社交网络等。

14存储性

众所周知,互联网传媒还能够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存储,能够对不同学科的信息、知识进行有效存储,有效缓解了人们存放纸质信息资源的局限性。

2互联网传媒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及影响

21互联网传媒发展的有效作用

211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文化传承更加便捷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使得其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因此这也使得其成为了现阶段互联网传媒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体。价值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完善,使得绝大多数的文献、文化典籍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获取,并且还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点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因此移动终端设备为文化从传承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方式。[2]

而随着互联网信息存储量的增加以及容纳信息的多样性,使得文化传承不再向以往一样只是通过语言或者是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和记录,互联网媒体有效将图像、声音与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使人们可以对文化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观看,降低了文化传承过程中重复解说和演示。并且互联网媒体只需要进行一次记录就可以无限制的对这些信息资源和影响进行提出,同时还保证了提取数据的一致性,不会出现任何差别和改变。而这部分资源几乎不会出现丢失以及损坏,因此,互联网媒体是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传播方式,有效预防了传统文化的消亡,更好地为其传播奠定了基础。

212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

以往传统文化中的典籍、文学、哲学以及宗教等资料在互联网媒体的作用下,以数字化的形式对其进行良好的展示,这不仅对传统文化展示形式和传播方式进行了创新,还加快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传媒之间的整合速度,进而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增加。而人们还借助于互联网传播的优势来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的内涵,将我国即将消失的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播,有效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以及文化本身的知名度,进而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文化的重视以及良好的向往,并且在推动文化传承的同时,还能使文化更加适应这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社会。

此外,互联网传媒在增加文化传承形式的同时,也使其传承空间有了一定的创新,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好地与现代文化之间进行融合,而人们也可以参与到其中,使其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使传统文化的价值、特点等进行更好的发挥。

22互联网传媒可能给文化传承带来的不利影响

221不良风气可能会对文化传承造成侵蚀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自由的、宽泛的,并且具有极强包容性,而这种好环境背景下,也出现了大量扭曲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使得人们在接触这类信息过程中也会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例如,黄赌毒、恶意性的语言等,这些信息资源都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侵蚀。而互联网自身的共享性,也使得国外一些腐朽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正确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限制。[3]

222文化与互联网传媒之间的过度融合,使得传统文化更加商业化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一定要与互联网媒体之间进行相应融合,但是这种融合要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过度。如果二者之间的融合过度,不仅会导致相应利益纠纷的出现,还可能会出现部分素质不高的经营者对文化进行极不科学以及不恰当的使用,使文化传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文化传承过程中,一定不能过于商业,尽可能地保证文化自身的纯粹性。所以在二者进行融合过程中一定要选取互联网中的精华与文化进行传播,进而使人们可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更好地推动文化的传承。

223互联网传播带给文化传承的冲击

虽然互联网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承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例如,文化中的文字逐渐被信息化、图像以及影音等代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流失。加之网络的包容性使得文化传承过程中有大量的不好评论以及批判性的言论,因此在使用互联网传媒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一定要有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文化传承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3运用互联网传媒对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途径

31构建文化传承意识,制定完善的文化传播机制

在互联网传媒时代的背景下,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因为文化只有在群众中间,才能将其自身具备的作用和影响力进行充分发挥,也只有群众真正的参与到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使文化深入人心。

第一,互联网一定要加大宣传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使群众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使其真正能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互联网媒体就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承。例如,在腾讯视频网站上播出的《鸟瞰中国》,这一纪录片中使用了纪实的方式来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而借助互联网媒体进行播放,不仅使更多的人们重新对我们国家有了认识,还使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能够分享我国的文化之美,加强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4]

第二,互联网媒体要制定完善的文化传承机制。在传承文化期间,一定要以完善的文化传承机制作为基础,保证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的有效统一。所以,互联网媒体在传承文化期间必须要注意文化传承的真实性,坚决制止假新闻、商业新闻或者是较为夸大的报道出现,不能将文化传承与商业利润进行关联。而现阶段,保证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完善和解决传播过程中面对现实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注重保护和创新之间的有效整合,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扩散,保证文化中的精髓能够进行发挥,所以在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不仅要对文化进行创新,还要对其进行保护,如果只创新不保护,就会使其失去自身特点。

32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对传播模式进行完善

首先,不管是对任何事物进行传播,都要对所传播的对象进行细致了解,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传播。因此在对文化进行传播过程中,不要被固定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也可以在国内进行良好传播的同时,利用互联网媒体的无国界性将文化传播到西方国家中去。因此在利用互联网媒体对文化进行传播期间,一定要保证充分表明自身所代表的政治立场,并且还要带有相应的官方色彩。[5]此外,还要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或者是外国公众他们自身的接受习惯,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文化传承。

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内缺乏一种有效且轻松的方式来对相应事件进行解决,一定要与群众实际的理解能力相符合,真正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文化传承。例如,《鸟瞰中国》为什么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其不仅有效展现了现阶段我国快速发展的现状,其中还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以及特色,使得人们更加直观的对中国进行理解,有效与观众情感之间产生共鸣。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传媒所传播的事件一定要重视客观事实,进而对社会舆论进行良好的引导。因此在传播文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尽可能地缩短传播人员同受众之间距离,进而保证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而在涉及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使用更多的技巧和方式,深入了解对方所处文化、思维、立场与国内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33在提升人们对文化传承认识的同时,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

首先,要加强人们对互联网传媒的有效认知,有效分辨媒体对文化传承所进行的包装和设计,进而更加明确地对文化传承本质有一个良好认识,同时也要有选择性地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进行有效传承。其次,尽最大限度地激励文化传承进行创新,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来开展相应的文化产业,从而有效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一些可能会消亡的文化,加大投资力度,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在不损害本地文化的情况下,有效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更好地推动文化发展。而相关政府部门也要正确认识到自身职能,做好监督以及执法工作,有效引导互联网传媒的健康发展,减少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过度包装以及炒作等行为,维护好相应的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控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促进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有效结合,为社会公众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6]

34加强互联网传媒的设置能力,正确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

对于文化传承而言,现阶段就要提升互联网中文化信息的涵盖面,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实际比例。不仅要注重国内的文化传承,还要加大其他国家传播我国特有文化的水平,进而使文化传承能够更加广泛,扩大文化的实际影响力,不仅能够增加我国在国际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还可以保护文化自身的多样性水平。众所周知,互联网所具有的力量是不能够被有效估计的,因此在对文化传承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并且还要注重融合度的恰当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放低,吸引公众的注意。同时还要正确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进而使文化传承更加有效。虽然现阶段我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是在保护与互联网媒体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媒一定要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和素养,使用多种形式和媒介,将文化进行传承,使其能够传播到任何一个角落里,使公众在加深我国文化良好认知的基础上,提升人们自身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7]

4结论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和媒体之间融合不仅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也是进行创新的机会。所以在此背景下对文化进行传承,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及其优势,有效推动文化传承的发展和建设。同时社会公众也要主动且积极地融入其中,为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而努力,促进传媒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文化传承进行服务。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契机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二者间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健威,王柳依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4):39

[2]隗建华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与文化传承的相关性探究[J].新经济,2015(26):24

[3]陈笑春动态记录・大众阐释・文化传承――电视媒体在法治环境建构中的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7-110

[4]朱孔洋培育学生文化自觉:云计算环境下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下),2013(1):29-33

[5]荣洁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1):105-108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网络谣言;地域攻击;低俗文化;互联网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4-0061-02

互联网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发明。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跃性发展,互联网门槛降低和相关软配套滞后,造成互联网社会有一种病态发展的趋势。地域攻击、网络谣言、低俗文化在互联网上泛滥,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到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小到个人隐私,各种颠覆传统,离经叛道,严重扭曲的正常的道德准则。

1 互联网社会特征

互联网社会的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应该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也因为处于不同的角度、不通的时段而不断变化。但总的来说,互联网社会具有以下几个共性:

1)互联网社会的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OPEN的社会生态,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

从技术层面上讲,互联网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体系,这种体系使得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没有从属关系,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信息在网络的流通完全是自由的,畅通无阻的。通过技术手段也许能组织某些信息在某些范围内传播,但这也只是暂时和局限的,互联网的技术架构就决定互联网对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开放的、自由的。

正是基于互联网的这种特点,互联网对每个人也是开放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BLOG、MSN、QQ、BBS、微信等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渠道。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分享个人的生活,任何个人、组织或者国家政府都不能完全控制。这种信息开放的特点使得我们进入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洋彼岸的信息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很快就传递到我们这里,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同时,网络社会这种开放性的特点,也使得互联网文化向两个不同的极端发展。一方面,我们在互联网上相互学习,借鉴,分享许多积极正面的生活;另一方面,这种开放也意味着无防御,人性邪恶的一面也在互联网上肆意扩张。许多消极、负面、丑陋的内容充斥着网络。

2)互联网社会的互动性

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就决定了在互联网的每个节点间的交流极其方便,它的最大改变就在于信息的交互。互网络超出以往的任何一种传播媒体,扩充了人与人的交流、互动。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进行信息分享、交流合作、竞争甚至冲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增添了无穷的可能性。互联网社会的互动还体现在与传统社会的互动。互联网上的每个个体本身属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会与传统社会发生互动。随着参与互联网的个体与企业越来越多,这种互动也必将越来越频繁和紧密。现今流行的互联网+就是这种互动的一种体现。

3)互联网社会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互联网的主要特征。与传统社会相比,互联网社会与其既有关联,又是相对的 。互联网社会是建立在技术手段上的一种人造的场景,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一种虚拟的社会。但同时,互联网社会又是传统社会的一种延伸,因为它跟传统社会一样,参与的主体都是“人”。所以说,虚拟并不等于虚假,也不等同于虚无,它是人的想象力和电脑技术的伟大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在网上的言行举止不止会是在互联网上产生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会延伸到传统社会,所以作为一名网络社会中的“人”,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会辨认网络社会中的信息,择优而从。

4)网络文化的个性化

网络社会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这种特质使得网络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社会。网民在网上可以享受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和创造个性网络,任何个人的任何价值观都可以在网络上传播。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这种个性化的特征更加突显。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范式,这种范式的特色表现有: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与文化本体个体化的统一、开放中的平等与共享、文化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推动人类回归的载体和文化社区的新构筑。

2 互联网社会行为规范建立

互联网行为规范的建立,政府当仁不让的应该是主体。政府要能时刻把握网络发展的脉搏,制定符合当时网络发展潮流的网络法规。同时,政府还需要在网络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起主导地位,倡导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网络自组织功能的合理运行,并且在必要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以及国际间的合作。所以我们在把握网络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应采用非强制性方式,通过法律规范、管理制度创新、技术革新、宣传主流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重建来管理网络文化。

1)完善网络行为法制制度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社会就是一个不设防的自由空间。网络中的信息会因为个人素质、民族、、地域或者国家是原因,必然会充斥着各种不同的言论和观点。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又让这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有侥幸心理。因此,在这个开放和虚拟的网络社会中,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适合网络发展轨迹的法律制度,做到既保护公民言论自由,又能杜绝防范不良言论在网上散播。

2)加强网络监管技术革新

网络的发展和进步是一日千里,要保障网络监管的落实到位,网络监管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下,互联网已从当初的拨号上网发展到光纤上网,上网方式也多种多样,网络已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网络发展的同时,监管技术必须要做到与网路发展同步,才能更好地履行其智能,保证监管到位。

要做到监管到位,必须要保证两点监管措施到位――信息源及传播途径监管到位。信息源监管即是对信息者的物理位置、身份特征、时间特征进行管控,通俗点说就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摘取网络上每条信息的IP地址、时间,通过IP定位技术定位到者的物理地址;同时,通过网络ID和身份证实名绑定技术,定位到信息者的身份特征。传播途径监管即是对网络信息的载体,比如网站、各种商业平台、软件终端等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要求各信息载体必须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范,严格自律和自纠。监管部门通过信息截取和信息扫描等技术手段,辅以人工辨识的方式来实现对各载体的监管。

3)加强主流文化建设

网络社会是传统社会的延伸,网络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国民文化水平的一种延伸。在网络社会监管的工作上,政府不但要做好堵的工作,也要做好疏。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网络社会中,政府都要做好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制定道德标杆,提倡积极、正面的道德教育,并在此方面作出表率。同时,政府还需要提升自身公信力,提倡全民以我为主,共同坚守社会道德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塑造积极向上的网络主流文化,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1)制定道德标杆,提倡主流文化

中共十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不仅指在生态文明方面,同时也从公民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建设一个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我们要做到提纲挈领,从社会上下各阶层、各民族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道德劳模、先进典范作为道德标杆,自上而下进行宣传、学习,从而在整个社会层面――无论传统社会还是网络社会,都形成一种对道德提升的需求和呼唤,形成一种全社会主动参与的道德建设氛围,形成全社会的主流文化。

(2)抵制不良风气,做到快、准、狠

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这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互联网时代,民众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的信息内容也参差不齐,网络上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政府在主导网络风向的行动中要早发现、出击迅速、澄清和杜绝网络上各种负面的、虚假的信息传播,塑造一个干净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社会。这也是对对传统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党和政府发展全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必须疏通言路,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地引导网络舆论,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进步”。

3 结语

互联网社会是一个自由的,千变万化的开放型社会。要想有效的管理它,从而让它为我们所用,就需要从本质上去认识互联网,抓住它的特性,制定有效的技术和文化建设手段,从而推动互联网社会和传统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胡昌恩.网络文化发展趋势和作用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院学报,2007,21(2):97-100.

[2] 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2009,36(1):136-138.

[3] 朱国华.论网络管理文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6):68-71.

[4] 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183-184

[5] 王岑.网络监管与构建和谐网络文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0):70-76.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岭南舞蹈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49;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86-02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自此,“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常态”开始引领创新发展。而现今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校园则是作为其传承的很好的载体。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岭南舞蹈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符合当前实际和时展要求。

一、“互联网+”视域下岭南舞蹈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的时代意涵及魅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颠覆性程度和速度已远超越人们的想象。“互联网+”中的“+”代表着一种联合、加盟关系,它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各行产业深入融合,实现产业优化和转型。而“互联网+岭南舞蹈文化”无疑也o岭南舞蹈的发展带来了这种优势。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媒体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受众阅读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都发生着极大的转变,于是新旧媒体出现融合,为新一轮的媒体转型提供了契机。对于岭南舞蹈文化的校园宣传方面就离不开媒体,“互联网+”所带来的一个新型媒体,也是发展传承岭南舞蹈的一个契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模式,已经是新常态中的关键元素,这也是“互联网+”被作为我们国家战略积极推进的原因之一。“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和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前景,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时展潮流,我们也由此即将迎来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所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岭南舞蹈文化校园传承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发展前景具有无限可能性。

(二)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岭南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华舞蹈文化的瑰宝之一,更是岭南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生活性、较强的娱乐性、多元性、强烈的感彩性和民族性,是岭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改革开放前,受到“左”与“右”的思想倾向的影响,岭南舞蹈文化中有很多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一些舞蹈活动则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活动”,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打击。很多表演活动都被禁止了,很多优秀作品都遭到了破坏。而到了现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原本封闭式的民族生态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岭南舞蹈文化的发展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岭南舞蹈的传承通常都是以师徒传袭、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独特的技艺只会在特定的区域才得到传承。现在人们都把追求经济第一位,大多数青年人不愿意学习这些“古老”的技艺,浅显地将这些名艺精华当作是糟粕,认为都是一些不赚钱的技艺。另外随着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陆续去世,久而久之,人亡则技艺绝,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

(三)校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

任何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都与教育密不可分,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传承的过程即是教育的过程。学校教育作为现代社会人类学习文化的主要场所,具有传授知识的集中性、系统性,所以教育是最直接、有效的传承方式。据调查,现在校园里的学生除了音乐舞蹈专业少数学生了解或知道些关于岭南舞蹈外,其他专业学生基本不了解岭南舞蹈。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岭南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逐渐被打破,原本的家庭传承、师徒传承难以为继。所以将岭南舞蹈文化“引进”校园,借助有组织、有计划的校园教育来传承,是目前最符合现实的办法。校园传承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校园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可以提高当地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记忆,使其更自觉地保护并传播民间舞蹈艺术,也让年轻一代了解岭南文化。所以,进行校园传承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二、“互联网+”视域下岭南舞蹈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可行

(一)“互联网+”岭南舞蹈

我们现下正处于高科技网络时代,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对于那古老的岭南舞蹈文化来说,受到冲击在所难免,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机遇。互联网的通信连接功能,使任何事物之间的连接成为可能,而通过“互联网+”与岭南舞蹈连接,赋予岭南舞蹈新的时代内容,使得岭南舞蹈可以与时代潮流一起发展。另一发面,互联网现在是现代人群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交流方式,把“互联网+”作为载体来传播岭南舞蹈文化,更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二)“互联网+”校园

现在的互联网对学校教育有颠覆性的影响,使得校园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传统的学习时空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移动学习工具在学校已不可或缺。“互联网+”校园即是以学习为中心,运用互联网整合各种资源,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构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这已经在各大校园普遍存在。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化环境;传统学术期刊;期刊上网;纯网络期刊

学术类期刊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它不仅是科技信息的载体,还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对学术论文的刊发,学术期刊记录了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并为新的科技研究提供参考,奠定基础。可见,学术期刊的成长与发展对科技知识的传播,以及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的普及正导致一场新旧媒体之间的战争。例如,网络新闻和视频正吸引着大量观众放下报纸,关掉电视机,走出电影院,坐到电脑前。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学术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学术期刊能否把新媒体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将决定它未来的走势。

一、互联网与传统期刊转型

(一)互联网的普及

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自1997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后,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被不断地促进,网民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中国的互联网使用人数从十年前的62万增长到1.62亿,2009年底已达到3.84亿,是1997年上网人数的619倍,占全国人口的28.9%[1]。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到2011年6月,互联网使用人数较18个月前增加了1.01亿,占全国人口的36.2%,平均上网时长为每周18.7小时。4.85亿的互联网使用者中,通过家庭电脑宽带上网者达到3.90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3.18亿。

(二)网络期刊的发展

中国期刊的网络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1994年,由“中国电脑新闻网络(CND)”主办的,服务于大陆出国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的《华夏文摘》面世,标志着中文网络期刊的正式诞生。同年,《电子信息与网络杂志》在上海China-Link信息网络上免费发行,成为中国大陆第一种网上发行的期刊。1996年,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期刊集中上网工作,使国内期刊网络化工作步入正轨。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一些有实力的学术期刊开始在网上创建编辑系统[3]。此外,自20世纪末以来,在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运动的影响下,一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所谓开放存取,不同于传统的学术传播,它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以免费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学术信息,即在互联网领域里,作者提交(存放)作品供他人免费阅读、下载、拷贝、传递及打印(获取)。

目前,包括OA在内,中国互联网发展下的期刊网络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传统期刊上网和纯网络期刊。前者将传统的印刷版期刊收录在可联机检索的全文数据库(如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或在互联网站上供读者阅读,这是期刊网络化的主要形式;后者是直接在互联网上组稿、审稿、编辑、出版以及发行的,没有相应纸质版本存在的纯电子版期刊。

二、网络化期刊的优势

(一)打破时空 易于传播

和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从空间上看,只要接入互联网,即使相隔再远,人们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同样的信息资源。从时间上看,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是受到限制的:报纸、杂志的出版总是遵循固定的刊期;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总是在固定的时间。消费者不仅是被动的等候者,还往往因时间上的冲突而错过一些重要的内容。现在,这种情况已经被互联网改善了。在互联网覆盖的范围内,它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获得感兴趣的信息。因此,期刊网络化后,读者将不受地域、时间限制,通过互联网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内容更丰富

传统媒体总是通过单一的模式(文本、音频或者视频)信息。作为多媒体,互联网上提供给使用者的是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不像传统的以文本为全部内容的印刷版期刊,网络化期刊除了包含最基本的文字信息,还可以兼容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刊物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使用户摆脱单一化的文本信息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更大程度地得到感官上的满足。

(三)搜索、检索更高效

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来得到需要的信息,这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搜索工具。根据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超过90%的互联网使用者习惯通过互联网而不是其他媒体搜索信息,在中国,这一比例也高达70%。如今,搜索引擎成为网民使用最多的互联网服务,据统计[2],截止到2011年6月,中国的搜索引擎用户已达3.86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搜索工具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这意味着人们在获取学术信息时,将不再仅仅受限于传统的期刊杂志,而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的工具搜索所需内容。

针对网络化期刊而言,这种高效、便捷的搜索功能突出体现在数据库中的期刊检索方面。在万方、维普等各种数据库中,用户可以通过标题、关键词、年份、作者、单位、摘要,以及引言等,从上万篇学术期刊中检索出需要的内容。而一些更高级的功能,如跨库检索服务,更是免去了用户在不同数据库中的重复检索,为用户节省了大量时间。

(四)刊期更灵活

传统的印刷版期刊中,由于版面限制,一些优秀稿件不能及时发表,再加上审稿、编辑、排版、印刷、装订、邮寄等过程消耗大量时间,导致期刊的出版发行周期较长,违背了学术期刊注重时效性的原则。而网络化期刊,特别是纯网络期刊,从作者的投稿到读者的阅读都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免去了印刷、发行等繁琐的环节,真正地实现了即时出版,即时发行。同时,在互联网上信息时可以随时添加、随时更新,这使得期刊在网络上的发表不必遵循传统的以周、月、季为时间单位的出版模式,学术论文可以以单篇的形式上传于互联网或收录于数据库中,也可以像传统期刊一样以期为单位在网站上,颠覆了传统出版物的刊期模式。

三、互联网与网络化期刊的缺陷

(一)信息鸿沟

“信息鸿沟”这一名词源自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1999年的报告《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Chadwick[5]将其解释为由种族、收入、教育、地里位置以及性别上的差异所导致的信息化水平上的差距,即互联网并不为所有人提供同等的服务,同样,并不是所有人都钟爱互联网。和高收入、高学历、精通电脑的人相比,低收入、低学历、懂得少量电脑知识的人通常较少使用互联网。以收入为例,中国目前约73%的网民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2]。

对于期刊的读者而言,阅读网络化期刊将比购买传统期刊支付更多的费用,首先,除了购买上网所需的设备(电脑或者手机),还须为接入互联网支付费用。其次,在网络期刊数据库中浏览或者下载全文通常还要另外付费。这样,不同收入水平的读者必然会在印刷版期刊和网络化期刊中做出不同的选择。

(二)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6]指的是媒体中过于丰富的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降低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人们很难从冗余的信息中选择出有价值的;人们很难辨别出各种信息的真伪。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在2007年对台湾两所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大约75%的学生表示自己无法从互联网上找到所期望的信息[7]。

与受篇幅、页码限制的传统期刊相比,互联网上所能搜索出的期刊及学术论文堪称海量,但内容良莠不齐,需要仔细筛选,去粗求精、去伪存真,这实际上给学术研究工作增添了麻烦。

(三) 舒适性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阅读纸质文献。纸质期刊携带方便,读到有用的语句可随手圈点,中途休息时可将纸张随意折叠或插入书签作为记号。相反,阅读网络化期刊必须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不方便在期刊上做标记;其次,在操作电脑时,人们通常身体前倾,不能得到足够的放松,如果时间过长,极易引发一些健康问题,如视觉疲劳、近视;此外,电脑所带来的辐射也不容忽视。因此,传统印刷版期刊在读者心中仍有稳定的地位。

(四)传统期刊上网的滞后性

传统期刊上网是期刊网络化的主要形式之一,除了被收录在数据库中,部分期刊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虽然这种网络化期刊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易于下载、复制、传播,但它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只是印刷版期刊的翻版而已,依附于传统印刷版期刊而存在。这类期刊具有滞后性,出版周期并不比印刷版期刊短,往往是在印刷版期刊发行后才被上传于互联网。因此,从时效性这一方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化期刊都比印刷版期刊有优势。

转贴于

(五)纯网络期刊的权威性

和传统期刊上网不同,纯网络期刊没有对应的印刷版存在,是一个独立体,不受传统期刊出版周期的限制。这类网络化期刊使得学术论文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网站上以单篇的形式发表,具有高时效性的特点。但是,这类网络化的期刊追求的是高效、快捷地,往往缺乏严格的审稿制度,导致社会公信力不高,不像印刷版期刊那样具有权威性。由于期刊本身受到公众质疑,无法吸引作者投稿,期刊缺乏高质量的稿件,也就无法提高其权威性,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术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开放存取”也面临着权威性的威胁。在互联网上,作者可以各类学术文献资料,包括未投稿的、未被期刊社采用的,以及已经被采用但尚未发表的论文等,这类信息通常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便与读者相见,质量参差不齐,其权威性必然低于印刷版学术期刊上所刊载的内容。

四、由竞争走向合作

从媒体的发展历史可知,新媒体的产生并不会导致旧媒体的灭亡。作为印刷版媒体的一种,报纸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即使受到电视和互联网的双重夹击,它在读者心中仍处于重要地位,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虽然学术期刊不像报纸那么普及,但其在学术界也拥有稳定的读者群。目前,网络版与印刷版学术期刊正共存于期刊界,但网络化期刊的出现远远晚于传统印刷版,特别是无相应印刷版本存在的纯网络期刊,在整个网络化期刊中所占比例很小,难以对传统期刊造成威胁。比较两者的关系发现,印刷版和网络版期刊之间不仅仅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传统的印刷版期刊为网络化期刊,主要是有相应印刷版存在的网络化期刊,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互联网及网络化期刊也带动了传统期刊的发展。互联网这一即时交流工具,加强了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交流;传统期刊在互联网上出版后,也赢得了更多的读者,提高了自身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再加上互联网的跨时空性,一些优秀的学术期刊甚至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走向了世界。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的师生,以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等,海外大型的图书馆的借阅者们,也早已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期刊。

作为学术期刊的两种类型,传统印刷版和现代网络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传统的印刷版期刊的发行受地域限制、发行周期长、刊期不灵活,但论文质量高、具有权威性,且符合人们长久以来的阅读习惯。两者之间的竞争只是推动期刊进步的动力,合作才是期刊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知名度的根本。对传统印刷版学术期刊而言,互联网的普及并不会导致其灭亡,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促使其卓越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R/OL].scio.gov.cn/,2010-06-08.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cnnic.net/,2011-07-19.

[3]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03-12.

[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cnnic.net/,2008-10-06.

[5] Chadwick A.Internet politics:states,citizens,and new communica- tion technologi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